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现状十篇
农村生态现状篇1
1.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学术界普遍将传统生态文化暂归为三类,即: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任永堂(1995)认为,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白光润(2004)阐述生态文化,指其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等;地域环境特色影响下的行为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方式等;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刘思华(2002)指出,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艺术、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及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
2.生态文化传播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的目的意欲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区域间物质及文化的交流,传承具有鲜明环境特色的精神文化。由此可推断,生态文化的传播是在社会群体间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生态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受传播方式、受众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异性等各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广辐射、深交流的形式,同时还应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文化需求等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疆生态文化的传承及特征表现
新疆是55个少数民族的共生融合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明禁忌、生活习俗、舞蹈艺术、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思想亦自古而传。
1.合理并珍惜利用水资源。
由于新疆所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沙漠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资源分布不均且极度稀缺的现状。这使得新疆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绿洲意识。维吾尔族人民修建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坎儿井,坎儿井不仅是维族人民生存的智慧体现,也是维吾尔族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最好实例。
2.致力于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在新疆,生活着众多的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历代逐水而居、游牧为生,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承袭了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牧民们以不断迁徙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来确保牧草和水源不被过度利用。其中,维吾尔族人在打猎的季节上颇为重视,倡导遵循物种生长规律有节制的猎捕飞禽走兽;哈萨克族人敬畏天物,认为大自然界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蒙古族还创立了保护草场水源等生态资源的习惯法,是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智慧体现。
三、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农村生态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括传统工艺、作物、畜牧产品、建筑、观念、情感、生活态度、礼仪方式、习俗、价值标准、文学艺术风格、宗教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或在疆内区域间的传播,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团结、提升人们的行为认同感、传承多民族文化、提升区域知名度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物质保障匮乏,精神认识欠缺的现状下,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
1.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缺失。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以思想理念作为灵魂,制度作为保障,方法作为载体。“文化通过精神层面的吸引和感召而发挥作用,才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地区,知识教育水平较内地而言相对滞后,再加之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长期处于物质追求阶段,对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思想水平认识。
2.缺乏高素质传播者。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普遍呈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维方式固化等现象。而农村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又热衷于向城市流动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才力量储备不足。而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明确指出了传播者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传播者对信息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提到农村文化,人们固有的反应就是封建思想的流传和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农村地区,人们不会运用新媒体,并对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缺乏认知,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法闭塞不灵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3.农村文化传播物质保障的缺失。
由于农村的资金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因此对文化环境建设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生态文化传播相匹配的环境建设滞后,比如道路建设尚需完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有待增加等。物质保障的缺失,致使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呈现瓶颈趋势。
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创新与扩散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借鉴经验,突出重点,加快新疆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实现区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新疆广袤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以高山、森林、荒漠、草地和湖泊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遍布全疆。其中,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就多达百座,且大都有着较为完整的自然景观垂直带,从树种繁多的峡谷森林带到良好的高山牧场,无不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奇。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格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龙城的雅丹地貌、乌尔禾的“魔鬼城”也无一不使人兴叹赞绝。除此之外,新疆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同样丰厚深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古文化遗产的星布。在一定时期内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遗存了数以百计的古城、古墓葬群、石窟、佛塔等极具西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它们所组成的文化长廊,成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是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民俗风情各异,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但又各自保持了风情浓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享誉中外的“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古尔邦节、赛马、达瓦孜等,构成了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近年来新疆生态旅游占全疆旅游总比例的80%以上。而在现今生活中,乡村生态旅游多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这就给农村生态文化的人际间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人们不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可以了解感受新疆农村人民受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饮食结构。例如新疆人民从传统时期就形成的主食拌食瓜果的饮食习惯,及受气候特点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烤馕、烤包子的烤食饮食习惯等。以生态旅游为依托带动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2.利用新媒体推助农村生态文化的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的受众,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发行推广,具有相对局限性,传播的影响力也相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使人们更可以获得声音、动画、图像、影像相结合的立体文化体验。推进新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以宣传新疆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的网站,整合相关资源,为受众提供一个能够在线交流的平台,实现线上互动传播。还可以借鉴敦煌莫高镇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网站预约系统,对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门票预约,以期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预约系统分析传播效果和受众人数,同时还能够在预约网站上以介绍新疆农村生态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影片,达到有广度和深度的横向和纵向传播,形成传播的长效机制。
3.加快农村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农村生态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农村经济;问题;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是基础薄弱、面临问题多。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万人,占57%;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城乡收入之比高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执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执法部门尚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行为、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贷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贷款农户的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的程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另外,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以及《个人破产法》缺失,均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人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和认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其守信度。从全国看,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农村,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市场供求不平衡,包括总量供求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总量上,一方面,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结构上,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部门和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它的职能定位和根本宗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未能正确定位其职能和根本宗旨,“生态建设”意识淡薄,思想上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实践中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更有甚者,基层政府行政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经济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二、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程度。