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够用”到“好用”!更适合大众家庭的极空间Q2C私有云存储
过去提起NAS,大家总会不自觉的联想到“昂贵”“设置繁琐”“使用麻烦”这些词汇。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需求就只是简单的存储照片、备份手机、共享影音,那么极空间2023年发布的新品私有云Q2C,就是你的选择。
随着家庭影音需求的增加,NAS再也不是极客和摄影师的专属,而是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NAS毕竟作为曾经专业的网络设备,市面上主流的NAS品牌比如群晖、威联通等等动辄几千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钱去搭建NAS呢。
如果你现在不清楚,就请回忆一下是否遇到过下面几个问题:
1.存储在电脑里的文件,下班或者外出时需要拷贝一份带走,防止需要的时候找不到。2.手机的存储空间又不够用了,我才刚刚清理过。3.习惯把文件都存在网盘,但是不开会员下载速度好慢啊。4.不敢将家人的照片视频存储在互联网上,担心泄露。5.下载的美剧、电影,想在手机、iPad、电视、投影等不同终端播放,但是来回拷贝好麻烦。上述这些问题你遇到过么?如果你拥有NAS,以上这些问题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
1.文件存储在NAS里,单位、家里、外出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下载。2.定期备份手机照片到NAS,再也不用存储焦虑。3.不需要开会员,也能享受全速下载。4.拍摄的照片视频上传到自己的私有云,没有我的许可谁也看不到。5.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手机、iPad、电视、投影等等都能播放NAS中的影片。6.还有更多功能待你解锁呦......所以,似乎NAS真的变成了每个家庭都需要的新设备了。
相比市面上众多专业度过高、设置过于繁琐的NAS产品,我跟大家推荐一个目前正在使用的NAS品牌“极空间”以及最新出的入门NAS型号Q2C。
最早接触极空间还是在2年之前,当时刚刚它家刚刚推出Z2产品,让差点入坑群晖的我转向了极空间。当时很多群晖老用户劝我慎重,我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一用就是2年多。说实话,当初的Z2包括现在的Q2C可能在专业性略逊一些,但能够让我这个网络小白快速上手使用,甚至都教会了家人一同使用NAS,足以说明这是一款能够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的NAS产品,光“够用”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好用”。
那么相比传统NAS产品,极空间新品Q2C如何更“好用”呢?
很多人不敢去用NAS是担心被繁琐的配置搞晕,极空间的NAS产品可以说是对于新手非常友好,上手快,无需过多的配置就能轻松上手。在手机上安装极空间App,注册账号,扫描前盖背面的二维码就能轻松绑定。
当我们使用时,无论是电脑、iPad、手机等多种终端甚至是网页,只需要登录注册的手机号,都能正常访问自己的NAS,这对于新手来说就非常方便,无需设置复杂的内网穿透、外网IP等等,就能轻松实现随时随地的访问。
作为一款定位大多数家庭都能上手使用的NAS产品,极空间Q2C还有一个“亲情访问”的功能非常棒,尤其是针对家里父母等对电子产品操作不熟悉的人群,首先在NAS中添加一个亲情账号,将需要共享给父母的照片、影音、文件等资料设置一下。
父母就能在“极空间亲情”App内看到这些内容了,而且亲情版的App操作十分简单,且无法对NAS作管理员的设置,所以可以非常放心地让父母使用。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之前对于NAS的印象都是这样的。黑灰色冷峻的金属外壳,棱角分明,看到它就联想到了专业,有一种迷你机房的感觉。
而极空间Q2C,看上去就“一点也不专业”……纯白色的一体化注塑外壳,富有设计感的线条,圆润的边角,怎么看都没法和专业的NAS挂上钩。
这么“瘦弱”的身形,难以想象里面竟然能够放得下两块3.5英寸硬盘吧。在硬盘的选择上,我一直用的都是希捷酷狼系列硬盘,它是针对NAS产品专门优化过的,采用CMR技术,能够稳定保持高速读写。
只是安装硬盘的方式略微麻烦一些,需要取下底部四个脚垫,拧下螺丝取下底座安装。这也难怪配件要送一把螺丝刀了。不过硬盘这种东西,只是刚买回来以及后期扩容时候需要拆卸,倒是无伤大雅。
Q2C的硬盘支架设计的还是蛮有意思的,两侧有缓震橡胶,硬盘与机身外壳没有硬接触,可以实现不错的抗震效果,同时还能减少运行时的噪音。
如此迷你灵巧的外观,无论是放在桌上、书架上、客厅电视柜上都能够很好地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不占用过多空间。
就像是我们之前喜欢使用各种“网盘”一样,既然搭建起了私有存储中心,自然是希望随时随地可以访问我所存储的资料。要知道比如群晖、威联通、华硕等专业NAS产品,如果想要在外面访问家里的存储,需要申请公网IP、设置端口转发、域名解析等等一系列非常专业的操作,普通用户难以完成。
而极空间Q2C已经为大家使用考虑好了一切,无需进行任何繁琐的访问设置,出门在外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甚至ipad,使用app或者浏览器输入极空间账号,就能轻松访问自己文件。目前支持有手机APP、WIN/MAC电脑客户端、TV版客户端、浏览器、微信小程序等多种访问途径。
