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型依恋人格应该如何自我改善?
我是一个恐惧型依恋人格的女生,无法做到始终全心全意依赖恋人,我一直有所保留。
每次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分手的准备了,因为我觉得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早晚会被抛弃的。与其现在完全进入亲密关系,不如我内心清醒保持独立,这样分开的时候就没那么难受,没有依赖就没有伤害。
每次遇到男孩子,我都在内心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动心哦,不然到头来受伤的还是你。就这样不咸不热的相处着吧,哪天真的甩了我,我也不会挽留的,世界上这么多人,成年人不一定非得谁的。
每次恋爱我都尽量不让对方花太多钱,不是因为爱对方,也不是因为我大方。只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不是喜欢对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分手了,不想亏欠对方。
我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渣了,开始劈腿,撒谎。爱一个人可能会被抛弃,我会受伤,那我就多试几个,这样一个抛弃了我,我可以奔向下一个,受的伤害就少多了。
今天要和你们聊的,就是就是我们在恋爱中非常常见的“恐惧型依恋伴侣”。
不管是你还是你喜欢的人身上有这些特质,都希望你能耐心看下去,相信你会从中收获到你需要的帮助。
俗话说七岁看老,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心理学依据。在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下,我们在孩童时代,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和情感互动联结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会延续到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这就是“依恋风格”。
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 吸取了John Bowlby的婴儿依恋理论,把成人依恋风格根据焦虑、回避这两个维度,分成了四个不同类型:
它们分别是:
·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焦虑水平低—回避水平低
· 痴迷型依恋(Obsessive attachment):焦虑水平高—回避水平低
· 疏离型依恋(Alienation attachment):焦虑水平低—回避水平高
· 恐惧型依恋(Phobic attachment):焦虑水平高—回避水平高
在这四种依恋类型中,除了安全型之外,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安感,所以又统称为不安全依恋。而其中的恐惧型依恋就是指“在亲密关系中极度害怕被抛弃,因此既想靠近又疏离伴侣的人群”。
TA们在面对感情的时候,通常会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想谈恋爱又怕被伤害、被控制,所以很难开始一段感情
2;总期盼一段过于理想化的感情
3;即使谈了恋爱,也害怕被抛弃并认定“被抛弃”是自己无法摆脱的命运
4;反复无常,伴侣不在身边的时候会非常不安,伴侣在身边的时候,又会本能地厌烦排斥
5;常常过度自我保护,为了彻底掐灭被分手的可能性,总是会先一步放弃感情
6;有特别强烈的羞耻感,不喜欢向伴侣透露自己的脆弱和依赖
7;不太会主动,发生冲突时也总是选择逃避,俗称冷暴力
8;敏感固执,即使会伤害到对方,也坚信自己的做法只是正当防卫
9;面对别人的时候从容自信,但在亲密关系里总是会感受到如影随形的自卑
10;会有意控制自己在感情里的投入,不喜欢背太多责任
11;对已经拥有的感情没什么真实感,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
与此同时,恐惧型依恋的人在分手之后总是能很快地脱离出这段关系,这并不是因为TA的内心有多强大,而是TA曾经感受过强烈的“丧失感”,那种感觉并不好受,所以TA有了这个经验之后,早就训练出了在真实的情绪和外界之间筑墙的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前任也是个恐惧型依恋,你会发现在你为了TA辗转难眠的时候,TA就已经收拾好了自己,投入到了正常的生活里,甚至还能快速地再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当然,恐惧型依恋并不是天生无情,恐惧恐惧,TA必然有恐惧的源头才会在感情里那么小心翼翼。
在幼儿时期,孩子都需要依赖父母才能生存下去,比如饿了能被哺乳,生病了能被关心,孤独时能被拥抱等等。而父母回应孩子需求的速度和频率,就密切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信任感。
如果父母在回应孩子需求的时候,总是及时而有耐心,能充分抚慰TA的不安,TA就会对自己和亲密关系充满信心,就能放心地去相信和依靠伴侣,也就是形成安全型依恋。而如果父母对孩子只是偶尔回应,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缺失,与此同时TA也很难对父母的态度产生准确认知,所以TA会更加依赖父母,向TA们索取稳定的爱,表现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里就是过度依赖,这就是痴迷型依恋。
而被父母完全忽视甚至漠视,很难得到回应的孩子,就会容易发展出害怕亲密、回避感情的特质——因为从未感受过,所以也不再有期待。但是为什么TA们一部分人会形成疏离型依恋,一部分人会形成恐惧型依恋呢?这恐怕与父母的具体对待有关。
就比如恐惧型依恋的人,TA们在被父母忽视的同时,还可能被贬低甚至被羞辱过,比如父母会对TA们说“你样样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你没资格决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你什么都不是”...以至于TA们在长大之后,也被这些羞耻的记忆极大地影响着,进一步认定“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所以才会被忽视”。
也正因为如此,TA们才需要把对感情的渴望一直藏在恐惧下面(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面对吵架和分手时,TA们的真实情绪又总是被羞耻感压抑着(认为自己说出口的都会被否定)。
恐惧型依恋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恐惧型依恋的人总是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TA不像痴迷型,想爱就轰轰烈烈去爱,也不像疏离型,要放弃就彻底放弃,TA总是对爱情有理想化的幻想,但又不满于现实中的感情。就像是一个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又不信去到TA家的是真正的圣诞老人,所以TA总是在寻找又放弃的途中奔波着。
因此在和伴侣相处的时候,TA总是把伴侣框进自己的框架里,希望伴侣按着自己的节奏来,TA想靠近对方的时候对方可以热情,但自己想安静的时候对方最好就不要来打扰,一旦发现伴侣某个不合意的点,TA就会认为对方不够爱自己,认为现在的感情总有一天会消失。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过于压抑真实感情和情绪,而产生的自我隔离,正是因为隔离,所以会时常在恋爱中感到迷茫困惑。
那应该怎么改变呢?
