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冥界三法官的八卦及其他八卦们

  本来因为在写的同人用了一些资料细节,怕剧透悬念所以老早写好了一直没放出,不过拆分了一部分之后似乎也无关紧要了,封印解除!

  冥界三法官的资料,送给热爱这三位的小伙伴 @铅白 ,祝萌角色快乐。

  本文仅为供自己和小伙伴们创作同人使用素材、脑补梗和YY、灵感来源、梳理思路、逻辑联想论证练习之用,不确保所述内容真实可靠,不具备任何实际参考价值,请勿当真,勿二次转引内容以免误人子弟。如有了解学习需要,请寻求正规学术书籍途径。

  再打个预警,这东西非常长而枯燥,甚至无聊啰嗦还很水,因为经常说着说着乱跑题。

   

  现存希腊神话最有名、亦是最早之一的成熟文本,毫无疑问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而在荷马史诗中,地下不见阳光、阴浊的幽暗之地,哈迪斯的宫居——也就是人死后去的世界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设定概念。

  在《奥德赛》中,英雄奥德修斯听从女神基尔克的建议,前往冥界寻求先知泰瑞西阿斯,咨询关于如何返乡的问题。由此插曲开启了著名的冥界之旅,给我们留下了详尽的关于冥界风土人情记叙,其中当然就包括冥府审判者,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这时我看见弥诺斯,宙斯的高贵儿子,

  他手握黄金权杖,正在给亡灵宣判,

  他端坐,亡灵们在他周围等待他判决,

  或坐或站,在哈得斯的门庭宽阔的府第。”

   

  在最初的神话中,冥界审判者只有一个,就是米诺斯。

  另外两人,艾亚哥斯,荷马史诗全篇未提及,哪怕伊利亚特是以艾亚哥斯的孙子阿基里斯为主角。在奥德赛中,阿基里斯的亡灵询问奥德修斯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年纪老迈的艾亚哥斯之子珀琉斯在家中是否安好。既然珀琉斯都已经是垂垂老矣,那么艾亚哥斯理论上已在冥界。而且荷马史诗提及阿基里斯反复使用‘艾亚哥斯的后裔’头衔,而略过珀琉斯(一般习惯是说XX之子),那就是艾亚哥斯更有名,而且是传奇级别人物(=已挂)。荷马史诗未提及艾亚哥斯,则反向表明至少他此时死后并无特殊之处,在冥界并无挂职。

  拉达曼提斯,荷马在奥德赛中有提及,但是把拉达安排到了另一个地方。那段话还非常非常有名。

   

  宙斯抚育的墨奈劳斯,你注定不会死在马草丰肥的阿尔戈斯。不死者将把你送往厄鲁西亚平原,大地的尽头,长发飘洒(或作金发或作美发)的拉达曼苏斯的居地。那里生活安闲,无比地安闲,对尔等凡人,既无飞雪,也没有寒冬和雨水,只有阵阵徐风,拂自俄开阿诺斯的波浪。轻捷的西风,悦爽凡人的心房——因为你有海伦为妻,也就是宙斯的婿男。

   

  厄鲁西亚平原是学术翻译,我们更熟悉的说法就是伊利西亚,即传说中的乐土。乐土在最初的时候是诸神安排给活着的英雄的,而非死后。荷马称将去那里的墨奈劳斯不会死在凡土,而赫西俄德则将在那里的英雄描述为‘远离世人,受用生命和居所’,对比的是战死在特洛伊之战中的人。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中,欧罗巴描述拉达则称之为‘拉达曼提斯,我的儿子免于死亡。然而,尽管他活着,我的眼睛却无法看见他。’

   

  总而言之,在荷马史诗里,拉达同学免于死亡的命运,在诸神安排受宠的英雄伊利西亚里快乐生活。那么他当然不可能同时又挂逼了还在冥界当审判官。

   

  对此,柏拉图在《米诺斯篇》中评论“在《奥德赛》的亡灵中,他将米诺斯描述为手持金权杖进行审判,但不是拉达曼提斯;他在这里既没有将拉达曼提斯描述为审判,也没有在任何地方将其描述为与宙斯合作;因此,我说,米诺斯首先被荷马颂扬。”

  柏拉图的观点十分明确。在最初的荷马史诗中,审判者只有米诺斯一个,排除拉达曼提斯。

   

  为什么冥界审判法官是米诺斯?

  这大概率同克里特文明本身相关。目前考古发掘出来的克里特本土的米诺斯文明是一个太阳崇拜的宗教,神话中宙斯化身的天牛本身就是太阳的象征,公牛是克里特的皇家纹章,百合、双刃斧、圆花等等米诺斯文明大量出现的符号都是与太阳有关的死后复活相关。

  对于克里特文明的冥界观念并没有口头和书面传承的记载,是从发掘的彩绘石棺图像上推测出的。简单来讲,克里特信奉死后复活,死后能跟生前一样生活,灵魂被章鱼拉的小车车载着穿过大海的幽暗深渊,跋山涉水之后来到长着棕榈树(象征生命树)和百合花(百合之于克里特如同莲花之于埃及)的日出之地,一个充满花花草草的快乐世界,简而言之就是乐土。因此事实上,乐土伊利西亚这个观念也是克里特发源的,这就是为什么荷马史诗里说拉达达住在乐土里。

  另一点,则是克里特文明持续了非常长时间直至后宫殿时期都有崇拜死后国王的传统。这点与上面的死后复活观念相叠。则很明显就能看出为什么米诺斯成为冥界审判法官。因为他生前就是统治的国王,他的法律号称宙斯授予,就是至高无上的神之权威。他的金权杖本质不是法官的权杖,而是作为首领和国王的象征。柏拉图在《米诺斯篇》里让苏格拉底引用赫西俄德的三句诗(现已佚失)说米诺斯的金杖是宙斯给的:米诺斯是最高贵的尘世之王/统治着周边的大部分人/他握有宙斯的权杖;籍此成了列邦之王。

  总而言之,依照克里特传统,毫无疑问米诺死后也仍然维持着生前的生活。

  而且在神话中,哪怕神都是凭自己喜怒统治,即人治的时代,可以说米诺斯是第一个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的君主。他九年去一次宙斯出生的山洞,号称与宙斯交流,所颁布法律均为宙斯授予。他把权威的冠冕加于法律而非自身身上,对于神话时代的统治者来说是头一份。因此米诺斯必然是冥界法官的不二人选。

  理论上米诺同学也跟拉达一样应该在乐土生活。但人家生前是国王,死了还是要继续当,就比拉达达有事干更忙碌了。

  克里特神话在被吸收到荷马史诗中后,失去了死后再生和穿过冥界岔路到达太阳国度等绝大部分体系属性设定,荷马史诗中的冥界是不见阳光的幽暗,冥王当初三分天下取得的是幽暗的zofos,就是与阳光悖离的背阴面之意。但作为人物事迹,保留了最基础的米诺死后以王者和神授立法者的身份管理和裁决亡灵,拉达住在乐土等个人设定。同时因为荷马史诗的冥界不见阳光、兼死后无法复活、且死后世界十分贫穷无聊,逼得大英雄阿基里斯嚎哭我宁可在地上做个辛苦的雇佣农只够填饱肚子都不要在地下当亡灵首领的设定,拉达所住的乐土也相应地从克里特神话原来的死后世界变成了地上的、传奇的活人领土,但由于它的属性,日后注定还是会回归变成冥界的一个部分。

   

  聊完早期的米诺和拉达,来说艾亚哥斯。

   

  艾亚事迹在荷马史诗中无甚被提及。但伊利亚特主要就是围绕他的孙子阿基里斯而讲述,另一个仅次于阿基里斯的希腊英雄则是大埃阿斯。阿基里斯的父亲是珀琉斯,大埃阿斯的父亲是忒拉蒙。珀琉斯和忒拉蒙都是艾亚哥斯之子,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此阿基里斯和大埃阿斯是关系非常亲近的堂兄弟。

  珀琉斯和忒拉蒙因为嫉妒父亲艾亚哥斯和后妈生的小儿子福卡斯深受艾亚哥斯宠爱而将其害死,勃然大怒的艾亚哥斯把两个儿子赶了出去,两娃只好含泪背井离乡分别在别的地方建功立业造新家去了,艾亚家的家庭狗血伦理剧啊。后来珀琉斯定居弗吉亚,忒拉蒙则在萨拉米斯,两人都参加过金羊毛远征、特洛伊远征(赫拉克勒斯那次,不是伊利亚特那次)、卡吕冬狩猎。

