德云社,为什么没人模仿,看看它的生态模式就知道了

  相声,相信有不少人都会想起德云社,德云社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成立于1995年。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

  是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以弘扬北方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的曲艺演出团体。

  

  德云社经历了二十三年的风雨历程,才有了如今的辉煌,这都离不开郭德纲和新老相声演员的不懈努力。然而德云社的生意这么火爆,为什么就没人能模仿成功呢?

  其实当你看到它的生态模式之后,也就懂了!德云社的所有徒弟都是从招生、选拔、培训、考核、锻炼到上台这一系列体系选拨出来的,且都是独立完成的。

  

  除了师傅的培训之外,还需要多上台锻炼,而德云社的舞台遍布全国,甚至扩展到了海外,相对来说,徒弟们的舞台还是比较大的。

  郭德纲也曾透露,德云社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会说50段相声之后,才有资格拿工资。可见德云社对学员们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在德云社中,郭德纲力捧的相声演员有不少,而这些演员也都是经历了“捧人三部曲”,那就是助演、专场和综艺节目。其中张云雷、岳云鹏、张鹤伦等人都是从这三部曲中,积攒人气之后开始商演,甚至是开专场。就如郭德纲说的:电视节目就是我们的宣传部门,小剧场才是我们的销售部门!

  如此分工明细,德云社想不火都很难啊!德云社中的相声演员除了带给观众欢乐之外,在此前也都是经历过了刻苦的训练,以及残酷的竞争,才有机会登上舞台,也因此才会如此有底气。这是别人想要模仿都模仿不来的。对此,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