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措施精选6篇

  【关键词】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的前沿一线,急诊科病人所患的疾病呈多样性、复杂性、病情急、变化大、来势猛、死亡率高。急诊护士要在最短的工作时间,分清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充分利用急诊科的资源,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护理服务。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压力及危害因素。久而久之,急诊护士的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会使平疲劳度明显上升,对工作产生厌恶感,甚至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易导致身心疾病。所以急诊护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在此将影响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危害因素

  1.1 心里压力的危害:

  急诊科的发展对急诊护士业务技术、综合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急诊科护士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竟争能力,无形中增加了急诊护士的紧迫感。有的护士业务知识缺乏、专业技术不熟练,缺乏急救经验,及正确的判断能力,对病人病情缺乏预见性,在工作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各种危重患者及心情烦躁的家属,紧张的工作气氛,重复操作各项抢救仪器及枯燥的工作流程,并且应付无数次的上级领导检查。工作量大、护士短缺、无生活规律,导致护士心里压力加大。

  1.2 化学性感染的危害 急诊科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体夜(含有HBV、HCV、HIV的血液),同时有可能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刺伤,而各种甲醛、碘酒、戊二消毒剂的挥发对人的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特别是皮肤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严重的可引起皮炎、眼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甚至可以致癌。又加之急诊护士所处特殊环境,对所受感染不可能及时处理,这就给急救护士带来极大的危害。

  1.3 物理性感染的危害 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频繁和各类急、危、重症、事故所致的外伤接触,常常接触注射器、刀箭、缝针等锐利器械,抢救病人时精神高度紧张,时间紧迫,护士疏于自我防护,几乎每个护士都有被锐器针刺伤的经历。若处理措施不当还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其次,急诊室病人床边摄片多,众所周知,X线是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放射物质,长期照射会使人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小剂量的慢性辐射,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中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血液检测发现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机体免***力也明显下降。吸引器、电锯、心电监测系统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噪音,导致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

  1.4 人为性感染的危害 急诊病人病情急重且多为突发,病人及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产生误解。尤其护士在值夜班时遇到医护人员少、病人多的情况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向病人及家属做充分的解释,容易引发的争端。若遇到醉酒后的病人及家属则更容易冲动,甚至会秽语辱骂或动手殴打护士。在类似的情况下,护士成为弱势群体,不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工作热情大大的受挫。急诊科工作随即性强,病人多,尤其在夜间,工作量大而且繁忙,这点不同于病房。繁忙的工作使护士的体力透支,加之急诊夜班频繁,夜班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精神不能放松,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导致身体不适,健康受损。因此,急诊护士患病率常高于病房护士常常患偏头疼、失眠、恶心、呕吐、胸闷等多种不适。

  2 防护措施

  2.1 心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根据急诊科患者多、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等特点。急诊科护士长应充分应用管理干预,缓解护士的心里压力。人性化的管理,合理排班,提高护士的心里健康水平,降低护士职业压力感。同时急诊科护士应多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防止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工作中要发扬互助精神,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面对职业压力,急诊科护士一定要自身调节,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注意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力,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控制对压力的不良情绪,改善身心状况。面对职业压力,急诊护士要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有效率,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减缓工作压力。

  2.2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急诊室护士的身体健康,减少危害,急诊护士应提高的防护意识,更多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明确采取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同时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熟读病历,肝功能及相关检查结果,对已确诊携带感染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防护。在接触每一患者前后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一旦损伤,应立即脱掉手套,朝离心方向挤出少许血液,必要时换人并上报医院传染办公室,并进行登记备案及跟踪检查。对于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熟悉和掌握各种消毒剂的性质和配置方法,防止溶液烧伤皮肤,刺激呼吸道、眼结膜。同时尽量持续抽气降低浓度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产生的毒害。

