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生门”的早产儿 ——纪录片《生门》影评

  

  文|猫的咖啡馆

  一个孩子的诞生看似简单,但不知背后有多少人为他努力推开了那道生门,而新生命到来的那刻,又有多少人因为冷酷的现实在一瞬间被抹去所有的尊严。

  ———题记

  01

  纪录片导演陈为军的《生门》于2016年12月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是当年我国电影市场继《舌尖上的新年》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后,第三部纪录片的商业实践。陈为军的片子虽然在纪录片圈子里如雷贯耳,但是在国内从未正式发行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那部入围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请为我投票》、反映河南艾滋病家庭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纪录片越来越成为少数人能看到并且不接地气的东西,想要拍摄一部“老百姓喜欢看的纪录片”的陈为军,和他的制片人戴年文想到了去医院这样的场所寻找与大众接轨的拍摄题材,想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02

  2013年初,他们找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传部门,决定以“产科”为拍摄切口展开记录。陈为军观察到,一个孕妇待产、进入到产科里面,顺利的话大概是七天,七天里有50多张床是满的,而将近七天后所有的孕妇会再换一遍,“这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每个病房都有各自的喜忧哀乐和生死离别”。但电影拍出来却不是单纯“生育”的主题,而是围绕生育所附加的更为复杂的现实困境。这部用700余天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对四个家庭进行了多角度跟踪拍摄,讲述了他们各有难处的“生育”故事。陈为军选择的四个非典型家庭的故事作为电影的主要部分,这四位产妇都是高危产妇和早产产妇,这样的情况意味着生育行为背后高额的治疗费用及游走在生死边缘的剖腹产手术。

  03

  如实记录当代中国医患之间过命的交情是《生门》的新视角。“我每月32号休息”“这辈子,你忘不了我,我也忘不了你”……《生门》男主角李家福在电影里的这些金句,几乎承担了整部电影的全部笑点。李家福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产科主任,最忙的时候一天做大大小小近20台手术,由一开始的拒绝陈为军拍摄的请求,到后来想“通过拍摄反映产科医护人员的辛苦,加深医患关系的理解”答应拍摄。如此,观众才能在影片里看到:护士们每天事无巨细地记录并更新着病例;病人手术成功了,一屋子医护人员却满脸倦容;李家福在办公室里给植物浇水,因为疏于管理,有两棵已经变干发黄——他把“妙手回春”都给了产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期,医疗保障不足与病患需求巨大所形成的医患矛盾仍然无法避免。医患矛盾的表现主要有医疗费用高于患者承受能力,治疗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等。

  在《生门》里,观众看不到传统纪录片的宣传痕迹,创作团队没有刻意干预医疗过程,只是尽可能地如实记录。片中没有过多塑造医生的光辉形象,也没有重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老套模式,整部纪录片用近乎客观的事实记录了当今医患关系的现状。产妇夏锦菊在面对活命还是切除子宫的抉择时,坚持着请李家福再试一试,李主任的倾其所能,镜头见证了夏锦菊手术室两次心脏停止跳动、医生的电击、夏父的掩面痛苦和无助。夏九死一生出院时的要求和李主任合影,她露出了劫后余生般的笑容。这一幕幕近似残酷的镜头把观众拉回现实,拉回到医患矛盾的源头,让观众直面真实现状。以《生门》为代表的纪录片改变了以往宣传片式的叙事,坚持客观记录的原则,从而使纪录片创作回到了初衷。

  04

  记录是有距离的陪伴是陈为军坚持的原则。因为情节的抓人,节奏的紧凑,《生门》刷新了观众对纪录片电影的看法,而这归功于陈为军从台湾请来的、有 20 多年剧情片剪辑经验、同时担任过金马奖评委的剪辑师萧汝冠的加入。萧汝冠认同陈为军“让片子拥抱观众的决心”,将四个故事以类型片的形式展现出真实生活的戏剧张力。而与此同时,当人们看到电影里,当小凤丈夫因为凑不齐医疗费,陷入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两难境地时,陈为军记录下了他无助的落泪,也跟着小凤丈夫的哥哥在乡间到处筹款奔走,最后眼见他不得不借了高利贷。“为什么你不去资助他们”——纪录片导演总也绕不开拍摄伦理的争论。熟悉陈为军作品的人都知道,他一直是一个“冷静到冷酷”的导演,表现在镜头中的,是他从不悲天悯人的立场和从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看人。

