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学习方法

  1.点击打开语文天下,进入主界面,点击“乐学篇” 2.点击“唐诗宋词”,进入学习界面。

  3.选择你要学习的古诗词,两边的红色箭头是翻页,共300首哦,建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去学习。 4.红色区域,点击“朗读”跟着老师一起朗诵,注意发音和节奏,点击“录音”后就可保存自己的声音,家长和老师就可以检查孩子是否按照要求朗诵了古诗,为了方便学习,也可以打印出纸质版的。

  5.红色区域,点击“译文”注意字对字反义,点击“注释”红色字体为重点词解释,注意要会读会写,点击“拼音”注意我们的发音是否正确。 6.点击赏析,注意左边黄色的区域,内容较多,是可以下滑的。

  配合文字和图片,领会作则的中心思想。 7.点击扩展,扩展内容其实最重要,这也就是现在的我们常说的文学常识。

  注意:每天学习古诗不适合超过3首,太多了就记不住了,每一篇完全学踏实了就很棒了。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G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球乐》咏的是??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5]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

  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8]: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埔祘左为革},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 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贰?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它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第二节 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

  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

  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我们学习古诗,就是要将这种被集中、凝练化的语言。

  具体化,所谓具体化,我想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诗的意境重组,将诗人的感情再现,让诗歌掺入读者的思想。 了解这些,那么我们在学习、鉴赏古诗时就应有条理、有步骤地去解析古诗,领会诗中蕴含的意思。

  一、紧扣诗题,了解内容 有些古诗,诗题便是内容的眼,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主要写了夏夜词人在黄沙道上见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在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这首诗写诗人夜晚在船上的见闻。学习这类古诗时,应先理解题目,然后紧扣题目,让学生猜想内容,在猜想过程中了解诗人写作的内容。

  二、围绕诗句,猜想主题 由于古诗短小、精悍,因而留给我们联想的空间极为广阔,也正因为诗歌以极简略表现极丰富,所以读诗时难免靠“猜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握住有限的诗句,去了解诗歌的主题:或反映民间疾苦,或抒发个人胸臆,或痛斥朝政腐败,或自怜悲惨身世……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面是写残花并不是无情的,到来年春天它便化作泥土去滋养、保护花朵,其实是在暗喻自己,虽然遭到迫害,但理想与信念是不会变的。这一点是需要学生去猜想的 . 。

  三、把握重点,品味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如花、草、山、河等表现主观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还应透过这些事物的表象,看到内蕴的情感。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烟”会“直”?为何“长河”会“圆”?其实这诗句写出了边塞烽烟的坚毅、劲拔之美,同时“圆”字给人以亲切而略带苍茫的感受,这也是当时被排挤出京城的王维的内心感受。

  四、了解作者、历史背景 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如文天祥写作《过零丁洋》时,正值宋兵被金兵围攻,宋军面临着兵败的危险,看到这一切,作为接触爱国将领的文天祥,发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叹。

  可是,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他眼见报国无望,最后以一句流传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五、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见”。

  读对于小学古诗教学来说应该是个关键。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

  然后在理解诗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时古诗课堂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唐诗宋词也是当时时代的映照,所以你要对历史也有所了解,尽量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而不是只停留在辞藻这些表面的东西上。

  古人写东西总是喜欢用典故,而唐诗宋词很多语言也是极为精炼,但含义丰富,推荐你《全唐诗典故辞典》、《全宋词典故辞典》,这两部书都可以作为工具书来用,遇到不明白的典故,你可以查找,也更能理解诗人的情感。此外,学习唐诗宋词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多读,全唐诗,全宋词,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这些都可以多看看。

  平时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多看下别人对于诗词有什么理解,开阔下自己的思维。

  我来教你!举个例子吧: 清平乐 【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1.反复读几遍,不能强迫自己读,愿意读就读,读熟了,有那种觉得读词是一种享受的时候,就达到目的了。

