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背景汇总十篇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文化全球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全球性,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会发生碰撞、摩擦,有些文化会与外来文化进行组合。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文化的特点

  当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大众文化观,主张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把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物都作为文化的内容;另一种是狭义的文化观,把文化理解为精神生产的产物。不予否认的是,文化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因此,文化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民族性。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首先作为民族文化而存在的,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各民族有自己的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说,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俗、宗教等等,是本民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历史总结。民族文化反映着本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需求、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建设时,因考虑不同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协调统一发展。第二,稳定性。民族文化是经过时间的积累而逐渐沉积下来的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推进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和现实的考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化全球化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新型的外来文化产生了摩擦,产生了新文化,但是民族文化的稳定性使新文化中过多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的色彩。

  (二)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

  第一,文化全球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资本、商品、技术和人员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使不同文化体间的互动、共享与交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传播克服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第二,资本主义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我们不应该予以否认,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资本主义文化适应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文化,资本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渗透性。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进行资本主义的文化输出,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存。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会发生碰撞、摩擦,从而会造成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适应这一进程,抛弃自己独有的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完全融合。当前文化全球化呈现出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局面。第四,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也是最终的社会历史形态,每个人都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劳动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将社会财富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资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用尽一切手段获取利润,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出具有强制性和掠夺性,为资产阶级服务。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因此,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向是社会主义文化,每个人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解放。

  二、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建设遇到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趋下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上资本主义文化也随之进入,使我国传统文化面临一定的挑战。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取向在国内盛行,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文化的多元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地位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外来文化进入我国后,常常占据巨大的市场。如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等等。快餐文化中的麦当劳、肯德基对中国的传统特色小吃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如影视文化,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群中受到了很大的青睐,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趋下降。

  (二)全球化的脱域机制对民族文化区域的冲击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本无限增殖的欲望使资产阶级在全球建立了服务于他的跨国公司、跨国集团等等。在资本主义文化输出中,全球化的脱域机制对民族区域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冲破一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民族区域的文化进行影响,使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是各民族文化在这一进程中进行碰撞、摩擦,重新进行建构,组合成新的内容,最终成为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全球化的发起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向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全球化扩张时,不仅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更在文化输出上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四)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受到冲击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的意识、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文化中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全部过时了,其本身也是错误的。但是,民族文化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是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而形成的文化,不应当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内容。我们应该承认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差异,走自己的民族文化之路。

  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片面观念

  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是全世界民族文化的同质化,世界最后所形成的文化是单一的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只有挑战而没有机遇。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转变对文化全球化的看法。文化全球化也会对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达成文化共识,促进民族合作。在世界封闭隔绝的状态未被打开以前,民族与民族的融合方式是以一个民族消灭另外一个民族,或者通过联姻的方式寻求双方民族的和平相处与共同发展,对于其他民族带有自己的误解和偏见。世界市场形成以后,民族文化的全球性拓展化解了彼此间的误会,从而达成文化共识,共同发展。其次,文化全球化强化了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带来了契机。一个民族国家不仅重视自己在国际中保持经济、政治方面的独立,同时也注重在文化上的独立。外来文化的侵入激起了本民族人民对本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同质和消灭。最后,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经济功能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经济实用功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军事上、技术上、政治上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等等。可见,文化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机遇

  (二)重视教育,指明正确方向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在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为下一代指明正确的方向是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第一,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形成的环境就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定期举行阅读传统文化中的精简篇目的活动,开展如“爱国主义”等为主体的班级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和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为全球化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积蓄人力资本。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巨大。父母应当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这要求家长也应该坚持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领悟民族文化,并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主题和内容接轨,这样就能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民族文化素质,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第三,媒体环境的影响。媒体环境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形式传播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环境,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印刷技术和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在大数据时代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形式,尤其是当今盛行的电子平台媒体,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及时分享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应当警惕网络文化的侵袭。

  (三)推陈出新,抓住适时机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和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需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那么,中国的民族文化建设也应是如此。

  首先,在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合当今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价值取向、道德观点舍弃,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文化。民族文化在这一进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摩擦、借鉴和吸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充实和扩大民族文化的内容,提升民族文化的品质。其次,民族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源关键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在经济上不仅应该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也要走向世界,当然这里的走出去绝对不是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是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出现了一味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现象,这是不对的。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推陈出新,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力求各国共赢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姜淼.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2] 谭希培,薄明彦.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

  [3] 王丽君.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协同发展论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8).

  [4] 鲍宗豪.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5] 胡庆华.民族精神视域下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3).

  [6]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9.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2)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等,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态度等内在本质和企业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活动等外在表现。千载难逢的奥运背景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个性化要求,即适应管理转型要求,从实际出发,体现个性特征;质优化要求,即更加注重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质量,优化企业的内在素质;开拓性要求,即打破封闭运行,以开放性姿态大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诚信化要求,即以诚为本,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加强奥运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奥林匹克》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运动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以奥运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企业文化积淀,展示民族传统文明有着巨大意义。

  1.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展示东道主对外形象的独特价值和非凡作用。“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奥运为契机,充分展示企业形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企业、了解中国,并达到服务公众、辐射社会的目的。

  2.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展示民族形象的普遍性和持续性。企业作为社会中比较稳定,客观的特殊群体,代表着较为先进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通过企业形象凸显民族形象,其彰显作用有着其他组织成员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加强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和国家良好社会精神和道德氛围的推动与模塑。围绕“人文奥运”,必须充分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如何做好奥运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1.秉承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企业培育新精神、打造新品牌。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结合奥运背景,有利于企业树立与奥运精神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等,形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神。

