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姬杀人事件》:傲慢与偏见

  

  谙熟日本电影的观众应该会对2010年的那部《告白》记忆犹新,《白雪姬杀人事件》与《告白》一样出自推理小说家凑佳苗之手,也延续了其描写人性黑暗的风格。凑佳苗在《告白》之后几部小说的映画改编都不算成功,相对而言,《白雪姬杀人事件》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影片的加分项有两个,其一是多角度叙事。自黑泽明将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改编为《罗生门》以降,「多角度叙事」就成为了小说和电影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叙事策略,《雪山飞狐》、《低俗小说》、《撞车》、《赎罪》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种叙事策略的高妙之处在于,观众在事件呈现者的引领下,必然一览无遗地和分别作为事件叙述者的N个人迎头相向,在和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之时,也就把视域收缩到了同样的范围。表面上看似多侧面呈现要比单向呈现更加接近真相,但观众得到的居然是相互矛盾、甚至愈来愈紊乱的事件,以至于形成一种「人言可畏」、「任何人都难以信赖」的怀疑心理。并且需要自行从每个叙述者的言行,以及相互交织的「现场时间」和「回忆时间」中厘清头绪,使得观众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烧脑」的观影体验。

  《白雪姬杀人事件》的引子是高挑美丽的OL三木典子离奇遇害,在长野县的时雨谷森林里身中数十刀,并惨遭焚尸。与此同时,她的同事城野美姬也无故失踪。郁郁不得志的电视台美食记者赤星雄治作为事件的呈现者,从得到遇害者的同事狩野里沙子(同时也是赤星的前女友)提供线索开始,独自一人深入调查事件,一共采访了包括嫌疑犯城野美姬的同事、同学、邻居、家人在内的十多人,随后以此为素材制作成电视节目,在其影响下城野美姬已然成了公认的杀人凶手。

  然而,就像芥川龙之介在《筱竹丛中》的用意并不是要读者参与到疑团丛生的案件侦破之中,而是要让读者于各执一词的矛盾中得出「人是不可信赖」的结论一样,凑佳苗也并不是要观众关注案件本身,甚至影片还留存着些许瑕疵(比如没有交代真凶落网的契机)。作者的真正意图是要大众意识到网络生态的现状,以及媒体操控、媒体暴力的凶险可怕,这亦是影片的另一个加分点。

  

  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主流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媒体手里,媒体通过利用议程设置和话语霸权可以肆意地对报道对象的身份、家庭背景、工作情况等隐私过度曝光或者无节制地渲染深挖,体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多数人的暴政」,造成对个体或群体的戕害。同时,在经营利润和收视率面前,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也岌岌可危,更是起到了对媒体暴力推波助澜的作用。

  《白雪姬杀人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首先,赤星雄治追踪报道杀人事件的动机就不纯,此前他做的节目无人问津,便想靠这起案件咸鱼翻身,不仅通过推特与网民即时互动,还断章取义地对素材进行剪辑、混淆视听。而电视台也只求收视率与播出效应,单方面地采信赤星编录的节目,站在舆论制高点上,不惜挖掘城野美姬的童年往事,还贴上了「不详」、「诅咒」等标签,造成媒体逼视,继而掀起了网络上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将属于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完全暴露在公众之前,差点导致城野美姬因精神崩溃而自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媒体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傲慢与偏见」不同,许多被采访者的「傲慢与偏见」更加单纯,且怀有着深深的恶意。尽管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城野美姬是凶手,但是被采访者总是放大检视城野以往的生活轨迹、夸大关于其言行的细节、添油加醋地杜撰她的黑暗面,甚至给自己见不得人的的私欲留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在众人的描绘下,城野美姬成了一个从小就心灵扭曲的「魔女」。

  更有甚者,当城野美姬被人为地认定为凶手后,网络上也充斥着人云亦云的附会与满带攻击性的批判。如果说赤星雄治和电视台是这起冤罪的始作俑者,那么与城野美姬有关联的人物,以及网络上那些毫不相干的人都扮演着帮凶的角色,用裹挟着恶意的「傲慢与偏见」将城野美姬推向万丈深渊。

  虽然事件最后以真凶落网、电视台道歉、城野美姬挽回清白没有自杀告终,但媒体哗众取宠的不实报道、人们的无端揣测和恶意中伤已然对城野美姬造成了莫大的伤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手炮制出这场悲剧的赤星雄治也自食其果,反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所谓「因果报应」,往往来得就是这么及时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