当我们外出办公,比如在咖啡馆里的时候想要看电影或者访问NAS里的文件,打开手机、iPad或者笔记本电脑,只要有网就能通过极空间账号访问到家里NAS存储的资料,这一点也是我认为极空间非常适合像我这样NAS小白用户使用的重要因素。而且访问速度很快,即使看个电影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要注意手机流量呦)
我并不是什么计算机网络高手,也不懂专业的技术操作,搭建家庭私有云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电影娱乐,同时还能对平时拍摄的照片进行整理和共享。而极空间Q2C在这方面就能够很好地满足我的需求。
在系统操作上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把下载的影片上传进NAS,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影视资源库。
通过“极影视”功能进入后,你会发现它还自动为影视资源匹配了海报、简介、字幕等等。
相信大家平时在观看影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解码问题吧,不过使用极空间就完全不用担心,它的转码解码能力非常强,使用不同的终端,它会根据网络状况智能判断播放码率,自动实时转码,不仅免去了手动转码的麻烦,而且也不用担心老旧电视因为性能不足而无法流畅播放高清视频。而且“极影视”还提供了字幕切换、外挂字幕、音轨切换、画面比例调节、倍速播放等播放功能,极大提升了观影体验。
来看看我现在的海报墙,是不是非常炫酷。有了它的帮助,我这些影音资源不仅能够在电脑、手机、iPad等终端播放,甚至可以在电视、投影仪等播放,打造你的私人影院。
那么既然是作为一款入门级的NAS产品,会不会出现系统卡顿的现象呢?是否能够承担起家庭媒体娱乐中心的重担呢?
我们来看一下Q2C的配置,首先在芯片上使用了RK3568方案,这是瑞芯微旗下定位中高端的一款芯片,采用22nm制程,四核ARM Cortex-A55架构,4核心2GHz频率,支持4K解码。内存为DDR4 2GB配置。虽说是千元入门级产品,但是硬件配置可一点都不入门了。
在接口上,Q2C配备了千兆网口,以及一个USB 3.2Gen1接口和一个USB 2.0接口,虽说没有配备HDMI和2.5G网口略感遗憾,不过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能够满足观看4K影片的需求。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拍照的银儿,无论是用手机拍照或者是用相机拍照,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照片的存储。平时习惯性的把内存卡的照片随便复制在电脑中,久而久之这个照片文件夹就变得异常的大!
去年买iPhone14 Pro的时候,看到不同的容量差价居然这么大,最高的1TB版本售价竟然过万。而每月68元订购2TB的iCloud+,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手机里照片太多,使用起来难免会卡顿,而自从有了NAS之后,我就可以直接在手机App端设置相册自动备份,既释放了手机存储空间,也不用担心想看照片的时候找不到。
不仅仅是手机内的照片,我还会定期把相机拍摄的照片也统统上传到NAS中,不仅释放了相机内存卡和电脑的硬盘空间,还能方便我随时随地进行访问。想要查看照片,只需要打开极空间的“极相册”功能,它会将我们上传的众多存有照片的文件夹统统汇总在这里,而且还能按照文件夹、拍摄时间、添加顺序等进行查看。而且还支持细化到“年月日”进行展示,找起照片来也非常轻松。
照片归集只是它的基础功能,更为强大的是它的AI照片智能管理功能,这可是很多专业NAS才有的功能,通过智能算法计算,自动对照片进行扫描识别,根据人像、场景等进行分类,方便之后查找照片。
比如我想找有关于猫的照片,如果让我们从几万张照片中去找所需要的简直是“大海捞针”,而“极相册”的AI发现功能,就能直接按照“人像”“场景”进行智能归纳,这样找起照片也轻松了很多,大大节约了时间。
老婆平时喜欢追剧,我就会使用极空间Q2C的迅雷离线下载功能,只需要输入资源下载地址,它就能利用平时家里空闲的时间进行下载。当晚上我们下班回家后,影片已经保存在了我本地的NAS中,大大节约了等待时间。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下载HTTP/FTP/BT协议的下载链接、种子、磁力链等,支持百度、天翼、OneDrive等主流网盘的备份,非常方便。
我们把隐私资料上传NAS,再将NAS接入网络,很多人都会担心这些数据是否安全。这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心,首先登录NAS只能通过我们注册的账号密码,并且可以设置可信设备。还可以随时查看登录日志,充分保障数据安全。
前面介绍了极空间Q2C这么多实用的功能,小伙伴们是否心动了呢?对于大多数家庭,打造影音媒体中心以及照片和手机备份就是对于一款NAS的主要需求了,但Q2C的功能自然远不止此。
如果你有小型团队,那么NAS的文件存储、共享、传输、在线编辑功能都能很好地提升团队工作效率,甚至是在为客户演示文案,也可以避免忘带资料、素材缺失的情况。
对于一款定位不足千元的NAS产品,在性能保持主流水准的前提下,拥有非常容易的操作,上手快,非常适合家庭用户使用,也可以看出极空间想普及家庭NAS用户的野心。如果你跟我也有同样的需求,那么极空间Q2C就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选择。
最后,谢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始终坚持与大家分享最真实的使用体验,也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大家选购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