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畸形恋母心理作祟,十八岁少年奸杀多名中年妇女
导语
希腊神话中,柯林斯国王子俄狄浦斯受诅咒影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母亲为妻。因此人们以“俄狄浦斯情结”指代男性的恋母心理。
通常情况下,恋母情结只会作为性别意识觉醒的一个正常阶段,短暂存在于男孩的青春期前后。
但也有少数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极度缺乏母爱,又没有得到及时引导,无法拥有正常的性取向,进而对母亲本人或其他年长女性产生强烈且畸形的占有欲。
云南的一个十八岁少年正是在这种病态心理的驱使下,最终走上了强奸和杀人的道路,在最好的年纪成为了一个冷血残忍的恶魔。
童年阴影造成病态心理
茶平文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小县城里,他的父亲常年酗酒、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打骂妻儿撒气,这样的日子毫无意义是煎熬的。
终于在茶平文11岁那年,他的母亲再也忍无可忍,趁着夜色远走他乡。
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过。
从此,年幼的茶平文成了父亲唯一的出气筒。同龄的孩子有父母疼爱,他却要面对一个冰冷破碎的家庭。
难过的时候,茶平文总会想起母亲,
他盼望着母亲能回来,给他爱与保护,又怨恨母亲不告而别丢下自己一个人,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对母亲究竟是爱还是恨。
就在这种激烈的心理斗争中,茶平文长大了,恶劣的成长环境让他的心理逐渐扭曲。
他将自己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投射在年纪与母亲相仿的中年妇女身上,一方面极度渴望与她们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年纪的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悲惨的童年经历让茶平文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一念之差,受雇杀人
2005年,17岁的茶平文在打黑工时认识了来自上海的杨某。
二人私交甚笃,时常一起吃饭喝酒,酒过三巡,王某对着茶平文大吐苦水,自述曾经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却遭一捡垃圾的姚姓女子引诱,婚内出轨妻离子散,最后又被姚某卷走了所有财产。
茶平文由杨某的经历联想到抛弃自己的母亲,破口大骂中年女人无情无义。
杨某提出想让茶平文帮自己杀了姚某复仇,
当即预付了他200块钱,并承诺事成之后还有重金酬谢。
在报复心理的驱使和金钱的诱惑下,茶平文答应了下来。
随后,茶平文按照杨某的指示在变电站附近蹲守。一连过了好几日,终于在正月十四日上午,他等到了正背着口袋回收废品的姚某。
茶平文假意说自己有大批废品要卖,将姚某诱骗到变电站对面公路底下的涵洞里,趁其不备,将准备好的辣椒面撒在姚某脸上,将其控制并拖进涵洞深处。
他先是威胁姚某脱光衣服,
而后用铁丝捆绑姚某双手并将其勒死,伪装成强奸杀人的场面。
杀人的过程使茶平文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快感,而初次作案逃脱法律制裁也让他大受鼓舞,于是他很快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步步沦陷,终落法网
3月29日下午3点左右,茶平文在小湾电站附近以卖废品为由,将桂花镇中年妇女孙某引至酸葩树领岗原小湾电站筹备处下的树林中施以强奸,并杀人灭口。
4月9日,茶平文在“141”仓库旁公路上偶遇中年妇女彭某,如法炮制,将其引至变电站附近的树林里。
出于种种原因,这次茶平文并不打算再杀人,而是准备通过“白嫖”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变态欲望。
他先是提出有偿与彭某发生关系的请求,在达到目的后又以“身上没钱”为由拒付嫖资。
谁知彭某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强拉住茶平文不让他走,还从他口袋里搜出了一张卡。卡里是茶平文先前帮杨某杀人获得的“酬金”。
为了脱身,茶平文再度痛下杀手。
次日上午,彭某的女儿女婿见彭某连夜未归,寻至树林里发现了尸体,于是上公安局报案。
警方进行了血样排查,又多方走访,仍旧一无所获,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然而茶平文胆大包天,自认为屡屡得手可以逍遥法外,于同年7月5日又以出售废品的谎言将一拾荒妇女诱骗至僻静无人处强奸,并打算灭口。
不料这位女子十分机智,用计逃脱并报了警。
12日中午,公安局刑警闯入茶平文家中将其捉拿归案。接受审问时,茶平文对自己强奸并杀害多名妇女的罪行供认不讳,这个丧心病狂的连环杀人凶手终于落网。
法庭上,看着稚气未脱的茶平文,许多人都不禁疑惑——一个18岁的少年,究竟为何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童年不幸,交友不慎,种恶因终得恶果
纵观茶平文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的悲剧根源还是在于“环境”二字。
童年时代,茶平文没能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父亲暴虐成性
,对暴力行为的耳濡目染让他形成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也让他对母亲格外依赖。
可是其母亲却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
一走了之,
抽去了他生活中仅有的一丝温暖,将只有十一岁的茶平文直接暴露于拳脚和冷漠之下。
从那时起,茶平文彻底丧失了安全感,也开始对年长的女性产生复杂而病态的情感。
父母的失职还同时造成了茶平文是非观念的缺失
,致使他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且面对受害人没有一丝怜悯和同情。
而茶平文自身的交友不慎和见财起意,则直接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从答应替好友杨某杀人开始,他的人生已无法回头。
罪恶的土壤往往开出罪恶的花朵,结出罪恶的果实。
茶平文被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面对审判结果,他最后说道
:“我妈要是见到我这样,她肯定会自责的,我不希望我妈出现在我面前,我不恨我妈。”
这个少年在生命尽头对母亲的爱和原谅让人动容,然而三条活生生的生命因他而消逝,这是无可挽回的事实,也是他罪无可恕、必须伏法的理由。
结语
再悲惨的遭遇也不能成为残害无辜的理由。茶评文的结局时刻警示我们,以合理的方式治愈内心创伤、积极面对未来才是逆转悲剧的唯一途径;
通过暴行发泄怨气只会令自己误入歧途,最终害人害己。
同时这也提醒所有为人父母者,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既是对孩子的不公平,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