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出门与妻不同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然说有很多的文化传承至今已经失传,但流传至今的也有很多,比如晚辈对待长辈的恭敬态度,以及很难理解的习俗。

  现在,很多人已经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过,依旧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

  比如,传统文化中有这么一句俗语:“出门与妻不同房”。这句俗语许多现代人不能理解,但在古代确实被奉为圣经一般的存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何谓出门与妻不同房?

  想要理解这句俗语,首先我们要向大家科普一下出门的含义。也许有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难道我们都白活了么,活了这么多年,连出门的意思都不清楚么难道。

  其实,若是你真有这样的想法,可能还真是不清楚出门的含义是什么。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出门,可能就单纯指的是走出家门,一般都会在出门二字的后面加上别的名词,就比如出门买菜,出门散步等行为。

  但要注意的是,这是我们现代才有的概念,在古代出门这个概念可没有那么简单。这句话既然是自古流传的俗语,我们也需要换个角度,从古人的视角去解读一切。

  这句俗语中的“出门”,在古代可不是出门办事那么简单,需要从两方面来解释。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古人在对待男女的时候有着明显的不平等,男人出门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毕竟古代就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的自由没有什么人提出质疑,但如果是女性的话就不同了。女人们未出阁之前被严禁出门,不允许还未结婚的女子随意的抛头露面,他们必须要服从纲常伦理中的三从四德、学习女红、女德等。

  就算是必须要出门,连在外面逗留的时间都没有,随意逗留的话还会引来旁人的闲言蜚语。就连唯一能够正大光明出门的结婚,新娘子都必须要被红盖头盖住脸部,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很难。

  如果说婚前的女子,还只是接受三从四德的洗礼也就罢了,婚后的女人的处境要比婚前的女人更加凄惨。她们没有随意出门的自由,终年只得在家中相夫教子、侍候公婆,就连出门也只能是去探望亲属或是回门。

  出门与妻不同房的真实含义

  理解了这一点后,这一句俗语也就好理解了,字面上来说,俗语中的“出门”就是回门。回门的新姑爷在娘家的时候,是不能和妻子住在一起的,这又是为何呢?

  这一点之所以流传至今,其实也和古人所谓的面子有关系,在古人的眼中,男女之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羞于启齿的事。

  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了,合法夫妻有谁会在背后议论纷纷?在古代这等心怀叵测之徒倒还真有。这类“嚼舌根”的人会将这种事情四处宣扬出去,导致夫妻的声誉受损,同时也会令妻子的娘家被说成是有辱家风。

  这种谜一般的操作,我们现代认为是一种非常荒谬的做法,男女之爱是人之常情,何来的有辱家风之说。可就是这么一条荒谬的理由,被众多的古代老百姓奉为经典。

  其实,“门与妻不同房”放到现在也有另外也给引申义,那就是姑爷、嫁出去的女儿都是客人。若是去了娘家还同房,难免会在床上留下一些残留物,娘家人在收拾床的时候难免会发现,这就显得比较尴尬。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句俗语虽然有些“时代针对性”,但对现在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这句俗语只是整句俗语的半句而已,后面还有下文。

  出门不拜丈家坟

  后面的半句就是“出门不拜丈家坟”,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女婿不能击败妻子家的坟墓。在古代,女儿外嫁后就是亲戚,除非在娘家绝后,否则女儿不能上坟,不然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试想一下,闺女都不能上坟,外姓人、尤其是女婿更没有资格了,否则就是对岳丈家后继无人的举动。为何会这么说呢?有句俗话叫做:“闺女上坟,娘家无人”,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非常重视香火传承,女婿上坟等于是诅咒岳丈家后继无人,所以祖坟只有自家的子孙有资格祭拜。当然,妻子在丈夫家中的时候,也是不能拜谒婆家的祖坟的。

  古人虽然很重视婚姻,也一直信奉男尊女卑的糟粕思想(夫为妻纲),但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女子虽然与丈夫结婚了,成为了婆家的人,但是却终究不是婆家真正的传人。

  媳妇身上流淌着的不是自己这一族的血脉,既然不是一家人,那么就很好说了,哪里有外人去拜谒外家坟的道理?因此女子在古代连给婆家人上坟的资格也没有。

  这不是一种歧视,因为在民间老百姓看来,女婿去岳丈家上坟,就等于是娘家无人。而对于男方来说,就说明丈夫家已经没有能掌家事的人了,这也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

  因此,二者同时流传下来,便也不会有妻子拜婆家人祖先、丈夫拜妻子娘家人祖先的事情发生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算是一种糟粕的思想吧,但要想彻底剔除,恐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到。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很多的俗语,这些俗语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我们先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先人们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总结的,而的出来的客观规律以及常见现象。

  这其中不乏有着科学性的俗语存在,比如“种瓜点豆”就是对清明的最好写照,但也有一些糟粕的存在。因此,我们既要传承古人思想的精华,也要相信科学。

  就如同,“出门与妻不同房”可以相信,但“出门不拜丈家坟”却要选择性地继承,毕竟时代不同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