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威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一.木头鱼的传说
在乳山有“无鱼不成席”之说。因为“鱼”与“余”同音,寓意吉庆有余,连年有余之意。凡是家里摆宴席,主人都会呈上一条带鳞的鱼用酷似鱼形的长椭圆的大盘子盛放,有了这条鱼,就有了对宾客的尊敬和祝福。乳山海产品资源丰富,现在交通条件便捷,上岸的鲜鱼顷刻就能运达乳山各地。但旧时乳山西北部山区如诸往镇、马石店镇、育黎镇及周边村镇,离海较远,交通运输不方便。在这些地方,家里待客,想吃到新鲜的海鱼非常困难。但是依照这里的风俗,家里待客酒席上没鱼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因此,当地人就发明了木头鱼。
木头鱼用结实的梨木或枣木雕刻而成,其雕刻细腻,外形宛如真鱼一般。木头鱼的作
用就是代替真鱼,放在盘子里,上面盖上炒鸡蛋、葱花等各种材料,端到桌上以假乱真。木头鱼上桌后,主人开始劝酒,不惜自己喝倒,也要把客人喝醉喝跑,目的是为了不让客人看出破绽,保全面子。大多时候,客人连鱼还没看见就被喝跑了。所以当地民间传说,一个人吃了一辈子酒席,可从品尝到宴席上鲜鱼的滋味。
乳山人民在宴席上对鱼十分重视,至今宴席上还保留着某些“木头鱼”的痕迹。鱼的
上桌次序,在桌上摆放的位置和鱼的朝向以及吃鱼都是很有讲究的。一桌酒席,传统上是菜上到一半的时候鱼才上桌。在农村讲究“头朝北,肚朝客”,鱼上桌不能随便动筷,一桌酒席上其它的菜可以不劝酒,但吃鱼时必须喝酒,而且一定要清杯重新斟满,只有先喝酒才能吃鱼。民间流传“头三、尾四、背五、肚六”之说,亦即头朝向哪位客人,这位客人就要领酒三杯,且祝酒词要新颖吉祥,让接受敬酒的客人不得不喝,其他的就依此类推。常常因为
1
一条鱼,主人把全桌的客人喝醉才心满意足。客人是否喝足,直接关系到主人的威望、信誉和被尊敬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古老的木头鱼传统演绎而成的习俗。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乳山人酒宴上的鱼种类繁多,味道鲜美。但是“木头鱼”的习
俗却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它已经成为乳山饮食文化的缩影,对研究当地的饮食文化发展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礼仪传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登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2
文登作为李龙文化的发源地,自汉代时即有龙文化的记载,明清之际兴起李龙王的民间传说,并迅速在山东、东北、江 浙等地区传播开来,甚至走向海外,道光 皇帝曾亲笔题封李龙王“溥惠佑民”四个 大字。民间广为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传 说”就起源于文登市西南三十里的宋村境内。
康熙本《文登县志》已记载秃尾巴李 龙王的主要情节。在雍正本《文登县志》 对这一传说的记载更为详细:“县南柘阳 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 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 电光绕室。孕虽免[娩],无儿胞之形。后 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
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 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 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 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 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 构祠祀之。”从此以后除专建的李龙、龙 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
“李龙王和龙母大殿”。每年的李龙母和李龙生日,是全县民众的祭祀大典。旧 时,因为胶东人“闯关东”的特别多,秃 尾龙的故事早就传到东北三省,在此基础 上人们又创造了李龙跟黑龙江中的白龙战 斗、李龙佑护山东人的情节。
据 县 志 记 载 : “ 康 熙 五 十 三 年(1714年),龙见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 邑闹阗,立庙山巅,(昌山)改名曰‘回龙山’。??每岁三月初二,俗传 为龙母诞辰,妆演杂剧,为龙母上寿。 乡火之盛,甲于东方。”至今,柘阳山 与回龙山上的“龙母坟”仍在,每年的 两处庙会,三月初二到龙母坟祭奠,六 月初八“李龙爷的生日”,家家蒸饽饽 纪念的风俗延续至今。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由于流传的 区域广,形成了多种版本、大同小异的 李龙王传说。但山东文登的记载最早、 最完整、最系统。李龙王的传说塑造了 直率、仗义、勇敢、孝敬的
3
山东人的形 象,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独具的优秀品 质。李龙王文化传承了中国的龙文化, 但又有别于传统龙的形象特征,秃尾龙 发源流传于民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象征帝王的龙,秃尾龙的形象更为人性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另外李龙王文化得到封建帝王的高度关注,被列在国 家 的 祭 祀 大 典 之 中 。 在 光 绪 本 《 文 登 县 志》中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山东巡抚徐,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 “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 荣 誉 在 中 国 民 间 的 龙 文 化 中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三.乳山大秧歌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东邻文登,西毗海阳,北接牟平,南濒黄海。乳山不仅是海阳、文登、牟平区域内民俗文化的兼容地,而且还是我国三大秧歌流派——胶东秧歌重要的发源地。乳山大秧歌是胶东大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就是乳山市的夏村。
在乳山大秧歌中,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传很古的时候,有一年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却大旱,民不聊生。有一条居住在此的青龙,可怜苦难的人们。它决定去上界探个究竟,原来是玉帝醉酒后写错雨簿,于是青龙就偷偷改了雨簿,使大地恢复了以往的生机。玉帝大怒,查出是青龙所为,斩杀青龙。青龙被丞相斩杀以后,变作一只神鸟,整天在玉帝殿外啼叫喊冤。玉帝心感惭愧,便下书老百姓,要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于是每年正月,老百姓就用竹蔑扎成青龙,到了正月十五(青龙被杀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扛着青龙游街串乡,以表示老百姓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
4
舞龙是乳山大秧歌的一大特色,龙在整个大秧歌队伍的最前面。舞龙的动作有纵横捭阖的“龙穿尾”;逍遥自在的“龙盘观景”在;恭祝发财的“龙摆‘8’字”;灵动轻快的“头尾穿绕”,气势如虹的“龙翻身”等;乳山大秧歌真谓把“龙”舞得淋漓尽致!秧歌中还有很多角色,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兼领舞被称为“大夫”,左手持马尾拂子,右手持令旗,他以马尾拂的不同变化,指挥秧歌队的跑场与变场。大夫旁边的是货郎,左手拿货郎弓,右手持彩扇,是保护大夫的;还有挑担的两对;“花鼓”,男性,表演打花鼓;“彩扇”,女性,原是为“花鼓”伴舞的大夫,后来分离出来单独表演;还有旱船、跑驴等节目。乳山秧歌的表演程式分串街、进村、耍大场、演场、收场。“串街”,龙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双行纵队,边舞边行;“进村”,打慢点鼓,“大夫”领队与花鼓三进三退,横甩和礼;“耍大场”,进入村中广场,以“慢走阵”舞圆场“小龙摆尾”,“小龙盘”大夫带领彩扇等向心舞动,成众星捧月之势,大龙盘在外,表示喜庆。接着“龙蜕皮”,大龙头咬尾摆“8”字,“8”字穿花;“演场”,花鼓队进,对凤舞,舞圆场,旱船,跑黑驴进场表演;“收场”,“龙凤斗”龙对秧歌队,三进三退,全体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在漫长的岁月里,秧歌舞成了乳山先人们一种集体的狂欢,无论是大地丰收之时,还是苦难来临之际,人们都利用独特的狂欢舞释放着内心最深处的情怀。乳山大秧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得无比热爱,它使人们永远都充满激情的去面对生活。
四.岠嵎山的传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