政府、央行、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让其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地方政府主导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当地政府是关键。县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村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如农村企业担保制度、银行农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成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如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地方政府应采取动员会、经济、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硬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国家财政以每年17%的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道路、运输等基本农业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等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财力限制,加上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普遍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GDP占到13%,差5个百分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三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具体做法:财政资源配置要适度倾斜,如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将等于或高于农业GDP的比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农村生态现状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是展现新农村新风貌的窗口,体现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老百姓已经熬过那个“盼温饱”、“求生存”的艰难时代,现在是“盼环保”、“求生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政府和农村地区的高度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污染
农村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对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农村水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生活性污染、农业生产性污染以及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污水不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塘,导致河流污染。农村缺乏统一集中的垃圾处理场地,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直接丢入河塘或者低洼地带,不仅对地表环境造成损害,淤积河道,而且有害物质下渗,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大的。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其使用不仅会割断了自然界正常的物质能量交换,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农药和化肥会随着雨水和灌溉用水流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破坏水环境。除此以外,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地区,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业“三废”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直接污染了河流。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多方面采取措施,治理水污染。
(二)大气污染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空气质量在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成为农村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村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很多,来源也是多方面的。目前,许多农村家庭仍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质煤作燃料或用于冬季取暖,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对农村空气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这些有害气体一旦被人体吸入,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量秸秆被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其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降低了空气环境质量,严重污染了大气。此外,城市转移的高污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排放大量废气,“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也与农村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土壤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的正常生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这会使粮食、果蔬等重金属含量过高,食用后会严重损坏人体机能,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除此以外,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对残留地膜处理不当,而且大部分地膜都难以降解,常年累月堆积,使土壤中地膜越来越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损坏。农膜会阻碍土壤中水分的正常流动,影响作物根系的串通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逐渐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采用见效快、成本高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农药、化肥、地膜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农村的土地、水、空气等,给农村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工业生产模式也给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而大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毫无节制地乱砍乱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不仅对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还断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道路。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大多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耗能高,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例如一些小造纸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只看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很少配有污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净化装置,直接将废水、废气排出,对河流、大气造成污染。农村粗放式的工农业生产,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随着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城市的环境保护更受重视。为改善环境质量,一些城市目光盯在了农村,把城市污染源、污染物转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移到远离城市的郊区或者农村地区,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二是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工业废渣等直接运往农村地区,把农村作为“垃圾处理厂”,占用了农村耕地,污染了土地,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发展,而且随着物质循环的进行,“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从而威胁全局的环境质量。”207因此,要极力制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从污染源头治理环境问题。
(三)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
随着我国生态问题的加重,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对大中城市的环境以及重大污染企业进行重点监管,而对小城镇和农村的环保工作关注不够。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乡镇一级还没有设置环保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存在缺位现象。而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污染物来源、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和治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困难。而且,农村基层组织对于村里污染现象缺乏管理,没有实质的处置权利。因此,环保职能部门的缺位和农村基层组织对环境污染现象的不作为行为,使农村的污染行为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加之广大农民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较差,对村里、城镇中的污染现象以及环保职能部门的监管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些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村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空气、水、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如果农村继续沿袭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只会使生态付出更大的代价,人类会受到更多的惩罚。因此,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科学合理高效的进行农业生产,走新型农业化道路;要善于利用地方特有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尽可能使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剧毒农药的应用,加强可降解地膜的研发,并加强对地膜的回收;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再为追求农作物高产而去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工业发展方面,要靠加大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设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做好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污水净化、废气清洁之后再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循环工艺,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
(二)严格控制农村外源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与解决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而不是单方面考虑城市地区利益。针对城市地区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各级政府要“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严格环保准入条件,严禁城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在城市禁止、淘汰的产业或项目以及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也禁止在农村建设。”13773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要坚决抵制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坚决杜绝做城市的“垃圾处理厂”,保护农村环境,守护自身以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要积极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身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城市的发展进步不能代表全国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不能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城市和农村共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我国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以来,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需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机构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环保机构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对乡镇企业“三废”的排放严格把控,不达标者严格取缔。控制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作为,改善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作用,鼓励揭发和检举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带动全村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在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06
