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蛋和炸薯条,哪个更“吃”油?少吃油的3个小妙招,第1点很多人都忽略了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油,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烹调油是主要摄入方式,也是人体获取脂肪酸、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4岁以上人群,总脂肪的供能比最好不超过30%,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50-70克的脂肪,烹调油的占比很大。

  2012年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家庭人均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为42.1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每天烹调油的摄入不超过25克-30克,显然中国人每天油的摄入超标了40%-68%。

  油摄入量居高不下,是中国居民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都与油的过量摄入密切相关。

  健康榨知机今天就和大家说说:

  日常饮食少吃油的小妙招。

  这些食物是“吃”油高手,建议少用煎炸方法

  炸鸡蛋、炸薯条、是我们经常会吃的美食,但它们却是“吃”油的高手。

  

  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健康榨知机

  不同的烹饪方法用油量也不同,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比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可以减少用油量。

  油炸食品虽然美味,但是却是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过剩。此外,反复高温油炸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比如反式脂肪酸,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图片来源:123RF

  烹调油,该如何选择

  食用油的等级高不等于营养价值高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按照品质从高到低,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的食用油,精炼程度也越高,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油的营养价值也越高。

  精炼是一个去除毛油中有害杂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会流失维生素E、胡萝卜素、角鲨烯和β-谷固醇等营养成分。

  不同的油,营养成分也不同,下面是一个烹调油的选择攻略表,欢迎收藏、转发:

  

  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健康榨知机

  α-亚麻酸、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只能通过食物供应。如果缺乏了必需脂肪酸会影响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n-6系列的亚油酸水平越高,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非癌症类疾病的风险也低,不过,关于n-6系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也还存有争议。虽然它对胆固醇水平有一定好处,但也被认为会促进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轻度炎症。所以日常购买食用油要注意经常换品种,食用油的品种多样化能提供脂肪酸和营养的平衡。

  常温下“脆“和”起酥“的美食,比如:薯条、土豆片、饼干、蛋糕、加工肉制品,都可能是由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黄油、奶油、烹饪的人造黄油、可可脂和棕榈油制作的,如果吃要少吃,应控制在总脂肪摄入量的10%以下。

  选购烹调油要注意下面3个点:

  看透明度,优质植物油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无沉淀和悬浮物;

  看时间,尽量买生产日期近的食用油,放久了易产生腐败;

  闻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图片来源:123RF

  烹调油种类丰富,该如何使用

  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不耐热,适合炖、煮、炒菜类;

  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橄榄油、芝麻油,适合凉拌、做蘸料;

  黄油、牛油、猪油、椰子油这一类适合做煎炸食品,但是注意一定要少吃。

  好了,快复盘下你家经常吃的烹调油吧。

  各种食物对减肥都起什么作用?

  如何消灭肝脏里多余的脂肪?

  细胳膊细腿也可能是胖子?

  ……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Virtanen JK, Wu JHY, Voutilainen S, Mursu J, Tuomainen TP. Serum 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death: the Kuopio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 Am J Clin Nutr. 2018 Mar 1;107(3):427-435. doi: 10.1093/ajcn/nqx063. PMID: 29566193.

  [3]Choosing and Using Cooking Oils: What To Use and When. Retrieved May 11 2023 from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how-to-choose-and-use-healthy-cooking-o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