a;解读自己的真实情绪
首先你要清楚地知道,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真实的你,能不能给予你无条件的爱,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已经可以很好地自己爱自己。真正的爱不存在于别人身上,只存在于你自己的信念里,自爱、自我接纳就是获得爱的前提。不管某种情绪你是不是愿意面对,它一旦出现了就是合理的,不要去逃避它,学会去解读和体会,面对真实的自己。
逃避的东西总会成为心结,真正发泄出来之后,你才能真正化解它。
b;改写对过去的认知
当你总是被莫名的阻碍绊住脚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有些你无法面对的情绪确实是来自于现实,但更多其实是来自于过去。而你被忽视的经历只是回忆不是现实,如果你让原生情绪一直投射在你之后的亲密关系里,那必然会阻挡你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即使不能做到与过去完全和解,也可以试着去改写对过去的认知,不把父母的错全部归因于自己,而是找到合理的外部原因,用成熟的视角和心态去治愈童年的自己,。比如父母也有自己的心结在,TA们也是缺爱的人,再比如TA们当时在为生活奔波实在顾不上照顾孩子等等。
c;在远离伴侣前尝试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管伴侣知不知情,恐惧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冲突(现实冲突和内心矛盾)时,第一反应都是否定对方,即使是出差太忙没带礼物这种小事,TA也能给对方记上一笔。所以更多时候,你们是被“预设结果”吓退了,而不是对方真的不爱了。
相对于把理想爱情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人身上,你更应该尽可能地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告诉TA“你没给我带礼物,我真的很失落。”不磨合不去说,你怎么知道TA会不会给你你想要的回应呢?
说完了以上分析,你大概也能得出一个结论,和恐惧型依恋的人相处真的很累也很耗能量,一般人真搞不定TA。所以在追回恐惧型伴侣前,你可以先想清楚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将成为你去挽回以及你们以后相处的根基:
1;TA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需要通过你的努力去引导TA,也就是说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起维护关系的责任,并有不被回应的可能性,包括你自己的很多需求都会得不到满足,即使是这样,你也要挽回TA吗?
2;如果你的第一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当你决定挽回的时候,你就要明白,TA有TA脆弱的地方,且总是会用伤害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回避、冷漠),你能够保证自己可以足够耐心足够温柔,破开TA的刺看到TA的柔软内在吗?
3;爱的基础是平等,并不是征服和比较,恐惧型依恋的TA也有被爱的资格,你可以不抱着拯救TA的心态去爱TA,接纳TA的全部吗?
这三个问题,如果你都可以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肯定回答的话,那么至少你可以相信一件事:你懂得了对待TA的最好方式,你已经具备了追回TA的先决条件。
接下来我就根据恐惧型依恋者排斥你的可能原因,针对性地聊聊各种情况下具体该怎么处理?