[2]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环境,2007(3)
农村生态现状篇4
关键词 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36-03
一、引言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国家发展战略也要求农村要走可持续性的发展,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展望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化是主要的发展趋势。改造传统农业,加速结构调整,培育以有机生态旅游为基石的新的战略性新型农业产业是当下的潮流所在,势在必行。
二、江西发展农村有机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潜力分析
(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悠久富于乡土文化特色
江西农村具有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在江西广大农村,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有机农家土特产品遍布全省农村各个角落。江西农村不仅有名川大山,也有纵横交错分布的江河湖泊。在江西,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有许多:如宜春高安采茶戏、清江樟树的药都庙会和高安市田南乡马会(明清时期直到解放后都是于农历9月28日的举办江南马匹交易市场,因历史原因现已渐消失)等各具特色的庙会和活动。
同时江西农村既保存有大量各具特色的明清建筑,也有保存完好的具有很好考古价值的自然古村遗迹,例如江南第一古村江西乐安县刘坑村和安义古村等遍布全省各个区县一大批富有旅游开发价值、历史悠久和富于乡土文化特色的自然村落、民居、民宅。
(二)旅游环境日益优化,旅游客源分布广、稳定,市场潜力大
江西是唯一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省份,深受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等各大中城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是这些地区居民的休闲传统。由于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江西已经形成了吸引游客的点、线、面立体式旅游网络。而且江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看点和玩点都各具特色,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原有名山大川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化、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项目日益推出新品的趋势下,上述地区的外省游客正在越来越多地把江西的农村旅游作为休闲的首选。
近年来,在江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来发展江西农村旅游事业。旅游环境的软硬件设施得到较大地改善,农村旅游环境日益优化,富有各自特色的旅游点正在不断涌现,这都为江西农村旅游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夯实了基础。
江西当前旅游发展不仅仅着眼国内市场,而且积极拓展港、澳、台市场,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推出了全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由于江西农村旅游客源面广、渠道通畅,旅游市场待拓展的空间、潜力都非常巨大。
(三)开放式的农村休闲式旅游迎合了游客的心理需求
当前,到农村去、到农民家去,亲身体验新农村的农民生活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时尚。但是,新农村有什么旅游资源、游客喜欢农村什么旅游产品,这些都是需要相关旅游部门及农村旅游组织者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数统计数据分析,认为农村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出行选择去农村休闲旅游和到农村去看看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同时体验亲自接近自然界的生活。因为,人们越来越觉得离不开那清新的泥土,渴望返璞归真,迫切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不少农村休闲旅游者想要一种宁静的状态。在“十一”或其他长假期间,放松心态,且与家人团聚,避开城市的喧嚣和嘈杂。三是也有一些城镇居民出于对食品安全担心,追求原生态、有机农副产品的欲望与日俱增,通过去农村休闲旅游,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原生态,同时享受有机农副产品及农家各种特色小吃。正因为在这几种旅游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发展休闲旅游业迎合了当前和今后游客的心理预期,这也说明江西农村休闲旅游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明显缺陷
(一)市场缺陷剖析
由于传统的农村产业集群有相当程度的雷同,江西农村主流有机农产品品种大同小异,缺少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这就为区域恶性竞争提供了可能。比如当某个农村开发了新的有特色旅游产品,由于没有出台有效的保护和制约措施,其他地区很容易群起效之,有特色也就变得无特色可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影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江西旅游业在引进外来先进的旅游文化时,有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的文化底蕴,而是相当程度上去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这些粗放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方式,直接导致本土的具有原生态资源和农村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气以及生活秩序逐渐消亡。
江西农村旅游业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不少资料显示,不少明清建筑、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新农村建设或年久失修等原因,正在不断消失,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研究出解决的办法。
(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全面分析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不难发现在整个农村旅游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机制。旅游管理水平不高,内涵略显肤浅,旅游产品还欠缺自身的特色,经营规模狭小、单一,缺乏新意,缺乏吸引力,这些都将制约江西省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在对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分析。当前,农村旅游业从业人员基本上局限于当地农民,他们不但服务意识、管理、投资、经营知识缺失,而且市场意识、经营理念、业务技能同样缺失。这造成当前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差、经营方式原始,与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农村旅游业的盲目性、被动性、落后性,制约了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发展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的有效措施
(一)整顿市场、强化管理、科学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使农村旅游事业走上科学、规范、先进的轨道,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必须首先整顿农村旅游市场。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强化监督、指导和管理。其次,构建依靠全社会力量的市场运作模式。第三,科学地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详细发展规划,按照旅游市场的要求强化农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利用价值,将农村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第四,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以农业的深度开发促进农村旅游业向更高层次推进。
(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和规划,合理设计农村旅游蓝图
农村旅游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划,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有可能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本地区农村旅游事业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管理。农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要保持优惠政策的稳定,同时还需要政府提供专业人才实地进行指导。各地农村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按照市场运行模式做深做透特色资源这篇文章,将本地资源转化为名牌特产。各地区要注意根据自身的特色创立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政府通过有效管理、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农村旅游事业发展,就能更多地为农村创造财富,就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又能实现农村旅游本土化、规模化、科学化,不断促进农村旅游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目前到郊区去、到农村去、到自然界中去,吃农家菜、吃农家饭、享受乡野生活、亲近泥土是当今的旅游时尚,因此,旅游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主打产品备受旅游者的追捧。因此,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不失时机地推出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充分展示农村本土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亮点,展示最具发展前景的有机农产品。农村旅游要发展绝不能脱离自身的条件,而应该挖掘本地区农村悠久的历史,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展示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内涵。农村旅游一定要突出一个土字。土特产品,在于它土,不一定局限有名。旅游者真正追求的就是一个土字,土鸡、土鸭、土猪、本土菜等都是土特产品,准备好这些产品作为农村的主打品种一定会受到游客的欢迎。
(四)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实际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农村旅游产品
根据江西省农村旅游当前客源现状分析可知,大多数游客的心态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对自然美、环境美的享受。农村旅游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凸显浓郁而实在的乡土气息体现历史悠久、形态独特农耕文化内涵,推出高质量的农村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江西省内市场的需求,也同时可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要结合省内各地实际,发掘具体并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民俗、民风、休闲、乡土文化、古村古镇游,建设以省城为中心向全省农村辐射环城旅游圈及立足于现代科技特色的农村观光旅游带。
(五)营造绿色生态网点,促进农村旅游的有序发展
农村旅游由自发产生到初具规模仍缺乏相应有协调机制。因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农村旅游业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重复建设到处可见,开发层次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资源使用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影响到农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旅游要有长足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把环境的整治要放在第一位。同时保持浓厚的乡村气息,保持农村的原生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六)加大在全国的宣传力度,做好农村旅游业的推介服务
我省农村旅游事业发展较慢,目前还处于较低级阶段,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后做好推广工作,走出家门把本省旅游产品推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江西,了解江西,到江西来看看,而且值得来看。要广泛开展营销活动,拓展国内处客源市场,形成以鄱阳湖生态区为中心,全省公路、铁路、水路交通运输线为重点形成开放、联动的旅游客源网络,夯实并拓展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欧美等传统国际市场,注意策划全方位、多媒体、多元化的区域联动促销,围绕农村旅游营销,搭建政府推介平台,进一步拓展农村客源,繁荣农村旅游市场。