  在奥运背景下,企业应树立以品牌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重点搞好品牌文化建设。品牌就是知名度、信用度和顾客赞誉度的有机结合,企业要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杰出品牌的创造。

  2.秉承奥运“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灵魂,实现企业树立新观念、培育新人才。奥林匹克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现代企业竞争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在人文奥运背景下,引导企业树立法治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达到凝聚人心、树立理想、规范行动、塑造形象的目的。

  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从企业长远出发,前瞻性培养人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打造公开招聘、公平使用、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与奥运赛场“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3.秉承奥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要求,实现企业塑造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奥运赛场讲求真才实干、诚实守信,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企业形象也是一样,良好卓越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理市场。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机遇,中外企业合资、合作日益频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市场开拓亦是如此。每开发一个新市场,必将经历前期了解准备、中期分析执行和后期总结经验的过程,以达到减少偏差和消除浪费。

  4.秉承奥运“绿色支持,科技推进”的特点,实现企业营造新环境、开发新科技。人文奥运关注人的精神健康,绿色奥运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科技奥运为人的身体和精神和谐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现代奥运凝聚经济较量,环保载体,科技竞争舞台,全球文化展览等内涵,必须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密切相关,绿色奥运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奥运的保障和支持,绿色奥运为科技奥运创造和谐宜人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必须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5.秉承奥运“规则缜密,严格公平”的追求,实现企业搞好新规范、凝聚新思想。竞争是人的本能,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是文明的成果。奥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所有人都在规则下公平竞争。北京奥运是法治奥运,规则奥运,就得按规则办事。企业规范文本,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思想总结和经验总结。修订并完善企业职业道德准则,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在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海尔、蒙牛、志高的激情文化、诚信文化和冠军成功文化等,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企业文化思想,进而激励员工、感染客户。系统规范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有利于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从奥林匹克精神来看,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筹办奥运的目的之一。结合奥运带来的无限商机和精神动力,达到企业文化建设质的飞跃,既是奥运带给企业发展的难得良机,更是企业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的重要途径。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3)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45-01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大政方针,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良好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等多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从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其中,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关系其它方面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这样,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才会受到农民的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因此,笔者选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农村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

  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事业的不重视

  农村的领导干部的个人发展思想对于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农村的领导干部认可,才能使其更好地推进。但是,受到各级政府与领导发展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将经济的发展作为衡量农村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的农村管理者没有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是将经济作为农村发展与同中心,使一切发展为经济发展让路。受到这样偏激发展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农村管理者没有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村的文化发展关系进行良好的出力,将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在经济建设工作这后。这就使得许多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被安排在许多工作之后。这是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不力的结果,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埋下了障碍。

  2.农村文化设施落后

  我国一直在宣传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以县县有图书馆与文化馆为目标,建立地方性文化站。但是,这一目标至今没有实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一部分乡、县根本不具有自己的图书馆,一些文化站也是有名无实。就现有存在的这些图书馆与文化站来讲,因此年久失修,已经没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从乡镇的角度来看,许多乡镇的文化站之中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与一间房子,没有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更没有文化氛围。村级的图书室与文化活动室更是少之又少,基础边具体的文化活动场所都没有。多年前,还会有许多电影放映队到农村进行电影的放映,传播时代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放映队已经没了踪迹,但农村的科学发展落后,使得文化建设没有其发展的载体。更有一些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没有通讯工具与电视等,不能接收最新的信息。

  3.农村文化市场不足

  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市场相比较,农村的文化市场极为萧条。一些农村甚至边一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农民想要买书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农村的文化市场发育存在不足问题,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也不高。农民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但受到农村文化建设程度的影响,不能享受丰富的电影与戏曲文化等等。而像类活动则成为农民娱乐的主要方向,低级文化的发展速度也有所增长。黄色书刊与录像成为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对于当代农村与农村下一代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1.加强农村领导干部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要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就要从农村领导干部的思想整治上开始做起。领导者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村文化的建设。首先,农村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影响的,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文化支持,经济发展并不能长久。其次,农村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大文化”的社会背景。所谓的大文化,就是指良好的社会伦理思想风气与道德风尚,以及农村教育、卫生与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配合。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要加强党政机关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各部门的正确统筹之下,有效发展农村文化。另外,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无论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要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富要办文化,穷更要办文化。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之所以农村没有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因为农村没有充足的经费去建设。因此,加强文化观念的转变,增多渠道进行经费的筹集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首先,国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拨款。其次,要加强社会筹集资金的力度,最后要注意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国家的拨款是有限的,在我国社会经济不尽发达的今天,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拨款数额不太可能有大的提高。而社会资金的筹集则不同,农村管理者要重视起社会的作用,加大社会资金的开发力度。农村更加重视自身的积累,利用农村的经济发展成果来作用于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村每个季度或者每年可以在经济成果中拿出一定的数额,来进行文化市场的扩展与管理,在农村兴办起文化产业,利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当代农民的文化生活。

