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漏尿”的神秘面纱——压力性尿失禁

  揭开“漏尿”的神秘面纱

  压力性尿失禁

  有这样一种疾病,经常让女性“湿身”,但她却难以启齿、默默忍受,导致一拖再拖,而且,一旦得了这种病,基本上就与马桶“画地为牢”,使其哪也去不了,使其浑身有异味,更不愿意参加社交,因此,有人称其为“社交癌”,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说的疾病“压力性尿失禁”。

  

  何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体征是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最早于1926年由Howard首次报道。据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指南发布的数据提示,中国成年女性SUI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SUI的患病率最高,为28.0%。

  啥情况下可能患了压力性尿失禁,如何自检?

  如果近期您受到以下问题困扰,可能需要考虑压力性尿失禁:

  密切关注卫生间,每天超过8次;

  容易尿急,而且忍不住,一有感觉不去不行;

  难以控制的遗尿,不得不经常更换衣服;

  经常夜尿,而且动不动就被尿憋醒。

  

  为啥会得压力性尿失禁?

  目前流行的机制学说是压力传导理论和“吊床”假说。压力传导理论是指当腹内压力增加时膀胱内压增加,盆底肌反射性收缩,同等的压力传导至近段尿道,维持膀胱及尿道内压力的平衡;而当盆底肌力不足时,产生的力不足以对抗增大的膀胱内压,导致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内压,产生溢尿。“吊床”假说1994年由Delancy提出,他将尿道及膀胱颈的盆腔内筋膜、阴道前壁比作吊床样结构,当腹内压增加时,盆底肌收缩,拉紧“吊床”,尿道被压扁,有效增加了尿道内压;而当盆底肌功能障碍,“吊床”结构破坏,腹压增加时,尿道不能正常闭合,尿道内压不足以对抗膀胱内压,即引起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有哪些危险因素?

  年龄:尿失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机退行性变等有关。

  生育:生育次数、初产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出生胎儿体重大于4000g的母亲发生SUI的可能性明显升高)、高龄产妇、多次妊娠等均可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

  肥胖:肥胖女性发生SUI的概率显著增高,体重减轻与SUI的改善和缓解相关。

  家族史: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

  其他:盆腔脏器脱垂、便秘、既往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子宫切除)等。

  如何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的轻重?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有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卧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地影响患者生活及社交活动。

  根据尿垫试验(1小时):

  轻度:1小时漏尿≤1g;

  中度:1g

  重度:10g

  极重度:1小时漏尿≥50g。

  得了压力性尿失禁,我们该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用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膀胱训练、盆底电刺激、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30%~60%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能改善症状。

  1、盆底肌肉运动治疗

  又称kegel运动,是首选的自我治疗方式,也是最常用最有效果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每日训练10~15分钟,不用吃药不需要花钱,每日还你开怀大笑。具体操作如下:反复缩紧肛门动作,每次收紧3~6秒,放松3~6秒,如此反复做10~15分钟,每日进行2~3组锻炼,6~8周为一个疗程。各种姿势都可以做,躺着、站着、坐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2、膀胱训练:

  改变排尿习惯,调节膀胱功能。通过指导病人记录每日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延长排尿间隔,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膀胱训练的关键部分是制订排尿计划,此方法要求患者无精神障碍。对有压力性尿失禁和逼尿肌不稳定的混合型尿失禁有一定疗效。

  3、功能性电刺激

  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通过神经肌肉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4、生活方式干预

  可能与尿失禁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吸烟、体育活动水平和饮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减肥、加强体育锻炼、戒烟等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或减轻尿失禁症状。

  5、药物治疗:

  主要作用原理在于增加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闭合功能。⑴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尿道主要受肾上腺素交感神经系统支配,a1﹣肾上腺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会阴部运动神经末梢a1﹣肾上腺素能受体,刺激尿道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收缩,提高尿道出口阻力,改善控尿能力。代表药物为盐酸米多君;⑵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能抑制膀胱收缩并增加膀胱 出口 阻力达到控尿目的。代表性药物为丙咪嗪,它可以轻微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另外,该药物通过改变睡眠机制,提供抗胆碱或抗抑郁活性,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治疗夜间遗尿。⑶局部雌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对重度患者疗效确切

  禁忌证:未完成生育的患者;孕妇;计划要怀孕的女性。

  主要术式: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 obturator,TVT-O)。

  

  关于压力性尿失禁有哪些误区?

  误区1:尿失禁很尴尬,难言之隐,忍一忍算了

  长期尿失禁易引发阴道炎、膀胱炎、盆腔炎、性生活障碍,甚至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疾病。

  

  误区2:小便次数明显增多,突然想小便但是来不急找厕所就会尿出来,这也是压力性尿失禁

  这种情况,不是压力性尿失禁,它属于急迫性尿失禁,二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急迫性尿失禁通常需要药物治疗,盆底康复治疗也能得到较好的疗效。这两种尿失禁有时会同时存在,我们称之为混合性尿失禁。

  误区3:尿失禁只是已生育妇女才会出现的病

  压力性尿失禁确实和女性妊娠、分娩有最大的关系,但并不尽然。调查资料显示,成年未婚女性中,同样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误区4:尿失禁是难以治愈的老年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认为尿失禁是老年病,一直隐忍,再加之此处私密,难以启齿,尤其是对上一代人,殊不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此病已有良方,且疗效立竿见影!

  最后,让我们正视“漏尿”,让“湿身”一去不返,重返自由生活。

  

  感谢您的关注

  供稿:贺文彦(泌尿外科)

  图片:贺文彦(泌尿外科)

  编辑:吴晓娇(宣传科)

  推荐阅读

  围观

  以“镜”助力,治“踝”有方∣中国医科大学帮扶专家季相禄教授成功开展内踝骨折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经皮内固定术

  丨

  热文

  家门口看名医|中国医科大学专家最新门诊时间请查收!

  丨

  

  

  

  

  

  点完这里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