农村生态现状篇5
[关键词]都匀市 农村生态 分析 对策
一、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使用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上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的不断建设,工农业的粗放发展,人口的猛增,加之对剑江河流域的无序开发,使城市河道水量减少,水质严重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剑江河流域保护迫在眉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生活污水污染
目前,都匀市的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有些难以处理的固体垃圾也直接倒入水中。生活污水正以不断增加的范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
都匀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为提高产量和效率,人们经常会通过施加肥料和喷洒农药来增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和肥料,且施肥、喷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表及地下水,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工业废水的污染
都匀的工业以化工、电子、纺织为主。70年带初期,由于当时的环保制度落后,许多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面或河流中。原位于老猫冲的都匀蜡纸厂,其生产废水直排晓河,进入剑江,严重污染晓河和剑江。
2.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耕作力下降,耕作面积减少
都匀市土地资源丰富,为城建、工业、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民不合理的耕作,造成土壤污染、耕作面积减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废弃塑料农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但因回收率不高和其本身难以降解易造成土壤污染 ,也影响农作物生长。据不完全统计 ,都匀市塑料农膜废弃率为81.3% ,使用可降农膜比例仅为3.15% ,以及塑料袋的普遍使用,这样在农村也产生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各种塑料制品及农膜废弃物 ,由于极难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 ,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2)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而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 ,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和凹地 ,既影响环境美观,又污染土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火灾、人为任意砍伐、公路和铁路建设条件需要,都匀市农村的山林植被在不断的减少和被破坏。加上矿石的无规划开采以及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小煤矿、小金矿等逐年增多,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景观的严重破坏, 并致使山体保水功能和水位下降,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矿石开采中剩下的尾矿、研石等废弃物大量堆存, 既造成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又占用了大量土地, 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还使一座座青山千疮百孔, 有碍观瞻。
二、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防治对策
1.加强国家宏观决策,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监管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防治监管重视不够。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因素包括不多,考虑不够,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建议在修改《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时增加一些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条文,且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政策,不能一刀切。
2.加大政府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对农村生产的绿色产品应通过增加绿色产品消费税、免除农村环境治理税和补助农民生产绿色产品进行保护。促进种植户和养殖户的联合,提高他们充分利用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同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乱倒、乱堆的问题,减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对空气、水源的污染。
3.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来改善目前农村出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农民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让农民知道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交给他们耕作的技术,让他们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
4.从大局出发,杜绝将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转移到农村
中央政府应对那些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稳定,不能进行大、超规模开发、生态环境脆弱等地区的地方政府及居民、农民给予保护生态环境的补助费,对工作在这些地区的党政干部其考核政绩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而不是GDP、工业产值,更不是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尤其是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级基层政府应从大局出发,坚决杜绝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落户到本地区及农村,防止本地区及农村生态环境再次受到破坏和污染,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农村生态现状篇6
关键词 江西省;农村金融;金融生态;金融相关率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1-0085-04
一、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状况的一般描述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反过来对经济又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金融业发展的好坏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国内学者较早系统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是周小川(2004)[1],他在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作了题为《完美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的演讲,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徐诺金(2005)[2]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之后,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步推进,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现,学者们开始把研究视角转入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李爱喜、章玲超(2007)[3]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运用恢复生态学有关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退化。韩延春、喻伟(2010)[4]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方法,以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金融数据为基础,通过与生物生态系统作类比,按照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式来分析金融生态系统,并揭示出金融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的内相似性。唐赛、惠晓峰(2010)[5]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和计算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得分和排序情况,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状况、社会保障普及程度、法制环境完善程度以及诚信文化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学者大多数是基于全国整体层面考察来研究我国金融生态问题,对于经济金融发展相对贫乏的江西省则很少涉入。鉴于此,本文运用戈德斯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指数计算出当前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水平,即分别计算出1978年~2009年全省、城镇和农村的金融相关率。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分别为,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存款+农村贷款)/(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全省金融相关率=(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全省GDP;城镇金融相关率=(城镇金融机构存款+城镇金融机构贷款)/城镇总产值。
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1990-2010》、《新中国六十周年的江西(1949-2009)》、《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1979-1989)》、《中国乡镇企业统计资料(1978-2002)》及有关统计网站,我们对1978年~2009年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并得到图1计算结果的趋势图。
一是全省金融相关率。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全省金融相关率基本保持逐步递增的态势。1978年,全省金融相关率为65%,1985年以后全国金融相关率就已经超出了100%,2003年上升至最高值206%,之后的几年有所下降,但是在2009年又回升到204%。
二是城镇金融相关率。相对而言,历年来的城镇金融相关率都是最高的。1978年,城镇金融相关率为107%,1990年为203%,1993年达到最大值356%,是1978年的3倍多,此后的年份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基本维持在230%以上。
三是农村金融相关率。总体上看,江西省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不断壮大,农村金融相关率也逐渐在提高。由图1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因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1978年~1992年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后的4年略有下降,到了1997年以后基本上维持逐年增加的态势。然而,与历年城镇及全国金融相关比率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程度的差距,并且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差距有种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关率的趋势图(%)
二、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的制约因素分析
上文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状态,并与同期全省和城镇水平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问题依旧严峻。经验表明,如果一国或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滞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这种滞后现状将会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局面变得更为严峻,难以有效实现党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下文笔者将分别从六个因素予以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后的解决途径。
