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脱胎于港剧,各有千秋,内地观众的美好记忆-小记新加坡连续剧
原标题:脱胎于港剧,各有千秋,内地观众的美好记忆-小记新加坡连续剧
新加坡连续剧融合了港剧和台剧的特点,剧情紧凑、高潮迭起、对人物细腻深入的刻画,戏剧效果十足,别有一番独特韵味,深得内地观众的钟爱。更因其与中国内地有着很深的渊源,肤色、语言、民俗文化相近,让观众产生由衷的亲切感,继而打破国界的隔阂,成为内地观众喜闻乐见、争相观看的戏剧品类。另外新加坡连续剧中展现的浓郁南洋风情也让人心驰神往。
新加坡连续剧有着悠久、精彩纷呈的发展历程,积累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经验,经典层出不穷、幕前幕后人才济济。自1984年引进中国内地之后,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明生活,也通过连续剧满足了我们对新加坡华人同胞生活、情感状态的好奇和探知欲望,慰藉了内心那份由然而生的民族情感。
八九十年代国内共引进五六十部新加坡连续剧,风格类型多样,体裁广泛,包罗万象。深入了解新加坡连续剧包含的内容,有描写亲情与家长里短的家庭剧,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展现商场风云变幻和人性善恶的商战剧,也有侠骨柔情、快意恩仇的武侠剧。每个类型都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独特的韵味,也都涌现出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新加坡连续剧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新加坡连续剧色彩斑斓,经典众多,人才济济
《雾锁南洋》、《人在旅途》、《出人头地》、《叱咤风云》、《调色板》、《双天至尊》、《勇者无惧》、《三面夏娃》…时装现代剧其实是新加坡戏剧最为擅长、产量最多,也最受观众喜爱和欢迎的,最为深入人心的。新加坡时装现代剧包含商战、赌术、家庭伦理、生活情感、黑社会、小人物成长励志等元素,内容丰富、无所不包,体现了新加坡戏剧创作上的出色的灵活性和想象力。这些连续剧风格上也和港剧很接近,让熟悉港剧的观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容易接受,也更能融入其中。
新加坡连续剧很多剧情和人物依然让观众记忆犹新。
《莲花争霸》将金庸和古龙小说的精髓和风格融合,中国蒙古族演员塔琳托娅反串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白玉川,演绎得唯妙唯肖,入木三分。
《雾锁南洋》反映早期华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远赴人生地不熟的南洋奋斗打拼的历程,虽历经磨难依然不忘初心,朴实善良、坚守原则,终收获事业爱情的成功,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剧情真实细腻感人,展现了一幅绚丽的人生画卷,将华人同胞在南洋的生活情感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满足慰藉了中国大陆观众对一脉相承的华人同胞牵挂思念的民族情感,并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分外动容。
《叱咤风云》有很多典型的港剧元素,相当于传统港剧的翻版,却也在剧情和叙述上的有匠心独具的创新和突破,内核上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新加坡连续剧特有的韵味展露无遗。讲述了一个年青人在时代的潮流下浮浮沉沉,因为爱恨情仇的困扰,迷失了本性,经历了种种,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最终恍然大悟,迷途知返。剧情最后主人公志高为了复仇失去了挚爱亦君,痛彻心扉追悔莫及,最终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一个人行走在荒凉的郊外,看着挚爱的遗物,睹物思人,流下了五味杂陈的泪水,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分外凄凉。片尾曲《铁石心肠》的响起更是相得益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得观众被氛围感染,陷入剧情当中难以自拔,甚至于热泪盈眶。
新加坡连续剧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演员,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李南星、陈之财、李铭顺、戚玉武、曹国辉、朱厚任、刘谦益、谢韶光,陈天文、范文芳、郑惠玉、郑秀珍、林湘萍、郭妃丽、李月仪、潘玲玲、郭淑娴、朱乐玲等等都是新加坡极具个人魅力,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他们用他们出色的演技,对戏剧表演的喜爱和投入,为观众贡献一个栩栩如生、脍炙人口的角色 。
新加坡连续剧配乐也是相当出彩,本土优秀音乐人的才华横溢加上港台音乐人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创作人翁清溪等人的鼎力相助,对剧情氛围的渲染、推动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东游记》、《塞外奇侠》、《情丝万缕》、《叱咤风云》等剧的主题曲、背景音乐或大气磅礴、或悠扬婉转、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与剧情完美契合,尽显巅峰时期华语流行音乐的枝繁叶茂、光采夺目的创作能量和水准,让观众印象深刻,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也从侧面展现了新加坡演艺文化的繁荣昌盛、兼容并蓄和多元化发展。
新加坡连续剧发展停滞,原因众多,冀望其风华再现
世间万物盛极必衰,新加坡连续剧一定程度上依托港剧产业链横向发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港台娱乐文化整体水平的衰退,加上自身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创意枯竭,资金限制等原因,也不可避免地走上没落之路。最近几年中国大陆引进的新剧数量逐年减少,直至如今已几乎难觅踪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