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不再被需要”,这届年轻人已经在为别人撑伞了!

  是什么

  让他们更加坚定了

  自己选择的路

  “她一定要给我鸡蛋

  我看得出这对她很珍贵”

  麦姝儿

  今年27岁

  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某乡卫生院的一名乡村医生

  今年是她成为乡村医生的第五年

    刚到卫生院工作时

  麦姝儿内心有点不情愿

  但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和事

  她慢慢地改变了内心的想法

  有一次麦姝儿陪村医

  去做高血压随访

  在路上碰到一位村民

  对方说他奶奶在山里

  每天都感觉晕乎乎的

  后来大家联系了奶奶

  给她量了血压后发现确实很高

  后来得知奶奶喝的药不太对症

  再加上身边没人监督

  老人想起来就喝一下

  想不起来就不喝

  于是麦姝儿给老人送了血压药

  叮嘱她留意用药的注意事项

    那天从山上下来后

  麦姝儿一直惦记着这位奶奶

  后来她又找时间去了一次

  老人见到她很高兴

  恨不得把家里有的食物

  都拿出来招待她

  麦姝儿说

  其实血压药并不贵

  但是老人很感动

  “她非要把家里的土鸡蛋给我

  其实我能看出来

  那个鸡蛋对她来说是很珍贵的”

    在乡村遇见的这些善意

  让麦姝儿变得舍不得离开这里

  麦姝儿说

  做医生让自己体会到了幸福感

  而在乡村做医生

  这种幸福感会变得更加强烈

  她希望把爱心传递下去

  “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直到不再被需要”

  南京大学毕业生袁辉

  扎根鄂西山区

  支教十余年

  靠着偶尔收到的一些补助

  和奖金坚守深山

    村里一名叫青青的孩子

  因为身患成骨不全症

  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到校上学

  “这个情况我既然遇上了

  便责无旁贷

  我决定为青青上门送教

  每周至少保证十个小时”

  青青家位置偏僻

  路途遥远

  为了节省时间

  袁辉攒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

  每周为青青上门授课

  天气恶劣的时候

  只能徒步两个多小时

  尽管如此

  袁辉依然坚持准时到岗

    就这样

  袁辉陪伴青青

  从一年级读到小学毕业

  整整六年时间

  分文未取

  自己还经常用微薄的支教补贴

  给青青买学习用品

  带零食礼物

  在袁辉的陪伴下

  青青爱上了制作手工艺品

  学会了写诗记录生活

  对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

  有自己敏锐而独到的观察

    在即将告别的时候

  青青给袁辉写了一封信

  “您知道吗?

  我骨折以后

  在您没来之前

  我的世界很灰暗

  就仿佛有一缕温暖的阳光

  照进了我的世界

  老师,我想对您说

  谢谢您”

  不要编制、没有工资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

  有人问他

  这是何苦,有意义吗?

  他回答说

  “孩子的未来就是最大的意义”

    袁辉曾经说

  “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直到不再被需要

  相信那一天

  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孩子

  都能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既可俯身亲泥土

  也可伸手摘星辰”

  “我不知道未来将去往何处

  但我知道我从哪里来”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汶川雁门小学的教学楼开始剧烈摇晃

  王光强最后一个跑出教室

  “我的两只鞋都跑丢了

  全班同学主动把袜子脱下来给我当鞋

  最后一只脚上套了12只袜子”

  后来他才知道

  寨子里一共有58位亲人遇难

    如今王光强不再是

  那个躲在救灾帐篷里

  茫然四顾的男孩

  临近大学毕业

  王光强选择了返乡创业

  父亲得知后满腹恼火

  在父亲一代人的思维里

  卖山货不需要读书

    2017年

  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农产品运输受阻

  许多水果滞销

  这让王光强想到了

  汶川灾后农产品难出山的困境

  他想

  要是能有人进汶川收果子就好了

  说干就干,那个秋天

  他将九寨沟成熟的西梅运出深山

  这一次

  王光强基本没赚到钱

  但九寨沟的果农

  挺过了震后第一个秋天

    2019年

  王光强开始尝试

  通过直播方式销售农产品

  王光强坚持自己去田间收货

  他给出的单价比市场价高

  收购农产品也是现称现结

  绝不拖欠果农的钱

  还会优先考虑家中有困难的农户

    如今

  王光强已经为家乡

  卖出上百万单农产品

  15年前

  那双跑丢的鞋子

  已经成为回忆

  15年后

  那个向往外面世界的男孩

  长大成人走回大山

  打消了父辈的疑虑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上

  越走越远

  村医、支教老师、返乡创业青年

  ......

  他们选择到基层、到家乡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青春誓言

  为优秀青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