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概论.pdfVIP
1.宗教观观念的内容
各种宗教都有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了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
它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宗教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基础性的
作用。各种宗教观念无论在内容上有何区别,必须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宗教观念一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超出了个人的体验,具有社会意义,就成
了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成了宗教传道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宗教的信条、教义、教
理都是不同的,但既然是宗教,就有共同的东西,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 灵魂观:
灵魂观是宗教最重要最直接的观念,形灭灵魂不灭的观念几乎广泛流行于世
界各个宗教中。“灵魂”观点是整个宗教的发端,是全部宗教的核心问题。
1.“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是基督教的核心。
2.伊斯兰教也大体相同。
3.早期佛教不讲灵魂不灭,但是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其结果则是承认
了灵魂的存在,并且以灵魂作为因果轮回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灵魂观念进一
步发展,“神不灭”则成为中国佛教的坚定信仰。不相信灵魂存在宗教是不存在的,
因此宗教与迷信是分不开的。
(二) 神灵观:
1.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内容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但在
宗教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人是宗教信仰和崇拜的主
体,神是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没有神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这样宗教就无从
谈起。所谓无神的宗教是不存在的。如果某个宗教宣扬自己没有神灵,那他就不
是货真价实的宗教。
2.关于人与神的关系。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并不全面。原始民族信
仰崇拜的神并未“人格化”。所以,神的人格化并不限于同形,更重要的神与人“同
性”。这就是说神与人在思想、情感、意欲方面与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性格,从这
一点上讲,可以说一切宗教崇拜的对象都是与人“同性”的。无论是氏族社会的图
腾崇拜还是伊斯兰教无任何具体形象的真主,他们在其崇拜者的心中,都是具有
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意欲,都是按照人的行为方式进行活动的。一切宗教的神
圣对象性能,本质上都是人性,只不过这种人性,在神圣对象身上被进一步神圣
化了而已。这样来讲,人格化的神,实质是人性的神格化。
3.总之,一切宗教中神的神性就是人的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神灵
观念之所以产生,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人性和本质异化或对象化为一个神圣对
象的结果。因此,宗教中的这种神灵、创始祖或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并没有客观
存在,本质上都是人创造的,是幻想的产物。人性的神格化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的,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
(三) 神性观:
所谓神性观可以理解为神的能力,能量或神的意志等等。神性也是人的特性
的异化。
人的特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总是按照人的属性和特征去构造
神灵的神性,人的所有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是按照任自己支配和操纵自然社
会和人间社会的可能和需要,去设想神灵所拥有的权利。人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
是其对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对自己能操纵和支配的事物,人们就往往
认为其符合了人的意志。自然而然的把人的意志和能力异化为天意和神意,以为
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按照神意和天命运作的。
在宗教看来,神是以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来支配人间生活的,这种支配和操纵
就是神的神性的根本。
2.宗教的发展的阶段
文艺复兴时候的学者其一般把宗教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拜物教时期——多神
教时期——一神教时期,进化论的分类方法影响较大,后来黑格尔的宗教分类方
法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而唯物主义认为,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观念作为幻
想,它反映的问题自然是虚构的,但它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不可能产生于刚
刚从类人猿变成的早期人类。人类学家认为,原始人的墓葬按一定方式埋葬,一
方面表现他们的眷恋之情和畏惧之心,说明人们之间已经结成以血缘为纽带的社
会关系,形成了氏族制度,另一方面表现了原始人已经有了某种灵魂不死和死后
生活的遐想。
(一) 原始社会的宗教崇拜:
1.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崇拜形式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女始祖崇拜。
(1)图腾意为“他的亲族”,来源于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认为每种氏族都
是起源于某一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这些动植物或自然现象是他们的祖先,被
视为亲属(不杀食)。同一图腾的人不通婚。他们相信图腾祖先是他们的保护者,
同时认为图腾的兴衰象征着他们氏族的兴衰。所以他们要保护他们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