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电影《女儿国》这部电影?
这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回答。
今天重温郑导演上一部《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面唐僧说了一句:“有字我不能胡扯啊。”当时看来只是会心一笑。过年前后刷了两遍女儿国,这句话还是要还给郑导演。
一天,小和尚去找一位禅师请教问题:“涅槃经,我有不解之处希望你能指教。”禅师:“我不认识字,请你把经文读给我听。”小和尚笑道:“字都不认识,怎能解释经?”禅师说:“真理就像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你我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所在,但手指不是明月,看明月也不一定要通过手指。”
谢邀。以下奉上评论。
西游记之女儿国》:不只有特效,更有‘情味’
这世间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
——《西游记女儿国》
“IP电影”,一个极为普遍而火热的词汇。放眼望去,如今之影视界,竟是IP之天下。何为‘IP电影’,说通俗了就是这个电影‘有源可寻’,小说、典籍、歌曲、广播剧、话剧、经典的人物形象,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来源,经典留下的一个‘残渣剩羹’都有可能成为一部票房极高的电影,‘拾人牙慧’已成为中国影视界的‘新常态’。
《西游记女儿国》便是以《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衍生而出的‘大IP’之作,其导演郑保瑞可谓是一个‘野心家’,他先后推出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三部电影,且每部都在春节档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他的目的是拍出整个西游系列,胃口不可谓不大,据推测,下一集就是《西游记之火焰山》。
文字有限的《西游记》小说,却发掘出了无限的‘影视价值’,这究竟是好是坏,目前还无法下结论,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要拍,就不要只想着‘商业化’,更要提炼其‘艺术化’,而这艺术的来源,无外乎一部‘神魔妖怪皆有情’的《西游记》。
淡如水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很显然的‘被充当’起‘素材库’的职责,凡是后世改编,无论贴合与否,全从中取材,且‘取之不尽’,这不仅是这部书博大精深,更是后人脑洞大开的结果。
单就书中‘女儿国’一节,吴承恩老先生写得是极为平淡的。所谓‘隔断尘缘离色相’(原著语),‘女儿国’于唐僧师徒四人而言,仅仅是佛门修持路上的一个‘情劫’,一座‘情关’,但书中毫不言情,而只用了‘色相’二字,无论是‘托国之富、倾国之城’的女儿国王,还是‘如来也疼难禁、观音也近她不得’的毒蝎子精,都归于‘色相’,而‘色相’也有正有反:女儿国王是‘烟花’,毒蝎子精则是‘色邪’,一正一邪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情劫’。
在电影《西游记女儿国》中,最后借观音的话阐释了电影的‘情之主旨’:爱一人与爱众生!这个答案很简单,也很难。爱一人,舍众生,那是忘川河神的选择,他错了;爱众生,而弃一人,那是唐僧即将要做的选择,他没做,他也没错。正如如意真仙所说:“这一人难道就不是众生吗?”就要为‘众生’牺牲吗?其实这个答案就是该部影片的精髓所在: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在大家疯狂吐槽郑保瑞的‘西游系列’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这一系列的影片已经上映了三部,其实每一部都蕴含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深奥的佛理,其他两部,笔者会陆续为大家解读,这里我们只说‘女儿国’。