  希腊最出色的英雄都是艾亚哥斯之孙,故而有个专门的术语‘艾亚哥斯后裔the Aeacedae’,是非常出名的族群。继阿基里斯和大埃阿斯之后,最出名的艾亚哥斯后裔则是东征开启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大帝。

  艾亚哥斯事迹的现存最早记载大多来自大诗人品达的诗歌。品达可能在埃伊那岛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里有很多朋友,他的诗歌有四分之一献给来自埃伊那岛的运动员,或直接或间接地颂扬和溯源了埃伊那岛的神话传奇英雄。同时埃伊那岛的商业很强,品达和巴克利德斯(另一位有名抒情诗人)的不少赞助金主都是来自埃伊那岛,而很多诗歌都是付钱委托的,因此你懂的。而另一方面,品达本人也确实非常偏爱艾亚哥斯族裔的传说,‘如果我歌里不讲艾亚哥斯族裔的故事心里就觉得不舒服’。(吐槽下华夏出版社的中文翻译,哪位不署名打工仔把the Aeacedae艾亚哥斯族裔翻成冥界三法官,意思差得十万八千里)

  品达的年代是公元前五世纪,这时的埃伊那岛某种意义上是爱琴海当时希腊城邦争霸的雅典和斯巴达之外第三股强大势力,海军很强。在希波战争的关键性战役萨拉米斯之战中,希腊军似乎有带着艾亚哥斯本人及其后裔的象征甚至可能是遗物作为守护符和祈祷对象。据希罗多德说,人们先是向众神祈祷,召唤大埃阿斯和忒拉蒙速来萨拉米斯(就是神话中大埃阿斯父亲忒拉蒙统治之地),然后派了一艘船去埃伊那岛接艾亚哥斯和他的其他后裔。

   

  凭借在萨罗尼克湾内得天独厚的条件,埃伊那岛成为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商业和海运枢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运输点,并借此编织出了一张区域性的和泛希腊范围的网络。据称埃伊那岛第一个发明了带帆的船方便远航。这里也是铸币的发明地,并且因为其货币的靠谱而为诸多城邦广泛使用并作为标准,甚至远至埃及和西西里。

  埃伊那岛很清楚自己的条件和优势,有意识地凭借宗教和神话加强和促进这种联系,得到全希腊范围内一种广泛的连通性的认同。

  作为商贸中转地,埃伊那岛以诸如‘海上力量’、‘正义’、‘好客’等作为标榜和典型特征。

  ‘热情好客’意味着正义对待陌生人。在品达的尼米安竞技会第三首胜利歌中,有‘我吩咐你召唤缪斯女神来纪念艾亚哥斯和他的种族,依照‘赞美高贵’箴言的完满正义’之言。第四首则称埃伊那岛为‘庇佑所有外乡人的公共正义之星’。而在第六首颂歌中,则称赞埃伊那岛民的美德‘关于陌生人权利的正义’。

   

  一个非常有名的典型埃伊那特色神话实例就是艾亚哥斯对希腊领袖的接待。在品达的尼米安竞技会胜利歌第八首中,称艾亚的手臂和头脑都非常优秀。‘许多人都希望能求见他。邻近的最优秀的英雄,无论其统帅多岩的雅典的人民,抑或是斯巴达的珀罗普斯的后裔,即使没有召唤也愿意并渴望服从他的王权。作为一个祈求者,我抱着艾亚哥斯神圣的膝盖。’

  毫无疑问,这来源于艾亚祈雨的神话。按照古希腊演讲家伊索克拉底所言,希腊干旱,于是去向艾亚求助,指望他宙斯之子的身份以及他的虔诚能帮上忙,于是果然下雨了,人们为此立了神庙纪念。

  伊索克拉底讲述的神话强调了埃伊那岛在全希腊范围内的重要性与各城邦之间的联动。这种不局限于个体城邦的泛希腊式的概念,埃伊那岛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无疑正是埃伊那一贯极力宣扬的。但由于伊索克拉底生活的时代比品达还晚一个世纪,艾亚的正义和虔诚到底由是原有神话中衍生的,还是埃伊那岛当时标榜的正义好客民风导致后面附会到艾亚降雨的原因上,尚待商榷。按照神话惯例,实际上单凭艾亚作为宙斯之子和河神后裔的身份祈求降雨即可,正义和虔诚的声名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神的喜怒向来都凭着心的私意而非道德。

   

  单纯就神话本身而言,其实并没有体现艾亚本人的好事迹。在品达的地峡竞技会第八首胜利歌中,称艾亚为‘对于打响雷的父亲(宙斯)在大地上所有人中最为亲爱的’,因为他甚至解决了众神的争端。但这也并不是说艾亚牛逼到给诸神当裁判解决纷争(上一个这么干的倒霉蛋是帕里斯,卷入上位者的争执是非常危险的),接下来说的事是他的儿子珀琉斯娶了预言中生子必强于父的海洋女神忒提斯,给宙斯解决了王位差点动摇的老大难问题。据品达说选中珀琉斯是因为艾亚是最虔诚的人,可是珀琉斯都因为嫉妒同父异母的兄弟把人杀了还因此被艾亚赶出去了诶……这附会贴金有点牵强啊……

   

  总的来说,神话本身似乎没有直接表明艾亚正义和虔诚,只能算是附会结果和解释。但公元前五世纪时,也许是由于埃伊那岛当时商业发达名声响亮民风需求或加上别的什么原因,他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正义和虔诚的形象。“信任”和“可信度”在“古代经济”中不容易被抓住的,共同的宗教实践可能是固定这种观念的可能性之一。经济关系的仪式化最终是为了掌握和调节地中海交流的不可预测性,这是一种抵消机会主义和不稳定性混合所带来的风险的策略,这种混合调节了古代地中海的生计(照书棒读)。

   

  不过到此,艾亚仍然还没成为冥界法官。品达的诗歌里有相当一部分提及了死后审判和乐土,也就是说品达本人是有冥界审判者的明确观念的。虽然因为埃伊那岛的无敌钞能力,艾亚的公正虔诚形象名扬全希腊。品达本人也对艾亚哥斯族裔的故事非常偏爱。不过对艾亚的赞美都止于生前以及后裔,而丝毫没有暗示艾亚死后的境况。因此,此时艾亚还不是冥界法官。但此时打造出来的艾亚形象无疑为他后来成为冥界法官的设定铺平了道路。

   

  艾亚正式且明确与冥界扯上关系,就现在留存的书面记载而言,是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蛙》中。

  不过在这里,艾亚也并不是冥界法官,而是冥界掌钥人。

   

  酒神狄俄尼索斯为了拯救雅典,决心从冥界带回一位故世的戏剧家。狄俄尼索斯从已经去过冥界的赫拉克勒斯口中了解情况之后,和他的仆人出发踏上冥界之旅。他扮成了赫拉克勒斯,在扣响冥界之门时,遇上了守门的艾亚哥斯。这段剧情颇为搞笑。

  狄俄尼索斯:看门的,看门的。

  艾亚哥斯:谁?