a;自我空间被入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就能知道,恐惧型依恋在面对痛苦和情绪的时候,总是会选择逃避,就像是受了伤的小兽会下意识躲回自己的洞穴疗伤,而“疗伤洞穴”就是TA的“自我空间”。
这个自我空间或许是一个属于TA自己的房间,或许是TA需要自己独自呆着的一段时间,总之,TA在做出逃避选择的时候,如果你非要把TA拽出自我空间,让TA来面对你们之间的问题,甚至激烈的指责TA,那么毋庸置疑TA就会在强烈的不舒服下选择分手来逃避你。
感情这事儿要往哪个方向走,从来不会由某个人的认知或观念决定,当你觉得“我们必须沟通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另类的“强迫”。只有看见对方回避背后的脆弱,并有人愿意率先给对方喘息的空间,你们才有磨合交流的可能。
就像是你去地摊买水果,有两家都写着“欢迎品尝”,但一家告诉你“尝尝不买也没事”,另一家却说“尝了必须买”,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前一家消费。
既然强迫不来,那就干脆及时止损,所以我建议分手后你完全可以先尊重对方的逃避心理,暂时性后撤,这不是在放弃感情,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开放的沟通契机。
当然,恐惧型也有TA敏感的一面,很容易会因为你一声不吭地退缩,就认定你抛弃了TA,所以你的后撤不能是无理由、无态度的。后撤前你可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承诺,让TA感受到你在尊重TA而不是放弃TA。
比如:“我之前找你聊不是不尊重你,而是我怕你憋着自己瞎想会更不高兴,只是没想到我用错了方法,你可能不想看到我,那我先不打扰你了(合理化)。我保证,下一次只要你说的你不喜欢的事儿,我绝对不会让你做(承诺)”
有时候沟通能起作用,真的就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儿,关键就看你能不能说到点上,你一旦让TA感受到你是能够理解TA,你的立场和TA是一致的,TA不可能一直对你冷漠下去。
b;“绝对化思维”的作用
虽然我们都知道,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共情、尊重、包容是最基本的三个共识,但恐惧型依恋执着于对理想化爱情的追求,总是会把“学习爱的艺术”这一人生课题简化成“爱的对象”问题,TA总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幸都能归咎于“我没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也因此,TA总是很容易舍弃一段关系,“一次不和,百次无用”就是TA们信奉的真理。
用心理学名词来形容就是“绝对化思维(Absolute thinking)”,比如TA曾经试图想和你深度交流,你却没有及时接上话,TA就会认定你是个不能交心的人;TA给你买礼物同时期待着你能给出热烈的反应,结果你很平淡地说了声“谢谢”,TA就会觉得你不懂TA对你的心意。
如果你的恐惧型前任和你说了个很离谱的分手理由,先别急着反驳,更别说TA小题大做,尝试着站在TA的角度去理解一下TA的思维方式,你就会发现,因为曾经得到的不多,所以TA才会格外在意这些有的没的,TA提分手也正是TA在主动表露TA的恐惧,TA越退缩其实心里越期待有个人可以拉TA一把——很多时候,TA的情绪其实就是一时的钻牛角尖。
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你可以直接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在话术上运用“抢位”的方式,把攻击抛回给TA,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暂时缓和TA的情绪,比如“不知道是谁哦,上次我难过得要死找TA说TA都不理我,现在因为我一下没回应,TA就要和我分开,哎我太难了”
魔法只能用魔法来打败,TA的逻辑也只能用TA自己的逻辑来打败。你抢位之后,TA肯定也会急着抢回主动权,开始解释自己过去的行为。等TA解释完,你就可以用TA的解释来总结顺便表白“你看,每个人做出某个反应的当下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也只不过当时心神恍惚所以没及时回应你而已,我毫不怀疑我爱你这个事实。”有理有据,又有真诚在,TA很难不被打动。
c;原生恐惧被唤醒
恐惧型依恋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固执”,而且TA的这份固执某种程度来源于对自己某段经验或经历的深信不疑。比如TA小时候为了讨爸妈开心,第一次主动做了家务,却被妈妈批评哪哪没弄干净,TA就会形成“这样的付出不会被珍惜”的信念,这个信念同样被延续到了和你的相处里——如果有一天TA主动做了家务你没有给出很热烈的反应,TA那一刻就会认定:你会和TA妈妈一样伤害TA不珍惜TA。
所以说,恐惧型依恋的人也很注重细节,且这个细节必须贴合TA自己定的标准,如果你感觉TA分手分得毫无预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没注重某个细节,恰好唤起了TA的原生恐惧。
这种情况下去挽回,首先需要你对TA有很深的了解,如果没有,建议先回忆一下之前你们相处的一些线索,或者和TA的朋友聊聊,尽量去拼凑出TA完整的过去,找到那个点到底在哪。
其次,真诚地去表达出你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况,比如“我当时下班太累了真的没注意那么多”,并且以深刻的自我剖析(原生家庭、过往经历等),增加自己解释的可信度。TA如果了解了“你之所以成为你”的各种因素,认识到了你不可能是TA最恐惧的那种人,你们目前的冲突也只是误会,那么TA还会害怕接近你吗?我想不会的。
最后记住,要想打动一个恐惧型依恋,绝对不能只靠解释和承诺,更重要的是你要在长期的相处中,用TA之前没感受过的温暖对待,去打破TA的强迫性重复。
比如TA因为害怕不被珍惜所以不敢付出,也不敢对人主动示好,你就对TA的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进行积极反馈,“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的话给了我很大帮助没有你怎么办”等等。
再比如TA因为暴露弱点被伤害过,所以对外界充满怀疑,你就可以主动进行示弱或自我暴露,并且暗示TA“你的全部我都能接纳,包括你怀疑的样子我都觉得很可爱”,而TA感觉被包容被接纳之后,自然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带着刺来保护自己了。
恐惧型依恋的分手原因当然不止这三种,我只是从TA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原生缺失等方面深挖了一下TA们提分手的共性,如何把共性运用到你们自己的个性挽回里,那就是你需要多加思考的东西了。总的来说,以上内容你只要学会灵活拆分、组合运用,一定会对你的感情有所帮助。
以及,别学了挽回技巧就忘了自我觉察和提升,面对恐惧型依恋者真的需要你有很强大的内心和高情商,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也总说,爱人者先爱己,你想做别人的治愈者,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如果遇到感情问题,可以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