要弄明白这部影片真正讲了什么,就要弄通《金刚经》里面的这句话。何为‘金刚’,不外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能够如‘金刚’一般内质坚硬、稳固如山,而达‘不动’之境界,这便是此经妙理。若要‘不动’,便须‘不取于相’,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上面提到的‘我、人、众生、寿者’皆是虚妄不实的。明白此理,也就明白了影片中唐僧‘爱一人还是爱众生’的选择了。
甘如醴
电影《西游记女儿国》的不俗之处便在于它善于‘取经’,不仅取材取谛于原著,更借鉴了《86版西游记》(六小龄童经典版),书是死的,而‘86版西游’却是活的,他让‘死的书’有了‘人情味’,‘老版西游记’用一种中正平和的态度公正客观地塑造了这段‘女儿情’,犹记得两人初见时,女王对唐僧‘三次通名,俱未听见’的一见钟情以及女王与他梦中相会、私绘图像、同游御花园等经典桥段的演绎,无一不诠释出这段‘情’的珍贵。在电影《女儿国》中,国王对唐僧如是说:“我梦见你蓄起了长发,但却不快乐。”这大概便是受到了‘老版西游’的启发。
影片中的水形特效受到了众人的好评,其实,这个‘水’不是‘特效’,而是该片的表现形式——水的形式:孕育生命,走进情劫,苦海历劫,水中解劫。凡此种种,皆从水中来。俯仰视角的转换中,透漏着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猪八戒是热笑话,沙和尚是冷笑话,唐僧规规矩矩,孙悟空平平淡淡,国师与忘川河神是新瓶装老酒,少女型的国王是旧人穿新衣。
西游是神魔小说,‘幻’是其总体特性,而女儿国是写情,‘慢’是它的特性(细节描写,眼里有戏,意向、表情等),所以便有了:前面舒缓却给人快感,后面明快却给人一种无聊的感觉,这是观众心理诉求的感知,也决定了你是在看热闹,还是看门道。
情如海
也许你还不知道,电影《女儿国》不仅是对‘情’的考问,也是对‘天理’的挑战与反叛,是具有叛逆色彩的。
《西游记》原著中有一个流传广泛且极具价值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李卓吾,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明代思想家李贽先生,但事实上,西游记批评本只是明朝的评论家叶昼假借李贽之名评论的,他是完全站在一个‘大男子主义’的角度上,来痛骂红粉骷髅,视女人为毒物的。所以在他的点评中,不仅骂了‘毒蝎子精’,更骂了无辜的‘天下女子’。反观电影《女儿国》正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句‘男人是毒物’,真是让女性朋友们扬眉吐气,电影院里也发出了‘一片喝彩’,瞬间,巾帼扬眉吐气,须眉低头不语,妙哉,快哉!
电影中通过细节对‘情’的考问,是耐人寻味的。唐僧“若有来生……”的回应只能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回答,因为,若有来生,依旧今生。说出来,反倒令人唏嘘,不说出来便会给国王,也给观众一点去幻想的希冀。“曾经拥有,便是永恒”,情,终究只是一世旅途中的一身感悟。
情为何物?
两次‘从天而降’告诉我们:第一次是无意,第二次是有意;情之起于无意,而行之于有意。
袈裟告诉我们:执着于情者,不能脱凡尘。解铃还需系铃人,国王为他披上了袈裟,便是为他勘破了情关,参悟才是永恒。
写经的历程告诉我们:情之历程,矛盾煎熬,木棍断折~禅心摇动,写尽断崖~禅心迷茫。
情网告诉我们:世人皆堕入此中,却少有人能真正走出去。
先祖典籍告诉我们,情书残缺,情残缺(难得两全法)国师选择责任,抛弃感情;河神抛弃责任,选择感情,无论怎么选,过于执着,都是偏执。唐僧选择了不负如来,但也保留了这段情,亦是不负卿。国王选择了解脱,放行唐僧,也是放行了自己。
情之毒,只在于人对情的偏执。
看似可以简单跨过的一道木栏,却将人隔在了两个世界。“苦海行舟,彼岸为门”,历尽情劫,便已得‘情之真谛’。
“你守你的戒律清规,我忘我的王权富贵”。情,原来只是有原则、有责任的自由与坚守,除此,别无其他。
没啥好评价的,我没看。这么多年了,每年都有一部西游记之啥啥啥的,对不起,自打周星驰的那部西游记之伏魔之后,我就再也没去电影院,甚至都不会在家里浪费电费去看这些。