  2.3 物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各种锐器损伤的防护意识。在抢救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持注意力集中,小心谨慎,防止被各种锐器损伤。尤其对带血迹的废弃针头、输血和输液器具等应严格按要求销毁处理,不得乱丢乱放,以免刺伤自己或他人。皮肤黏膜一旦不慎被针头刺伤,应立即用力挤出残留血迹,并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伤口。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护士在配合工作中,尽量在非曝露时间内进行,尽量远离射线源。同时避免超负荷工作,工作人员配置合理,恰当安排班次,从而减少护士长时间工作。

  2.4 人为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急诊护士在日常工作时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清楚明晰,逻辑性强,时间概念明确。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而采用适应的语言技巧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就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是将科学性、专业性的语言通俗地表达出来,并力求做到语言精练明确。应尽量避免医学术语的应用,应用他们能够听懂、理解的语言。做好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准备实施预见性护理,必要时呼叫“110”。同时避免超负荷工作,工作人员配置合理,恰当安排班次,从而减少护士长时间的工作。

  3 小结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职业安全及防护已成为各行各业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对急诊科的护士来说,职业安全防护问题已是风口浪尖迫切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急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强化安全防护观念,了解对自己健康危害的各类因素,提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安全防护,只有保障身心健康,才能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急诊护士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即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预防的。在一定情况下,护理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化学***与放射***的护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出版,2011;136—138

  [2] 黄燕云,急诊护士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10(6):10

  [3] 曾柳芳,护士的自我职业防护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02

  【关键词】 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61-01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1.1.1 供应室污染区集中回收了大量的各种已被临床使用过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敷料。特别是血液、体液,可能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所污染。护士如果在清点时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在工作时注意力分散等,稍不小心就有被刺伤的可能,造成护理人员的血液暴露,有发生HBV、HCV以及HIV感染的危险[1]。有资料表明,被已感染的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0%、1.6%、0.3%[2]。

  1.1.2 细胞毒性损伤 恶性肿瘤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虽经过简单浸泡处理,但仍残留部分抗癌药物,回收时不可避免的溅到眼、皮肤或呼吸道内,增加了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接触。

  1.2 物理性因素 ①工作环境的影响;②高温;③辐射。

  1.3 化学性因素 含氯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及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因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在应用时,挥发在空气中可污染环境,被人体吸入可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还可造成皮肤过敏损害及毒性反应[3]。

  1.4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 护士缺乏防护知识,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疾病的传播危害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有:①职业安全意识淡漠,护士没有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②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宣传和重视力度不够;③我国护理界长期强调的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而造成的职业防护现状的落后。

  2 防护措施

  2.1 一般性防护措施 ①供应室流程布局应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四区间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办公区。②加强防护意识,实行标准预防。③建立健康体检卡。

  2.2 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2.2.1 做好自身防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回收及初步处理过程中,要穿好防护用品。手套撕裂、刺穿后,立即除去,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继续工作。

  2.2.2 回收物品的处理:所有回收物品必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 器械回收后分拣时应细致、认真,将缝合针、刀片、锐器逐一挑出,单独处理,回收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等按常规,要严格按照消毒—清洗—灭菌原则处理。

  2.2.3 避免利器损伤 所有用过的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应使用血管钳取下,不能随便弃置,须放在指定的防水耐刺加盖的硬质容器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6],如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处理原则和正确方法作好局部处理,做必要的检查、预防工作,并及时上报感染科室登记备案。

  2.2.4 洗手 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一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的规定执行,正确洗手并消毒是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损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2.3.1 尽量减少噪音,经常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加强机器保修和检修,消毒间应安装隔音板或消音设备,或给工作人员佩戴耳塞,能降低一部分噪音。

  2.3.2 尽可能使消毒空间宽敞布局合理,在消毒间安排气扇及空调设备,以利于散热及空气流通。

  2.3.3 使用紫外线灯、臭氧机时应在工作人员撤离后进行,照射后先通风30min才能进入工作区。若有特殊情况,急需取出无菌物品,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眼镜穿防护服,以防皮肤黏膜被紫外线损伤。有条件的医院可用净化的层流设备,废除紫外线消毒。