  狄俄尼索斯:是我,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艾亚哥斯:哎呀,你这个不知羞耻,胆大妄为的恶棍。哎呀,歹徒,歹徒,你这卑鄙之极的歹徒。你卡住我们克尔贝罗斯的脖子,拽着它逃跑,横冲直撞,强行驱走我豢养的犬。现在我终于逮住你了。

   

  艾亚怒骂了一通后,迅速跑去摇人,摇回来三个凶恶的斯基泰壮汉打手。狄俄尼索斯迫不得已暴露身份,但因为前面和仆人数次互换主仆身份,两人互殴。艾亚通过各种方法不能确定谁才是真的神,谁才是主人谁是仆人,于是将其带到冥王宫殿,正好见证了两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与欧里庇得斯打擂台互掐。

   

  当然,现存最早记载来源于《蛙》,不能证明是阿里斯托芬发明了将艾亚哥斯与冥界联系上,是冥府掌钥人的设定。与其类似的还有一部失传戏剧仅剩残篇的《皮里索斯》,讲述的是几乎与《蛙》内容联动的赫拉克勒斯下冥界学袁立偷狗,同样遇到守门的艾亚哥斯的桥段,作者不确定是欧里庇得斯还是克里底亚。如果是前者,则是阿里斯托芬从欧里庇得斯的戏剧里得到的灵感;如果是后者,则克里底亚模仿了阿里斯托芬。

  不过抛开戏剧家们之间的设定影响不论。其实戏剧本身就会创新和制造神话未有的情节,以给观众带来诠释的新鲜感,而新鲜的又会迅速变为传统。比如埃斯库罗斯设定的蛇发美杜莎式复仇女神,在那之前复仇女神并无固定的形象,是无形的恐惧。

  PS:造神运动其实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和快速。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普罗米修斯。可以说,普罗米修斯现在的高大上人设形象事迹,完完全全是古典时期的智者派们一手捧出来的。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里的普罗米修斯故事和戏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作者佚名,反正从语句和神学观念看不大可能是埃斯库罗斯)都有明显的普罗泰戈拉新技术文明论痕迹。普罗泰戈拉在雅典讲学的十年间,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拜在雅典迅速崛起壮大,并且普罗米修斯祭被设立为盛大的法定节日。这都是其他希腊城邦没有的,可以说几乎由普罗泰戈拉一手推动(他当时跟雅典的执政将军伯利克里非常要好,伯利克里甚至邀请他起草雅典新殖民地的法律)。普罗泰戈拉的以人为本论影响极大,使人们生活的重心由神的宗教向人的世俗转移。后来因其激进神学观被控渎神教坏青年,著作被当众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实际上当时已经被雅典判处死刑(此时伯利克里已在瘟疫中身亡)。年轻人不讲武德欺负老人家,普罗泰戈拉不得不仓皇提桶跑路,死于去西西里的中途(也有说这未必是事实,某些迹象看普罗泰戈拉直至死后在雅典仍然德高望重,谣言只是后来清算哲学家的风气才起来的)。不过这些都无损他造就的普罗米修斯从此成为永远的经典形象。PS:普罗泰戈拉的经历不是个例,是跟当时一连串的社会动荡相关的,牵扯极多著名人士,接下来还会八卦。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虽然现存记载不能完全确证艾亚冥府守门人是戏剧家的原创。但既然新造神话在当时很简单易被接受流行,又没有其他证据说在阿里斯托芬和某佚名戏剧之前就已经有这个设定,那么姑且可以认为这个设定来自戏剧家原创的说法可以接受。

  不过,有学者因为《蛙》里艾亚的形象过于不庄重感到难以容忍,认为冥府掌钥人地位低下,从而怒跳起来,认为艾亚本身设定是冥界法官,守门人的设定反而是晚期的贬低。证据就是阿里斯托芬同时代的人都认为艾亚是庄重严肃的冥界法官。但拿出的例子是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擦汗,《蛙》上映的时候,柏拉图还只是个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的青年学生,伊索克拉底涉及到艾亚死后荣耀的演讲则更晚上几十年。不能由后者设定倒推吧。学者无能狂怒之下干脆认为《蛙》里涉及到艾亚名字的地方全都是因为希腊罗马时期的抄写员写错了(……)

  当然,如此神奇的言论,肯定又有学者怒跳起来反驳。冥府掌钥人怎么啦,谁说掌钥人地位低下啦。神殿的掌钥人都是祭司,不在祭司手里时,则归当地的名门贵族管理。甚至名义上而言,雅典娜是雅典的掌钥人,赫拉是阿尔戈斯的掌钥人。掌钥人都是身份高贵之人。阿里斯托芬以喜剧诙谐口吻写人物剧情,不代表这个身份本身地位低下好吗。

   

  关于《蛙》的背景以及为什么艾亚成为冥府掌钥人的推测。

   

  《蛙》的论述核心在于埃斯库罗斯与欧里庇得斯两大戏剧家之争,故事的主题是:谁才是第一戏剧家,谁的思想能拯救雅典。埃斯库罗斯象征了传统英雄式的古典和理想,是正气凛然的样板戏;欧里庇得斯则关注普通人的遭遇和人性,说,你们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阿里斯托芬推崇埃斯库罗斯而讨厌欧里庇得斯,在戏剧里声称一群鼓噪庸众才喜欢他,真正的好戏剧家埃斯库罗斯无人欣赏,认为后者把戏剧搞得一团糟,搅乱社会风气,教坏了青年(教坏青年这个罪名很荣耀,许多哲学家受此罪名)。总的来说就是欧里庇得斯的影响导致世风日下,礼崩乐坏。雅典当局显然也这么想,所以欧里庇得斯晚年被迫背井离乡去马其顿,并在那里客居至死。他死了后雅典又伸手讨要遗骨,马其顿岂有肯给之理。于是雅典只能立个衣冠冢,不甘心地写着诗人的故乡本是雅典,希腊的希腊,这里万人称赞他,欣赏他的诗才。

  《蛙》更大的一个背景则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和雅典争霸,两边各拉了盟邦对打擂台,几十年下来,两边都打得气喘吁吁,搞得国力透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内忧外患烽火四起。欧里庇得斯同情弱小,反应了普通人的感受,他的言论自然为当局所忌,认为扰乱民心,不够伟光正。但其实只是真实反映了时局黑暗,而不是导致了黑暗。

  《蛙》中,酒神最终选择了埃斯库罗斯,回去欢欢喜喜拯救雅典。而现实是,《蛙》创作后隔年,决定性的羊河之役终结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惨败,被剥夺军备,被迫物理意义上自毁城墙,跟被拔毛的公鸡一样惨得一比。据(普鲁塔克)说,战败的雅典士兵潸然泪下,唱起了欧里庇得斯《厄勒克特拉》的进场诗,原本商议要毁坏雅典的斯巴达人听了深受感动,觉得不能毁坏产生这样好的诗人的故乡。

  当然雅典人反思的结果仍然认为青年人人心浮动,被哲学家们教坏了才导致战争失败。这里两个关键人物,一个亚西比德,一个克里底亚(就是前面《皮里索斯》戏剧的可能作者之一),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西比德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反复横跳直接左右伯罗奔尼撒战争局势,从雅典跳到斯巴达再到波斯再跳到雅典蹦蹦蹦,搅乱风云,总之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将领但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爱国者。虽然那时候也没现代意义的爱国这种概念,苏格拉底与孔子同一时期,那时候孔子也是周游列国哪里对他好去哪。亚西比德几次被雅典背刺,第一次出征西西里时被陷害缺席判处死刑只能提桶跑路(他的缺德主要在于跑去斯巴达后对雅典捅刀之处可太稳狠准了);第二次跑路是因为一次小败就挨骂罢免(主要因为此时雅典太穷只能开空头支票,雇佣军都跑斯巴达去了,亚西比德只好一上任就忙着搞钱把船队暂时丢给副手朋友消息走漏斯巴达乘机伏击);他走之后雅典连连失利,好不容易打个胜战还因为遇到风暴撤退太匆忙没能收拾落水士兵的尸体舆论喧哗下公众投票表决判处了当时几个指挥将军死刑(苏格拉为他们辩护过)。羊河之役前跑路的亚西比德又神出鬼没回来建议雅典军队速速移位因为地势不利,可惜没被听进去。

  说完亚西比德说克里底亚,克里底亚曾经是个出色的诗人哲学家戏剧家,柏拉图的克里底亚篇的克里底亚就是指他,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故事也是克里底亚讲的,顺便此人还是柏拉图叔父。羊河之役结束,斯巴达占领雅典后,选出三十儹主,他成为了其中一员,并且成为了最冷酷的暴君。由他的滑稽剧《西西弗斯》中透露的观点,克里底亚信奉无神论,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控制其他人而臆造,宗教只是一种谎言。

  三十儹主倒台之后,人们清算旧账,怒火烧向亚西比德和克里底亚的老师苏格拉底,罪名是渎神、引入新神和腐化青年,认为苏格拉底应当为克里底亚的无神论负责,也为亚西比德的没有爱国心负责(擦汗,但亚西比德的监护人是黄金时期的执政将军伯利克里啊),直接导致了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当然苏格拉底死后没多久雅典又后悔了嚎啕大哭我们毁坏了最高贵的灵魂)。苏格拉底的其他学生也因此被株连纷纷离开雅典,其中就包括柏拉图和色诺芬。

  总的来说,当时哲学家和智者们在努力发展新观念和为民众启蒙,现在看来当然是思想进步,也是历史车轮的必然。但移风易俗从来都是艰难的,甚至牵涉到整个社会体系的革新,将人从传统神权下解放出来也并非易事(甚至直至现在仍然有不少僵尸),在职业先知的鼓动下当时雅典光是教授天文学和新知识就被视为等同否定诸神的犯罪,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提出太阳是一块炽热的石头月亮是泥土月相变化是因为太阳移动造成的阴影反光(令人吃惊的牛逼啊非常接近真相了),被判处死刑,多亏伯利克里的调节才得以活命被逐出雅典,加上时局动荡连年战争经济下行的矛盾尖锐。人们最后往往将失败归因迁怒于学者们的新观念亵渎神明腐蚀青年动摇人心,总之一贯的厚古薄今,都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错。这些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学中体现得都非常明显。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就发出质问,说不信人短暂的统治和律法能强过神的永恒,也是两派对立的表现。(也不仅是雅典,他的死对头斯巴达当时也觉得自己城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青年人马上就要被金钱花花世界之类的诱惑腐蚀,总之大家都很生气为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回到《蛙》的话题上,那么,在酒神决定带回哪个戏剧家的关键上,艾亚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是他守门做评判?