  3.加强农村特色文化的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要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以文化建设来促进经济建设工作。农村文化的建设品牌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相同之处,农村可以利用文化来对外扩大农村自身的宣传力度,对内可以加强农村的凝聚力与自信心。农村管理者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从农村的传统习俗等角度入手,打造一个良好的农村企业文化品牌,使农村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给予农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动力。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相关人员与机构的团结与协作。近些年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但是,也有农村出现发展不规律的群体。对于这些文化群体,农村要进行有力的引导与支持,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可以从中选择具有文化建设促进意义的个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者,为农村文化建设融入新的血液。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的发展可积极作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以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入手,希望以此来规范农村领导者的文化建设观念,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有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敬才.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 山东纺织经济. 2011(08)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球被空前未有的网络文化所席卷,网络文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战略思想,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大力建设突出民族特色、彰显先进性、注重服务性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石家庄打造成为全省及周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市,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时展趋势、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潮流做出的一项科学战略决策。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背景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更是尤为重要,既能顺应时代潮流,又能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的建设。

  一、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作为人类文化的网络呈现,网络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遇。网络文化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优势,“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2〕有助于我们弘扬主旋律,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网络文化促成文化产品新形式、新门类、新品种的发展,与相关第一、第二产业的交互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点”。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还极大地拓展了人的视野,改变着人们旧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有助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民群众通过BBS、 微博等网络文化平台,与各级政府官员和理论学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对党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和建言献策等,“为党和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汇集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其成果,有利于我国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视角,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融人全球化进程,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依托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因其开放性、自由性、渗透性、虚拟性、多元性等特点, 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给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自由主义、新干涉主义、新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 网络恐怖主义等意识形态在网上相互激荡,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上泛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 和迷信活动在网上蔓延,与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造成人们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导致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从而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和支持。第二,由于互联网空间缺乏制度和道德的约束网络文化中各功能区域配置的不平衡,监视区域的严重滞后和不健全,导致娱乐区域的强势发展、自由化膨胀,先进文化区域和教育科技区域的弱势发展无视他人尊严与权利的过激言论,甚至恶意诽谤,很容易变成具有极大伤害性的“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合法权利构成严重威胁;不以事实为依据、过于情绪化的网络表达,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甚至可能形成与社会对立的势力,引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色情、网络欺诈、网络等问题屡禁不止,特别是对成千上万青少年的毒害,将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釜底抽薪的危机。面对网络文化的深刻影响,同志曾强调,加强网络文化 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3〕“三个关系到”明确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在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使网络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积极利用,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文化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力量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4〕的网络时代,社会舆论极易在网上形成并快速传播,如果我们引导不力或不当,社会舆论就可能会通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如近期闹的沸沸扬扬的网络“大谣”秦火火事件。早在2003年12月同志就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2004年9月他又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积极利用网络文化,首先,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面宣传,用正确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打好主动仗,强化广大网络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与认同。其次,要积极探索网络舆论教育宣传的新途径、新形式,探索创建自身的“网语体系”,通过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与形象化立体化、多维化的表达形式,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增强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最后,要讲求引导艺术,围绕网民普遍关注的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权威信息、政策解读功能、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针对网上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要通过真诚对话、理性辩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激浊扬清,使广大网络受众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加快立法步伐,用法规管理互联网,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我国在网络文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文化部颁布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游戏出版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和信息产业部《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部门规章,加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的法规存在很多的漏洞,执法力度不严,导致很多乱象发生。

  当前加强网络立法和政府管理是各国互联网管理共同的发展趋势,也是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国著名法学学者约纳森在其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代表作《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一书中即提到:“你可以看到一些法律发展趋势,比如打击电脑黑客,加大政府对网络世界的监管力度,协调言论自由与出版利益之间的冲突”。①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如果暂时不能立法,我们可以加强行政法规,用变通的方法来加强管理。因为网络发展快,而立法的程序复杂、周期长,所以互联网立法有时候会比较困难,也容易滞后。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根据网络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出台一些行政法规,以更快更有效地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同时,要加大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查处力度,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色情及低俗信息之风,坚决切断违法有害信息 传播利益链, 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坚持科学管理,培育网络文明自觉性

  网络文化信息的自由流动与安全流动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在深刻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要“ 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5〕科学管理网络文化,首先,其次,要完善网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管理相适应 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 避免多头管理造成的职责权限不清,避免多头体制导致的产业管理与意识形态管理脱节等问题,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水平和驾驭能力。再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探索建立网络文化信息服务企业信誉公示制度,引导基础运营商、接人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等各类网络文化服务单位秉持守法、诚信、绿色、安全等理念,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 文明办网。最后, 要积极倡导网民自律,引导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不虚假信息、不发表不负责任言论,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情绪和非理,尊重他人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努力“ 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四)要培养一批投身于网络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网络文化基础薄弱,虽然每年能培养一些专业人才,但由于在政策上没有相应的有效促进机制,不能为网络文化人才的继续教育、培养和深造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人才流失严重。很多优秀人才认为国内的环境不太适合其发展,他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因此选择到国外发展。高级研发、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我国网络文化潜在的消费能力日趋加强,与此相关的人才匮乏现象将会日益突出。

  网络文化人才包括网络建设人才和网络管理人才,人才的匮乏是网络文化发展的瓶颈。从数量上有欠缺,并且人才的培养也不平衡,高端的人才稀缺,中低端人才需求量也是非常抢手。在网络人才的的培养上,首先要考虑到对学生网络文化创意的培养、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形成一支与市场相适应、适合开发的和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其次,就是要改善人才成长化境,从培养的机构、政策和环境等方面为网络文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条件。再次,就是要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从业人员的管理机制,积极的吸引国内外产业文化运作方面有经验、高水平的高端人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完善网络空间的教育与现实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的教育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利用网络的能力和网络文明素养。

