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酒后的化学反应
过年了,喝酒时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有的人喝酒脸会红,有的人喝酒脸会白?
酒量能不能锻炼呢?
科研人员专门研究了酒中的化学反应,解决了我们多年的疑惑。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看来,酒量和我们体内的两种酶关系很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含量高,酒量就大。
那么喝酒为什么会脸红呢?
很多人认为“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其实并无多少依据。人们饮酒,无论白酒、啤酒、葡萄酒,饮用的主要是酒精,即乙醇。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精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首先乙醇脱氢酶将它“撕裂”为乙醛。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乙醇脱氢酶含量高于乙醛脱氢酶就会脸红(30%的亚洲人都会喝酒脸红)。
喝酒脸白是因为身体中的血液聚集在肝脏,其他部位的血液减少导致,乙醇脱氢酶较少或者肝脏超负荷造成的。
大家可以根据上表,判断自己的酒量。
人体内的解酒酶也就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是由基因决定的,很难后天改变,因此,酒量是天生的,这是现实,各位酒量差的,别痴心妄想什么靠练习来提高酒量,这是不可能的,早点放弃吧。
经常喝酒,只能增加人体对乙醇、乙醛的耐受能力,并没有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一杯酒喝出7种癌,劝酒就是劝人得癌!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无中生有!
在大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少量饮酒有益健康,每天一杯红酒软化血管,每天两口把病喝走……那么,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吗?答案是:一滴酒也会对健康造成损伤,饮酒有害健康这一概念已经没有争议。
01
饮酒量饮酒的量一般用酒精(乙醇)来衡量。饮用酒里含有多少酒精,取决于所饮用酒的度数和饮用的量。两者相乘,就能得出饮用酒里含有酒精的量,如300毫升的酒精度为3.5%vol啤酒,约含有10克酒精。
02
适量饮酒的定义适量饮酒是指饮酒时有所节制。在享受饮酒积极一面的同时,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潜在负面影响。很多国家针对成年人饮酒量制订了官方建议和指导,这个量也就是,成年人在饮用多少酒时,其健康不受到或较少受到伤害,这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对于有饮酒习惯的成年人,应该把饮酒量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对于本身不饮酒的人,不要为了“可能对身体有益”而去饮酒。实际上,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是不一样的,膳食指南的推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在远低于推荐饮酒限量时就会出现不良的健康反应。对个人来讲,饮酒之后“不失态、不误事、不伤身、不伤人”是最基本的适量要求。
03
饮酒量的指南1.限量饮酒(健康饮酒):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很多国家针对成年人饮酒量制订了官方建议和指导,不同国家定义不一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饮酒限量: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量不超过25克纯酒精(即日均纯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约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量不超过15g纯酒精(即日均纯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大约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2.过量饮酒:指男性每日饮酒超过25克,女性超过15克。3.危险饮酒:指男性饮酒者平均每天纯酒精摄入量大于等于41克并且小于61g的饮酒行为,女性饮酒者平均每天纯酒精摄入量大于等于21克并且小于41g的饮酒行为。4.有害饮酒:男性平均每天摄入61g及以上纯酒精的饮酒行为,女性平均每天摄入41g及以上纯酒精的饮酒行为。
04
过量饮酒的危害过量饮酒危害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的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很容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当中,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95%是靠肝脏分解的。
肝脏分解酒精过程
05
中国饮酒人群行为现状
以全国人口14亿为基础,中国的饮酒人群比例为33.8%,过量饮酒人群占26%,则意味着有1.23亿人属于过量饮酒人群。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男性(11.1%)高于女性(2.0%),农村(1.2%)高于城市(7.5%)。
06
如何做到适量饮酒,快乐生活1.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响应国务院号召,轮值主席单位联合发布“适量饮酒,快乐生活”倡议书。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活动,围绕拒绝酒驾、预防未成年人饮酒、适量饮酒方式三大主题循环开展活动。“适量饮酒,快乐生活”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理性饮酒蔚然成风,为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各界构成了和谐关系。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报告,首次提出了“少喝酒,不酗酒”。在后疫情时代到来之际,消费者对生命健康更加重视,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将着力倡导理性、适度、健康的饮酒态度和生活方式,积极推广理性健康的酒类消费新风尚。2020年10月15日,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年会暨2020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上,在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的领读下,委员会14家轮值主席单位的代表联合发布了“适量饮酒、快乐生活“倡议书,倡议全行业共同坚守“责任大于天”,坚持“导向金不换,倡导“适量新风尚”,促进“消费新局面”,弘扬“法理正能量”。
倡议书内容:
一、坚守“责任大于天”。我们是酒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富有不可推卸和特殊的责任,我们承诺售出的每一个产品都意味着我们要承担的一份责任,希望酒类产品成为助力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
二、坚持“导向金不换”。我们宣传理性的饮酒行为,不描述、不鼓励、不纵容过量的饮酒方式。真实陈述酒类产品信息,拒绝宣传或夸大酒类产品具有特殊功效或增强能力的信息,不暗示或表明酒类产品可以过度饮用。三、倡导“适量新风尚”。我们积极推广“适量饮酒、快乐生活”的酒类消费新风尚,传播科学理性的饮酒理念和消费知识,帮助消费者正确辨识酒类产品信息,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知情权。四、促进“消费新局面”。面对多元化消费趋势,我们提升酒类产品品质,满足新兴消费需求;强化诚信营销理念,改善消费体验,增强消费信心。打造酒类消费新场景,促进生动活泼的消费新局面。五、弘扬“法理正能量”。我们呼吁所有的中国酒类生产者和经营者,从永续经营的全球化视野出发,敬畏法律与伦理,树立底线意识,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自《2020中国适量饮酒快乐生活蓝皮书》
结论:
脸红:酒量小,不要喝酒。
脸白:酒量小,肝脏超负荷,不要喝酒。
面不改色:酒量大,但尽量少喝。
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