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流浪地球》的热点说说电影特效工业的那些往事

  不出所料,《流浪地球》成了今年春节档的黑马,刚才看了一眼官微,票房已经突破16亿,位居榜首了。网上口碑爆热,看起来还有继续冲高的趋势。

  原本打算凑个热点写写科普故事,但这个片子格局很大,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我一直没有想好写哪方面的内容。按理说,从专业角度来看,我应该讨论一下影片中描述的重聚变行星发动机。但老实说,这个脑洞实在开的太大了。目前人类连最容易实现的氘氚聚变发电还要“50年”才能实现,更何况难度更大、效率更低的需要燃烧硅元素的重聚变了。这种聚变理论上存在于比太阳大很多大恒星内部,要放在地球上,就算是影片所在的2080年,估计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对于科幻片,也就无需计较这么多了,行星发动机所代表的工业美学足够震撼,于我而言已经可以满足了。

  之前曾看到有主创人员说,《流浪地球》电影中大部分特效是国内特效团队制作的,我原本还有些担心,生怕水平不够,做出来效果不行,变得充满廉价感。看了之后顿时放下心来,影片中的特效格局恢弘大气,细节也精致细腻,很好地服务了剧情,不输于美国科幻大片。兴奋之余,我突然想写写电影特效工业的发展历程,算是为《流浪地球》这部中国的现象级科幻电影留个纪念。

  我觉着,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要想成功必须满足三点,首先故事要立得住,其次演员演技得在线,第三特效必须过关。想想之前横扫全球票房的美式科幻电影如《星球大战》系列、《变形金刚》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漫威电影系列等,出色的特效都是它们成功的保障。这个故事得从一个传奇人物和一家传奇公司说起,那人叫乔治卢卡斯,公司就是他创立的Industrial Light&Magic工业光魔。

  要说电影特效,以前也不是没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发达的时候,每个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效部门。那会儿都是手工特效,他们的工作是跟着项目走,按照导演的需求制作一些微缩模型、橡胶面具之类的,满足当前电影的需求即可。

  1975年,年轻的电影制作人乔治卢卡斯提出了一个太空历险电影设想,在那里要有各种宇宙飞船、奇形怪状的武器,要有短小的剪辑,充满节奏感,还必须非常真实。他给特效制作人员兜售他的想法,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活干不了。卢卡斯的想法需要太多的特效镜头,而且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几乎无从下手。

  但是卢卡斯还是决定开干,当有人问他这些特效该怎么做的时候,虽然他心里没谱,但嘴炮功夫从不落后,坚定地回答:没事的,我们能搞定。这是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素质理解为自欺欺人,要骗人首先要把自己给骗倒,才是骗人最高境界。

  卢卡斯在美国加州威尼斯的一个厂房里拉起了一支专门做电影特效的队伍,这就是后来的工业光魔。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为了一部电影专门成立的公司会成为一个行业的创世者和领路人。

  大家应该知道了,这部电影就是后来大获成功的《星球大战》。这部电影打破了以前特效镜头只是电影锦上添花的点缀这一格局,让它们唱起了主角。全片三百多特效镜头,比例远超其他电影。其中充满极具想象力的太空场景和各种各样奇异瑰丽的战斗和爆炸场面,极大地震撼了那个年代的美国观众。影片上映时,很多观众需要排队4~6小时才能走进影院,它造就了直到现在还未平息的星战热,也奠定了美式科幻电影的基本范式。

  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成功呢?卢卡斯卓越的想象力是一方面,但他集合的一众人才和他们带来的新技术也功不可没。他们提升了传统的手工特效技术,比如,在玻璃上绘制画面,或者在蓝幕前拍摄模型,然后与实拍的素材集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叫做光学影像合成。他们改进了光学印刷机,使得它可以将多个胶片素材打印到同一张胶片上,于是科幻元素和实拍场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另一方面,创始人之一约翰戴克斯特拉设计了可编程控制的移动摄像机,使得多次重复拍摄动态镜头成为可能,这也保证了不同素材可以精确地合成在一起。