第一,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处中部地区的江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具有较好的经济区位优势,所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经济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1年江西省GDP总量为2,175.68亿元,到了2009年GDP总量增加为7,655.18亿元,净增长5,479.50亿元;人均GDP也由2001年的5,221元增加到2009年的17,335元,净增长12,114元。然而,在经济逐步发展和改革这一进程中,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依旧存在很多弊端,在全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的排名一直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2009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名中,江西省GDP总量位于第20位,人均GDP却只有27位。经济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和依托,没有好的经济水平,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农村贷款资金不足。由于农业积累资金不足,农业发展必然较多地依靠外部资金融通。然而,由于农业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弱质性和外部性等特点,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很难快速地得到提高,使得农业对外部资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都不愿与剩余过少、风险较大的小农经济对接,逐步退出了县域以下的地区。表1显示了2005年~2009年江西省农业贷款总额及其在总贷款中的比重,我们发现各年农业贷款额在总贷款中的比重都没有超过12%。我们的一个经验判断是,长期以来江西省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金融发展的二元性,“三农”的贷款需求难以真正得到满足。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比例下降。财政支农是支持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方式。然而,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建设任务繁重,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一直是江西省农业发展的瓶颈。1980年,江西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为3.55亿元,占财政总
支出(16.2701亿元)的比重为22.2%;1990年,
江西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为7.718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50.7559亿元)的比重为15.2%;1996年,江西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为17.915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131.8475亿元)的比重下降为13.6%;到了2009年,江西省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总额为203.4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1,562.37亿元)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为13.0%。
第四,农村地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的源泉。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也都非常注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都分别论述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江西省农村地区资本形成的不足,将会抑制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有效发挥。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8.8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7亿元,占总数的72.8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1亿元,仅占总数的27.13%;2000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48.2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6.2亿元,占总数的68.6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2.0亿元,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为31.38%);但是,2009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643.1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008.1亿元,占总数的90.44%;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35.0亿元,仅占总数的9.5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摆脱陷入“恶性循环”,关键是扩大投资、注入资本。因此,自身资本形成的不足将是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第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尽管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但它也会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会导致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难以维持,从而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并破坏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因而,调节收入分配、减小收入差距、援助社会贫弱阶层就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但是,在江西省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不满。1990年,江西省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669.90元,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87.88元,是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的1.77倍;2000年,江西省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2,135.30元,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103.60元,是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的2.39倍;2010年,江西省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5,919元,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9,109元,是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的3.23倍。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了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的拉大。
第六,农户消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在总支出中,食品依然占着绝对比重,也就是说,江西省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很高。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2000年~2009年在这10年中,大部分年份,江西省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在50%以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看出,江西省的农村居民生活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优化江西省农村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更快发展,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江西省的农业现代化,必须以金融作为杠杆,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按照这一具体要求,结合当前江西省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往往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为脆弱但又很重要的产业。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给予农业各种补贴和保护。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45%~95%,即使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也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0%[6]。前面分析的结果表明,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说明了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其次,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制建设。在道德风险的驱使下,金融机构容易过度承担风险,导致过多借贷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一,要及时的考察农户的最新动态,定期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以建立有效的信息信用环境,节约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拓展社会经济交往和交易边界,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顺畅性;其二,还要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要从立法、执法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法制环境规范化、制度化,尽可能减少呆账、坏账,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以更好地实现由金融机构资金农户需求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还贷这种良性循环。
第三,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器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趋短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意义更为重大。然而,一直以来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2005年,江西省农业保费收入为0.17亿元,全国农业保费收入为7.0亿元,在全国农业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只有2.4%;2009年,财政部联合地方省份的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农业保费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江西省农业保费收入增加至1.28亿元,全国农业保费收入增加到133.9亿元,但是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却下降到0.96%。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尽快制定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农业保险办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四,扩大金融支农资金渠道。①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完善的资本市场有利于资本集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针对实际情况,当前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引水”功能,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创建农业投资基金、农民技能培训基金、发行新农村国债等,通过对亟待发展的农业实行资本运作,以解决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资金需求的困难。②改革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的制度困境,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邮政储蓄机构施行的是“只存不贷”的政策,这使得农村资金的大量被抽走,当前江西省邮政储蓄机构要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功能由“抽水机”和“吸血器”变为“蓄水池”和“调节器”。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12-
07.
[2] 徐诺金. 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 金融研究,2005(11):31-38.
[3] 李爱喜,章玲超. 农村金融生态功能恢复原理与政策研究[J]. 财经论丛,2007(2):55-60.
[4] 韩延春,喻 伟. 金融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的内相似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2):83-95.
[5] 唐 赛,惠晓峰.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绩效实证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43.
[6] 朱 刚. 我国财政支农规模问题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1998(10):76-79.
A Study on the Lag Condition, Causes and Resolution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y in Jiangxi Province
Zhou Caiyu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East China Jiao T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
农村生态现状篇7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差生的表现状态和转化方法
缺乏来自家庭的有效监管和辅导,差生的面比较大,常常令数学老师们头疼不已。
差生“差”在何处?
