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转变性格-A4装订稿.doc

  行 动 转 变 性 格

  ——森田式精神健康法

  [日]长谷川 洋三

  李治中 李德森 庞云澍 译

  崔玉华 审校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译 者 的 话

  森田心理疗法是在1919年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第一代教授森田正马博士创始的,在心理学上独树一帜。第二代由教授高良武久博士及其门下日本滨松医科大学教授大原健士朗博士等人继承发扬,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主要适用于神经症的治疗。其最佳适应症是神经症中的“神经质症”。本书作者长谷川洋三先生为了弘扬森田疗法,20年前创立了“生活发现会”,其成员来自日本各地,约有会员7000人左右,他们中不少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质症,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学习森田理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交流各自对神经症的体验,自我发现致病根源,在维持正常的生活中,不用住院治疗,就克服了神经质症的症状,恢复了健康生活。本书作者根据他多年来致力于弘扬森田理论,组织集体学习和实践,并把总结汇成本书帮助会员学习,在日本普遍发行达十余次,颇受人们欢迎。

  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来自某种医学理论的发展,也不是实验室的结果,而是创始人森田正马亲身对神经症的体验和他多年来临床实践的总结。值得珍贵的是他对神经症症状是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使其自觉对情感及人的本性的错误认识,带着症状进行有目的的、积极的建设性的生活,从切实可行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行动上养成良好习惯,说明行动可以转变人的性格,那么,神经症就得到治愈。神经质者本来具有生存欲望很强的素质,这是神经质者的优越性,但是,其生存欲望越强,其不安和恐怖感也就越严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更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研究,掌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与自己的亲身体验,相互对照,并参阅国内外的文献,不断地研究探索,创立了独特的神经质理论,并发表了许多著作。

  本书作者长谷川先生根据森田理论,精辟地说明神经症发病的根本原因。作为外部的主要原因是本人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了难以应付的困难环境。作为内因是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适应不安,加之对人的本性具有错误认识而十分苦恼。这两个原因,对健康人来说,也是都会有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但在神经质者却难以承受,把这种生理、心理现象,坚信是异常或是“疾病”的现象,苦心积虑,势必排除,开始了艰苦的拼搏。导致“单纯的自我防卫”开始发生作用,产生了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进一步发展固着,于是患者长期处于被封闭的心理冲突当中,不能自拔,深感苦恼。在此状态下,容易加重预期不安、预期恐怖感,并由于自我暗示,招致注意力对不适感的更加集中,开始变为单一的精神倾向,最后出现神经质症状。

  为了从根本上解除神经质症的苦恼,本书对人的性格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即如所谓神经质性格,书中详细讲述了森田先生发明的情感活动规律,情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和客观事物一样,同样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不能静止不变的看问题。以此种观念转变其错误的观点。

  森田理论的所谓“顺应自然”,是使患者一面容忍、承受着症状,要服从事实,认识经过实践检验的事实才是真理,一面按照人生的本来欲望,确定目的,为达到目的,做正确的实践。这种“顺应自然”,是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一理论,不仅对神经症患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对于希望过健康幸福生活的人们也大有裨益。

  译者

  1991年12月

  前 言

  ~孜孜不倦,不怕不安,要为自己,积极生活~

  无论是谁,遇到困难的事情都会感觉不安。心里存有从未经验过的事情和疑难问题,或被人际关系而纠缠不休,又觉的真是无法应付和处理时,就会耿耿于怀、惴惴不安,这叫做是:“适应不安状态”。

  这种状态如持续下去,人的注意力就面向自己的身心方面,这是,如发现自己身心不是变异拘泥于此,不能自拔。例如:察觉自己在人面前有“发慌怯场”,“声音颤抖”,“手足震颤”,“面孔呆板”等表现,便深感不安起来,认为“这样下去,今后不知如何是好!”。偶尔有失眠、头重、意识模糊不清、胃消化不良,觉得血压升高或心跳时,这就害怕是疾病的先兆,神经过敏地使注意力更加内向。到处求医诊治的结果,多数是“并无异常,因为疲劳,不要过分在意就会好的”。

  果真做到凡是不去过分强求的话,现实的困难情况也可以解决;身心的过度疲劳状态也可以消除。但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处世认真,责任心强的人和勤劳规矩、一丝不苟的实干家类型的人,他们总是强求硬干,其结果就患了神经质症或心身症。为什么要强求硬干呢?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强求硬干是过分和不合乎客观实际的。

  最近,在机关、工厂里从事电子计算机工作的人们常常说:“眼睛疲劳”、“有头重感”、“颈肩酸痛”、“全身倦怠”等。这些身体上的不舒适的感觉;还有不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