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收到地震预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摄影报道
“我们已经连续预警了39次破坏性地震,但为什么现在仍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收到预警信号呢?”1月27日,在参加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成都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四川的地震预警成果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已具备竞争实力,但仍需补上“应用”短板,打通灾害预警的“最后一公里”。
说到王暾,更多人称他为“与地震赛跑”的海归博士。自2008年回国投身地震预警系统研发至今,王暾和他的减灾所已多次成功发送预警。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尽可能地减小灾害损失。
例如,去年九寨沟地震发生时,汶川、北川、茂县的电视用户通过电视提前36~54秒收到预警,成都一些民众也通过手机提前71秒收到了预警。如果仅从技术来说,王暾有足够的信心。
但从现实应用来看,地震预警信息并不是能传递给每一个民众,“最后一公里”还未走通。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没有下载App,或者所在地区没有安装预警服务器,那还是收不到预警信号。”王暾说,虽然大灾难是小概率事件,但需要“防范于未然”,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到,要“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防灾,需要传递预警信息。王暾表示,四川的基础已经有了,本质上不需要重新建立一张预警网,只需把预警信号和广电网络打通,“让更多人更及时地收到预警。”
王暾还表示,“预警”和“预报”是两个概念。所谓预报,是对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地震事件预先发出通告,而预警则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但还未形成严重破坏时发出警报,原理是电信号的速度比地震波快,存在“时间差”。
“所以启用电视地震预警后,仅仅是对电视所在地有强烈晃动的地震才发出警报。”他说,开通前需要相应的科普,让民众能够在收到地震预警时有条不紊的避险。
王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能打通这“最后一公里”,不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也可以充分展现四川在应急领域的创新创业成果,推动四川的防震减灾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