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女人一咳嗽就漏尿?看到地下通道憋不住尿的阿姨,我好想哭……

  北京的早上。

  我像往常一样匆匆走进地下通道,赶8点05分的班车。

  下了楼梯经过转角时,猛地看到一幕:

  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扶着墙、叉着腿站着,尿液急哗哗地顺着她的裤裆、裤腿流下。

  旁边站着一个男人,像是她的老伴儿,用方言大声咒骂着。

  大意是怎么就不能坚持一下,太败兴了!一副要和这个丢人现眼的老婆子划清界限的样子。

  阿姨虽然背对着人,但也能听到她不断自责叹气,窘迫不堪。

  猛地看到这一幕,我有点惊着了。但像其他匆匆赶路的人一样,也只是边走边看了几眼,迅速走掉了。

  班车上一路,我脑子里都一直浮现这个场景。

  从外貌装扮看,这对老年夫妻应该是从外地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可能刚从早高峰的公交车上下来。

  那个阿姨也不知道憋了多久,下了车没走几步,实在憋不住了只得就地解决。

  想到她又窘迫又难受,还被老伴儿责骂的样子,我鼻头一酸,有点想哭。

  

  (来源:soogif.com)

  中午休息时,我把这个事讲给两个同事听。

  她们听后也是很震惊,其中一个同事表情很凝重地问我:

  “真的会有这种憋不住的情况吗?我婆婆好像也有类似的问题。”

  “最近两三年她都不爱出远门、不爱去景点,理由是怕找不到厕所。这个十一假期我们车票、住宿都订好了,全家劝她都没成功,最后她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

  “说实话,我没以为是病,还觉得她事儿多。”

  听完她的话,我建议同事尽快带婆婆去妇科或泌尿科看看,是不是得了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兼有)。

  早上见到的那个阿姨很可能也是这个病。

  

  推测原因:

  症状相似。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症状就是:突发尿意且排尿不受控制;排尿次数增多;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年龄和性别吻合。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1%,10个女人3个中招,其中四成都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1]。

  中老年女性容易中招的原因多和怀孕、生育等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相关。随着年纪增大,盆底肌肉松弛、力量减弱;同时,激素水平的改变等原因可能导致子宫、膀胱等脏器离开原来的位置,因重力而下垂。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推测,如果真的有这些症状,还是需要到泌尿科或妇科诊断,有些患者不是单纯的急迫性尿失禁,有些可能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是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引起的。

  总之,总觉得尿急可能是病!一出门就找厕所,不是个人意志力差或矫情、事儿多。如果家人有类似的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带Ta就医。

  急迫性尿失禁早期症状不严重时,可以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康复训练改善症状:

  1. 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患者需要减重、改变液体摄入量、减少利尿物质的摄入[3]。

  2. 膀胱训练:包括延时排尿和定时排尿。

  

  延时排尿:在每次有尿意的时候尝试推迟排尿10分钟,训练目的是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延长去洗手间的时间间隔,直到两次去洗手间的间隔能达到3~4小时,使每次排尿量大于300毫升[2,3]。

  定时排尿:可以用图表记录每次排尿和漏尿的时间,尽量固定在这些时候去洗手间[2]。

  3. 凯格尔运动:可以先在排尿初期尝试停止排尿,感受控制排尿的肌肉收缩;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练习这个动作。

  

  具体做法: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每组10~15次,每天训练3~8组,持续至少8周[3]。

  严重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正规治疗后,尿急这个难言的尴尬都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后记: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自己能走过去对阿姨说一句:“没关系,没关系的。”我更希望他们能看到这篇文章,早点去医院看看。

  

  审稿专家:

  祖雄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王姝|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朱兰, 郎景和, 刘春燕,等. 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044(010):776-779.

  [2]WebMD.Urge Incontinence.2020.https://www.webmd.com/urinary-incontinence-oab/urge#1-3.

  [3]那彦群.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201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