  (五)提高全民的网络文化素养,加强互联网的普法教育网络文化的建设是要具体落实到网民。我们要把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结合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落实到学校。特别要重视互联网的普法教育,这方面得从娃娃做起,从小学生做起。这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例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就已经在小学生的课本里面进行互联网的教育,那时候他们就开始讲“不要攻击别的小孩”、“对别人有意见时不要去谩骂别人”等等,都是采取漫画的形式,他们的课本都是漫画式的互联网普及教育,从小学就开始抓起了。但是现在中国都还没有,好多小学生都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注重全民的网络文化素养的培育,让人们自发的去净化网络文化这片土地。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2〕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日报,2007年1月25日

  〔3〕同上

  〔4〕高度重视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人民日报,2008年6月23日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加快,逐步推进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的将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起来,将文化进行传播。因为大数据的加入,传统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的显示出来,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将数字化管理引入到文化馆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的技巧,进一步提升文化馆的管理能提升文化馆管理的技术性,为文化馆整体职能的转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

  一、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据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传统文化馆中的各类问题逐步的体现出来,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不足,对于文化馆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文化馆服务能力的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存在不足,随着数字化的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用于进行文化传播,而文化馆在建设中对这方面的技术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造成整体服务规章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在管理中存在设备不健全的情况,设备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存在差距,造成文化馆在知识获取方面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对社会大众的需要不能及时全面的得到满足,造成文化馆在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文化馆在进行公共活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对于基层群体的服务较少,使得基层群体接触到文化馆的活动较少,对文化馆的了解也是较少的,造成文化馆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开始使用到虚拟空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馆没有对虚拟的空间进行科学的管理,会导致文化馆在管理过程中较多的出现问题,影响文化馆的整体建设。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化背景下较为容易出现因为技术更新不健全造成的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数字化建设引入到文化馆管理中,保证文化馆建设符合时展的需要。

  二、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建设原则

  在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需要对数据的来源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在收集的数据中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筛选,重视数据的质量,为数据管理的真实性提供必要保障,提升文化数据的使用质量。其次,在管理中需要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障,使得文化馆内的各项建设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重视网络工作的安全,进一步保障管理的科学性。例如在进行网上用户信息填写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在使用中被泄漏,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安全性进行关注,保障整体的使用质量。最后,数据信息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文化馆的技术进行全面的提升,将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增加文化馆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取有助于文化馆管理的各项数据信息,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保证文化馆各项数据的科学性,为文化馆技术的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文化馆管理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在进行文化馆管理过程中需要全面的对文化馆技术和信息使用质量进行提升,在保证安全性和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整体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提升文化馆管理的质量,为文化馆技术的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建设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时展的需要,需要结合科技发展的实际,对数字化进行全面的整理,保证数字化建设的科学性,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具体的方式如下:

  (一)加强对数字资源的整合

  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对整体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提升信息使用的效率,降低文化馆资源管理成本,为文化馆的资源使用提供更加便捷的科技基础,促进文化馆整体管理技术的提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文化馆建设的科学性,实现文化馆范围内科技的完全覆盖,使得文化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职能的多元化,将服务范围进行扩大,不仅在文化方面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也能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空间,从而全面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二)提升数字化服务职能

  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文化馆的建设,首先需要关注文化馆职能的创新性,将丰富的文化产品使用到文化馆的职能建设中,在网路环境下实现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多元化的服务,对虚拟的环境中加强资源共享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提升。其次在进行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文化馆职能的多样化,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全面的引导,将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使用中,不断的推进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例如合肥政府对文化馆进行一定的改建,以公共数字文化工作项目作为支撑,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工作。在数据采集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从各地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多源的数据采集渠道,目的在于借力“互联网+”为基层群众精准配送“文化超市”。这样可以对文化馆资源进行更加全面的使用,提升管理的科学性。

  四、结语

  文化馆在数字化条件下的发展需要对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将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但是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全面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相关部门树立坚持不懈的决心与信心,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冯延军.浅议数字化服务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馆建设[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21-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有自己的特定表现和内涵。因此,在文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成为高校促进改革发展、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校园文化也越来越多地受异域文化、异族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与社会生活、国际潮流互动、对接和融合的趋势,呈现出新时代的新动态和新现象。

  1.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交汇呈现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步、健康向上、高雅清新的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仍然是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如在校园中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经典诵读热”,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热潮,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构建符合中国实情的理论价值体系和道德价值体系,这些现象表明在当代高校校园中主流文化价值的回归。

  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和理想志趣的不同,尤其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中国高校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国际化、网络化的倾向,出现了以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洋节文化、课桌文化等为代表的潮流文化,它已成为中国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主流文化并存于高校校园文化中。

  2.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其全新的运作模式,决定了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改变着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互联网是个万花筒,真善美、假恶丑都可能在网上出现,尤其可能遭遇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使大学校园文化面临道德伦理的异化和行为规范的失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中的弘扬和传承受到严重冲击。

  二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文化选择,也增加了文化选择的难度,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各种困境。

  1.传统文化精神缺失

  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异域文化、异族文化的侵入,铺天盖地的大众通俗文化走进了高校校园,挤占着承载民族的理性精神、诚信观念、科学态度等传统高雅文化空间,使校园文化整体呈现出时尚化和通俗化的特点,导致当代高校传统文化精神的缺失。