  卢卡斯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他的生意头脑上。在《星球大战》制作之初,他和福克斯影业谈片酬的时候,他没要片酬,提出要与公司按比例分享票房。这在现在算是惯例,但那时候没有啊,福克斯乐得省下卢卡斯的天价片酬,没想到最后票房算下来直接让卢卡斯变成了亿万富翁。这让他有钱把电影特效公司搬到了加州马林郡更好的环境中。正是因为他的商业创新,明星,编剧等影视圈等人员,除了带资入股,还能酬劳入股从而实现了财富自由,某种程度改变了世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电影人看到《星球大战》的特效镜头之后马上意识到,卢卡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夺宝奇兵》的时候,找到了工业光魔,让他们负责制作影片最后的幽灵特效。从此,工业光魔不再只为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服务,成为了为所有电影人提供视觉特效的专业公司。

  1979年,乔布斯的苹果电脑风靡全美,卢卡斯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颠覆电影未来的新技术。他开始思考将计算机和传统电影技术结合起来,去创造前所未见的视觉效果。卢卡斯影业电脑绘图部成立了,Computer Graphics CG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说起来,第一个使用CG技术制作电影镜头的是派拉蒙公司的《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当时的技术水平略显粗糙,但意义不容小视,这是历史上第一段不是摄像机拍摄而是计算机合成的长镜头。

  1985年,工业光魔为派拉蒙公司的新电影《少年福尔摩斯》制作了一个全CG的玻璃人形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脑合成的角色,因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工业光魔震撼了电影界,所有人都在问:这种效果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工业光魔把CG和实拍结合的技术玩得炉火纯青,他们发展了很多专业的CG工具,比如数字剪辑系统、音频剪辑系统,甚至大家熟悉的Photoshop 也就是PS的诞生,也有它的功劳。很多技术形成了行业标准,也促进了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他们设计了一个专门处理图形图像的计算机来实现数字合成,起名叫Pixar,皮克斯。

  眼熟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动画的缘起。他们本是工业光魔专门制作长篇动画电影的一个小组,1986年因为资金紧张作价1000万美元卖给了被苹果赶出公司的乔布斯。

  乔布斯不愧为经营圣手,他把这么一个小组打造成众所周知的3D动画公司,并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数字制作的3D立体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该片制作成本为3000万,全球票房高达3亿5810万美元,并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和多项提名。后来《玩具总动员2》采用全数字制作,全数字播放,同样大获成功。乔布斯声望大涨,身价超过10亿美元,而失去乔布斯的苹果却陷入困境,不得不请回它的前主人。乔布斯重振苹果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讲了,回到皮克斯。2006年皮克斯公司被迪士尼收购,乔布斯也因此成为迪斯尼最大个人股东,占比7%。

  有人算过一笔账,乔布斯买皮克斯动画的1000万美元是他卖掉苹果公司股份换来的,假如他什么都不做,坚持持有苹果公司的股份到现在,市值足以买下整个迪斯尼了。但是世间很多事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其中得失,又哪能那么容易算得清楚。

  卖掉皮克斯的工业光魔更加专注于电影特效,詹姆斯卡梅隆联合工业光魔创造了一个科幻电影史上的传奇角色——终结者T-1000。地板上冒出的人头和终结者穿越牢门的镜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在这里,工业光魔应用了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演员的面部数据,从而制作了精准的CG模型。CG和实拍的精妙融合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电影人意识到前沿科技的巨大力量,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斯皮尔伯格抓住了这个趋势,《侏罗纪公园》引爆了全球恐龙热,也让环球影业大赚特赚。电影里逼真的恐龙形象让人很难疑惑那些都是用电脑制作的。尤其是漫山遍野的恐龙集体奔跑的镜头更是让人震撼,如果用传统特效来制作这么多恐龙,估计特效师得累死,但对计算机来说,它最擅长的就是复制。

  说到特效,还有一部电影不得不提,那就是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也许会想:这里面有特效吗?当然有了,要不你以为阿甘那位长官的腿是怎么断的?还有,别看阿甘打乒乓球那么溜,其实他只是在挥舞球拍而已,乒乓球是后期特效做上去的,汤姆汉克斯并不会打乒乓球。另外阿甘在反战集会上演讲时候的镜头,台下看起来人山人海,然而并没有,那里只有十来个近景特写的人存在,远景都是特效镜头。在这部电影里,特效很好地服务了影片本身,而没有让观众发现它的存在。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应用。