  假设《皮里索斯》的作者是欧里庇得斯,那么《蛙》的设置就仅仅是沿用。阿里斯托芬可能以自己一贯挖苦欧里庇得斯的作风嘲讽式地使用了这个设定。至于欧里庇得斯为什么这么设置,则不得而知了。

  如果《皮里索斯》的作者是克里底亚。则阿里斯托芬先创造了艾亚当冥界掌钥人的设置。

  那么,为什么?

   

  实际上,从蛙的内容和年代看,阿里斯托芬要找一个与冥界相关当裁判的角色是有前例可循的。荷马史诗里就有的亡灵审判员米诺斯,品达诗歌里在乐土中坐克洛诺斯次席发布法令管理英雄的拉达曼提斯,都是著名立法者和法官。

  但阿里斯托芬一个都没选,然后自己新设置了艾亚哥斯。

  为什么?

   

  在《蛙》中,艾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冥府守门人,为狄俄尼索斯开启进入冥界的大门;守卫秩序,摇来打手扭送冒充赫拉克勒斯的狄俄尼索斯;分辨狄俄尼索斯和他的仆人谁才是真的神,谁才是真的奴隶。最后将其带往冥王宫殿。

   

  继续重点强调《蛙》的主旨:酒神下冥界,带回戏剧家。

  而在酒神完成自己任务之前,首先他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身份危机。他必须证明自己是神,是主人。而由于身份的隐藏,他在进入冥界时为此饱受质疑,甚至吃了不少皮肉之苦(艾亚干的),都是额外的负担。

  而这些多余的遭难,都是因为酒神和仆人身份的不断混淆。我高度怀疑阿里斯托芬设置这些情节是为了嘲讽欧里庇得斯那句名言“奴隶身上唯一可耻的就是这个称呼。”阿里斯托芬在《蛙》中力图证明,主奴混淆身份是不对的,导致了秩序的混乱和儹越。

  酒神在下冥界之前,十分倾心于欧里庇得斯。他的目标极为明确,就要带回欧里庇得斯,但是在进入冥界之后按照欧里庇得斯的观念去行事,一连串的遭遇令酒神极度怀疑人生,并促成了酒神最后选择带回埃斯库罗斯的转变(类似套路阿里斯托芬在《云》里也用过,而且指名道姓苏格拉底这类哲学家搞坏了风气,苏格拉底面不改色地去当面看戏了)。

  而酒神观念的转变,一个重要节点就是作为冥界掌钥人,也就是酒神进入冥界的门槛的艾亚采取的态度和做法。

  简单粗暴地讲,由于艾亚所代表的冥界秩序,促使酒神从认同普通人的欧里庇得斯转向古典英雄系的埃斯库罗斯,认同古典的、传统古老的观念才是对的。

  那么,艾亚的意义就呼之欲出了。

   

  如前面已经说过的,艾亚在品达时代就已经成为了公正虔诚的形象符号。引以为豪的希波战争转折点萨拉米斯之役某种意义上又与这位英雄的护佑相关。而对于一个世纪后跟斯巴达掐翻天的并因此两败俱伤眼看要输的雅典来说,品达时代埃伊那岛的标榜和它的灵魂人物艾亚哥斯,可以说是辉煌的前古典时代象征(当然,这并不妨碍雅典狂坑埃伊那,你的钱是我的、地是我的、英雄也是我的、人可以都去死也没事)。这个结论稍显突兀,直接挪用自某本书籍,学者冗长的论证过程就不多提了。

   

  如此,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是艾亚,为什么不是其他前面可能备选的角色,原因就非常明显。阿里斯托芬需要这样一个明显的、泛希腊式的、公义尤其是虔诚的古典精神象征,以完成酒神的观念转变。而这个人的身份也必须是进入冥界的关隘,面见冥王之前的确认身份的审核与考验,而不是审判亡灵,也不是坐镇乐土。

  于是,冥界掌钥人艾亚哥斯出现了。

   

  这个设定虽然大概是戏剧家创新的,但颇为贴切,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加之死后英雄的崇拜也早就盛行,因此该设定迅速变成了一种传统。

  PS:为什么是其他城邦的艾亚而不是雅典自己的英雄。大概神话里雅典能拿出手的实在没有,唯一一个忒修斯又是抢女人惯犯。拐了克里特的阿里阿德涅和淮德拉、亚马逊族的希波吕忒(名义上都说是自愿的),抢走了斯巴达的海伦,最后胆大包天,和最佳损友皮里索斯(对就是之前那部戏的主角)两人一唱一和,咱得找个天下最牛的女人宙斯之女级别的当妻子对吧。对对对!这抢完海伦要不咱去冥界抢冥后试试?好好好!于是两个二货可能相互捧逗下不来台,最后真头脑发热手拉手去冥界抢冥后,当然就不用回来了。跟冥王有此low到底的抢妻大仇,雅典人再怎么把忒修斯包装成民主英雄吹捧为雅典之光,大概也没脸把忒修斯往冥界塞个职位。其他城邦也不会认同。

  PPS:此时艾亚还不是冥界法官,拉达其实也不算是。确切来说,三者的分工分别是:艾亚冥府掌钥人,米诺冥界审判者,拉达乐土管理员。

  PPPS:其实冥界之门这个概念的来源也跟克里特神话密切相关,但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发散了。

   

  说完艾亚,来聊拉达。

   

  在最初的诗歌奥德赛中,拉达早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在乐土快乐生活。前面说过,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乐土本身是诸神宠爱的活人的领域,其实不属于冥界也与冥王无关。但其来源于克里特神话的死后切割,并且因其属性最终还是回归了地下管理。

  公元前五世纪(品达生活的时代),随着灵肉观念的进步和革新,死后乐土的概念开始兴起。拉达达所在的伊利西亚平原又变成了冥界的一部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于是拉达顺理成章跟冥界扯上了关系,成为冥界的编制人员。此时乐土不但活着的英雄去了,死后的英雄也都被放进去了。厄琉西斯秘仪因为冥后的关系,原本给信徒画饼‘你们死后能在死人中过得好一点’。乐土变成冥界属地后,开始给信徒画大饼‘你们死后能进英雄们生活的美好幸福乐土’。(后来俄耳甫斯教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画超级大饼‘你们死后能够成神’)

   

  品达《奥林匹亚颂歌》第二首节选:

   

  当人们死去时,因为他们在地上世界犯的罪,地下的审判者将判决使他们的心得到应有的惩罚,对其可畏而无可避免地宣布毁灭的言辞。

   

  然而好人们,无论是在相似的夜晚,还是在无尽的昼日之中,都将不会用他们的双手在土地中劳作,或者在海洋中可悲地谋生,而是享受着一种毫无艰劳的生活。他们这些这样以天国为荣的人们,若欣然信守誓言,即可度过没有泪水的岁月。但这样的人的眼睛不能忍受看到不义之行所要忍受的痛苦(这句或作:在尊贵的神灵面前,那些甘愿信守誓言的人享受着没有眼泪的生活,而其他人则承受着令人难以忍受的劳累。)。

   

