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电影里要不断地插入歌舞?有什么传统?

  歌舞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歌舞表演也是印度的舞台传统,从古典梵语戏剧,到各种民间戏剧,例如什么塔马舍、瑙坦基,还有流浪帕西人的戏剧,一直以大量歌舞表演为主,这自然会影响千百年来的观众欣赏习惯。

  按照好莱坞的无声电影传统,在1910年代中期之前,都不能算现在我们熟悉的叙事电影,学术上叫「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即以各种惊人的噱头来吸引观众,连贯的叙事技术和习惯要到1910年代中期之后才慢慢培育起来,成为电影的主流——也就是说,电影并不是生来就要讲故事的,讲故事只是它的一种选择。

  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叙事电影作为它的主流商业模式,印度人的选择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点民族传统色彩。

  印度的第一部有声片出现于1931年,就是根据帕西人戏剧改编的歌舞片,一炮而红,跟风无数。其实这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最早的有声片都是以歌舞为卖点。但区别在于,歌舞片毕竟只是西方电影众多类型片中的一种类型,对印度电影来说,歌舞是所有类型必须具备的元素。在印度,不包含歌舞元素的影片几乎立即被归为「艺术片」,是没有大众市场的。

  据说在印度的乡村电影院里,如果片中有一段歌舞特别精彩,观众会要求倒回去重放一遍,不然就不许接着往下放。

  这么多年来下来,印度电影和歌舞已经密不可分了,很多电影都会在上映前先出唱片,然后没几天就收回了成本(印度电影普遍投资不高),印度音乐工业和电影工业是共生关系,音乐市场的50%以上是电影音乐。

  印度电影是把歌舞和故事融在一起的,也不一定是歌舞,还可以是撇开故事情节的喜剧追逐或打斗,这些与影片情节发展的关系未必很紧密的歌舞打斗也是印度观众希望在电影里欣赏到的一部分,地位绝不比完整动人的故事来得低,说明严密的叙事并不是「电影接受」的金科玉律,一切都是可以养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