1、数学基本理论知识会记而不能理解:学生在描述数学中的各类概念、定律、定理时为记忆而记忆,属于死记硬背,不能阐明易混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答题能力差:学生解答习题时不能洞察材料中所叙述问题的解题关键;不能根据解题关键正确列式;不能厘清文本中所叙述内容的解题难点;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题;阅读理解能力差。
3、学习思维混乱:差生解题逻辑性不强、结构松散不严密;知道大致结果却解释不了怎样达到结果,不知道运用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才能正确解题。
4、学习无自觉性:差生对于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内外练习、作业,完成的质和量都差强人意。教师常常需花大量时间盯差生的作业,往往是教师“推一下”差生“动一下”;对所学知识缺乏刻苦的动力;题目偏难时不愿动脑思考,图方便或抄袭或瞎做一气。数学学习中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探究意识不强。
5、学习主人翁意识不强:课堂教学环节,即使教师采用小组竞赛等形式从事练习活动,这部分学生始终以局外人的心态端坐在教室内;抱着对学科单元素质测试结果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前不愿扎扎实实搞复习,考试时完全指望考场上“临时发挥”或作弊过关;答题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交“白卷”。
如何转“差”为“优”?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差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差”为“优”就成功了一半。
1、多种教学手段使用的妙处。
大部分差生都认为数学枯燥且难学小学数学论文,需要在答题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勤思苦想。课堂上使用直观的教学用具或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教学辅助手段的植入,或采取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画一画、动一动、说一说等多种教学方法,差生会对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反应更深刻、更持久。
2、锤炼课堂教学用语,使课堂教学动静相宜、有趣有效。
差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意志力不强,往往上课时注意力涣散,容易受环境干扰、心绪久久难以回到课堂中。他们对教师缺乏激情和吸引力的讲课语言无动于衷。这时,教师可恰当运用艺术性的、幽默的、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每位学生进入思维活跃状态,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更渴望教师的真诚关心爱护,差生取得的一丁点进步要付出比优秀学生更多的心血、毅力。当他们有所进步时,教师真诚的表扬和对他们所付出努力的肯定是差生再接再厉的强心针。当差生体验了付出就有回报的成功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接受了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差生的主动性也会增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介绍一些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分层作业。注意差生组题目设计的针对性和低难度,及时表扬作业上有进步的差生;在课内外加强对差生的辅导,查漏补缺、耐心地帮助他们补习功课。教师要克服焦虑情绪,要有差生学习成绩在补差后效果不明显的心理准备;避免对差生加大、加重、重复作业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更厌恶数学。
2、大部分差生比较青睐记忆类的理论知识考查或简单的一步计算的思维训练题,不愿动脑筋深入思考较复杂的思维题。由于差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发现总结“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缺乏克服困难不服输的学习劲头,教师在补差时,要注意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如何思考分析问题,鼓励和激将并用,要随时纠正他们在解题中出现的偏差小学数学论文,逐步放手培养差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宽松与严格交织转化差生。教师对差生宽松,意味着差生可以只完成低层次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任务,可以在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得到老师大力表彰,可以得到老师课余的一对一辅导;教师对差生严格,意味着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会受到严格的诸如取消他们最爱的课外活动的惩罚。不少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意志不强、行为懒惰。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对差生降低学习目标的同时采取严格的措施督促他们完成目标。
三、认真做好每次测试复习和总结工作,注意让差生小步前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每次的单元素质测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差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作为考试题目,让差生认识到学习上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回报。考前教师应抽时间对差生不同的知识薄弱点“开小灶”,这样可使有些差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得较高分,逐步改变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自卑感,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补差工作艰巨而繁琐,上述各种转差方法综合运用对提高差生的成绩有一定效果。只要我们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引导转化差生,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农村生态现状篇8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方案,设计
Abstract:
The new rural planning, to new rural planning backer tuen desig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ec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ies to explore a way 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o be able to reflect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ning road
Key words: the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project,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靠山屯村隶属沈阳市辽中县杨士岗镇管辖,位于沈阳近郊的大型村庄,距沈阳南站直线仅36公里。位于新民县与沈阳市于红区之间;西临102国道,南侧靠近京沈高速公路;并与高花新区相邻。地处于辽河流域下流,地址平坦,起伏甚微,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属于南温带亚湿润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频雨。
二、现状分析
1、交通
靠山屯村与周围城市县城相距较近,并且西临102国道,南侧直达潘乌线,虽然周围交通发达但仅有一条通往村内的道路,对外交通很不便利,每天仅有两班客车至辽中县城;且村庄内部路况较差。现状交通影响村庄的对外联系,直接制约的村庄的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土地利用现状
村域内地势平坦,居住用地集中分布在村入口一侧,村内路况较差,现有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村庄的西南侧。土地未经过整体规划,现状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3、资源现状
靠山屯村耕地面积5220亩,鱼池精养面积600亩,粮食生产以水田为主其中水田3950亩,旱田1270亩,并有养殖业,冷棚种植,水果种植。靠山屯村有优良的自然景观资源,自然水域面积44.1公顷,是良好的旅游景观资源。大面积农田种植区是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基础。
三、规划理念及总体构思
1、规划立意:
构想霍华德的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洁净的水与空气、良好的排水、光亮的住房、幽静的庭园;无烟尘骚扰,无棚户之困境;有自由之气氛,具合作之氛围,兼具城乡之美,而无城市之通病、乡村之缺憾”。在设计中我们力求创造一个区别于城镇,能够保持乡村风貌特点并与其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摒弃大多数新农村规划中使用的集约土地,让农户搬迁上楼的规划手法,保持村庄院落式的住宅形式,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
2、设计理念
