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十八岁》:给我一段冯唐式青春

  有一种青春,叫冯唐式青春。

  十八岁,带着无法节制的荷尔蒙效应,与哥们跑街串巷甩掉家长和老师的围追堵截,擦干净了双手与双眼,远远地看着心中的女神在慢镜头里走过,却把喜欢自己的丫头当哥们。

  冯唐笔下的秋水同学真是到了多少岁都是如此。

  昨天抢先看了网剧《给我一个十八岁》的试播,郭麒麟扮演的少年秋水,和韩庚版、张一山版青年秋水一脉相承,瞬间明白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也是一夜之间。我有时候挺庆幸有网剧这种形式的存在,冯唐式青春的骚动适合用电影去呈现,上星播出的话尺度不好把控,而放在网络里,就原生态得多。在各大平台的剧集列表里搜索青春,你会看到一大堆关于80后青春的网剧,整体的风格从视频截图就可以了然,唯美、暧昧、可爱、清新,以及正确。大家规规矩矩地在画好的圈里讲故事,几个剧的情节互调也是可以的。《给我一个十八岁》像一个从队伍里冲撞着跑出来的家伙,他不想隔靴搔痒地回忆初恋,他要说的是十八岁。

  该剧改编自冯唐“北京三部曲”之一《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书里秋水成长的那个环境——从家庭到院落再到时代,其实都是有一点压抑的。像秋水和他的哥们,放在普通70后的记忆里,可能都是活在传言中的孩子。然而昨天看到该剧还原的时代、环境与人,似乎比当下更奔放更多彩。那会儿的人在物质上没有太多选择,大家都穿得差不多,不一样的只有知识储备和纯天然的颜值。这“知识储备”可不是数理化,所以秋水同学才能被人人避让的孔建国和被邻里指指点点的朱裳所吸引。朱裳出场时,和她妈前后脚上楼梯的慢镜头,像足了珍·玛奇在《情人》里的一幕,那是我们在青春期突然的一种领悟:原来这就是美呀。

  郭麒麟和李砚、孙伟豪在剧里组成“捣蛋三人组”,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郭麒麟的颜值可能是三人中最弱的,但很快就被他的表演抓住,他真实地演绎了那个丢在人堆儿里就找不着了的你我,却总在关键时刻有着极强的爆发力,最终被所有人记住。

  “捣蛋三人组”承包了70后男孩的大部分记忆,把当时很多男孩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做了个遍,抓流氓抓到自己戴着女生内衣唱歌跳舞,也是青春无法想象的狂野一面,在不经意间毫无忌惮地剥开了时代的包装盒,封存太久的气息透过他们的笑脸飘出来。因为他们的奔放,对规矩的挑战,让不属于那个时代的90后、00后不会觉得陌生和难以认同。青春片/剧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少男少女都阻止不了荷尔蒙在青春期引导你的想法和行为,《给我一个十八岁》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共通之处。

  我常常觉得,女生年轻时应该多读读冯唐写的青春故事,你会更明白男人这种动物是怎么一回事,也不会期盼着身边的男生有一天内心能长大,这样在情感的道路上不会走冤枉路。如果没时间看书,那就看看这套网剧《给我一个十八岁》,优酷已经开始播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