  2.文化价值取向低俗化

  当代大学校园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其中大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世俗化、低俗化倾向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比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缺乏担当、情感脆弱等,他们往往在多种文化选择中丧失理想信念、迷失方向和精神导向,这些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的低俗化。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其文化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基本上与其他高校雷同,每年举办几次主题相似、形式不变的文化活动,有时是迫于某些政治需要或任务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缺乏创新,没有特色,没有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没有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三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根据以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按照当前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笔者提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核心功能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首先,从建设硬环境来看,要将校园的建筑风格、装饰布局、美化绿化、人文景观等作为载体,包括楼台亭阁、道路门牌等的命名来彰显学校特色和历史人文气息,使大学校园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真正成为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心灵、感受传统的所在,使青年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软环境来看,第一,要加强“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要倡导和践行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文化象征和符号,蕴涵了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应成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第三,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广播台、宣传栏等作为文化宣传阵地,进行正确引导和健康教育,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2.融入传统文化形式,提升人文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高校校园文化要从中汲取其精神精髓,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目光;树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正确观念。传统文化的重建主要通过文本的经典阅读、文化典范的熏陶、文化礼仪的传承等形式进行。

  3.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文化价值取向

  针对当前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低俗化、功利性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应对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树立大学生健康、高雅的文化价值观。

  第一,打造高雅文化品牌。高校是知识和人才最为集中的场所,先进理论、领先科技、经典艺术首先在高校呈现,同时高校也聚集了大量的学者、名师、名家。因此,要利用这些优势来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高雅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高雅的艺术修养和高洁的人文气质。

  第二,抵制“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中产生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突,“非主流”文化的功利性、低俗化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抵制“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倡导主流文化的主导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与人格意识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健康高尚的价值观。

  第三,建设文化底蕴丰富的校园环境。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生活环境。因此,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如在公共场所建造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具有历史渊源的亭台、具有励志教育的名言哲理宣传走廊等,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4.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追求创新精神

  第一,建设彰显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结构形式、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因此,建设校园文化要挖掘学校的历史亮点,弘扬优良传统,体现人文情怀,彰显个性特点。如北京大学的朱漆大门、金字匾额、石雕雄狮的西校门、未名湖和博雅塔、蔡元培和的半身铜像,无不体现着北京大学的沧桑历史,凝结着北大的文化渊源,这是百年北大独有的,其他大学无法复制的。

  第二,建设符合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所大学的文化特点应与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相融合,并凸显这种特色,使校园文化与地域相得益彰,既彰显了学校文化特色,也提升了地域的知名度。如处在一座“桂花之城”的大学,其校园内有一片葱郁茂密、花香四溢的桂花林,那一定是大学校园一处令学子们青睐的学习、休息之所,也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三,建设符合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各种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组织体现时代精神和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整个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体现当代大学的精神面貌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参与文献

  [1]仇道滨.主流与潮流交织下的“文化自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http:///gun

  dong/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7)

  中图分类号: G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81-2

  0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信息的流动速度,也加快了社会的快速发展[1]。不少领域在融入了大数据之后都在不同程度发挥着其效益,以文化领域为例,文化领域在接触到大数据之后,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文化馆。而文化馆建设作为一个给予人类智慧源泉的领域,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加强文化馆的建设,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和培养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然而大数据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给人们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大,传统文化馆也越发暴露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这使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要求[2]。

  1 文化馆的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

  所谓的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又被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以新型的、具备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能够处理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的处理模式[3]。而大数据的出现也意味着时代已从文字、方位、沟通都变成数据,我们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中,一切都可以量化,一切都可以用数据表示,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真实写照。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出现在大众眼前最多的词就是“思维”和“方法”。由此可见,大数据就是一个以思维和方法为代表的时代模式[4]。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文化馆模式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越发显示出了其单一性和滞后性。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提议应运而生。一方面,数字文化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文化馆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单一的问题,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馆服务供给主观倾向严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充分保障了群众在文化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和信息技术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而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也随着信息化的融入而变得越来越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且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再仅仅依靠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模式,阅读的场所也从实际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服务方式的彻底革命。

  然而,尽管变革的观念是大众所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实际上,部分变革行动只能在个别地区和单位进行着,成效及其影响非常小[5]。而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变化非常迅速,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大时代背景下群众的消费非常不稳定。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建立起服务型的文化馆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受到大数据时代特点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起数字化文化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多边性,以至于在创新文化服务中能够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2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采集对文化馆建设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对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6]。但由于其容易受到相关部门、企业采集的数据及生产者的真实意图、喜好的所影响,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采集数据的方式存在真实性质疑

  当前,大数据的采集方式主要为从实际调查中取样,但也存在从互联网的海洋中自由抓取的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谷歌公司。这种抓取数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数据的范围,拓宽人们的视野。但是,数据的真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可见,互联网的泡沫是非常大的,以至于作为操作者,甚至也无法辨别其中的真伪[7]。这对于人们通过互联网方式来获取文化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见,对于数字化文化馆的使用,必须建立在使用者能够客观理性地获取知识,表达自己看法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认清互联网上所充斥的虚妄歪曲之词,具备良好的去伪存真的能力[8]。由此可见,数据足够大,结论并不足够真实。即使是谷歌或者是百度这类大型的搜索网站也不可否认存在着缺乏客观性的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魏则西事件”,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百度推广屏蔽掉了部分客观存在的事实,导致其所存在的大数据存在着真实性方面的影响。而一直被认为具有较强客观分析功能的、被数字化了的学术期刊内容,基于知识产权对互联网学术期刊的保护原则,并不能实现网民的自由访问,而是以付费形式进行,这对于群众获取知识而言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数字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看到其带来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其所存在的影响,不能片面地认为在大数据技术中取样范围越大,获取的信息也就包罗万象的观念,用理念的思维拉近真相与信息的距离。