  2.3.4 制作敷料时,应戴防护口罩,开窗通风,减少粉尘污染。

  2.4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2.4.1 供应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功效、及浓度、注意事项,配置化学消毒剂时浓度要准确,过低达不到消毒效果,过高易影响人体健康。

  2.4.2 保持工作区空气流通,配制要小心谨慎,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浓度要适宜,剂量要准确,配制液存放在密闭容器内。

  2.4.3 刷洗器械时液体泼溅至皮肤及眼部,要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如果喷射至衣服上浸湿内衣则要立即更换,防止各种消毒液对皮肤造成伤害。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气体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应防止燃烧爆炸事故。

  2.5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2.5.1 岗前教育 对于新上岗的护士应进行岗前教育,重视职业暴露不安全因素,牢记普通预防原则即把所有的病人视为具有传染性。

  2.5.2 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经常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学习有关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学习损伤后急救处理方法。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的重要部门,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时,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给工作人员带来一些生理、心理的危害。因此,每位供应室护士都要不断更新知识,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心理调适,贯彻以预防为主,更新观念,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操作水平,推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秋平.加强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职业安全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6.

  [2]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3]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

  [4] 张红玉.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消毒杂志,2005,22(1):105.

  【摘要】 在医院的特殊环境中,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之一,因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职业防护迫在眉睫。通过对临床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护士所处特殊环境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指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护士 防护措施

  临床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随着各种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性药品制剂的广泛应用,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增加,护士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安瓿、手术刀片、剪刀等,在使用中由于防护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1.1.1 细菌:工作护理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创面等途径感染护士。

  1.1.2 病毒: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 、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6%―30%。

  1.2 化学性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用的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及挥发性,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是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

  1.2.2 吸入性:手术室护士频繁出入手术室中,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消毒剂及残余的吸入性。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中可致自然流产,胎儿畸形、不孕,同时对胎儿的听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1.2.3 异味:临床使用各种消毒剂的气味,高频电刀使用中产生的焦糊气味,手术室空气消毒后的残余气味,长期接触会让人心情压抑、注意力分散。

  1.3 物理性因素

  1.3.1 紫外线:护士常每日紫外线消毒***室、换药室、手术室等,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

  1.3.2 辐射及电损伤:各种精密仪器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手术护士造成机体的损害,如白细胞减少、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1.3.3 噪音:医院内一般病室均能保持安静,避免噪声,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手术室的噪音如电钻、电刀、电动吸引器及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伤声均可引起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易出错。

  1.4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4.1 护士的职责是保存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核心也相应地以疾病(病人)为中心发展为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模式的转变,同时护士也是母亲、妻子、女儿的多重角色,多重角色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多重压力。

  1.4.2 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价值的看法总是受到他(她)们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存有社会偏见,导致护患之间产生冲突,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据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疾病易发高峰。

  1.4.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丰富,病人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有时病人及家属由于担心和焦虑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定程度会使护士产生畏惧心理。

  1.4.4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卫生单位都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理工作不明细化,紧急繁杂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高风险的工作,易导致护士产生厌倦情绪、疲惫感,甚至于滋生改行的想法。

  1.5 职业病:护士由于工作性质长期倒班饮食不规律,易诱发低血糖和胃肠道疾病,且体力劳动强度大,如病区氧气瓶的频繁更换,手术室、急诊科等科室搬运患者,容易扭伤腰背。

  2 自身防护与心理调节

  2.1 自身防护

  2.1.1 正确洗手: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和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洗手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洗手后及时用消毒液泡手。

  2.1.2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物品尽量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严格控制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时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若不慎溅入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