  而那些心怀莫大勇气的人,在死亡之路的两侧上,他们的心三次都避开了所有可能犯的错误。那么他们就可以沿着宙斯的大道来到克洛诺斯的宫居中,来自俄开阿诺斯大洋的轻风环岛吹拂,金色的花朵熠熠生光,有的栽培于水中,有的长在岸边流光溢彩的树上。在拉达曼提斯的法令下,人们臂绕花环,头戴花冠。伟大父神,拥有至高王座的瑞亚的丈夫,他的右手边是拉达曼提斯的位置。

   

  分析一下以上的段落,在品达的诗歌里,地下审判使坏人被毁灭,好人过上没有艰辛的生活,普通人继续辛苦干活,即善恶有报。而在此常规之外,还有隐藏的秘仪途径,可以到达神话传说中英雄们所在的幸福岛乐土。

   

  这里的乐土承袭和糅合了荷马与赫西俄德的设定。拉达曼提斯在乐土的设定出自《奥德赛》,前面已经说过;克洛诺斯相关则来源于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中关于宙斯和克洛诺斯和解之后,让克洛诺斯统治乐土的设定‘他们(英雄)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涡流深急的大洋岸边的幸福岛上,出产谷物的土地一年三次地为英雄们长出新鲜、香甜的果实。远离不朽的众神,克洛诺斯王统治他们。因为众神之父释放了克洛诺斯。’

  PS:实际上荷马的伊利西亚平原和赫西俄德的幸福岛本不是同一个地方,一个是平原一个是岛,只是糅合了。为此品达不得不忍痛舍弃了荷马史诗中关于伊利西亚平原永恒吹拂着和煦西风的意象,把这风改为环岛吹拂(这什么神奇的风还能螺旋刮啊,得是龙卷风吧)。西风在古希腊观念中本是温柔和煦轻缓春风的特殊象征。

   

  品达的诗歌里,拉达达被提到了克洛诺斯身边第二交椅的位置,原因很简单,他毕竟是诗歌之王荷马唯一指名道姓提到已经在这里的英雄,而赫西俄德一个都没点名。那么他显然是地位特殊的那个,至少诗歌文本里是如此。拉达又是著名立法者,因此给他添加了管理英雄发布让英雄带花冠和花环的规定。

  理论上按克里特神话米诺本来应该也在乐土,但因为在荷马史诗里冥土和乐土早已被拆分成两个不相干的地方,米诺既然主职亡灵审判就没法兼职乐土管理。

  乐土属于一般亡灵接触不到的隐藏地图,而拉达主要管理范围在乐土。那么同理,即使此时乐土属于冥界领土,拉达也不能再跨区兼职去冥界主场搞审判。那么前面不具名的审判官,按照品达的用典习惯,指的应该是荷马所说的米诺斯。

  为什么不具名,可能因为此时雅典所宣扬的政治神话氛围里米诺不适合被作为审判者提起。用学者的说法就是‘米诺王传说是雅典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而不是青铜时代克里特的折射。米诺斯是作为雅典人的敌人而被构建起来的,他是昏庸暴君的原型。’。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示米诺斯实际上是个公正的义人,只是招致了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了报复其强迫雅典纳贡,将其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忒修斯的生平》里提到米诺也说过类似的话‘赫西俄德说他是最尊贵的,荷马则称他是宙斯的知己。但悲剧诗人们占了上风,将其作为一个残忍暴力的人物置于舞台上辱骂。’

  不过品达出身忒拜,而非雅典人,但也前往雅典深造过诗歌教育,而且雅典当时势大还很捧品达,当时盛行的米诺斯神话对典出荷马史诗的冥府审判官形象的影响有多少比较难讲。

  当然也可能就是纯粹因为诗歌的音韵节奏问题所以不具名只用审判者指代,默认观众知道是谁。你很难想象诗人为了个词和节奏可能扭成什么样,而且品达诗歌又是出名的晦涩难译。典故这种东西很多时候都不那么直白,因为创作文学不是科普,没必要前因后果都讲得清清楚楚。可能对于当时的语境来说,地下审判者是谁是一个无需每次都强调点明的问题。毕竟荷马的相关诗歌段落耳熟能详。这也可能和第一个可能性结合起来导致变成不可说,那个不具名的审判者you know who。

   

  再梳理一遍,到阿里斯托芬《蛙》为止(公元前405年),三人的设定分工分别为:艾亚哥斯冥府掌钥人、米诺斯冥府审判、拉达曼提斯乐土管理。

  还不是冥府三法官。很好理解,一岗一人,各司其职,没必要都凑一起。而新加入的艾亚掌钥人设置使得三人的职位某种意义上正好各负责了冥府前厅主府后院,亡灵在冥府的流程三阶段,完美。

   

  PS:圣斗士里,米诺有代掌法庭的副官路尼,拉达有副官巴连达因和一堆下属,但是却没有艾亚的副官和附属人员(不含LC等衍生作)。很多粉丝从为数不多的、比较有战斗力和逼格的出场冥斗士里挑了法拉奥作为艾亚副官作为同人二设。

  其实从神话看这非常合理,艾亚是冥府掌钥人,那么守门的刻耳柏洛斯猎犬显然也是他管的。艾亚职位调动后,由他的下属接手狗狗管理理所当然。而且虽然后面被调去集中精力搞审判,但实际上原来的部分也还是属于他的管辖范畴。更晚几百年的路吉阿诺斯的对话集里,卡戎和赫尔墨斯发打工人牢骚,义愤填膺要罢工不干,赫尔墨斯说那亡灵不送去冥府,收税官艾亚会不爽的。也就是说此时艾亚还是以冥府掌钥人身份管亡灵进出的主管人员。阿波罗多洛斯也在《书库》里说艾亚因为其公正虔诚死后成为冥府掌钥人。这个身份还是一直比较重要的。

  PPS:其实神话里的刻耳柏洛斯,最开始的赫西俄德写的是五十个头。‘接着是难以制服、不可名状的怪物,食生肉的刻耳柏洛斯,声如铜钟的冥府之犬,长有五十个脑袋,强大而凶残’。至于为什么后来极度缩水成三个呢,是因为这个设定对乙方来说太发指了。诗人大笔一挥就是五十个头,负责具现化的工匠画家齐齐骂娘,直接给你偷工减料成三个完事。三个就代表所有的头了哈。之前也说过三这个数字在古希腊观念里往往有完满全部之意,三就是一套。结果后来就都说是三头犬了。顺便虽然现在都把刻耳柏洛斯画成长毛雄壮眼放红光的大怪物,不过古希腊瓶画里的都还挺可爱的,很一致地画成灵缇,最古老的猎犬,体形修长,深胸窄腰,长得很清爽乖巧的样子。赫西俄德还说这狗又会卖萌又狡猾,但凡有人进冥府,它就特别殷勤地摇耳摆尾,把人迎进来;但假如有人想从里面出来,它就立刻变脸,嗷呜一口把人吃掉。啊,真是冥府的好狗狗。又会卖萌又能凶的看家狗狗无敌棒。古希腊人会在下葬时往棺材里放一块蜜饼准备去冥界时用来喂这只狗狗。

   

  回到三人的话题,冥府三法官的设置,出自柏拉图(虽然书里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讲的)。

  为什么?为什么要有三个?一个为什么不够?前面的三人职务分配不是挺好的?

   

  ‘在古典时期的雅典,正义越来越多地被视为应在城市国家的民主体制下予以实现的最根本的伦理及政治价值。’

  ‘对人类事务进行公众管理曾被视为诸神存在的理由。人类中幸福与不幸的公正分配缺乏说明:(1)诸神不存在,神圣天意只不过是人们头脑中的幻象;(2)即使诸神存在,但没有按照一种正义精神来管理这个世界和人类生活,消极地反应了诸神的道德或力量。这便意味着,在神存在的情况下,公正报应的缺乏要么反映了他的不善,要么反映了他的无力。或许还反映了诸神残酷的冷漠。’

   

  这些问题在荷马史诗中是不存在的。一、荷马史诗里的诸神非常明确,他们只是不死的人,拥有最真实的人性,而这并不表示他们道德更为高尚。他们凡事凭自己的喜怒和偏好而行,而非公义,凡人只能忍受神给予的命运;二、他们如此真实地存在,他们看见了一切,并亲自来到凡人之间处理事务。他们会防止命运越轨,他们听到凡人的呼唤,并就此做出回应,无论是帮助还是惩罚。

   

  但在古典时期的雅典,这全成了问题。一,人们对神的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二、传统神话中关乎神圣天意和正义的思想,‘善良者繁荣,邪恶者触霉头’的习传信心,与真实的生活经验是截然相反的。真实是,这个宇宙对人类的万事万物表现出了一种可怕的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

