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之后,后遗症会更严重吗?干细胞成抗“遗”新武器!
五一假期过后,#二阳#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
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纷纷晒出自己抗原检测呈阳性的照片,表示自己已“中招”!“二阳”了!甚至有些全家一起“中招”。
“二阳”来袭,让大家产生深深的担忧——
短时间内是否会再次出现大量人群感染?
“二阳”之后,后遗症会更严重吗?
一.二次感染率到底有多少?
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
原始毒株原发感染的再感染率为50.0%
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的再感染率为35.2%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率为18.4%
此外,94.2%的再次感染病例有症状,但只有7.7%的病例需要医疗干预。
奥密克戎变异株初次感染后3-6个月内再次感染的风险较低。但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
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状,所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而且,二阳的后遗症不低于首次感染的症状。
二.新冠后遗症有多可怕?
“新冠后遗症”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新冠肺炎长期症状”。即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复发或持续的健康问题。
从2022年年底新冠结束后,中国90%以上的国人都感染过新冠;感染新冠以后,国家发现有84%的感染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直到2023年五一期间,又涌现出一批二阳患者,且后遗症的症状“不减当年”!例如有神经症状、味觉嗅觉神经受损、癫痫发作、中风、意识丧失等等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新冠后遗症到底有些什么表现呢?总结为以下几类:
1.肺功能下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肺部损伤。虽然疾病治愈后得到一定修复,但由于肺泡受损无法正常工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肺功能下降。
2.嗅觉和味觉短暂消失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是轻度或中度感染的患者,病情比较轻微,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嗅觉与味觉改变的症状,大多数的患者在疾病治愈后症状会逐渐恢复正常。
3.慢性肾脏损伤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急性肾损伤,但随着肺炎的痊愈,肾脏损伤会发展为慢性,遗留慢性肾损伤的后遗症。大家知道,慢性病反而比较难以治疗,所以一定要注意多饮水,抓紧将病毒排出体外。
4.脑雾
新型冠状病毒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变得容易疲劳,对大脑也容易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患者表示,自己出现了脑雾的后遗症,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5.肺纤维化
如果是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对肺脏的损害比较严重,会有明显的严重损伤,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的过程,所以在病情痊愈后会出现肺纤维化。
6.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嗅觉减退、认知障碍、感觉缺陷等,当出现神经方面的疾病时,需要遵医嘱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7.脱发
新冠感染之所以会引起脱发,原因有两点:一点是病毒引起毛囊周围的炎症反应;另一点是感染后出现的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因素引起了休止期脱发。
8.疲劳乏力
当人们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们的身体会变得特别疲劳,即使恢复了之后也会经常疲劳乏力,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没有精神,每天只想躺着休息。因此,新冠肺炎康复期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好,最好不要从事体力劳动或熬夜,让身体机能有一个良性的恢复期。
9.干眼症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系的研究团队发现,每五名新冠康复者就有一人出现至少一种与干眼症相关的症状,比如视力模糊、眼睛瘙痒、疼痛或烧灼感等。此外,研究还发现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其出现干眼症的风险就越高。
10.心悸胸痛
新冠病毒在体内引发的“免疫风暴”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形成瘢痕,导致心肌纤维化,诱发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甚至心脏疾病。新冠康复者中,两年后仍有心悸、胸痛症状的人分别占11%、7%,远超非感染者。
由此可见,新冠肺炎不仅仅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更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也非同小可,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三.干细胞成抗“遗”新武器!
针对新冠病毒对患者多脏器的损害,全球医疗专家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式,而带有“修复”、“再生”光环的干细胞,为人类修复新冠肺炎患者脏器损伤创造了可能。
干细胞也被应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探索当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间充质干细胞应对新冠安全有效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及其后遗症,已被证明在细胞再生和减少体内炎症因子方面有效。
北京佑安医院招募了7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2例轻症、4例重症、1例危重症)接受单次静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移植14天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了7例患者的肺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2天内,所有患者肺功能和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2-4天内,所有患者全部症状包括:高热、虚弱、呼吸短促、血氧饱和度低均消失,静息血氧饱和度≥95%。2例轻症患者和1例重症患者在治疗后10天内痊愈出院。
2.间充质干细胞有效缓解新冠后遗症
在日本,自2020年8月1日起,日本呼吸综合征学会一直在进行关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研究。9月,采集已接受新冠肺炎治疗但有后遗症的患者的脂肪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患者每2-4周接受3次静脉注射2亿个干细胞。治疗结果发现患者肺功能、氧合指数、炎症水平、疼痛程度等症状均得到缓解。
间充质干细胞八大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分化潜能巨大,就像“孙悟空”一样,拥有72变的能力。它可以分化成脂肪细胞、骨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等等,这让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对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损伤进行修复。
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对炎症环境起到调和作用,并根据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部位,来变换自己的性质,发挥自己不同的功能。
②传代扩增
干细胞在被提取出来以后,去完成治疗的使命以前,还会有一个扩增的过程,以达到治疗的数量需求。而间充质干细胞多次传代扩增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
③接受度高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源性低,大大降低了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的排异反应,是细胞疗法的最佳选择。
④信号开关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身开/关调控机制,而这个机制的关键在于体内是否有炎症。
⑤造血支持
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快速恢复造血微环境,提高造血重建功能。
⑥构成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出骨骼、软骨、脂肪、纤维等结缔组织,构成器官发育框架结构,并且分泌上百种因子,为各种分化细胞提供所需营养。
⑦归巢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归巢能力,它可以被身体受到的刺激激活,然后“定向导航”到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工作。
⑧来源广泛
不涉及伦理,骨髓、胎盘、脂肪、脐带都是间充质干细胞藏身的宝库。
正因间充质干细胞有如此多的特性,使得它在抵抗病毒入侵的时候,能够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快速修复机体损伤,有效应对新冠后遗症。
当下正处在病毒第二波传播感染的特殊时期,及时给身体补充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二阳”;即便已经“二阳”,也可以表现为轻症,并很快恢复健康。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新冠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