  1997年,工业光魔为电影《龙卷风》制作了特效镜头。别以为龙卷风比恐龙简单,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无数的灰尘、碎片处理起来可比动物困难多了。为此工业光魔开发了自己的粒子处理系统和相应的渲染方法,他们研究了各种光照、弯曲和投影关系,自主建立了一系列工具,最终才形成了逼真的视觉效果,由此开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很多日常物品都收录其中,你想让它飞,它就可以飞,你想让它爆炸,它就可以爆炸。导演或者别的艺术家只需要负责把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描绘出来,工业光魔可以实现任何他们想要的视觉效果。

  2000前后,镜头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把电影特效又大大推进了一步。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用化妆也不用穿戏服,而是穿着灰色的专用服装,身上脸上贴满了标记点。无论他做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这些标记点都会将其转化为数据通过计算机转化为CG图像。还记得《加勒比海盗》中那些滑稽可爱的小骷髅们还有恐怖的章鱼船长吗?工业光魔用动作捕捉技术实现了这一切。

  工业光魔作为电影特效行业的领军者来到了新世纪,四十多年来,它拿到了15项奥斯卡奖和三十多个各类提名。挑战者开始陆续出现了,这其中有老牌电影公司的特效部门,也有其他国家的新兴公司,还有内部人士离职创业形成的竞争者。除了之前提到过的工业光魔中分离出来的皮克斯动画,其中的佼佼者还有Digital Domain,Weta,Rhythm&Hues等等。

  Weta数码来自新西兰,它成立于1993年,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为了给自己的新片子制作特效建立了Weta工作室,与十八年前的乔治卢卡斯如出一辙。新西兰政府给了它很好的优惠政策,扶持它成为了电影特效行业的后起之秀。它的成名作是指环王系列,无论是动作捕捉制作的咕噜、半兽人,还是壮观的飞龙、战象,相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们参与了《金刚》的制作,独树一帜的动作捕捉技术让那只大猩猩具有了丰富的表情。卡梅隆因此找到了Weta,让他们用动作捕捉技术给自己划时代的新片《阿凡达》制作人物特效。说《阿凡达》划时代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以27.8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领跑票房榜排名,还因为它开辟了3D电影的新天地。这其中特效公司功不可没。

  这个时候Weta已经发展成为近千人的大型特效公司,为了更快完成特效制作,Weta建立了一个计算机集群,包含4000个服务器,35000核,计算能力排进了世界前200名。当然《阿凡达》恢弘的特效不是一家公司能够包揽的,工业光魔也为它提供了机械、景物方面的特效镜头。

  Weta后来的工作还有去年大火的《头号玩家》、暴雪著名游戏魔兽世界改编的电影《魔兽》以及这个月即将上映的卡梅隆编剧新片《阿丽塔:战斗天使》,它旗下的Weta workshop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宇航服和外骨骼模型制作服务。(这里吐个槽,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我不知道他们的外骨骼模型为什么这么重,让演员拍摄很辛苦,我穿过也知道怎么设计真正的外骨骼盔甲,我穿那套盔甲和苏联切尔诺利核电站出事故救灾时士兵穿的是一模一样的,也是全球第一次正式第一次使用外骨骼盔甲,实际上外骨骼正儿八经研发始于苏联60年代左右超级士兵计划,80年代才正式设计出一套实用性相对强的装备,在切尔诺贝事故发生后,尝到甜头的苏联政府雄心勃勃准备在这个方向投入经费大干一场,但……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了……于是牛逼的苏联科学家把这个技术和理论带到了美国,这也是现在查外骨骼早期研究资料都来自美国的原因,美国摘桃子成功,赚了一个大便宜,从哪以后外骨骼技术最牛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没钱也没有人研究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脱离第一阵营,技术落后美日起码二十年以上,美国主要走军用的路子,日本因为劳动力贵,走的主要是民用和医用,民用主要是给银行搬钞工人和建筑工人使用,医用主要是用于康复医学。7,8年前因为考虑到中国的劳动力会越来越贵,因为能设计外骨骼装甲,曾经我一度想创业做外骨骼卖给中国的银行和建筑工地,调研了很多,没做的原因是,一是当时的劳动力还不够贵,二是作为一介书生我不适合做和建筑工地打交道的生意,于是作罢,现在更加不会做这种没有想象,还累的事了,所幸是当时积累了很多外骨骼有关的知识,对这个技术的前世今生还算熟悉,这篇重点是电影特效工业,就不继续吐槽了,有机会我再给大家写一篇外骨骼往事)兽人术士古尔丹是中国帅哥吴彦祖扮演的,您相信吗?