   

  人们开始怀疑神的属性以及是否存在。

  前面我们已经铺垫很多,关于当时雅典社会的观念动荡,新科学和知识启蒙带来的旷日持久的激烈讨论甚至流血斗争。在这场拉锯战中,最闪亮的结晶之一就是诞生了柏拉图的神学论。后来柏拉图的神学框架经新柏拉图主义之父普罗提诺完善后,为基督教所用,形成西方有神论的巅峰。

  对于我们现在所谈的话题来说,柏拉图彻底放弃了现实世界的公平正义的可能性探讨,认为现世确实达不到这点,而不是费劲心思去解释和构想正义一定会最终在现世以某种形式实现(如梭伦、埃斯库罗斯这些保守派所认为)。在严密论证灵魂神智不灭不朽之后(其实犯了很多逻辑上循环自证预设立场自证的毛病),他把希望放到了死后世界,认为在那里存在着一些‘真正的法官’。

   

  既然正义成了如此要紧甚至是死后世界唯一要紧的事,那么集中力量办大事。于是冥府有头有脸的几个半神英雄全被拉来当法官了,遂有了米诺、拉达、艾亚的三法官设定。这个设定也很合理,因为这三人不是神授法律化身就是著名立法者要么就是公义虔诚代表,都跟正义扯得上关系。

   

  不过柏拉图的法官和荷马的法官属性并不一样。柏拉图的冥府法官工作范围和职责更接近我们现在的观念。在死后,法官们对一个人生前的所有言行做出一个总的判定和结论。它的本质是‘对人生前言行的最终审判’。

  但荷马史诗不一样。荷马史诗死后不追溯生前。人的命运从生到死,一切都在活着的时候搞定,不管是享受还是受苦,复仇或者遗憾。

  米诺此时的法官职责,是像现世一样维持死后世界的秩序。一种类似现实世界生活的幻影镜像。冥府的亡灵此时并不受罚,永恒受罚那是属于得罪了神的少数牛逼人物的特权,他们只是像生前一样在日影兰原野上游荡,遇到熟人特别是新来的(新死的)赶紧迎上去亲切慰问(八卦)一下(参考奥德赛末尾),遇到敌人也会骂街吵架,故而也是需要秩序管理的,那么无疑作为神授法律化身兼宙斯知己的国王立法者米诺最有发言权。他的统治和判决,不是对个人生平的最终审判,而更像是现实普通法庭那样,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可能有原告跟被告吵架纠纷调节,可能有民事和刑事之别。判决结果也各种各样,而不是一定导向对人的严刑处罚。荷马史诗里叙述他审判的样子时是一群亡灵自觉自动地围在他身边,‘亡灵们在他周围等待他判决,或坐或站’,很明显就是排队领号等着米诺威武升堂叫号下一位,然后扑通跪下嚎青天大老爷您可要给小的主持公道啊。

  荷马的冥界法官米诺和他的审判庭更接近现世理念的法庭,调解纠纷,维护秩序,主持公道。它一直都存在且发挥功能,但是非必要的时候,亡灵是用不着与它打交道的。

  品达和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里已经有初步的‘一般人死后经过审判得到对应待遇’的概念。品达是善人无需劳作,坏人被毁灭,普通人劳作,信徒进乐土。而阿里斯托芬则提及了坏人被扔进粪便的海洋,酒神在冥界中途遇到过前往乐土的秘仪歌队,但未提及审判和好人。但这些都尚且只是初步的、未成体系的、简单的灵魂不灭则死后必有报应思想。

  直至柏拉图开始,以宇宙的正义终将完全实现为至高理念,严密地推导出了整个死后审判体系。

  于是,将时间和地点放到死后世界,将所有人都拉进审判庭流程,进冥界必走这一遭,以对每一个人的生平言行做出审视,并且给出一个最终的判定结论的死后审判概念诞生了。

   

  柏拉图《高尔吉亚篇》部分节选:

  现在我(宙斯)当着你们的面把这些事确定下来,我已经任命了我的儿子做法官。两个来自亚细亚,弥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一个来自欧罗巴,埃阿科斯。他们死了以后,就会去掌管设在草地上的法庭,它位于两条道路的交汇处,这两条路一条通往幸福岛,另一条通向塔尔塔罗斯。拉达曼提斯负责审判来自亚细亚的亡灵;埃阿科斯负责审判来自欧罗巴的亡灵。我把上诉法庭交给弥诺斯掌管,如果其他两名法官有什么案子难以决断,就交由他处理(年长或上层级的米诺斯,形容词双关)。这样一来这些人该走哪条路就可以判决得非常公正了。

  ……

  我说过,拉达曼提斯进行审判时,对受审者的情况、名字和身世一无所知,只知道他可能有罪。当他确定了这一点后,就在受审者身上打下烙印,标明他是可治还是不可治的,然后就把他们打发去塔尔塔罗斯接受相应的惩罚。但有的时候他也能看到另一种灵魂,他从前生活在虔诚和真理中,它也许是某个公民的灵魂,也许是其他人的灵魂。卡利克勒,我感到这尤其是哲学家的灵魂,他生前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碌碌无为地使用他的身体。他会得到尊敬,被送往幸福岛居住。埃阿科斯的行为也完全一样。他和拉达曼提斯分别做出审判,而弥诺斯作为上诉法庭的法官(或作米诺斯则监督他们)。只有他手握黄金权杖,就像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说的那样,他看见‘他手握黄金权杖,正在给亡灵宣判。’

   

  这两段就是现在最流行著名的冥界三法官的设定和职责出处了。

  几个点。

  首先,三法官地位和职责分配不是平行的,而是三角模式。艾亚和拉达各占同样的一半,米诺负责疑难问题卷宗。可以看得出来米诺作为神话中首席且曾经是唯一冥界法官的老资格,拉达和艾亚是刚提拔到这个岗位的新人,里面所包含的神话的演变和传承。

  PS:所以圣斗士中米诺不亲自管理法庭其实是非常合理正常的事情,不要再说他翘班摸鱼偷懒不管了。毕竟柏拉图时代他就已经是不管普通审判流程不轻易出手的法官顾问级别了。

   

  关于拉达和艾亚的工作分配,纯粹按照地域而非内容属性来分似乎是一种公平的做法。不过有点神奇的是拉达和米诺的母亲就是欧罗巴,是最纯正字面的欧罗巴后裔,居然把他们算到亚细亚人。也许是从出生来源算?欧罗巴是腓尼基公主。还有个两块大陆争抢她的象征故事,亚细亚是她故乡。

  当然现在看来可以问为啥只有亚细亚和欧罗巴,为啥没有非洲大洋洲balabala。除去当时还没发现的大洋洲不论,古希腊跟北非的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等来往还挺密切的。古希腊很多知识都传承自埃及,埃塞俄比亚在希腊神话里是接近日头之处,传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身体被烤黑了,称他们为焦面人,所以黑人如果出现在希腊神话里不是白左政治正确而是原设定,还有个著名的因为美貌吹捧得罪海神被献祭的安德墨洛达公主与珀尔修斯神话故事。这块地方还是诸神钟爱之地,荷马史诗里多次提到诸神来这里聚众狂欢接受大祭。

  原因大概是因为欧罗巴和亚细亚这两个名词字面意思是分别指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即西方和东方的分野。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能理解柏拉图为何一分为二让拉达和艾亚处理两边事务了。亚细亚与欧罗巴的分别,正确理解是东方和西方。

  顺便,柏拉图所说的亚细亚,也千万不要理解成现代意义的亚洲。对于国内而言,一说到亚洲头脑中浮现的基本是华夏文明辐射圈的东南亚,现在的新疆西藏在古代对我们来说都算西域了。

  当柏拉图说起亚细亚,指的是小亚细亚半岛,爱琴海东岸那一块,现今属土耳其境内。跟我们熟悉的亚洲还隔着好大一块中亚中东。对我们来说都算西方甚至是远西。当时古希腊人的地图探索还没能跑那么远,既不晓得亚洲和欧洲上半部分大部分紧密相连是同一块大陆,也不知道亚细亚也就是东方之地到底有多大。后来希腊化时期东征知道印度,再到罗马时期世界地图认知极限扩大才傻眼,亚细亚这么大这么远?于是为了区分亚细亚这个名词使用的范围语境,把原来他们所熟悉的亚细亚部分称为小亚细亚。