以“生态”为主要的设计理念,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示范村。首先,以靠山屯村的农业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以绿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工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其次,在其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生态景观;建设生态社区,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村庄。
2、基本构想:
靠山屯村有良好的水域资源,然而现状中村落的位置并没有与这大片水域面积相联系。在规划中,我们希望把人居环境与这大片水域的良好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但并不是单纯的让村民迁移到水域附近,而是通过整体的空间规划,创造一个适于靠山屯村居住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在形成一个有特色的能有体现生态村落特点的空间形态。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出村庄的特色与内涵。
在规划中我们基本构想是主要以水域南侧为规划重点部分,南侧除村庄的主体部分外,农田根据使用的性质结合村庄的发展,在整体形态上希望形成逐步向外发散状的形态。而村庄建设部分,依水势而走,空间形态顺应整体村域规划形态。
四、具体规划设计
1、 规划结构
由以上的分析,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两轴三区多组团”
(1) 两轴:生态景观轴、村庄发展轴
(2)三区:三个生态旅游区――体验农业区、人工湿地区、假日垂钓区
(3)三组团――居住组团、工业组团、公共开放片区
2、规划设计手法
结合靠山屯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靠山屯村的规划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特色,突出当地的自然及资源优势,创造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活和旅游休憩空间。在整体空间规划和构想中运用以下手法:
(1) 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并且满足村庄发展趋势要求。采用象征的手法,村庄的建设部分由生态景观轴与经济发展轴围合而成一片绿叶的形状,并且顺应着水域的走向,象征着村庄的无限生机与蓬勃发展。
(2) 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由点成线,线为合成面,最后形成村庄的完整规划形态。点即村庄中重要的道路交汇点也就是两处广场。线则是形成村庄主要形态的主要道路;面则是不同的功能片区。
3、村域规划设计
在整体村域范围内,水域以南的部分的农田以垂钓休闲广场为中心,发散状环环相扣布置。中心为体验式农业区(农家乐及采摘园为主);其次,为观光农业区;最外一圈为生态农业示范区(有机农业)。在规划过程中,不但考虑村域的整体空间形态并且考虑村庄的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村庄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也是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保证村庄的未来发展要求,才达到了规划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
4、建设用地规划设计
(1)广场绿地规划:村庄现状缺少公共活动广场。规划中主要设计两处广场,一是面向村民使用的内部活动广场;另一个是面向观光旅游的垂钓广场。村内的体育休闲广场建在村内历史遗址附近以绿带相隔开,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垂钓广场设计,以螺旋型为主体,成为村域整体规划的构图中心,并在水面上发散状形成几个独立的小岛,作为休闲垂钓岛。
(2)建筑:在设计中,改变村庄现状的行列式布局,并且保持传统的院落式住宅,建筑风格总体统一,局部又加以少量的变化,与水域农田相结合,体现出别有特色的乡村文化特点。
(3)道路规划:道路的规划主要结合村子的空间形态,形成叶脉的形状,主要道路也是两个轴线所对应的部分,两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形成村子的两个重要节点。
五、结语:突出乡村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现下,许多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体现“新”字而大拆大建,把新农村单纯理解为向城市生活靠拢,柏油马路,多层住宅,中心广场等,形成了许多前村一面的情况。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在规划中应多加考虑地方的建设方向、方式和该地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加以规划建设。通过的现状及村庄特色的实地调研,结合村庄的实际特点而设计出的,有地域性特征的,符合村庄发展的规划。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我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避免新农村的规划照抄城市样本,应保持乡村特有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洪荣光.基于特色理念的农村布局形态塑造研究―以湖北孝感新农村规划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
2.王建忠.唐俊.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思考―以衡阳县英南―天星片区新农村规划建设为例.四川建材.2009(2)
农村生态现状篇9
论文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 干群关系再整合
一、引言
(一)研究源起
随着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更是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农村秩序呈现逐渐和谐的状态。这其中,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由体制改革前期的矛盾尖锐过渡到当前相对和谐的状态,原来农村存在的干部和群众经常发生冲突的情况也逐渐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使笔者感觉到极大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哪些原因促使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了解其中的原因。
(二)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干群关系进行新的研究,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来归纳出这一时期农村干群关系所呈现的状态,以及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农村民主建设深入开展和农村集体产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干群关系已经由前期“矛盾”的状态进入到了“再整合”的状态。之所以称之为“再整合”,是因为在体制改革前期我国农村干群关系是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而在体制改革之后农村干群关系矛盾凸显,经过30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的农村干群关系又趋于和谐,这种和谐笔者归结为“再整合”。本文正是针对当前这种干群关系新的和谐状态为对象来进行社会学的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结论。
综合众多学者有关农村干群关系的研究,他们都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对农村干群关系矛盾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笔者认为虽然很多学者都认为目前农村干群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是就大的趋势上来讲农村干群关系已经步入再次整合的阶段,即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由计划经济时代表现为“整合”的状态进入社会转型之后的“分化”(矛盾冲突),再到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的“再整合”阶段。简言之,目前农村干群关系处于“整合——分化——再整合”这一过程的“再整合”阶段。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山东省某村进行,该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距镇驻地约1.5公里,靠近206国道,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村中主要道路都实现硬化;大多数村民家中都安装了自来水;路灯在2008年春节前夕安装运行,节日通宵工作,平日下午6点开始工作,晚11点停止工作;村庄目前状态良好,未发生大的事故或违法犯罪事件;村庄共有608户,总人数约为2038人(2010年数据),男女比例比较合理,其中外出打工村民约有300多名;村庄共有2273亩土地,其中岭地有800多亩,不固定地(包括树林及其他没有固定用途的土地)380多亩,其余为平原土地;村两委共有七人,其中有一人为高中学历,五人为初中学历,一人为小学学历;村中无大型企业,只有一些个体小型企业,如塑料颗粒制造厂,有一家农用车修理处,一家汽车修理处,一家摩托车修理处,五家杂货店,两家猪肉销售点,两家饭馆,三家农资销售处等;村中有图书室,但已经破烂不堪,不在使用,村中曾有过小学和初中,但现在已经迁走,现在只有幼儿园两处,均为私人经营;村中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有少部分老年人信仰基督教;08年村中总收入为963805元,支出为902477元;村中无各种协会组织,只有一所基督教教堂,无艺术团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了解其他研究者对这一状况的研究,帮助笔者进行自己的分析。通过文献可以比较快速的了解以往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中借鉴学者研究的优点,为自己观点的论述提供理论支持。