  Digital Domain的创始人是另一位知名的科幻片导演迈克尔贝。这个公司非常擅长粒子特效,比如《后天》中的飓风和海浪,还有《加勒比海盗III》中的海战特效都是它完成,在电影《2012》中,Digital Domain负责了两场重头戏的特效制作,其一是洛杉矶市中心大地震,主人公在天崩地裂中开车驾往飞机场,继而一家人乘坐飞机起飞,整个洛杉矶崩塌的远景长镜头及最后整个城市滑入海洋中的镜头;一个是华盛顿笼罩在火山灰中,人民集中在白宫门口祈祷,肯尼迪号航空母舰推平白宫的场景。1998年,公司因参与《泰坦尼克号》的特效制作而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Rhythm&Hues公司经常被简称为R&H,它是一家来自马来西亚的数字工作室。这家公司用八个字形容就是:生的伟大,死的憋屈。它最辉煌的成绩是参与了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制作。在这部电影里,R&H公司集中体现的它的特长——动物制作。那个少年船上老虎、鬣狗、猩猩和斑马和大海一起构成了梦幻般的场景,那些动物纤毫毕现,似乎触手可及,谁能想到它们都是由R&H公司在电脑上完成的,而所谓的浩瀚无垠的大海只不过是中国台湾摄影棚内的一个水槽而已。囧……

  这部电影特效之精致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有体会,也正是为此,它获得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可是很多人都没想的,在颁奖前两周,这家公司已经宣告破产了……

  有很多人在看了电影精美绝伦的特效后,心底涌起了入坑的冲动,这里得借着R&H公司的事例说明一下,这个行业和其他设计行业一样,也是非常苦逼的。强大风光如工业光魔,一样时不时的就来一次降薪裁员。这与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发展不平衡有关。现在高票房的电影,有哪一部离得开特效制作?可是特效制作公司却无法像演员和编剧一样通过片酬参与到影片票房分成中,无法分享高票房的红利。相反,在电影制作中,它们是乙方的乙方,从来都被甲方压制得死死的,是被剥削的最后一层,毫无话语权。特效制作看起来技术含量高,但真要干活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量全靠人往上堆。大多数特效公司是项目制,有活的时候就得疯狂雇人,因为电影项目要上映都有时间节点啊,必须完成啊。碰上好导演好的视觉总监还好说,要是水平一般的,乱提要求,朝令夕改,特效公司被整个半死最后还只是做了无用功。好容易做完交差了,回款又是问题。电影一旦延期上映,回款就得推迟,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做五年,有哪个公司能承受得起这样的账期?R&H这样一个成立25年参与145部电影制作的优秀特效公司就这么给生生拖死了。与此同时,全世界有二十多个颇具规模的特效公司或工作室关门歇业了。(这一段你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某个行业不允许上市,所以没有办法通过上市分享高额的资本市场回报,只能赚取劳动所得,当然我的意思不是特效制作行业不能上市,而是他无法吃到票房分成这块蛋糕,靠劳动所得回款又慢,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在是苦逼,这就是入错了行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导演李安在获奖致辞中只字未提对该片作出巨大贡献但又被拖死了的R&H公司,此举引发巨大争议,酿成了特效师持续抗议的绿幕运动,这是后话。

