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系列电影《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在成年人面前“活”过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除了第一部胡迪在邻居熊孩子的面前“活”过来外,在往后的3部电影,再也没有出现过在人类面前“活”过来的场景

  1、既然能在人类面前“活”过来,后面为什么又不这么干了?

  2、第4部的叉叉在影片开头意识到自己是垃圾而不是玩具,为什么也同样有这样的默契?

  3、如果他们“活”过来,在《玩具总动员》电影世界观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果这些玩具在成年人面前“活”过来,人们有可能会觉得这些玩具带有着一定的人工智能,会觉得钱花的挺值的,当这些玩具真的能说话的时候,成年人也会非常的欣慰,因为他们给孩子买玩具就是为了让玩具代替他们陪伴着孩子。

  玩具的世界里也有着勾心斗角,他们想要争夺最受主人欢迎的位置,胡迪想要赶走巴斯光年。这让我想到了成年人世界中的职场,当成年人真的看到了这个场景的时候,可能会立马把他们分开,职场中总是会出现这些勾心斗角,当出现了能力更强的人的时候,就想着要把他挤掉,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这玩具如果真的“活”过来了,大人们会再次对玩具进行筛选,他们会根据这些玩具说的事情,仔细的挑选真正可以陪伴孩子的玩具。那这些玩具的竞争就会越来越大了,他们不仅要讨得小朋友的欢心,他们还得讨得大人的欢心,也会加大他们的工作量。

  这些玩具看上去每天无忧无虑的,就只会互相抢位置,但如果他们真的活过来,他们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他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了小朋友服务,但他们不能在小朋友面前表现着他们是活物,小朋友会特别的惊讶为什么玩具也会动。而这些玩具的故事,何尝不是人类的故事?玩具只是人类的一个小的缩影,影片的结局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玩具活过来以后可能会有更大的竞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