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学高材生,伺候叔公公8年,不图名利,只为兑现丈夫的诺言

  关于如何养老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而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生活窘迫,一辈子没有婚姻,更是无儿无女,通常被人们称作“光棍汉”或“老姑娘”。对于他们而言,又该如何面对衰老呢?

  当然,公共的帮助与扶持是一种有效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除此之外,家庭或家族内的自觉帮扶也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赡养人往往会附带着一些与钱财有关的条件或者约定。

  不过凡事都可能有例外,接下来所要讲述的就是一个真实特例。56岁的章阿姨,曾是大学高材生。她精心伺候叔公公8年,心甘情愿,毫无怨言。有人问,这是为了啥?她说,只为兑现丈夫的一个诺言。

  

  01

  我出生在城里,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长大后,如愿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与许多人不同,大学期间的我依然刻苦努力,各方面都很突出,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高材生。

  由于个头高,身体素质不错,本身又很喜欢,从大一开始,我就入选了学校的篮球队。尽管算不上主力队员,上场机会也很少,但对于平时的训练,我却丝毫没有懈怠过。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校内男女对抗赛。在篮下拼抢时,我被对方一个男生垫了脚,导致脚踝扭伤,疼得哇哇大叫。

  那个男生非常紧张和愧疚,蹲在旁边不住地道歉,随后还帮着把我送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问题不太大,但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此后,那个男生便经常来看我。我这才知道,他叫历新海,是农林专业的校友。通过慢慢接触,我们互相有了认识和了解。

  02

  小历来自农村,对那里充满深厚感情,时常说,自己之所以学习农林专业,就是因为家乡还很落后,盼着能早日回去尽一份力量。

  我被他的淳朴、善良以及积极乐观所感染,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个阳光大男孩儿,同时也接纳了他对我的那份感情。

  眨眼间要毕业了,我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跟随小历回到他的家乡去创业。然而,两手空空的年轻人,要想干点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呀。

  小历兄弟5个,他排行最小,是唯一靠读书才走出去的孩子,也是父母眼里的骄傲与希望。对于他又回到农村的做法,莫说是父母兄弟不理解,就连家族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认同的。

  不过,在一片非议声中,有一个人却站出来支持我俩了。他就是小历的二叔,也就是我婚后的叔公公。

  

  03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叔公公不仅力排众议,积极鼓励我俩好好干,而且还将所有积蓄都投在了我们的项目上面。

  北方干旱并且风沙大,所以小历搞育苗必须要在大棚里。不料,那年春天的一场大风,一下子刮走了几个月辛苦劳作的成果,也让我们损失惨重。

  看着田里一片狼藉,小历真是欲哭无泪,情绪低落到了谷底,连续几天不吃不喝。

  关键时刻,叔公公对他说:“小子,你读那么多书都白读了,不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吗?这点事算个啥?再说,从你干事第一天起,就应该预料到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呀?要是老爷们,就打起精神来,从头再来!”

  就这样,我俩又鼓起勇气,在叔公公的帮助下,一边收拾烂摊子,一边四处借钱,又重新开始了。

  通过几年的磨砺,我们成熟了,而付出也有了回报,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我们终于收获了。

  

  04

  然而,世事难料。在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小历却突然患病去世了。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心里一片迷茫。

  老人们都劝我,赶紧回城里吧,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了。但我没有冒然离开,因为这时叔公公也已经卧病在床了。

  小历说过,他这位二叔太难了,当年条件不好,没能娶上老婆,后来他们家吃饭的多,干活得少,是二叔一直帮着父母干活,带孩子。

  由于兄弟多,父母的压力很大,二叔不断就默默资助着小历读书,所以小历对二叔感情很深,曾承诺一定要为老人养老。

  现在小历走了,二叔老了,可我不能一走了之呀。我没有听从好心人的意见,再次毅然留了下来,并担负起了伺候叔公公的任务。

  8年时间过去了,我兑现了小历的诺言,虽然青春已慢慢远去,但我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如今,我有了新的家庭,但不会忘记小历,不会忘记可亲可敬的叔公公。

  

  只能说,好人遇到了好人!叔公公是善良的老人,他疼爱小历,帮助小历,可能有为自己养老做准备的一些想法,但即便如此,依然是值得尊重的老人。

  小历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他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为自己付出过的二叔,尽管没能亲自为老人养老,但他的那颗心很珍贵。

  章阿姨是有情有义,令人钦佩的女人。爱屋及乌,因为与小历的深厚感情,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爱人的诺言,真的很了不起。

  结束语:

  如今许多人都把利益看得很重,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看自己的付出能换回来什么。

  生活的需求的确让人们离不开金钱,但满眼个人利益的结果,就是冷漠与无情多了,而温暖与感动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