  2.1.3 生物因素危害的防护;(1)工作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择期手术患者的各种相关检查,了解患者有无乙肝、艾滋病、梅毒等,无论是否有以上疾病均视为潜在的传染源,实施隔离预防措施,正确穿脱隔离衣可保护工作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和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被血液、液体污染后或打湿应立即更换,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防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既可以保护自身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2)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力。

  2.1.4 意外伤的预防及处理:(1)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刀片,用后及时放入锐器盒等回收容器内,避免针刺伤。 (2)手术中传递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穿刺针等,不可直接传递,必须规范操作。 (3)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应立即从离心方向挤出伤口内血液,最好多挤压刺激出血,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处理,其次作相应的抗体检查,注射***苗。

  2.1.5 减少空气污染:***室、手术室空气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在保证手术间内无菌的条件下,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去除室内残留的挥发性气体,手术中用电刀时要及时吸引掉气体。

  2.1.6 噪音的防护、防止电损伤:各种电器设备应定期维修,确保安全,防止电损伤,心电监护仪、呼叫器等设备的报警及输出音量大小适宜,工作时遵守“四轻原则”。

  2.1.7 心理因素危害的防护: 工作中善于学习业务及相关心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休息时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管理者必须有超前意识观念,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给于正确引导,保持其生理、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2.1.8 防止职业病: (1)有计划合理统筹完成班内工作,做各种***及手术前熟悉操作程序,充分准备用物,减少来回奔波次数。 (2)重视姿势的自我调节,经常活动双腿,转动颈部、腰部,防止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 (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加强营养。

  3 职业防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重视防护用品、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是防范护士职业伤害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这些都可能造成护士职业伤害的隐患,应引起充分重视。

  3.2 切实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目前,在大多数基层医院中还没有建立职业伤害报告制度,更谈不上采取及时科学的救助措施,临床中应建立健全护士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潜在职业伤害,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科学的救助措施,以保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

  3.3 合理的人员编制:合理的人员编制,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的人才保障,如果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超负荷,致使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大大增加职业伤害的频率和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权辉 , 陈翔 .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措施的调查[J] . 现代临床护理 , 2005,4(4):75-76。

  [2] 袁秀萍 , 李红珍 . 护士发生锐器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 . 现代护理, 2005,11(23):1979

  护理人员工作的医院内,由于病人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和工效学的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大量调查结果表示,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WHO统计,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2%,创伤后感染率为0.3%-3%。在2003春季发的SARS***情中,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最高达20%以上。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重要。由于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接触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1.2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抗肿瘤药、麻醉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入空气中,或由于接触暴露,多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致残余消毒剂吸入的矛盾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亟待改进的重要课题,有报道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烧灼、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症状。对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抗肿瘤中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有研究证实,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有学者用气相色谱分光技术在职业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铂类等药物。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士可造成毒性反应,谢金辉等进行的职业接触抗癌对护士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增加。金力奋等对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护士的遗传损伤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DNA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3物理性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比如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弯腰为病人进行***护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如腰背痛等。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

  1.4心理性因素

  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到12.3%。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有:①不良的工作环境;②紧急的工作性质;③沉重的工作负荷。

  2防护措施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加强药物管理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记。

  2.3加强自我防护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病人和帮助翻身。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如频繁应用射线和电磁波,也应达到一定的防护要求,如铅板隔层,或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

  2.4重视洗手与戴手套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因此,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8-02

  临床护理工作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门诊护士、病房护士,每天为患者做护理工作,采血、配药、注射、输液抢救等一些密切接触患者的工作,这种环境下,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损伤。成为目前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社会已高度重视。降低损伤,增强防护意识,引起医务界重视。

  1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1.1 物理危险因素 锐器伤,临床工作中,接触锐器,有注射针头,外科手术刀片针剂安瓶等,在抢救患者危重病人过程中,为抢时间,护士操作时最容易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操作不当或者不规范,能导致针刺伤。在配药时不精心、徒手分离针头、注射后重新回套针帽、拔针处理不得当。尤其是配药时安瓶刺伤,处理使用过针头刺伤个例也多。护理人员处于高危职业损伤环境中。