  其实拉开全球票房排行榜,可以发现排在前面的基本上都是特效大片,指环王系列、漫威宇宙、DC宇宙、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系列等等,可以说无特效不大片或者无特效无票房。这一趋势就是重工业电影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在这些炫目的票房数字背后,站立着很多优秀的特效公司,这里就不一一历数了。回到国内,回到《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开拍之初,导演是找过Weta的,据说是和《疯狂的外星人》导演宁浩一起去的。Weta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两位导演,大家聊得也很开心。可是最后报出预算的时候,Weta的人差点掀桌子走人。为什么?《流浪地球》设计的特效规模宏大,但预算实在是太寒酸了。还好旁边宁浩表态,它们剧组的预算管够,大家才能坐下来继续谈。后来,《疯狂的外星人》用了Weta数码的特效制作了那个长得像猴子一样的外星人形象,还定制了一些宇航服模型。《流浪地球》剧组只能拿有限的预算定制几套防护服和外骨骼。后来《疯狂的外星人》还把宇航服借给了《流浪地球》剧组。

  这次经历使得《流浪地球》剧组坚定了在国内制作特效的信念,因为国际大牌的要价实在是太高了,他们买不起。

  近年来,国内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电影特效制作工作室或者公司。刚说了,这个行当一定程度上算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它们通过接美国公司的外包任务磨练技能,现在技术方面也逐渐成长起来了。比如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的Base FX影视特效公司,它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影特效团队,团队人数超过450人。它与工业光魔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参与了《碟中谍4》、《变形金刚4》等特效大片的制作。当年大火的《环太平洋》,Base承担了数百个镜头的特效制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流浪地球》的世界特效前期也是由Base完成的,后期视觉效果的供应商还有:

  More(中国)

  橙视觉(中国)

  Dexter(总公司在韩国,2014年成立Dexter China主攻后期特效)

  Pixomondo(德国公司,总部在洛杉矶,中国有特效工作室团队)

  这几家有个共同点,就是干活的人都在北京,方便《流浪地球》的导演沟通协调。

  这是现代电影工业的通行做法,导演或者视效总监把需要做特效的镜头分一分,按照各个特效团队的特长分包给各家特效公司。它们之间很少有沟通,只是隔段时间吧阶段性成果交给导演或视效总监过目,由他们把关。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在《流浪地球》制作过程中,华为云首次参与了特效镜头的渲染工作。之前提到财大气粗的Weta为了渲染可以建立一个计算能力排进世界前200名的服务器集群。负责部分任务的韩国公司MACRO Graph用云计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和华为云的合作使得渲染成本大幅降低,这才能让预算紧张的《流浪地球》拿出优秀的特效镜头。特效渲染应该是云计算颇有前景的一个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片方宣称大部分特效是中国团队制作的,这一点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所在了。《流浪地球》带着数千人的中国特效制作团队赚钱了。这让原本不为观众所知的中国特效团队从幕后走向前台,让大家意识到中国的特效团队也可制作不输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有这样的珠玉在前,以后还想挣钱的电影资本市场会不会调整一下观念呢?现在大家应该看到,放弃高片酬流量明星,把钱花在高水平高质量的特效制作上,也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中国的特效团队已经奠定了这样一个技术基础,只要把钱花到刀刃上的共识能够建立起来,相信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流浪地球》这样的国产科幻大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几乎所有工业领域都逐步切入并像高端攀升。以特效制作为代表的电影工业也是如此,毕竟拍电影特效好不好,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只要方向对、不折腾,国内诞生比肩工业光魔的特效公司指日可待。那时候以国产大片为载体的文化输出才能够大展身手。

  所以我觉得文化输出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还是得扎扎实实发展经济,有钱了放个屁都是香的,要是经济落后,那传统文化就只能代表落后,还怎么输出呢?日本文化输出为什么做得好?还不是因为日本人有钱啊。中国京剧是国粹,可外国人看到晚清落后成那种傻逼样子,谁有心思欣赏你的传统文化啊。等什么时候中国经济领跑全球的时候,那时候根本不用搞什么文化输出,自然会恢复到汉唐那种万国来朝的盛况。到了那一天,全球票房排行榜也许就是以华语电影为主了。

  我最欣赏的是当年德隆系大哥唐万新的一句话“但凡我们用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所在这里我祝愿2019年,我的所有读者都能找到值得用生命去赌的事业,也祝你们下注成功,新年发财,2019年心想事成,谢谢

  P. S 没看过其他往事系列文章的,点击扫下面二维码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聊天专用,也可以手动添加ltzy0005(聊天专用拼音开头字母加0005)回复往期文章或者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