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法医秦明2》的扑街谈起:悬疑剧怎样才能不扑街?
原标题:从《法医秦明2》的扑街谈起:悬疑剧怎样才能不扑街?
《法医秦明2》在对演员阵容大洗血后低调上线,在这一版本里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面孔被替代,连制作团队也换了一波新的,难怪观众会在看完后给出与第一部相差如此之大的评价。
反观《法医秦明2清道夫》的收视和口碑双双扑街。在看过张若昀、焦俊艳和李现的表演之后,观众对这一版本的三人组并不买账。拿着秦明的好剧本,导演有先天的剧情优势,却没有机会送这些十八线演员突出重围。与其说是《法医秦明2》,不如说是另一版本的《秦明》。
在最近几年,靠着IP剧势起的风潮,许多年不见起色的悬疑剧在有大量优质IP资源进入市场的背景下大火了一把。
与《法医秦明2》同期上线的悬疑剧还有播了多久就火了多久的《镇魂》,从剧本内容上来说,《法医秦明》其实更具有优势,但抵不住《镇魂》两个主演的粉丝效应,“镇魂女孩”的势力范围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迷妹纷纷拜倒在沈巍和赵云澜的石榴裤下,即使是整部剧的制作都非常的粗糙,口碑低迷的同时,收视却出奇的高。
《镇魂》和《法医秦明2》的对比会让人疑惑,悬疑剧到底是看演员还是看剧情?在对十四部悬疑电视剧/网剧的对比中,风靡了两年多的悬疑剧,为我们表现出了几个明显的特征:
1.警察局才是“案发第一现场”
在所选取的14部悬疑剧中,从“警匪”这个角度出发的占了50%,此外《和平饭店》和《面具》这种带有谍战性质的也和“警匪”脱不了关系。从日常逻辑上来说,警局的确是接触到案件最多的地方。正出于这个原因,所以《热血长安》的出发点才显得站不住脚。回顾十年前的悬疑片,警局基本全面覆盖了悬疑作品。比如《重案六组》系列、TVB系列的《法证先锋》《陀枪师姐》,古装的《狄仁杰》《包青天》系列……(《热血长安》的选材角度和《怪侠一枝梅》类似,官方出动+民间高手抱团行走江湖)
另一个高频出现的场景不外乎是民国,大多数民国的悬疑剧都和谍战片挂钩,除了《和平饭店》外《面具》《风筝》《麻雀》甚至是《伪装者》均有涉猎到悬疑的范畴,但《和平饭店》和《面具》比起普通的谍战片选取的角度更加别具一格,剧情也紧密充实。
如果悬疑片在剧情上薄弱,逻辑力不强,或者剧情“超现实”的话,那么玄幻和科幻都是很好的补足点,主人公拥有的超能力能为他解决很多问题,也解决了他们逻辑和办案能力不足的短板。在离开了警局后还能成为“麻烦制造机”,像柯南一样走到哪死到哪,只有“超能力”可以解释了。以玄幻的元素来弥补剧情缜密的不足,这是悬疑片走出警局后的另一大方向。
2.有没有女主不重要,探案时别谈恋爱才是关键
在看了《镇魂》之后,白宇和朱一龙的组合横空出世愈发让观众觉得这类的电视剧不需要女演员的存在,但是纵观这么多的悬疑片,女演员的出镜频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在《白夜追凶》里好几个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都特别丰满,邓家佳在《无证之罪》里的表现也非常出彩,尽管月牙这个角色在《无心法师》里显得有些鸡肋,但岳绮罗绝对是推动剧情的关键。悬疑剧的剧情到不到位,和女演员参演并没有关系,而是和女演员在其中的作用有关系。
悬疑剧的感情线可以有,但在观众沉迷案情等着揪出凶手的时候,两个主角优哉游哉地下班看电影谈恋爱,观众会看得焦头烂额,是工作不够忙么,还是凶手不够多,你们居然在这里谈恋爱?就在这种环境下,《美人为馅》和《他来了请闭眼》一样扑街,至于一本正经谈恋爱的《如果蜗牛有爱情》为什么还有这样的评价,这和悬疑的剧情没有关系,而是这两个人将恋爱从另一部剧谈到了这一部剧。
感情戏在精不在多,关宏宇和高亚楠在剧里寥寥几场感情戏与全剧紧张气氛的反衬,成了全剧为数不多的温馨时刻。祖峰和梅婷在《面具》里的感情戏更加沉重,感情戏随剧的风格一直很压抑,反而是用来塑造主角人物形象的一个切入点。但是如果把剧情一本正经的用在谈恋爱上,真的很耽误事。
3.剧情再好,没有卖点还是难推销
在这十四部的网剧对比中,我们还发现了几部口碑很高,但曝光率很低的作品。诸如《面具》、《杀不死》。在烂片横行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高分作品却还是没能推广出去,和悬疑片本就小众这一原因有关。很多的观众并不热衷于在看电视时还要费脑,反而是无脑“哈哈哈”的爱情片尽管槽点满天飞也有大把的观众成为普遍现象。
越是小众类型的作品,越需要跳脱于专业性外找到特色。《杀不死》和《唐人街探案》一样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但《唐人街》借着他的演员特征、氛围轻松与快节奏在商业片中脱颖而出,而《杀不死》继承着这一系列的黑色幽默,新奇点难寻。
反之,《白夜追凶》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四重人格”成为它的首个卖点,在剧情里潘粤明的反差萌表演更加亮眼,每一次剧情更新后相关的微博话题对于观众来说就是挖宝,总会有让人意外的惊喜。《和平饭店》深谙这一点后,将传统的谍战片大胆的做成小空间的密室尝试,一人去推动剧情,一人负责制造笑点。将多种元素结合,《和平饭店》这样的电视剧目前还很少见,也就成了观众会有“求知欲”的重要原因。
4.能用戏骨就别找流量
如果撇开流量演员的演技不谈,悬疑类网剧仍然不会把流量演员列在首选阵营中。以上的作品中,《如果蜗牛有爱情》的流量气息是最重的,并且也是因为流量的原因才会把这两个演员再拼在一起,导致整部剧的画风都转移到爱情片上。
流量系演员的个人风格很明显,粉丝自带滤镜会让人忽视一部剧的其他方面。剧情与颜哪一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对于粉丝来说绝对会得到不假思索的回答。但悬疑片是让大家走进剧情里,走进演员所饰演角色的情绪和视角中,而不是让你沉浸在演员的个人魅力上,影响力太大、观众对其的印象越深刻,对于观众进入剧情的难度越大。虽然开拍之前某演员没有庞大的流量数字,但很有可能在这一部剧后突然成为巨星,潘粤明老师是一例,张一山在《余罪》前后的鲜明对比也是一例,不过在这种角色赋予他们个人标签之后,在观众心中回归角色的难度就会减小很多。
再者,通过《无心法师2》也向我们证明了,即使悬疑剧的剧情线很重要,但演员的演技有缺陷仍是白搭,让一个面瘫演员去表现犯罪嫌疑人在短时间内的情绪、表情变化也有点太难为他们了。
虽然悬疑剧源源不断地被输出,但是能成为爆款的实在不多。《法医秦明2》没有火,在踩了以上好几个雷之后也是情理之中。悬疑题材被大众化的路本就是一道独木桥,如果不打通小众与大众之间的壁垒,“优质”也不会成为它突围的原因。每年有一部《白夜追凶》能有质量且被广大的观众看见都已经谢天谢地,至于其他的作品,就只能靠悬疑爱好者圈地自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