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新书《大地上的阳光》在穗首发

  

  4月28日下午,杨德振新书《大地上的阳光》首发式在穗举行,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先生、广东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吴祖清等30多名嘉宾、作家、企业家、书画家、媒体记者、读者粉丝出席首发式。

  广东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吴祖清在发言中指出:该书以庸常生活的平凡人、平常事为线索和视角背景,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哲思和人性的真、善、美。每篇文章入口虽小、事件虽微、人物虽平常,但蕴藏的美学意义和人情哲理并不小、并不微、并不凡,其意趣高远、辽阔、醇厚、文雅,正能量满满。吴祖清表示,该书的出版,既是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现,也是作者对时代的观映与思悟,是精神存世、传世的杰作。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在首发式上充分肯定了《大地上的阳光》的文学价值,现场点评说:“我要为杨德振作家的笔耕不辍点赞,一个业余作家,每年在全国各省级报刊发表文字作品一百多篇,难能可贵,我要为他的勤奋、坚韧、执着、认真的写作态度和精神叫好,为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做的努力叫好。”

  

  此外,读者代表吴永敏等在首发式上做了发言;《读者》杂志华南联络处的孙建华主任,现场即兴朗诵了杨德振发表在《读者》上的文章。

  杨德振,笔名阳光,生于1965年6月,湖北省麻城人,长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大别山南麓乡村,1982年秋从军入伍到海军陆战队,从“火头军”到“笔杆子”,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陆续发表大量的新闻稿件,四次荣立三等功,其中,《‘嫁’不出去的‘阿诗玛’》一文享誉全军新闻界,成为八九十年代军中新闻专业学习的经典作品。

  此后,他当过记者、总编和社长,还写过两个电影纪录片剧本,转业后从事企业管理,现为五星级酒店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工会主席、总经理助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独立广告策划人,专栏作家,国内“心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倡导者、创建者、研究者;业余时间,他澄思渺虑,笔耕不辍,先后出版有企管类图书《知本时代 方略制胜》《动物智慧的管理启示》,散文随笔集《情系大别山》《倒嚼》《故梦》《人性冲突》《阳光轻吟》《从军往事》等著作;多篇文章被《读者》《意林》《思维与智慧》《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以及人民论坛、新华社文艺在线、光明文艺、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和网站刊发、转载。《大地上的阳光》是杨德振的第九本著作,也是其中的第七本散文集,历时三年完成结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近年来,杨德振适应网络时代媒体的发展变化,几乎天天有新文章出笼,天天有文章在各类媒体发表,在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网易等平台有超千万的阅读量,常有超过十万阅读量的爆文出世,在全国各领域拥有一大批“铁粉”。《京都闻道阁》从2019年7月至今已收录杨德振的作品三百五十余篇,连续两年评选其为“最具影响力作者”。网友评论认为:“杨德振先生的文章精致清新,灵透深邃,沁人心脾,启人思维,是一个日趋体系化的人生哲学。”

  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访谈时,杨德振说:“《大地上的阳光》多篇文章主要创作时间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间,这段时间也是我人生最为苦闷、灰黯的时期,于是选择超然脱俗,安心创作,因此,便借文抒怀,直抒胸臆,纾解心中苦闷;二是强迫‘自我赋能’,不要颓废;另辟蹊径,从另一条路上发现和探求人生之美好;因此在庸常工作与生活中,细心观察各色人性和各种事件,无论美丑善恶,均运用‘琐碎的生活,诗意地发现’的眼光和艺术构造力,挖掘其内涵和意蕴,勾勒出其人心动机与人性的真善美,把繁复的世事人情说穿说透,把善变与幽微的人性拽到‘明亮处’烘烤、晾晒。”

  他还透露了与新书相关的一些创作体会:“我散文里的素材均来自周围的人和事;例如我上下班必走的越秀公园,常人看惯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湖一山一水,而我看到的都是‘可塑性’极强的写作素材;几年来,我先后写了多篇该公园的文章……一些司空见惯的景色与物件,关键要有发现其价值与挖掘内涵的眼光;其实这也是世事世景对个人一种诗意的投射。”

  另据杨德振微信朋友圈的信息,首发式之前,他还应邀到广州空港实验中学、麻城市福田河中心学校,赠送新书,并做了《梦想的天空》励志演讲,分享“根植乡土,拥抱世界”的体会;在“3.14”海战35周年的相关活动,向有关人员赠送了新书。

  

  (综合报道/舒立)

  ☆作者简介:舒立,北京,自由撰稿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