  1.1.1 电器意外损伤 护士在工作中对重症患者抢救时,应用电击除颤电击使用电动吸引器,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操作不谨慎,发生漏电短路现象,存在触电或电灼伤危险。

  1.1.3 电离辐射 患者门诊住院所做的辅助检查需要护士协助完成,护理人员因为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受到电离辐射危害,身体蓄积量增多就会造成不同程度致畸、致癌。长时间照射血液系统也会造成慢性损伤。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医院是公共场所,也是疾病集中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医院环境经常消毒,仪器设备也要消毒,医院垃圾清理处置,都需要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挥发,人们接触增多,对身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发生变态反应疾病。过敏、哮喘、呼吸困难,孕妇流产。紫外线消毒,使用不当引起眼炎、皮炎,出现胸闷,气短、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1.3 药物性危害因素 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肿瘤组织有杀伤作用,护士在配制药物时,不能避免药物产生的毒性微粒气溶式气雾,经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体内,接触时间长,就会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流产、致癌等。

  1.4 生物性危害因素 医院内人群集中,患者多陪护多,人流动性大,各种细菌、病毒能在空气中形成溶胶,形成空气污染,不能控制。手部、眼部、鼻部、皮肤暴露部位不容易保护。受伤害几率大,陪护人员呼吸道感染机会多,护理人员和患者密切接触,抢救危重病人,患者气管插管、吸痰、洗胃、缝合、包扎止血,采血,静脉穿刺操作,接触到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感染机会就多,有一些疾病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经过此途径传播。一些慢性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是护理人员受职业伤害的病种。

  1.5 心理社会危害因素 护士工作紧张忙碌,护理工作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处于长期应激状态,大脑皮层高度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劳,抵抗力就会下降,会导致头痛、乏力、胃肠不适、睡眠障碍。抑郁、血压升高,心悸等。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冲动,对医护人员言行产生误解,医护人员忙于救治患者,没有时间解释,较易出现争议,受到责备、辱骂、殴打,伤害,护理人员健康、身心都容易受伤害,造成严重心理创伤,有恐惧、焦虑心理损伤。

  2 防护措施

  2.1 制定防护法 卫生行***主管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职业防护法,将职业防护提高到法律高度,工作环境改善,防护设施用品到位,做好防护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职业防护知识。护理人员操作时做好适时保护,预防皮肤粘膜直接与体液、血液接触,带防护手套,当皮肤、手粘膜表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情况下,彻底冲洗,用消毒液洗净双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养成良好习惯。

  2.2 物理性危害防护 护理操作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仔细,专心谨慎。抢救工作中,小心不被锐器刺伤。随着疾病传播途径改变,经体液、血液等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工作中服务于患者同时必须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有资料表明,戴手套能起到屏障作用。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血量比不戴手套时能减少50%。操作时戴手套很重要。医疗废弃物不要乱丢,严格销毁处理。手一旦被带血针头刺伤,立即处理伤口,注射乙肝、丙肝***苗,随访半年。

  2.3 化学性及药物危害防护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加强空气流通。配制特殊药物及使用消毒液时戴手套、口罩,目镜防护用品。尽量避免消毒液刺激眼睛、皮肤、黏膜。挥发性消毒液,加盖保存。

  2.4 生物性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要了解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潜在接触体液、血液的操作,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防护措施。洗手预防细菌感染。洗手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

  2.5 心理社会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有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加强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强应急、判断、沟通能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急症疾病护理抢救技术。和患者做好沟通,态度和蔼,给患者良好的身心护理服务。放松自己,调整自己心理状态到最佳状态,适应应急、万变的医疗环境,创造和谐就医环境、和谐医院。投身护理工作中,减少和避免职业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采血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防护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5期.

  [2] 采血护士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安全防.《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22期.

  [3] 微生物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4期.

  [4]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7期.