  希腊神话中的小亚细亚城邦最有名的无疑是特洛伊。实际存在又比较出名的则有比如以弗所,这里有世界七大奇观阿尔忒弥斯神庙,信奉万物本质为火的著名玄谈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是这里人,后来这里成为基督教的教会心脏地,是启示录七灯台之一。

  以及米利都,就是神话里说萨尔佩冬和他情人米利都斯逃跑建城的地方,一说萨尔佩冬成为小亚细亚中部吕喀亚的王;拉达同学则成为开俄斯岛统治者(一说荷马就是出身这里,称之为‘开俄斯的盲眼诗人’),并娶了赫拉克勒斯他妈最后葬于希腊中部的波俄提亚(赫西俄德故乡),其实这种分散是克里特当时向外殖民的表现;另外这里还出了认为万物自水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个很著名的米利都学派。两个城邦都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理论的发源。

   

  虽然柏拉图这么分配了。不过他的权威毕竟比不过荷马,虽然很多人跟着写艾亚拉达是冥界法官,但同时也仍然执着于继续让米诺日常敬业上岗。比柏拉图晚的古希罗作家的例子太多就不列举了。来说说但丁,他在《神曲》里就是这么干的。原因可能一是但丁特别崇敬荷马,尊他为诗人之王;前面在灵薄狱里遇到四个古代诗人,其中就有荷马而且还是排第一的带王冠的。二则可能因为柏拉图的艾亚拉达分管东西方审判的地理概念不再适合中世纪的地图。罗马帝国时期的东西方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东方囊括整个希腊(所谓东正教),西方则指罗马世界拉丁的另一半。而且小亚细亚那块在中世纪是穆斯林的奥斯曼帝国地盘(后来东罗马陨落连希腊区也悲剧了,甚至欧洲最西角都得等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收复才算把穆斯林赶出去),作为异端去死的虔诚基督徒的但丁打死都不会写拉达管穆斯林艾亚管基督徒这种设定的。那就只能把早就坐上评委席的荣誉首席法官米诺请回审判台你继续单人solo吧(米诺暴怒)。

  PS:联系到圣斗士的话,那么米诺中世纪时坐回审判庭的第一天,肯定所有人就默认这不会持久要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了。艾亚和拉达因为政治原因被调离导致审判厅后继无人不得已请米诺再度出山,但不可能让早就退休一千年的法官当主力的。可以解释路尼的存在以及直属上司仍然是米诺的原因。

   

  回到柏拉图的篇章。

  设在草地上的法庭:依旧典出荷马史诗,指亡灵们游荡的日影兰原野(或音译做阿斯福德勒草地)。这里本是亡灵死后生活的地方。在死后审判这个概念成形之后,这里就变成了审判的暂停地,导向乐土和深渊的不同区别。在《神曲》中则形成了地狱边缘的灵薄狱概念,用来安置基督出生前的名人灵魂。因为他们是荣耀的,却没有受洗而无法达到天堂,但也不可能去地狱。然后很多著名作家就说哎呀一想到这就激动我才不要去天堂,各路大手太太们我来啦。在斐多篇中还有一个生活不好不坏的亡灵则暂住在阿刻戎湖的设定。为什么史诗里都写河,但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还有密教里都写到冥界的大湖则不清楚,懒得找资料了。

  PS:在可能诞生于希腊化时期的柏拉图伪作《阿吉奥胡斯篇》中,则称此地为真理平原(πεδ?ον ?λ?θεια),米诺和拉达在这里审问死者生活及生时行事。本来想看看原文写了啥,但此篇网上居然极难搜寻,咸鱼立刻躺平,就转引下别人的引用。

   

  幸福岛:幸福岛不用说,大家都认为好人能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柏拉图注意到了死后灵魂的感官问题,抛弃了前辈们对乐土的各种美好描述,认为乐土的美好是非物质的、属灵的、难以表达的,实际上成为基督教属灵天国的前身。另外正统严肃向的基督教神学跟通俗文化表现的大相径庭,不要联想到日常印象。

  PS:乐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安置人而存在的,神不缺这么一块两块好地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莫名其妙比古人还封建古板讲究等级。同人里一说到冥界乐土那肯定是冥王送给冥后讨对方欢心专用的爱情见证浪漫回忆私人独占品。哪怕不是这设定也往往一股凡人怎么敢肖想神之领域的味。人都不配进去更别说在这里生活。‘厄鲁西亚平原,大地的尽头,长发飘洒的拉达曼苏斯的居地’,这样一个来自最古老有名的荷马史诗,可以说引用伊利西亚相关诗句就避不开拉达名字的设定,居然能被人忽略彻底。

  深渊塔尔塔罗斯:在神话中是世界最底层,象征黑暗永劫。虽然早期大诗人更多把厄瑞波斯深处当作囚禁提坦诸神的地方,而非深渊。不过通常印象提坦往往还是被关在深渊里。因此这里是最幽深的众神受苦之处,而与亡灵无关。柏拉图设定为普通人的灵魂也被抛入这里,则大概是基于他的理论中灵魂不朽的考虑,用深渊来表达灵魂永恒受苦的概念。顺便这就牵扯到不朽灵魂某种意义上就是部分的神,这部分哲学再延伸下去就是神秘主义的灵修相关概念不多谈。

  这里柏拉图的深渊实际上就是通常我们所认知的地狱部分,灵魂在这里受苦。就前面柏拉图说的还让拉达达打个戳印分可治和不可治的,不可救药的就永恒受罚了。可治的受受苦还能摆脱。在另一个篇章斐多篇里,柏拉图通过即将喝毒药的苏格拉底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真实世界和地下世界,这里涉及到大量冥界地图构造设定,要聊起来又是长篇大论,这里只讲审判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看。

   

  柏拉图《斐多篇》节选:

  那些曾犯下大罪的亡灵被判定不可救药,例如盗窃圣物、谋杀,以及其他类似的重罪,它们命中注定要被抛下塔尔塔罗斯深渊,再也不能重现。

  还有一些亡灵被判定有罪,罪行尽管很大,但仍属于可以挽救之列,例如在一时冲动下冒犯了父母,但以后忏悔了;又或者冲动之下杀了人,以后又悔改了。这些亡灵也一定要被掷入塔尔塔罗斯,但被掷下去之后,在那里呆够一年,它们又会被喷出来,杀人犯落入科西库斯河(斯提克斯支流,铁青色,被认为非常冰冷,因为科西库斯字面意思就是冰(刘小枫大佬这么说),虽然一般解释为悲哀,神曲中则演变为著名的渎神狱最后一狱寒冰湖即为科西库斯cocytus),不孝者落入皮利福来革松河(火焰熔岩河)。他们浑身湿淋淋地穿过阿刻戎湖,这时他们大声叫喊那些被他们杀害和虐待的人的名字,请求允许他们穿过河流进入湖泊,乞求在湖中居住的亡灵能够接受他们。如果成功了,那么它们就进入到湖里,他们的不幸就结束了。但若不成功,他们就会再次被冲进塔尔塔罗斯,还得从那里再次返回到河中,无法解脱他们的痛苦,直到他们成功取得了受害者的宽恕和谅解,这就是审判中指定给他们的惩罚。

   

  不可救药的灵魂抛下深渊,能救的灵魂则可以从深渊暂时出来被可怕的河流带着去寻找救赎可能。那就是在柏拉图的观念里塔尔塔罗斯是最可怕的地方,尽管没有具体讲这里有什么。

  PS:柏拉图这个有罪灵魂可救不可救的设定是后来基督教炼狱和地狱概念的来源,前面说了基督教的神学框架是搭在新柏拉图理论上的。本来基督教里既没有炼狱也没有地狱。新约里阴间虽然因为希腊文的缘故原文就是hades,由此顺理成章地连上了古希罗神话冥界设定,但其实新约的原教旨设定里只是单纯的用其名词概念,指暂存死后灵魂等待最终审判的地方,没有乱七八糟的灵魂受苦的含义,跟希腊神话扯不上关系。新约地狱原文则是欣嫩谷,是实际存在于耶路撒冷的一个地名,跟冥界和hades更是都八竿子打不着一下。在圣经语境中因为旧约里民众焚烧自己孩子献给异教神而为耶和华所厌恶,新约时期这里是垃圾填埋场和焚尸场,谈论时引申为为神厌恶的毁灭之处,跟灵魂永恒受苦的地狱半点关系没有。后来神曲设定地狱在耶路撒冷就是典出欣嫩谷。

