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法定代理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所以确定法定代理人就是确定监护人,确定监护人的方式有意定监护、协议确定监护人、遗嘱指定监护人等。
一、监护人如何确立
监护人的确立需要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两个维度去分析,具体如下:
一、怎样确立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怎样确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亲属;
3、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确立方式具体如下:
1、法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2、指定监护。指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3、委托监护。委托监护是指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
4、遗嘱监护。遗嘱监护是指被监护人的父母用遗嘱为其指定监护人。
二、监护是指哪些
监护是公民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特定财产权利的制度。被监督和保护的公民或社会组织称为监护人,被监督和保护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称为被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两种设置监护方式:
1、法定监护,是指法律直接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2、指定监护,是指人民法院或者其他组织在没有法定监护人或者对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下指定监护人。
三、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成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一般是配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