  2.读完以后,自己猜一猜词的意思,再上网查一下真正的意思,对照一下。如果比较相近,那你就读透了。

  3.根据词的内容,在大脑中想一个画面,试着把它画下来。4.背诵,要慢一点,不能太快,要优美一点。

  5.自己试试写一首词,不用想诗人写的那样精炼,差不多就行。五步全做完之后,你就完成了一首词的学习。

  注意!千万不能强迫自己去读,去学,学词必须在自己有兴趣的时候学,否则是学不会的!词越长难度就越大,可以先从选择短的词学习来作为入门,然后再选择更长的,点点滴滴地累积下来,你的经验丰富了,一年下来,你就是学词大师了。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文化灿烂,纵横千里,诗之国度,词之故乡。唐诗宋词,任我飞翔! 诗由情生,词为愁作:爱恨情愁,生离死别,闺妇思君,慈母爱儿,游子远行,故人重逢。

  一杯淡酒,西出阳关,海内知己,天涯比邻,望断江水,孤帆过尽。 李有太白,浪漫豪迈。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行路之难,歧路犹在。长风破浪,济得沧海,抽刀断水,举杯消愁。

  仰天大笑,岂做蓬蒿?不为权贵,催眉折腰。力士脱靴,赐金放还,浮云流水,美酒相伴。

  杜有子美,忧国忧民,生不逢时,国亡家破。妻离子散,家书难求,感花溅泪,恨鸟惊心。

  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安得广厦,大庇寒士,风雨不动,茅屋独破。

  壮志未酬,孤独左右。 游子陆游,一心报国,收拾河山,北定中原。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铁马冰河,梦中才来。东风也恶,桃花吹落,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人也空瘦,泪痕消透,驿外梅花,零落依旧。 词有苏轼,豪放旷达,仕途坎坷,阴雨难测。

  三次遭贬,两下南蛮,流放离京,心系家园。几时明月,把酒问天,琼楼玉宇,何处胜寒?君王岂知,百姓冷暖,白堤之后,苏堤再造,为民谋福,名垂千古,苏门三士,流芳百世。

  千里婵娟,离合悲欢,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十年生死,茫茫难忘,幽梦还乡,尘面如霜,柔肠寸断,为情所伤。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风流人物,赤壁周郎。人生如梦,早生华发,叹古伤今,人月难圆。

  读 诗 上海 王俊愉 我手头上有三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两本还是近两年刚出炉的精品,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是不大去触摸的。因为它们夺目的外表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唐诗的凝重与古雅。

  与之相较,我更喜欢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旧本。褐黄的纸张,竖排的版本,带着一种古装书的气息,显得简朴而厚重。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作者面广,流派纷呈,体裁众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感情。唐诗可以让我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

  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

  卷帙浩繁的唐诗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当它被写在纸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连接古今,诉说兴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忙中偷闲之时,独处僻静之角,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

  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诗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学就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没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同样,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情感,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

  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了解几分呢?张继的寒山寺是他沧桑人生和失意心境的统一,而今,寒山寺的钟声至多寄托着人们新年的祝祷;秦淮河在诗人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却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对于寒山寺,张继的失意是没有了,然而,秦淮河的忧郁又存几分呢?诗是不变的,人却变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变了。

  在今天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唐诗竞争的对手可谓太多太强了。人们会敲击电脑键盘,在网上搜集各种信息,肯读李杜诗集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目不转睛地关注股市的涨跌,却不屑翻阅诗词典籍。

  于是,他们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于是,他们时而浮躁,时而沉闷。 其实,在古人的唯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间,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应该是一剂很好的调节剂,这种难得的文化瑰宝不应只属于那个古老而又华丽的时代。

  如果你有闲暇时间而又无谓虚掷,为何不静下心来读几页唐诗?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你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详,你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极间保持宁静和平衡。 简评 身处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大潮中,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作者却在静心捧读《唐诗三百首》,畅游于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这是怎样一种宁静与安详、古雅与凝重、灵性与。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

  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

  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

  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你

  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

  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

  用笔简要地勾画

  出诗的意境。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

  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嗯,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首先要对诗词有兴趣,才有背的动力。你可以随便翻翻全一点的诗集词集,不看赏析,不管编者的赞美,单纯的读诗词本身,肯定能发现喜欢的作品,就是那种就算看不懂也会没来由觉得喜欢的诗词或句子。然后最好摘抄下来,优先背这些作品。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会有兴趣一遍一遍读、背。在背的同时再试着理解,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对诗词自然地有了自己的选择,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欢的,慢慢积少成多就好。另外我会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作者引用的诗词句子,觉得好就会去查原诗,这也是我摘抄的一大来源。

  只是自己的想法,仅供楼主参考吧,祝你早日珠玑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