  正统基督教神学家非常跳脚这种乱从异教引入什么各种花哨奇技淫巧的刑罚的概念,斥为异端,把原典没那个意思的乱翻译成什么hell啊地狱啊。奈何这种世俗化的东西就是很适合唬住那群对深奥神学毫无理解力的民众,方便统治,所以一直沿用下来了。而炼狱这个灵魂受苦但可解脱的概念更是让罗马教廷天才地发明了赎罪券这个创收利器,所谓赎罪券一响叮当上天堂,真是黄金滚滚来的钱袋子,罗马教廷紧攥着不撒手岂有放弃之理。什么纯正神学概念闭嘴吧您(不过据说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在《为基督教一辩》(47,12)中抱怨:基督徒对“炼狱”的承认程度,还不如异教的“诗人和哲人们”)。说起来国内这边也有寺庙捐助功德箱啊募善款啊啥的,一群人热切盼望着金钱换功德。看来这种事普天之下共有而且还是踊跃的双向奔赴,也不能太说罗马教廷啥。而且按照D的说法公教那边往往募钱创收还姿态摆得可高雅,什么白金唱片的玫瑰经啊就是专门收割有钱人韭菜。

   在《高尔吉亚篇》里,柏拉图就对米诺斯大为赞赏,设置为首席和上级上诉法庭。晚年到了《米诺斯篇》里,更是用一整个对话篇幅逐步洗清了悲剧诗人对米诺斯的污蔑。认为米诺斯强迫雅典纳贡所以招致了悲剧诗人嫉恨,用对话人物的话说就是雅典‘到处说他是没有教养而且残酷的家伙’。爱邦的诗人们则绝口不提米诺斯强迫纳贡的前因是米诺斯爱子安德洛格奥斯王子参加泛雅典娜节运动会,因过于杰出而为嫉妒的雅典人所杀。普鲁塔克提到大多数作家的看法是:天神为雅典人的不义而让其颗粒无收,陷入饥荒和瘟疫。神谕要他们向米诺斯让步,天神才会息怒。史学家笔下的米诺斯形象则相当好,修昔底德认为米诺斯是海上帝国的创立者,他第一个建立了海军(非常备军,不纳贡,只是在米诺斯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水手),统治着基克拉底斯群岛,并肃清了这一海域的海盗活动,使得沿海居民安居乐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史学家西西里的迪奥多洛斯、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均持类似看法。而考古发掘爱琴海周边地区都有出土克里特的米诺宗教符号物件,著名的迈锡尼黄金宝藏中就有与克里特的百合花王子壁画中人物所佩戴极为相似的黄金百合项链,而且是各种形式风格的好几条,足以证实当时克里特的势力辐射范围。

  另外,米诺建立海军肃清海盗这点要强调一下在当时风气中是非常非常特别的。因为青铜时代史诗里,英雄们的正职就是强盗,日常就是烧杀掳掠,靠打别人城池抢钱抢牛羊卖奴获取财富。伊利亚特开头阿波罗祭司女儿被俘虏了为奴都要靠父亲大笔钱和威望赎回来。阿伽门农和阿基里斯对骂的时候阿基里斯直接说劫荡城堡每次都是你战利品拿大份,赫克托尔也没得罪过我抢到我家乡,这里的人都是为你才来的。奥德赛里奥德修斯回家后发现财富被求婚人损耗了相当多,直接说去过段日子抢别人的牛羊群来补充损失就行。就在这种普遍风气下,米诺神话反其道而行之追求稳定平和,还把统治的权威加到法律身上而非人治,要知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其实对君主本身是有限制的。能这么做或者至少这么宣称,冥界法官真的除他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PS:抛开因果动机不论。表面事实是忒修斯去了克里特拐走两个公主阿里阿德涅和淮德拉,帮助忒修斯的阿里阿德涅被中途抛弃。淮德拉后来设计令忒修斯父子反目,用自杀换得忒修斯咒杀自己儿子,并在发现真相后后悔莫及。

  总之,最后(柏拉图说)苏格拉底得出结论,悲剧诗人们最能颠倒黑白,把好的说成不义的。所以不可信。当然这里其实更多的是影射苏格拉底最后被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的帽子不义地判处死刑,而最可悲的是这点是公众大会投票出来的。

  PPS:在漫长的时间中各方势力各种原因不断拉扯嘴炮,首先荷马定型冥府法官然后一边雅典大骂一边柏拉图唱唱反调反抹黑一边史学家们表示我公正记叙,导致米诺斯的形象变成了明君与暴君两边极端割裂。结果让后来的作家无所适从,都是大名鼎鼎的前辈大佬,看他们撕扯神仙打架也不好站边,最后搞出个折中调和的法子说其实米诺斯不止一个,有好有坏只是同名来打哈哈。

  PPPS:奠定跟雅典对抗的斯巴达体制的传奇人物,斯巴达国父吕库古(德尔菲神谕称他是神一样的人)曾周游希腊和埃及学习法律和社会体制,从克里特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普鲁塔克说吕库古去了克里特后去了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认为克里特人清醒而温和,爱奥尼亚奢华而精致,如同医生比较健康的身体和病态的(拉踩啊)。亚里士多德直接说斯巴达的律法就是承袭克里特的,而克里特人民当然一向认为自己的法律源于米诺斯。斯巴达借助吕库古制定的法规成为希腊老牌霸主数百年,雅典则是新起意图挑战的后起之秀。斯巴达人赞美人的话就是像吕库古时代的。当初亚西比德去斯巴达就装得特别像样(他在雅典是富家子弟特别爱出风头出名的奢侈),博得了斯巴达人的好感。最后一个小插曲:斯巴达统帅莱山德打败亚西比德并最终获取了羊河之役胜利,但因为战胜雅典而缴获的大批金银奢侈品带回斯巴达,虽然他本人十分清白,战利品却间接促进了斯巴达贪婪和奢侈的风气,不复吕库古时代的简单朴素。所以说斯巴达也骂骂咧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某种意义上,‘吕库古预见到了今天并假莱山德之手施行,但他不能审视自身,以致见不到更远的将来。’.

  柏拉图罗列的三法官米诺斯、拉达曼提斯、艾亚哥斯。米诺斯是最好的,前面已经说过,拉达曼提斯次之。对于这两人,柏拉图论述过,说拉达达确实是正直的好人,可米诺是米诺啊,拉达的律法还是米诺教的。艾亚则没提为何成为法官,似乎不太认同关于艾亚当时公义虔诚的设定。大概是追溯到传说级别诗人时没找到事迹。不过也把他跟拉达对半分了。

  可以说,柏拉图的做法和设定,在当时雅典普遍仇视米诺斯的氛围里是真的很刚,非常刚。柏拉图:这不是我说的。全都是我那敬爱的已死的老师苏格拉底讲的^_^(毕竟苏格拉底没法掀棺材板说我没说过是吧,雅典人也不能冲去地下找他寻仇)。

  总的来说,冥界三法官自柏拉图设定成形后便一直沿用,没啥变动。后世作家记载不少,西西里的迪奥多洛斯形容为‘有关他们当冥界法官的神话记载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但均只是跟风荷马到柏拉图这段时期的设定,所以没啥特别好聊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在诗歌文学里让主人公(按诗人喜好和需要)各自找米诺拉达艾亚其中一人,并没有中规中矩按柏拉图的亚欧分别和先拉达艾亚遇到疑难再转米诺的设定。所以似乎米诺也不能摸鱼太多。一般来说典故用米诺多偏正统感,拉达多偏严厉正义,艾亚则偏虔诚公义。

  最后PS:由于柏拉图将这三人设置为冥界法官,不知道哪个谣言脑抽了一下,说有说法声称这三人都是欧罗巴之子。这从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拉达和米诺是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的产物;艾亚传说的脉络则来自河神阿索波斯,这是一条流经伯罗奔尼撒半岛希腊中部波俄提亚的重要河流,有许多关于河神阿索波斯之女被众神各种带走实则建立殖民地的神话。这种建立于地域和政治上涉及居民统治权和归属感定位的传说是不能乱来的。

  那么关于冥界三法官的八卦就暂时先吃瓜到这里,再见!

  (不会有后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