  2.2 个人思想过多地暴露,不利于社会创新

  在包罗万象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网络社会缺乏着客观性和权威性,不少所谓的“专家”在网上大放厥词,以至于真正的专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日益降低[9]。而实际上,社会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们将会是无时无刻、终身都将接受着新鲜的事物,并将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即便它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信息。这看似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但实际上却存在人们的生活中。但通过分析可见,大数据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产业,并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到个人生活中去,而是应该将其指引到关乎国计民生发展方向上[10]。此外,人类的头脑一旦长期被不真实的事物所入侵,并不断被加以灌输,但实际上这一概念却始终没能真正实现,这极容易让人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而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如果不加以干涉,而是让更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会中,就极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个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群众创新的信念,最终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

  3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化时代的发展,建设数字化的文化馆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要手段。数字化文化馆的出现,既能有效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又能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了便捷的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拓宽了群众的视野,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也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因此,相关的部门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馆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要树立起坚持不懈的决心,加大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的投入,以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有效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任雅蝉.建立满足群众文化享受的数字艺术大厦――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J].参花(下),2016,07:155.

  [2] 刘志远.浅议如何利用“互联网+”打造数字化文化馆[J].戏剧之家,2016,13:261.

  [3] 任翔.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1:281.

  [4] 冯振国.“掌上移动文化馆”――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形式探究[J].剧影月报,2015,06:158-160.

  [5] 冯延军.浅议数字化服务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馆建设[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54-55.

  [6] 郦伟华.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群文工作升级版――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0.

  [7] 张云峰.关于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

  18:13.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8)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072—06

  作者简介:李祖佩,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武汉430074)。

  近年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四点展开论述:一是对农村文化特点、内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①。 二是对农村文化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等问题的研究②。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评估研究③。四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研究④。这些研究对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较少。2012年5月至8月,笔者参与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北省23个县市近百个村庄的农村文化调查⑤。调查发现,对于人财物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特点明显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外部支持能力不足、内部承接乏力双重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理解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双重困境,理清其中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实现内外合力、克服困境的可能路径,应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研究的重点。

  一、村庄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又称村庄“过疏化”,是指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它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公共品供给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的闲置、村庄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的整体弱化等。但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村庄空心化的表现形式亦有明显差异⑦ 。就湖北省而言,村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即村庄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村庄生活的主体;社会关系空心化,即人口外流和空间距离拉大导致的维系村庄秩序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松动和弱化;村庄社会活力空心化,即表现为内生组织的乏力和村庄公共生活的退化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山区出现的土地空心化,湖北省大部分因属于低地丘陵,农业耕作较为便利,耕地仍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空心化并没有凸显,这为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存在,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相对于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仍需长期过程,从而使得农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⑧。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农村出现空心化态势,另一方面,农村的稳定器功能发挥仍有极强的战略意义。面对村庄空心化的现实,将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克服村庄空心化的消极影响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外部供给的农村文化建设,村庄内部因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资金支持而缺乏动力;缺乏村庄内部承接的农村文化建设,外部供给总量再多终会因载体的缺失而事倍功半。但是调查发现,一方面,空心化村庄本身内部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功能运转不畅以及自运转失效等问题⑨,带来对外部文化供给的高需求和高依赖,而当前的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组织(乡镇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村级组织)乏力和无为,只是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无法反映农民文化诉求,更无力自组织开展村庄文化建设,大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效益;另一方面,村庄人财物大量流失,内部无法找到适应当前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向的可靠抓手。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改制后称为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包括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承担主要供给和服务职能,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任务需要依靠其具体实施,同时乡村社会中真正的文化需要和文化诉求需要其向上反映并承担其中部分自组织功能。但在当前,上述两种组织均面临不同的困境,严重影响其功能发挥和文化建设质量,且这种困境在空心化村庄中显得尤为突出。

  1.乡镇文化部门乏力

  2003年起,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钱养事”改革,即政府根据职能转换的要求和可用财力的许可,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地每年需要完成的农村公益项目,连同具体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考核结算的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凡是具有规定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竞争参与政府的公益服务活动⑩。按照改革要求,以文化站为代表的乡镇职能部门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收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得。

  无可否认,“以钱养事”改革在压缩政府开支、克服原有“七站八所”的高成本、低效率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政府不再承担臃肿的职能部门(原属事业单位)的庞大开支,通过改革引进竞争机制,使资金真正符合政策安排。这与改革初衷是一致的,体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认同标准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要求。但是,改革后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导致实践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明显张力。

