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漫注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经书为什么会叫“经”书?经是什么?经就是脉路呀、天地万物、宇宙洪荒、古往今来的脉路。经书,符合了经书你身心的脉路一定是跟世间万物的大脉路吻合的。读书人读经,如果读得靠谱,读得不歪曲,会读得心情舒畅、通体舒泰、浑身热乎乎的。效果跟练武人练武的效果会是一样的。

  读书人读不出来练武人的那种豪迈英气,就是书呆子;同样,练武人如果练不出读书人的那种文雅涵养,也是木头一根。文的道、武的道,说起来,的确都是一条路,这一条路,过去不称作路,称作经、再早称作纹,也就是“文”。

  止戈为武。止什么戈?应该就是冲突,跟正常运作不协调的运作、跟正常状态冲突的状态。如果表现在人体之内,那不就是疾病、矛盾、痛楚、郁闷、纠结、……符合经的运作就是正常运作的了,习武人就通过练武调整筋脉运转,化解不正常的戾气、化解自身生生世世积累的淤滞和纠结,一般人就通过求医,让医生用外在手段来调整。戾气的外化表现一般通过谈判、外交纵横、兵法行兵来调整解决。古代兵法的筋脉,一样是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之脉路。

  豪迈英气也好,文雅涵养也好,都是内在有灵气的外在表现。所以说,读书人、练武人、修行人,总是应该越来越有灵气的,如果没有,那不好意思,肯定是没入门径,方向错了,不管记忆了多少知识、不管反应多么敏捷、也不管有多少人吹捧,更是不管他自己认为自己多专业,都只是门外汉一个。尤其是修行人这样的话,还不能说你是真正的修行人。

  那么,第三十一回开篇的这一首诗词,就可以理解了。“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

  猴哥是只武不文,唐僧是只文不武,两个人都需要补充完善自我人格。猴哥的武力方向是对的,唐僧的文明方向是错的,所以,离开猴哥的唐僧,就成了是废柴一根儿。

  从日常的层面上来看,无疑是八戒最精明。精明得一分多余的感情和表情都不肯浪费。精明得让咱只有兴叹的份儿。

  你看他,在面对白龙马的述说之后,他判断这时候自家的取经团队已经算是“大势已去”了,觉得什么忠心啊、正义啊、武功啊、神通啊这个时候都失去使用价值了。而且面对这个看上去比自己还没本事的白龙马,他实在是一粒唾沫都不多浪费。“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挣得动么?”“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甚么?”

  当白龙马拉住他不放,并且要他去求孙悟空。他忽然又口若悬河起来,为什么?因为他要把三藏赶走孙悟空的勾当,责任推到被抓被夺权的三藏身上、和不在现场的孙悟空身上去。他表示唐三藏死板不知道打趣“我也只当耍子,不想那老和尚当真的念起来,就把他赶逐回去。”他表示孙悟空器量小、并且不通人情“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他不知怎么样的恼我。他也决不肯来。倘或言语上,略不相对,他那哭丧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捞上几下,我怎的活得成么?”

  你看老猪,说话还真是很会讲究。他说到最后,把孙悟空说得只顾私仇、不识大局,并且推测孙悟空一定会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言下之意呢,是告诉你白龙马,你让我去找那个死猴子是害我老猪呢。你看看,说了一圈儿,都是别人的问题,只剩他老猪老实巴交的很可怜。老猪说话,讲究精确打击,擅长卖傻卖乖卖可怜,要是老猪在现在中国,保证又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官员。

  但是让老猪跌破眼镜的是,他如此精心布局拉围栏,被白龙一招破功,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他想不到白龙比他的智商高、见识大、会看人。

  对比之下,八戒没了退路,只好前往花果山。到了花果山,对孙悟空又是前恭后倨、当面逢迎、背后戳脊梁。精确表达、专人专用、收发自如、一点不浪费。

  孙悟空自然是看不懂这点小心思,但是,孙悟空会更高级的手段呀。猪八戒用小心眼哄孙悟空,孙悟空就顺水推舟的耍耍老猪,他可是一看老猪前来就知道有问题了,根本用不着去猜猪八戒的小心思。孙悟空这种手段正是观象、也是过去算卦人最熟悉的起卦手段。

  行者道:“……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夯货!你怎么还要者嚣?……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

  瞧见了吧?一般人的精明,在修行人的灵气面前,是很低级的,就凭你再精明、再多小九九,也是算计不过那种灵气的。

  可是,正义的小白龙教给老猪的求人妙计,没发挥作用呢。倒是差点让老猪惹来一顿好打。因为什么?因为那不是实话,小白龙也不知道,孙悟空的法眼能洞穿本质,猜到三藏遇难、没机会说那么柔情的话儿了。

  猴哥是软不吃、硬不吃、真话通吃,猴哥是个实在人。最后,还是八戒道出了实情,并且在关键时刻说出来符合孙悟空做人道理的话,才算是打动了孙悟空。原来这呆子,一急之下、实话一说出口,还没到感动孙悟空的时候,他自己倒是先被感动了,说出的实话唤醒了他自己的正义感、和他自己内心埋藏的本性。他自己一醒悟过来,这事情就算成了。水到渠成之下,他说出来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孙悟空。他说的这是什么?

  他借小白龙的话、再加上自己的超常发挥:“‘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这番话,如何打动孙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