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栏】初级综合能力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附思维导图)
原标题:【社工专栏】初级综合能力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附思维导图)
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初级综合能力第三章主要讲的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含义和二者关系、人生各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在2013-2017这五年真题中,占比8.8%,平均每年有7道题目,其中单选5道,多选2道。高频考点集中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家庭教养模式和人生各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复习时应对以上高频考点进行重点复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内省经验
行为适应
社会规范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娇纵型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丧偶与哀伤辅导
考点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考频:★★★★★
重点理解的专业关键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
2017-13.小明参加数学建模小组,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小明十分开心,上述活动满足了小明的()
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归属与爱需要
参考答案:D
2
2015-13.小丽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由于当地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多,同行之间互动很少,为了更好地融人这个群体,她报名参加了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继续教育培训,并注册成为该协会会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小丽追求的是()的需要。
A.安全
B.归属与爱
C.尊重
D.自我实现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3
2013-13.初中生小影平时学习很紧张,但她还是希望能挤出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去唱歌,打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影的这种想法是出于( )。
A.对安全的需要
B.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C.对尊重的需要
D.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B
4
2014-15.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基本需要之间的层次与顺序并不重要
B.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与受到别人的尊重
C.需要层次论较注重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
D.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后,安全需要会增强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马斯洛层次需要论的特点。A错误,这个需要是讲层次的;C错误,娜斯洛层次需要论具有是总结性和普遍性的;D错误,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安全需要作为低层次的需求会减弱。)
5
2014-65.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刚入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讲授人际交往技巧,协助他们与其他同学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他们成为班级的一员;辅导学业和培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获得同学的认可。该该服务直接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答案:CD(本题对马斯洛层次需要论进行了多层次的考察。“人际交往技巧,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他们成为班级的一员”是“爱与归属的需要”;“辅导学业和培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获得同学的认可”是自我尊重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如下图所示:
(1)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2)安全需要。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归属的需要即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照顾,友爱的需要即需要友谊和爱;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的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分为内部的尊重即自尊,和外部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报复,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
(1)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
(2)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会减弱。
考点3-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考频:★★
重点理解的专业关键词: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阿尔德弗尔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
2017-64.关于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类需要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B.生存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方面
C.关系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D.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还可能会增强
E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参考答案:ADE(A和D是ERG理论不同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特点,B是接下来要讲的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的内容,C错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成长的需要的内容;E是ERG理论的基本观点。)
2
2013-17.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新入职的员工春游,大家通过春游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提升了团体的凝聚力。根据阿尔德弗尔的理论,这一做法主要是满足了员工的()
A.尊重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成长需要
D.关系需要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团体的凝聚力”指的是关系的需要。A和B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阿尔德弗尔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即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
(2)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
(3)成长(Growth)的需要。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跟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同的是:
(1)ERG不强调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不会;
(2)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考点3-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考频:★★
重点理解的专业关键词:重要的初级关系
阿尔德弗尔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
2017-14.小明和家人在地震中受伤,他和他的母亲被送到不同医院救治,父母不在身边,小明当前必须满足的中介需要是()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经济上的安全
C.无害的自然环境
D.安全的住房
参考答案:A(考虑到地地震后对自然环境和住房的需要,此题容易误选C或D,但要注意到题干中重点想表达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使小明缺乏安全感,所以选择A。)
2
2015-14.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呼吁政府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倡导绿色环保出行,根据菜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这种行为反映出的“中介需要”是()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适当的教育环境
C.自然环境的安全
D.良好的社会环境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注意此题不要误选D。要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1)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自主是自发、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
(2)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他们列举了11种中介需要,即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
考点3-4:人类需要的类型
考频:★
重点理解的专业关键词:社会性需要
人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2016-1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体现出的人类需要类型是()
A.爱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学习的需要
参考答案:D(此题可以根据理解来答题,D是精神需要中学习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我们将人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要,如人对学习提高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等。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发展性需要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考点3-5:人类行为的类型
考频:★
偏差行为
内省经验
行为适应
社会规范
人类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2016-15.王大爷身体一向很好,最近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后,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与家人吵架。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小李认为王大爷出现了行为问题,小李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统计学标准