  第一,资金难以保证,人心涣散,乡镇文化部门成了“养老衙门”。从调查来看,改革后绝大部分乡镇文化工作者不再享受事业编制,且每年收益由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基层工作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往往牵涉到农村各个方面,如在体育建设场地建设中,往往涉及到占地补偿以及后续的土地调整问题,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任务量大,要求乡镇文化机构在充分理解农村工作实际的同时,有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化解矛盾。基层工作的繁杂性与乡镇文化部门缺乏稳定收入预期的现实相对应,导致乡镇文化部门工作吸引力降低,“权小责大”、“财少事多”等矛盾彰显,一些年富力强的文化工作者因而另谋出路。其后果是乡镇文化服务组织乏力,甚至出现虽争取到政府文化建设项目资金却没有能力组织实施的困境。

  第二,从组织关系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乡镇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发展主义”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标准等因素影响,县乡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财政部教科文司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对文体广事业费的支出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且从文化行业的局部看,由于基数小,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即便如此,中央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远超过地方财政。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部门在地方政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改制前,文化站作为一级乡镇职能部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费截取)和稳定的文化供给项目(如电影下乡等)。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的固定工作人员大幅缩减(一般为两人),且为增加收入他们在乡镇政府中任文员等职务,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得到强化。在压力型体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环境下,乡镇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处理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和一线工作。依附于乡镇的文化服务工作者为在政府中谋得相应福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乡镇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去,影响了他们文化建设本职工作的开展。

  第三,从组织实施过程看,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面向市场的公益组织,无法名正言顺地组织文化建设。原来属“七站八所”之一的文化站虽然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多种弊病,但毕竟作为一个指导机构,对于村级治理组织属于上级,文化站工作人员属于“领导”,可以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改制后的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无法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导致诸多文化建设项目难以落到实处。即便一些文化建设项目在乡镇政府压力之下得以建成,这些项目也会因村级组织日常管理的缺失而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面临上述组织困境,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外部依赖性强的空心化村庄的文化建设而言,至少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由于组织的乏力和虚化,无法有效承接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二是对已有的政府文化供给缺乏必要的监管,文化供给成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足,政府文化供给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而无法发挥作用。

  2.村级组织弱化

  乡村组织能力弱化具体表现为乡村组织只是简单机械地应付政府的文化供给任务,无法反映村民实际的文化需要和诉求,同时又无法依靠村庄集体能力自组织文化活动,从而导致部分政府的供给内容与农民的需要之间产生错位。

  村级组织弱化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空心化村庄来说,资源禀赋有限,村集体收入较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集体收入,无法满足自组织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二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型。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许多政策都试图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直接进入乡村社会,或者直接与分散的农户相对接,即使在无法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的情况下,也只是让村级组织从事一些从属、次要、配合性的工作。如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即为典型事例。从后税费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特点来看,市场化、契约化、个体化成为主要特点,而权力以资源为基础,对于村庄集体资源匮乏的空心化村庄的治理组织来说,后税费时期国家系列政策加大了向农民收费的难度,自身治理权力和治理责任的双重弱化成为基本事实。其后果自然是村级组织的弱化,无力满足农村文化等公共品需要。

  村级组织扎根于乡村社会内部,村干部最了解村庄和村民的文化需要。但现实情况是村级组织并没有能力提供文化供给,在文化建设中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陷入困境。

  三、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的缺失与契机

  1.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缺失

  上文述及,农村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外部供给与自下而上的内部承接相互协调一致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主要依靠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来实现。所谓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是指村庄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现有文化供给中去,对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充分认同,且能够在文化供给和服务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监管保障的农民,他们构成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资源大量外流,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缺位,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供给的实际效益。据调查,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农家书屋,竟有超过70%的农民不感兴趣,这种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面对村庄空心化现实,找到推行文化建设事业可以依靠的承接对象,发挥其文化承接和建设功能,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湖北省,村庄空心化表现为人口空心化、社会关系空心化以及社会活力空心化,而土地尤其是耕地并没有出现空心化。土地通过村社内部的自发流转实现资源重新组合,带来了村庄阶层的重构,承接村庄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也因此变得复杂化。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实践之后,村社土地不断循环、交错流转,逐渐集中到部分农户手中,于是农户在土地耕种上就形成了差别——有的农户耕种数十亩土地,有的农户只有三五亩土地,还有的农户则不再耕种土地。由于土地耕种的差别,取消农业税后农业耕种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阶层分化开始凸显。据我们调查,以家庭纯收入为标准,当前空心化村庄中阶层(以户籍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该部分年收入在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绝大部分已经脱离村庄,且土地转出,他们一般占村庄户数的3%左右;中上阶层,该部分举家外出经商或常年在外打工,有能力在城市立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大部分土地转出,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10%左右;“中农”阶层,年龄在45—55岁之间,耕种规模在15亩以上,但一般不超过50亩,且家庭大半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农副业,家庭收入在5万元左右不等,土地大部分转入,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20%左右;中下阶层,该类家庭往往家庭压力大(父母生病或是孩子读书),举家外出打工或是半工半农,因为开支较大,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土地转出或维持原责任田规模,他们占总户数的40%左右;贫弱阶层,由于疾病或家庭变故导致劳动力不足,家庭收入在5000元左右,土地维持原有责任田规模,他们约占农户数的10%。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在带来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但是,这种阶层分化的现实,亦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2.“中农”阶层: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