  对于所拍摄对象,陈为军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他一方面和他们平起平坐,另一方面与他们保持一种有距离的陪伴。但陈为军认为,纪录片导演和所拍主人公之间应该是一种“陪跑”的关系,这是尽力去保持一部纪录片客观与真实的前提。《生门》拍摄完,陈为军没有和那 40多个家庭再保持联系,留下的只有这部电影,这段被电影画面封锁起来的人生时刻。陈为军并没有因此成为一名“妇产科专家”,被拍摄者的人生轨迹也并未改变。作为制片人的戴年文认为,陈为军在这部片子里作为导演的天职已经完成,剩下的是《生门》的传播效应的问题。如果真正想要帮助这些困难的人,唯一的办法是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具备真实力量的电影,希望它的传播可以唤起更多的关注,为需要的人争取到帮助。

  05

  一个生命的性价比是《生门》直触的社会主题和现实。片中,李双双的亲属与大夫在产科楼道里紧张地商量“到底要不要救治新生的早产儿”,他们正面临着一个无法轻易作出决定的难题,因为新生儿有一些指标不合格,如果要抢救,那么这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可能一辈子都将生活在这些不合格指标造成的阴影下;而倘若不救,李双双和家人又会留下终生的遗憾。产科是一个无法掩饰的地方,镜头真实记录了这个家庭“连用一支药都要小心计算着这个数字究竟值不值”的犹豫和纠结。一旁的女医生直接急了:“我知道你们就是想让我向你们保证,这个孩子到底能不能救好,你们总得给我时间看一下呀,我不是个神,我是个人。”这里面交织着太多的东西,既有对财富的考虑,又有对生命的眷顾,同时还有那种犹豫,也就是对医学的不理解、不确定性的那种张望……

  这个围绕生命的故事里掺杂着太多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因素,既有对现实问题如金钱的忧虑,又有对新生命的不舍,还有对医学不确定性的担忧等。医疗领域的纪录片本身就很难以拍摄,因为它是复杂的、多条线索的交织:首先,医疗场面要真实,比如,医生实施抢救的环节,包括医生用什么药、医生的站位、麻醉师的站位,都很重要;第二,就是它必然涉及伦理问题及当下社会矛盾。而《生门》在这两个环节做得很到位,在荧幕前,观众和产妇家属有着同样复杂的心理活动,观众的同理心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正是片中扣人心弦的人生故事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代入感。

  06

  很显然,纪录片的指向是贫困和苦难,关注的是“生门”内外挣扎在阶级底层的那部分群体。但是电影在上映之后,观众向主创的反馈是通过电影认识到的有关医疗制度、医患关系、阶级痛苦和伦理选择等深层次的社会性话题。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认为该片“带来了纪录片的复兴时代”,新华社评价是对“医患关系”和“庄严生命”的礼赞。“我们看过故事片,不缺故事,但是却不好看,因为没有生活;而很多纪录片不缺生活,却依然不好看,因为没有故事。而《生门》是两者的结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如是说。

  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在父母心里,别人家的孩子再惹人怜爱,还是与自己血脉相承的那个最特别。母性使得女人坚强,这让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一整集都在讲妈妈,听说神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还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瞬间哽咽。妈妈,最有力量的名字。生命的话题太过于严肃,“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一个孩子的诞生看似简单,但不知背后有多少人为他努力推开了那道生门,而新生命到来的那刻,又有多少人因为冷酷的现实在一瞬间被抹去所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