B.内省经验标准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标准
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得知,王大爷身体一向很好,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属于人体的器官功能受损导致的偏差行为。)
人类行为的类型
(一)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来自遗传,不需要学习;习得行为是后天学习的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这是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积极和消极来划分的。
(三)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的是正常行为,反之是偏差行为。
这里有个非常细节的考点,就是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
(1)统计学标准。是指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
(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当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就是正常行为;
(3)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如果由于器官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是偏差行为。
(4)个人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的判断。
考点3-6: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考频:★
社会子系统
同辈群体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1
(2013-65)某职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小刚是社会工作者小李的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在一次面谈中,小刚说“你问我为什么抢劫,其实,我以前一直是个好学生。小学四年级时我来到这里,我的爸爸妈妈忙着做生意养家,根本不管我,老师对我其实很好。我的朋友都爱去游戏厅,这儿的游戏厅只要给钱,什么都不管。家里不给钱,我才变成这样的。”小刚的话表明,影响小刚实施抢劫的主要社会环境要素有( )。
A.学校
B.大众传媒
C.家庭
D.朋辈群体
E.社区
参考答案:CD(题干中提到“爸爸妈妈不管我”,这是家庭因素,“我的朋友都爱去游戏厅”,这是朋辈群体的影响。注意不要选A,题干中提到“老师对我其实很好”,说明学校不是影响实施抢劫的环境要素。BE项没有提到。)
社会环境是一个及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是使用者行动的外部环境。
纯社会环境可简称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社会工作不但关注这些社会子系统,而且关注它们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因素互动所形成的动态环境,关注各种要素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具有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和独特性。
考点3-7:家庭的类型
考频:★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1
2017-15.小苗父母在国外工作,他与妹妹住在亲戚家,爷爷,婶婶,堂妹一起生活。这样的家庭属于()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扩大家庭
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排除AB,题干中虽然没有两对同代的夫妇,但存在旁系亲属关系,联合家庭中除直系亲属关系外还存在着旁系亲属关系,所以选C;教材中没有对扩大家庭进行讲解,容易误选D。扩大家庭是由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已婚子女,或已婚兄弟姐妹的多个核心家庭组成的家庭模式。题干隐藏的信息是兄弟姐妹是未婚,排除D。)
家庭的类型
(一)核心家庭
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这种家庭规模较小,家庭关系较为简单,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家庭形式。
(二)主干家庭
是指由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主干家庭是核心家庭在纵向上的延伸。
(三)联合家庭
是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在联合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除直系亲属关系外还存在着旁系亲属关系,如妯娌关系,比较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四)单亲家庭
是指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造成单亲家庭的因素有离婚、丧偶、未婚生育等。
(五)丁克家庭
是指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除了以上一些家庭类型外,还有单身家庭(由鳏寡孤独形成的)、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形成的)、空巢家庭(子女上学或外出工作形成的)等。
考点3-8:家庭教养模式
考频:★★★★★
娇纵型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家庭教养模式主要有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和民主型等类型。
1
2016-14.小玲的父母对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包揽一切,学习上严厉要求,上述家庭教养模式是()
A.专制型
B.支配型
C.骄纵型
D.冲突型
参考答案:B
2
2017-16.李先生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小,还不懂事,要严格管教,不能由着孩子,因此孩子一犯错就打一顿,根据上述情况,李先生的教养模式属于()
A.专制型
B.支配型
C.娇纵型
D.放任型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3
2015-16.小阳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班主任在家访中发现,小阳的父亲经常出差,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小阳的母亲没有工作,成天忙着打牌和炒股,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不关注,据此,班主任判断小阳的家庭教养模式是()
A.冲突型
B.支配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参考答案:D
4
2014-16.王女士平时工作非常忙,但她每天总是挤出一些时间,听儿子讲发生在幼儿园的事情;即使儿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王女士也不会简单批评,而是会问他事情的经过;每次带儿子逛商场时,都都跟儿子商量好只能挑选一件玩具。王女士对儿子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
A.民主型
B.放任型
C.支配型
D.娇纵型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5
2013-16.小波的父母平时鼓励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在报特长班时也会征求他的意见。小波在学校遵守纪律,期末选三好学生时很多同学都投了他的票。小波的家庭教养模式属于()。
A.娇纵型
B.专制型
C.放纵型
D.民主型
参考答案:D
家庭教养模式
(1)娇纵型
指父母盲目地溺爱和疏于管束。
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
(2)支配型
指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过度保护,一方面又期望过高。
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清高孤傲等心理特征。
(3)专制型
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容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4)放任型
家长缺少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
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5)冲突型
家庭成员间人机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
容易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库、撒谎,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
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
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考点3-9: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考频:★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
2014-13.社区是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
A.传授科学技术知识
B.规范个体价值导向
C.约束社区成员行为
D.持续改变成员立场
参考答案:C(A是学校的影响;B是同辈群体的影响;D项表述错误,社会环境的特征之一是相对稳定性,会改变成员的立场,但是能持续改变成员立场的可能是《奇葩说》吧。)
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2)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
(3)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4)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是现代的城市社区所缺乏的,所以我们要做社区营造)
考点3-10: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考频:★★
1
2015-6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一新建居民小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小李针对社区居民不太了解社会工作服务的情况,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促进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此时,小李的适当做法有()
A.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各楼楼长
B.到居民家中走访宣传项目
C.为居民开办社会工作知识普及班
D.通过短信平台宣传项目
E.利用社区公益广告牌进行宣传
参考答案:DE(此题注意题干中“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考察的是对大众传媒概念的理解。)
2
2014-64.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有()
A.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B.可以通过重复传播来改善青少年的行为
C.可以使青少年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D.可以使青少年遵守行为规范
E.可以提供信息引导青少年的行为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CE(此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ACE,对比大众传媒的影响,ACE项的表述是完全符合的;B项有个前提是“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并且是“改变”受众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改善”;D项原话表述是“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并不一定能使青少年“遵守”规范。个人认为这道题出的不够严谨。)
大众传媒的类型
(1)旧传媒
包括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