  上述“中农”阶层在现阶段是指主要依靠农业及其相关副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水平在村庄中属中等的农户。有学者称之为“新中农”阶层。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阶层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农”阶层利益关系在土地上,社会关系集中在村庄内部。“中农”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除一小部分土地是自己的责任田外,其他大部分通过亲戚、邻居等熟人关系流转获得,土地租金极低甚至为零,即遵循不安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逻辑。而要能够顺利达成土地流转,“中农”首先要与周围村民保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主动介入到村庄关系建构和互动中,因此这部分人在村庄中的口碑较好,是村庄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分子。相对于“中农”阶层,精英阶层在城市立足,其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中上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会在年纪增大后无法满足外部劳务市场需要时返回村庄,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土地转出,各种关系重心在村庄之外;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处在村庄中,但是自身家庭生活的压力极大弱化了他们积极参与村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中农”阶层在村庄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中农”阶层自身生活质量与村庄社会发展和村庄公共品供给成效息息相关,更为积极、更有能力参与其中。因为“中农”以耕种土地为主要谋生手段,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主要在村庄内部,村庄的社会发展、村容村貌的改观、公共品供给的完善与“中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村庄调查时发现,这部分人对村庄文化建设和自身文化生活质量提升高度关注,同时因为长期生活在村庄中,他们对本村最需要什么、怎么建设也最为了解。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精英阶层虽然有强大的经济能力,但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对于村庄社会发展较少关注;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没有脱离村庄,但是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种土地的劳动力支出减少,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中农”闲暇时间较长,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去。调查发现,荆门农村村庄内篮球场的建立、篮球队的组建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农”为主要倡导者和实际组织者的。

  第三,“中农”阶层是当前农村政策安排的既得利益者,对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同,成为国家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均“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使用权”,实行“生不添、死不减”,鼓励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自愿、规范流转。可以说,相对稳定的农地承包关系和制度安排能够保护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农”阶层利益。另外,税费改革之后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如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使得利益关系在村庄中的“中农”阶层受益最多,增强了“中农”的国家认同,也即是说,税费改革及其系列改革的“政治逻辑”在“中农”身上得到了充分表达。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中农”阶层最为拥护也最为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农”阶层也更容易形成认同并积极参与。这一点在村庄调研时也得到了证实。

  第四,“中农”阶层有其自身循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中上阶层的部分村民在经商失败或是受制于年龄、技术而无法满足劳务市场需要时,会选择回到村庄耕种相当规模土地,成为“中农”阶层;中下阶层的部分农民在克服家庭困境后,也会通过土地自发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上升到“中农”之列。“中农”阶层也会有一部分农民因年龄增大、劳动能力下降等因素而减少土地,导致收入较少滑落到中下阶层。因此,农村阶层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农”阶层就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实现再生产。这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群众基础。

  村庄空心化虽然带来人财物等内部资源的大量流失,但并不等于说村庄内部承接机制阙如,更不能因此对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态度。“中农”阶层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后的新兴阶层,因其与村庄的高度利益关联、较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完全能够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承接主体,发挥重要的承接功能,通过动态再生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出路与对策

  毋庸置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发挥,仍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日益显现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结合上述分析,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应从内外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在当前乡镇体制改革框架下,探索更为务实和高效的组织机制,夯实以乡镇文化服务部门和村级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以村庄“中农”阶层为主要立足点,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使文化供给内容真正得到村庄的认同和接受,发挥文化供给的最大效益。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文化建设有阵地无组织、重“送文化”而轻“种文化”的供给模式弊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从“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外部供给上,有效克服组织乏力问题

  应对“以钱养事”的改革框架进行必要修正,结合农村工作现实情况,从资金投入和政府组织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供给、服务和管理职能,保证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有能力做事、有热情做事、有尊严做事。同时,理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与村级组织关系,赋予前者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权力,进而形成组织合力,克服当前空心化村庄文化组织供给乏力的问题。

  温铁军在对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研究中指出:“在工业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这个不可能跨越的历史阶段中,能有效地降低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极少的亿万小农的交易费用,并且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的。”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基层组织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进入“以工哺农”的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诸如文化建设等公共品供给任务。这种形势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基层组织在文化公共品供给方面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相反,在文化等公共品供给中,国家如何了解高度分散且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亿万小农的需求?国家又如何降低公共品供给中因“搭便车”而导致的高组织成本?这些问题均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由此,无论是税费提取时国家工业化积累阶段,还是后税费时期的国家反哺农业阶段,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容忽视。

  2.在“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上,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

  上文述及,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村庄内部没有承接文化供给的有效主体,而是已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中农”阶层进入村级组织,通过对体制身份的获得激发“中农”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村级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查发现,“中农”阶层虽然有一些人进入村级组织,成为村庄政治精英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倡导的“富人治村”等观念的影响,“中农”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村级治理被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不在村庄的经济精英(即富人)把持,“中农”阶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把“中农”阶层作为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加以吸纳,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在村庄有效开展。二是在政府的文化供给项目中,通过民主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广泛征集村民尤其是“中农”阶层的意见,使政府工作充分得到“中农”阶层的认同和支持。面对村庄空心化这一基本事实,能代表村庄整体利益的“中农”阶层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首要结合的对象。三是扶持“中农”自组织的文化活动。从调查来看,目前村庄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腰鼓队、健身舞队等,都是以“中农”为组织主体的,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此类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进行相应的项目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综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乡镇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能力,同时构建以“中农”为主体的村级组织,从而形成内外合力,有效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困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切实符合村庄内部文化需求,避免错位供给和过度供给。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调动村庄内生力量,增强村庄社会活力,进而克服村庄“空心化”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困境。

  五、总结和讨论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9)

  乡村文化对乡村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并深入乡村文化建设,并找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研究。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