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福州人为什么要拔牙?是丧葬哀悼还是成年仪式?

  上期,我们说到4、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州人吃什么?根据新石器时代昙石山遗址来推断,种植的植物,加上渔捞(主要是采贝)、可食性植物采集、狩猎的,这才是福州先民们食物的来源。那么,在昙石山遗址里,又发现了哪些新石器时代福州先民的习俗?

  有的,那就是拔牙!关于这个习俗,至今专家们还有不同争议哦!

  在昙石山遗址出土的人骨中,考古专家先后发现有两具男性骨骼很奇特,分别为第六次发掘的M13男性和第八次发掘的M122男性,前者缺失上颌两个侧门齿,后者缺失下颌两个下中门齿,两者的牙齿都不是自然脱落的。其中缺失上颌两个侧门齿的,为年龄较大的男性,齿槽萎缩后凹入较深,而这正是人工拔牙的证据。

  拔牙习俗也称为凿齿、折齿、打牙等,是新石器时代在环太平洋地区以及印度洋沿岸盛行的一种习俗,在非洲、东、南亚洲、美洲的印第安人中,都有这一习俗的存在。那么,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什么要拔牙?专家存在同样争议。有专家就认为,昙石山人社会中是存在丧葬拔牙的风俗,家人去世后,要拔下自己的牙齿陪葬表达哀思。这种风俗在中国存在较多,比如贵州仡佬族直到上世纪40年代,父母死时子媳要各折两颗牙齿投入棺中,“以赠永诀”等等。

  但一些专家认为,拔牙是当时先民的成年仪式。 有人成年后,将某颗牙齿拔除,以标志获得成人资格。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是在海峡对岸的高山族邵人、布嫩和大么等支系,至今还残存着成年仪式上由父母或专人拔牙的习俗。专家们联系,他们的祖先是否与昙石山人存在某种远古关系。

  当然,真正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也许在4、5000年,福州人的祖先曾经盛行过一种仅限于男子的、以拔牙以示成年的风俗,这既是对生理现象的一种认识,也是对即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成员的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