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斯法典到分级制度:尺度是用来突破的》,2014,1905电影网
失去了本土的银幕配额意味着什么,电影人都清楚。
毕竟,因取消配额制而消失的墨西哥电影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韩影人最大的创举还是推动了《电影振兴法》的确立,用分级制代替审查制。
上到刺杀总统,下到性侵丑闻,支棱起来的韩影无所不拍。
之后,势不可挡的韩影开启了逆袭之路。
如今,即便你不愿承认,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韩影起来了。
不外乎,《寄生虫》拿奖拿到手软,领奖台上的奉俊昊从不独揽功勋。
不止一次地说,自己的今日功劳归功于前辈。
韩国出一部《寄生虫》背后有太多人的血和泪。
好莱坞,忠武路。
一个吃了自由的苦果,一个带了不自由的枷锁。
这是个折中之法,并非是个万全之策。
在不自由的范围内自由着,或许是对电影最好的方式。
>>>>国内:任重道远
咱们国内第一次出现分级电影,应该是2017年的《大护法》。
宣传上特别打出的“PG-13”是国产电影首次尝试的自主分级。
《大护法》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它动漫的外壳下,故事的深度并不是所有未成年人可以理解。
在我们国内,电影属于大众电影,人人可看。
幼儿园的娃娃可以看《熊出没》,也可以去看《八佰》。
1.3米的标准只针对能不能买票,至于看啥基本管不到。
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红海行动》《美人鱼》,殊不知这些电影在别国都算是PG-13级的。
于是,小孩被电影吓哭的事屡见不鲜。
一秒爆头的暴力场景、充满性暗示的台词比红太狼拿平底锅揍人和五颜六色头发的动漫少女的误导性强了不知多少。
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地带着自家娃去看。
一方面,是家长的教育水平确实有限,只顾着自己看得爽了。
另一方面,是家长们确实不知道电影内容,“误入”其中。
可,如果为了保护孩子,全部删减去那些场景。
那对于电影里说,不得不说是个损失。
一些东西孩子理解不了,成人也不用理解了吗?
把成人拉到孩子的范围,不失为一个笑话。
可见,分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谢飞导演就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施行分级制。
2012年,一封呼吁信引起不少影人的共鸣。
此后数年,谢老一直执着于此。
同样执着于分级的还有冯小刚。
和王朔合作时期吃瘪的事暂且不论,商业片《天下无贼》也曾让他伤透了脑筋。
女贼转变的动机几次易稿,冯小刚有些心累。
“通过这件事,我特别希望尽早出台电影分级,好让电影人避免一些尴尬。”
分级迟迟不来,让导演们有些发愁。
有些镜头扔了,可惜。
不扔,不行。
后来,意难平的《一九四二》上映了,同样的尴尬再次上演。
冯小刚不得不旧事重提。
当然,这一切广电都看在眼里。
早在2003年,嘉兴导演年会上,冯小刚又一次提起了分级。
刚落下话,就有回应了:
“早在非典前,我们电影局就此开了研讨会,就分级一事,组织了高法、高检、妇联、军队、公安等多家单位在内相关人士进行探讨,绝大部分人同意电影分级制度。大家认为只有分级才能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这也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规。”
眼看着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还是歇了菜。
怪的了谁,这次还真是怪自己不争气。
分级信号一出,就有人使幺蛾子。
《大鸿米店》里几秒的情欲戏被宣传方大肆炒作。
甚至,还宣传这是“中国第一部分级片”。
这么一搞,分级哑了炮,连《大鸿米店》都上不了。
最受伤的还要数导演黄健中。
电影没了,人也懵了。
所以说啊,有人惆怅分级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级后,创作者能在范围内自由创作,观众们也能各取所需。
这看似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资本不见得会多乐意。
他们巴不得一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赚更大群体的钱。
一旦盘子小了,利益少了,免不了有人动歪心思。
分级之后,会不会有人打着拍限制级的旗号搅乱电影市场?
又会不会让“限制级”成了电影营销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从“开化”到“开花”:韩国电影是如何崛起的》,2014,1905电影网
3.《国产片删改往事:这26年来,张艺谋们失去的,何止一秒钟啊》,2020,宅总有理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