2.观察法
通过观察法观察村庄日常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村民和干部互动情况,来了解日常状况下村子的运行状态,以此来获得相关的观察资料。
3.访谈法
通过对村民以及村干部的访谈,了解村民与村干部对于村庄日常运行状态的理解,了解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同程度,了解村干部对于村庄管理的有效程度,了解现存的干群不和谐情况有哪些,了解村集体资产等分配情况等等。 三、三个时期的农村干群关系
(一)集体主义时期干群关系状况
在我国体制改革之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农村公社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代表。经济上以公社、大队为基础进行集体的农业等经济活动,村民个人所拥有的自由非常少,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控制村民,而且也从政治上、文化上来控制村民,村民个性发展程度比较低。此时的集体产权等的处置权完全掌握在公社或者大队,同时由于村民个性发展程度低,因此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村民很少会与村干部发生矛盾冲突
(二)体制改革后30多年的干群关系
在经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渐在农村消失,经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代替了以往农村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农民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自由度,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农民的个性开始成长。但是,传统体制对农民的束缚依然存在,比如对农村土地的分配等还需要通过村委会等来实现,同时各种费税依旧是农民一种负担。再加上集体产权分配的不公平等,是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关系比较紧张,经常产生矛盾。最明显的冲突还是表现在对产权的分配上。而实际上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是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利益的争夺,是两者之间的博弈。
(三)新时期的干群关系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土地补贴等政策之后,农民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利益争夺的领域减少,农民虽然仍然生活在村庄中,但是受到村庄的限制进一步减少。这一时期干群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和谐,仍存在一些冲突。这些冲突还是围绕着集体产权来进行的。但是相对于前一个时期的干群关系来说,这一时期这种关系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形成一种“再整合”的状态。
四、集体产权博弈中的再整合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费改税、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行,原有的农村干部和群众之间博弈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农村基层干部所能影响到的农民生活的范围也不断缩小,这是当前干群关系相对和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博弈并非就此消失,而是仍然存在着。
(一)集体土地上的博弈
笔者调查的村子中,村委会和村干部所能支配的集体产权已经没有多少了,主要是村子所拥有的土地,这些可支配的土地是除去每口人所固定享有的耕地、按年份承包给村民的以及无限期承包给村民的土地。前文笔者所描述的“不固定地”就是村委会和村干部所能支配的,在访谈中笔者获得的数据是800多亩,而根据笔者通过多方调查得知,不固定地的数目要多于800亩,大约能维持在1000亩左右。因为调查的村子里耕地主要是用来搞经济作物,比如大棚蔬菜、花卉,苗圃等,村民对于不固定地的需求要相对多一些,所以在土地上村民与村委会的博弈显得尤为明显。根据对村民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村干部对于不固定地的处置大体上是以每亩每年500元左右的价格承包给村民,具体承包年限基本上都是10年,而且10年的承包费要一次性交齐,每年承包出去的土地数量也不固定,多则几百亩,少则100亩左右,计算下来,每次承包土地村委会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土地的承包机会并非人人平等,这其中村干部主观愿望体现的比较明显,可能有钱有势的村民会更容易获得对土地的承包。
(二)宅基地上的博弈
随着村民的世代繁衍,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宅基地的需求不断加大,但是国家国土部门对于农村农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规划是有法律依据的,这也造成了很多农村居住用地数量少。笔者所调查的村子也存在这种情况,由于国土部门所给与的居住用地有限,所以宅基地也成为了“紧俏品”,原来可以花3000元左右办理使用证,现在就需要花费7000元左右。而宅基地给谁很大程度上受到村委会以及村干部的影响。另外,上级政府提倡建设社区型村庄,即“农民上楼”,因此对于宅基地的获得上难度增大。根据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完工后的居民楼可能会以15万左右的价格出售给农民。
总之,干群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所关注的是矛盾的程度如何。在对于产权上的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村干部廉洁程度,对于村子的收入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受村干部影响的。笔者访谈中了解到,该村往届干部中,不乏依靠村集体收入而“发家”的。村干部是否廉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群关系的和谐。
五、小博弈大和谐
尽管当前农村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同类型的博弈,但在整体上是和谐的。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农民的收入增长实现了“九连快”。在2012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共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36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产量的“九连增”。农民的收入的增幅程度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程度。其中,出售农产品等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成为重要来源和支柱,政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当前新时期农村和谐状态的出现,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更是由于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本质上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干群关系“再整合”中实现的和谐依赖与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对于村民的限制减少,农民获得了新的自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获得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对于农民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农村集体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生活上的归属,村干部成为村民的服务提供者而不再是管理者,因此有助于农村干群关系的和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农村生态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分布;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9107(2012)02-0042-05
引言
不管是出于对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担忧.还是基于公平角度的考虑,地区入差距或地区经济趋同问题始终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在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中,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又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上升到5153.2元,增长近39倍。但在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持续扩大,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愈加严重。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和最低的甘肃省为例,1978年,上海市与甘肃省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