(2)新传媒
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
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信息,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影响;
(2)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3)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4)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5)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考点3-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考频:★★
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
1
2015-15.为实现邻里互助和环境保护目标,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倡导开展了“骑车出游”活动,活动开展半年后,小区居民都切身感受到邻里关系的融治,互助精神蔚然成风,这反映出()
A.生理因素影响人的成长
B.社会因素影响人的成长
C.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影响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C(此题讲得是“骑车出游”的行为影响了“邻里关系”这一社会环境(社区),使其更融洽。)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三)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四)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是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平衡,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考点3-12: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婴幼儿阶段
考频:★
依恋关系
无意识记忆
机械记忆能力
符号思维能力
安全型依恋
人类个体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又是相互影响的。 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了解个体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合适的服务。
1
2013-14.安全型依恋关系会促进自我认识更早地形成,这种关系主要产生于( )。
A.2~3岁
B.6~7岁
C.12~17岁
D.18周岁以上
参考答案:A(依恋关系主要产生于婴幼儿时期。)
婴幼儿阶段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婴幼儿阶段身高、体重和大脑的发育迅速。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只有成人的25%,半年后就会增长一倍,到2岁时就达到成人的75%。
2.心理发展
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2周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
1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
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
7个月到2岁时社会性情感连接建立阶段;
2到3岁时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婴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
第二阶段是退缩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在婴幼儿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往往有更多的探索行为,这能够促进他更早地形成自我认识。
考点3-13: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学龄前阶段
考频:★★
自我意识
表达机能
思维机能
性别认同
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以下五大核心能力: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以下五大核心能力: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具有以下五大核心能力: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1
2015-64.根据人生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6~7岁儿童的发展特点有()
A.语言能力以表达机能为中心
B.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C.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
D.开始了道德的发展
E.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参考答案:CDE(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由以表达技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A错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是婴幼儿时期,B错误。)
2
2013-64.学龄前期儿童通过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下列属于学龄前期儿童自我意识组成部分的有( )。
A.自我实现
B.自我体验
C.自我保护
D.自我控制
E.自我评价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DE
学龄前阶段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水平,这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任感和独立感。
2.心理发展
语言发展迅速,体现在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主要有以下特点:能正确掌握本土语言,词句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儿童生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
3.社会性发展
学龄前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
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
已经能从人的外表来认识性别,开始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建立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
开始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考点3-14: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学龄阶段
考频:★★★★
校园欺负
学龄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意外伤害、校园欺负和性伤害等,其中,校园欺负是重要考点。
1
2017-17.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为小学生提供小组服务,针对煤气使用,交通出行,游泳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学龄儿童的特点看,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
A.防范校园暴力问题
B.避免儿童性侵问题
C.减少儿童功利行为
D.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参考答案:D
2
2017-65.小刚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同班的小明经常在放学后拦住他,向他索要零花钱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的服务有()
A.立即打电话报警要求警察干预
B.教导小刚自我保护的方法
C.对有欺凌行为的小明进行辅导
D.与小刚的父母沟通加强防范
E.联系学校在校园开展反欺凌教育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CDE(题干中的索要零花钱还达不到要报警的地步。)
3
2016-65.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金设计了一项旨在减少校园暴力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
A.为施暴同学提供社区矫正服务
B.提升受暴同学的自尊心与社交技能
C.配合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
D.推动成立包括老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委员会,加强沟通
E.协助学校管理者推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文化建设
参考答案:ABCD(E项文化建设的主题不太合适。)
4
2015-17.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他所服务的小学里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小王制订了干预方案,其中属于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是()
A.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
B.帮助学生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方式
C.提升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D.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反欺负行为”班会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针对学校进行的干预措施”。)
学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生理发展
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动作方面,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二)心理发展
语言发展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上。
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已经能够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力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力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力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三)社会性发展
学龄期儿童通过在校学习,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发展了更符合实际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的评价他人。
社会交往对象是父母、同伴和老师,与他们的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儿童意外伤害
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2.校园欺负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欺负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负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