最近重温了一遍《西游记之女儿国》事实上还是心疼唐僧和女儿国国王,这是一个悲剧。
电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前期都是喜剧,轻松搞笑。从孙猴子去取落胎水开始,剧情就开始了深意的探讨。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有什么分别?因此唐僧最终决定生下这个孩子,选择他也是众生中的一员。但是悟空帮助唐僧堕胎,选择了他认为的众生,放弃了肚子中的一个。唐僧为此深感不安,写经书超度。 因为他刚想拿起一个东西,心中刚有了爱,就放下了。
同样的,还有跟女儿国国王的情。初次见面时,他只是被国王清澈的不谙世事的眼睛所吸引,保持了一个基本的礼仪。后来跟国王的对话中国王直接表白,说她想他了。唐僧这会还是不懂,也没爱上。但是国王对他的好感根本没有隐藏,唐僧能感受到。虽然唐僧是个和尚,这会还不是佛,但是他也是有情的啊,说是要断绝七情六欲,试问有谁能真正断绝?再者说,他连爱是什么都不懂,如何谈断绝?之后国王换箭救唐僧,抓那个调皮的先祖遗言,俩人又一起经历了很多生死瞬间,唐僧也有感情,他只会渐渐喜欢了这个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姑娘。后来唐僧怀孕,是国王劝他生下来。我觉得这块儿改的很好,唐僧发现堕胎与他的信仰相矛盾。好像之前的电视剧中没有提到这个事情,堕胎也就堕了。唐僧一路求经为的是普渡众生,到这儿突然参透并不是靠取得佛经才能普渡众生,眼前就是他要选择普渡众生,他当然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他也发现国王懂得这个道理,而他未懂。
唐僧被推上苦海行舟,这段也是寓意深刻啊。国王不忍唐僧离去,竟然跳上行舟陪他赴死。唐僧或许之前未曾爱上,但是此刻他不能不感动,也得感叹国王为爱不顾一切,他也明白了情的力量或动人之处,这一切都是国王教给他的。唐僧说“我要把你送上岸”。唐僧一向是普渡众生,国王也是其中之一。后来主动献血,但是国王并不舍得咬下去。唐僧最终答应她带她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临死前相约来生。这会儿唐僧和国王是最近的,国王的存在也是有责任为了大众,和唐僧不谋而合,俩人何其相似。唐僧已经懂得了爱,懂得了相互理解,有一个爱你的懂你的人是人生何其有幸。只因为他懂得了什么是爱,因此结界的门打开了,他竟然可以走出去了。当然潜藏的剧情触发了,没那么容易,你刚懂得了爱,尝到了甜蜜,马上就要尝到爱的肝肠寸断了。国王也是一样,只不过她没有唐僧得禁咒,爱的坦荡。只是没有想到她最后背负着整个女儿国的命运,她根本离开不了女儿国。对她而言,她的一生就禁锢在女儿国中。她想留下唐僧,只能让其在女儿国中待一辈子,显然这不是唐僧得愿望。我觉得这一切的背后是佛祖的恶意,对女儿国和唐僧都硬生生分离,明明是一对美好的不能再美好的感情。唉。
如果寓意在现实中,可能就是爱情你想要,但是事业就要放弃,你选哪个?显然唐僧最后选择了后者。但是这也是痛苦的,他必须得明白他舍弃了什么,他想要什么,如果没能明白这些,他对佛祖的诚意,或者说是普度众生的信念就打了折扣。他要放下一切,菩萨说,你没有拿得起,何谈放得下(大意)他必须要忘记他自己的痛苦,不然袈裟都穿不上。
忘川河神是个活生生的反例。他没有放下,因此造就了女儿国被淹,女儿国几乎死光了。(女儿国太难了,国王要走,我得石化,国师谈恋爱,整个女儿国被淹没。)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所以最后唐僧明白了忘川河神的痛苦和报复,他知道其中滋味。
最后女儿国国王给他披上了袈裟,让他寻找自己的事业,普渡众生。其实国王的使命也是一样的,她的信念也是爱众生,她理解唐僧,所以最后俩人都放得下。最后感觉都是被迫的。如果国王没有这个诅咒,观音不设置这个结界,唐僧或许还是个快乐的寻找真理的小和尚,可是从此后他也许会时时想起国王,虽然俩人再也没有交集,但是至少有一个人懂他,俩人共同经历了磨难,感受到了曾经为爱不顾一切,可以说爱过,想起来也是暖暖的吧。但是此生算是辜负了,只能来生再续。
不论怎么看,最后还是悲剧。小时候唐僧是度过了一劫,现在看,唐僧是错过了一生啊。这句话是真的打动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