  [5] 在一个地域人群中极低出生体重儿2岁时的转.《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8期.

  [6] 护士配制化疗药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防护.《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发生职业危害的高危环境,护士每天必须到临床科室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各类穿刺包及物品,这些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在回收、清洁、包装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职业危害的威胁。因此,要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最大可能地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1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 血源性感染病具体因素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特点,每天接触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医疗器械,造成的职业危害几率增大,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1],在日常工作中,多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威胁着护士的身体健康。

  1.2 物理因素 在回收、清洗医疗器械过程中,部分护士自我防护和安全意识薄弱,防护用具不到位,工作超负荷时产生急躁心理,造成操作上忙乱、不规范,从而导致被锐器刺伤。据报道,有20多种血液型传染病可通过刺伤传染。针刺伤发生时,只需0.004 ml的血液就足以使受害者感染乙型肝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有60~80万人,护士是针刺伤的主要群体,占针刺伤的三分之一[2]。意大利一所医院的2347名医护人员在1年的观察期中108人遭针刺伤,其中3人发生急性丙型肝炎,2名外科医生数月后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在巴基斯坦进行的免***接种现场试验中,医护人员受针头刺伤率约为2.1/1000[3]。

  1.3 化学因素 医院消毒工作中常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等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溶胶对人体呼吸道黏膜、皮肤易造成伤害,引起人体接触性皮炎、呼吸道黏膜水肿、哮喘、头痛、眼睛烧灼感,重者可致中毒或致癌。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引起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加强对护士职业安全培训,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使其掌握专业操作技巧,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建立和掌握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以减少因不规范操作所致的职业危害。

  2.2 加强对血源性传染病的防护 由于每天回收、清洗处理感染血液、体液的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所以,要严格按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流程进行操作,清洗、处理污染物品时,应戴防护面罩、口罩,穿防护衣,戴双层***胶手套,尽量减少手工清洗,若血液、体液溅入面部、眼睛可用自来水、清水长时间冲洗。溅到皮肤、黏膜表面应先用肥皂水清洗,然后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强化普遍预防或标准预防是预防血液、体液、分泌物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2.3 减少锐器所构成的伤害 据报道,在锐器刺伤感染的概率中,艾滋病毒(HIV)经破损皮肤为0.3%,经黏膜为0.09%;丙型肝炎病毒(HCV)经破损皮肤为1.8%[4]。为了避免锐器伤害,在回收、清洗污染物品时,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由专人负责清点,分类回收物品,处理针头、刀片不可用手进行操作,以免刺伤、割伤,也可持环形钳或长镊辅助清点物品,在回收、清洗、包装物品时,均应戴手套,必要时,可戴双层手套。有研究表明,即使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胶手套,该医护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仍可能减少50%以上,戴双层手套比单层手套有更好的预防效果[5]。若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从伤口周边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血液,用清水、自来水冲洗伤口10 min以上,再用0.5%碘酒、75%酒精、3%双氧水消毒伤口。同时,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详细填写锐器刺伤的原因、时间、地点、刺伤部位、锐器名称,并注射高效免***球蛋白,暴露源不明时,需接受HIV、HBV、HCV的检测,根据结果选择相应的免***接种,定期检测、动态观察[6]。

  2.4 加强化学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采用高效、低毒的消毒用品,严格按照化学消毒液配制比例操作,操作间应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浸泡器械的消毒液应随时加盖,配制各种化学制剂及使用时戴手套、口罩,穿防护衣,防止化学消毒剂接触人的眼睛、黏膜、皮肤。

  3 小结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面临诸多的职业危害,因此,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这是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郑晓澜,邱莫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503.

  [2] 谢江珍,聂***,潘绍山,等.广州护士注射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2003,24(3):172-175.

  [3] 任俊辉,程兰,王东.肿瘤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化疗防护现状及对策[J].第三***医大学报,2006,28(2):178-179.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与护理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39.

  [5]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职业防护措施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