一是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联络学校各有关部门,就学校中的各子系统的干预对象制定特定的干预方案,并建立检测评估体系;协助学校管理者推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无欺负的良好风气,制定惩戒制度;加强校园安全监控,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推动成立包括学校、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委员会,强化家长与学校的联络与沟通,即使发现欺负行为并实施干预;指导教师在班级内定期开展反欺负行为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正确的交往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针对受欺负者、欺负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培养受欺负儿童的自信心与正确的社交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纠正欺负者的攻击行为;鼓励旁观者给予必要的帮助等。
三是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社会工作者可对欺负者的家庭进行访视,评估家庭在欺负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对父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父母的认识水平;改善亲子关系,纠正不当的教养方式;减少家庭中暴力行为的出现,为儿童树立行为榜样,要求父母对儿童的欺负行为进行监督,配合学校和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等。
考点3-15: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青少年阶段
考频:★★
青少年阶段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
1
2016-16.初二(3)班的班主任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吴反映,班里学生小涛最近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滑。家长也反映小涛最近爱与家长顶嘴,总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们凭什么替我拿主意!”根据小涛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吴正确的判断和建议是()
A.小涛出现学习障碍问题,需首先介入
B.小涛的情绪出现两极化发展特征,需严格管控
C.小涛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需加强人际沟通
D.小涛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了问题,需转介接受治疗
参考答案:C(B项“严格管控”不正确。)
2
2016-17.初中生小强的父母经常因吵架而闹离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气氛压抑。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强时尤其要注意()
A.小强是否有自我中心心态
B.小强是否缺乏安全感
C.小强是否有胆小儒弱的行为
D.小强是否有自卑心理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生育的能力。
2.心理发展
青少年的思维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二是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度的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青少年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情绪发展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的具有两极性。
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使青少年经常出现反抗情绪,需要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
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性心理有了相应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性意识的发展。
3.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期的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征。
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网络成瘾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两个层面进行。
预防层面,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
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提供有效帮助。
考点3-16: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青年阶段
考频:★
1
2014-14.小陆结婚生子后,常常抱怨照顾孩子占用了太多精力,想回到之前“二人世界”的日子。小陆目前遇到的是()
A.身体适应问题
B.家庭关系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角色转换问题
参考答案:D
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特征
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
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2.心理发展
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
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虽略有下降,但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
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思维。
青年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般能力由思维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语言和操作技能组成,主要表现为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特殊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3.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的发展。
青年人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发展和成熟上。
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青年人的社会情感有了明显的发展,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友谊和爱情的发展。
青年人在思想或行动上作自我调整,借以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的过程,就是心理适应。
青年期个体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婚姻、职业和子女的适应上。
考点3-17: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中年阶段
考频:★★
1
2016-64.关于中年阶段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情感趋于深沉稳定,婚姻更注重情感
B.认知发展错综复杂,固定智力出现缓慢下降
C.更年期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烦躁易怒
D.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更智慧地解决问题
E.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个人的生活巅峰
参考答案:CDE(中年阶段婚姻更注重责任,A错误;固定智力继续上升,B错误。)
2
2014-17.关于中年阶段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婚姻关系中的责任感超越情感,更加务实
B.社会角色的活跃性逐渐消退,社会地位下降
C.个体适应表现在婚烟、职业和子女适应方面
D.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的发展
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是老年阶段的特点;CD是青年期特点。)
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人进入35岁以后,酮体细胞数目开始逐渐减少,致使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则要晚一些。
更年期导致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2.心理发展
中年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
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
3.社会性发展
中年人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并体现出符合其身份的社会行为。
在这一阶段,工作养家、教育子女成为其重要的责任。
同时与朋友、亲戚、同事维持和谐关系。
中年人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表现在:
第一,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治理感上升;
第二,婚姻中的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
第三,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
考点3-18: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老年阶段
考频:★
死亡问题
哀伤辅导
1
2013-15.张大爷五年前退休,没有子女,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在家。最近,他摔伤了腿,医生告诉他需卧床半年,高额的医药费开支让他不堪重负。他深受打击,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半夜常常做噩梦,社会工作者介入后,经评估张大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退休后产生的无用感
B.经济支出增加导致生活困境
C.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恐惧感
D.人际交往少导致孤独寂寞感
参考答案:C
一、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脊柱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
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
2.心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型性的一面。
老年期的思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较快,而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因素则衰退较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
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到七八十岁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
3.社会性发展
老年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他们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二、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失智和失能
2.精神健康问题4.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3.死亡问题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也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导致内心焦虑和恐惧的根源。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有:
一是丧偶与哀伤辅导,帮助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悲伤情绪,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二是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死亡;
三是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