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里的东亚怪兽房,特别神似:心理敏感?成年人极为精致罢了!

  文丨双旗镇客栈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国与国的实力排行来讲,有一个“东亚怪兽房”的戏谑称呼,意为:东亚五国中除了蒙古,基本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弱国。这些国家之间既有机遇也有竞争,放在一起蔚为大观。

  而今,从教育行业来看,“东亚怪兽房”的现象似乎依旧存在。

  

  根据环球时报发布的题为《工作辛苦还被家长投诉,日本学校急缺班主任》的报道显示,在日本各地的学校中,“教师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没有班主任的班级增多,引发广泛担忧。

  相关报道援引日本《朝日新闻》内容,列举了几例日本学校教师“急缺班主任”的情形。

  其一、在日本首都圈某公立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因为教师难觅,相关学校甚至无法为低年级班级配备班主任,课任教师及校长不得不暂时代理班主任职务。

  其二、4月份时,东京都内另一所小学也出现了教师短缺的问题,该校副校长及教师被迫频繁轮流担任班主任。校长已向熟人和家长委员会发出呼吁,请求帮忙找新老师,但至今仍未找到合适人选。家长们纷纷打电话质问学校:“为什么还没有班主任?”

  

  其三、在东京都另一个区的区立小学中,有的班主任在3月请病假后,至今仍没有接替者愿意接任。

  《朝日新闻》调查发现,在各地68家教师委员会中,34家教委下辖的小学、中学、高中以及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特殊学校共缺少1494名教师。

  从这些相关报道中,我们看不到日本低生育率下的教师工作危机感,看不到每个教师为了保住饭碗主动担任班主任的场景。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让那些“仇师仇校仇教育”的学生家长们失望了:日本都已经人口负增长了,怎么教师还处在缺编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没有人愿意担任班主任”的现象?

  日本教育研究专家妹尾昌俊表示,教师短缺的原因是,教师工作时间过长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朝日新闻》指出,班主任的短缺,还因为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出于对自家“性格敏感的孩子”的过度保护,经常向校方表示对班主任的不满,学校也成为年轻人倾向于回避的职场。上个月,东京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就发生了几起家长要求更换班主任,相关教师在受到处分后主动辞职的事件。

  注意我引用的原文吧!里面提到的所有原因,不是正在我们的教育领域里上演着吗?

  

  第一、教师的工作时间过长,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至少从今天来看,我从早上七点钟进入班级,直到下午三点钟,我一直都在班级里保持站立状态!也就是说,单单今天,我就站立了八个小时,您觉得我累吗?

  第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

  目前,很多未成年人的家长已经不再把教师当做孩子人生之路上的导师,反倒当做了孩子人生之路上的绊脚石。他们让自己孩子到学校来的目的不是接受教师群体的教育,反倒是为了“给教师上一课”。

  

  当前的未成年人家长总是喜欢拿“我家的孩子性格敏感”为理由来打压教师群体,他们经常会向学校、教育局表示对教师群体的不满。在这些未成年人家长的眼中,现在的教师就是恶魔的化身。

  是不是“现在的孩子性格敏感”了呢?在我看来,不是现在的孩子性格敏感了,是现在的成年人过于精致了: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他们不允许教师批评和惩罚自己的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影响之下,现在的孩子慢慢习得了“性格敏感”。他们用这个作为借口,为自己的顽劣和逃避学习找理由,也为霸凌和被霸凌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欣赏上文中日本某些教师的做法:相关教师在受到处分后主动辞职——人家有这个胆魄,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需要为这几两碎银忍气吞声。

  补白

  我们缅怀教育里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就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于九十年代的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已经再难回到那个年代。不是时代变了,是时代里的人心变了。

  时代里的人心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完成了嬗变,而是经过了“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二十年,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有嬗变的征象;走到今天,教育的嬗变已经瓜熟蒂落,成了无可挽回的事实。

  

  如果我们缅怀那个时代的教育,我们必须问问现在的学生家长群体:

  第一、你们越位了吗?你们是不是经常拿着显微镜从教师群体上挑刺儿?你们是不是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第二、如果回到你们所认为的淳朴年代,那就要求你们必须具备对教师群体的敬畏之心,你们现在还有敬畏之心吗?

  如果你们总是喜欢用一句“现在有的教师水平实在太差了”为借口,我总想跟你说一句:“我去年买了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