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十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1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明和传授思想的专业人员。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教师职业的历史考察

  (1)、中国

  ①、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师职业

  a、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府官员兼任教师。

  b、春秋时期—官学失守,以孔子为首的大批私学大师涌现,成为最早的专职教师。

  c、秦国统一后—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客观上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

  d、汉代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各级教师制度逐渐完备。

  ②、中国近代公立师范教育的成立和兴起,标志着中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开端(1897年上海南洋公办师范学院成立;1902年,清末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通州私立师范学校。)

  ③、进入现代社会,中国逐渐形成了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教师资格制度逐渐完善。

  ⑵、外国

  ①、教师职业最早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教师由僧侣兼任,教学内容传授宗教教义或武士教育。

  ②、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很快,专门师范教育机构、系统正规教育训练保证了教师职业素质更高,推动了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规定教师具备扎实学科知识,深厚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

  3、职业:

  是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和特定职责,

  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

  、劳动对象的能动性与多样性。(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加工,而是有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倾向性。内外因相结合。多样性: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与受教育不同,导致学生智力、个性、气质、兴趣、特长、爱好不同,而且不断变化。)

  ⑵、劳动任务的全面性与示范性。(目标、内容、时间、空间上的全面性;“立体教科书”的示范性)

  ⑶、劳动过程的个体性与创造性。(个体性:备课、上课、辅导、谈心、处理问题都是以个别方式进行。创造性:将教材内化,需要高超艺术、教育机智,捕捉教育灵感,传授给学生,使之领会内化。二者决定学生的多样性、能动性、影响学生的广泛性。)

  (4)、

  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与长期性。(集体性:是校内外、家庭、社会、教师、党团组织等多渠道进行教育影响,但不是各因素简单相加,是各因素内化的综合反映。长期性: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品质习惯的养成、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

  5、道德:

  西方道德指风俗或习惯,也有规范规则,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现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主要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有时是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以及风俗、习惯和道德教育活动等。

  P13

  6、[!]职业道德:

  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P14

  7、教师职业道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P14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典范性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且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发挥着“

  以身立教”的突出作用。

  (2)、深远性

  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影响学生的家庭和社会。

  (3)、崇高性较其它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是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要求教师道德境界更加崇高,做到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⑴、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⑵、对教师自身的激励作用。(是激励和调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动因。特别是责任感、使命感、良心。)

  ⑶、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教育行为效果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教育过程的优劣。)

  ⑷、对社会环境的优化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教育过程以及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指那些概括和反映老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老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一般而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教师的幸福、教师的良心、教师的义务以及教师的公正等。

  P21

  1)教师的幸福:

  ①定义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P22

  ②为什么说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人们理解教师职业的真谛的最终归宿?P22-23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状态。

  ㈠教师的幸福总是与教师道德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不仅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能满足自己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当精神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愉快舒畅的体验,感到幸福。如:劳动被认可,讲课受欢迎,教学受表彰

  ……

  ㈡教师的幸福是教师教育劳动创造的结果,教师的劳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和发展了自己,自然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与幸福。如:

  “教学相长”、教师

  自学进修的体会

  ㈢教师在自己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会随时产生幸福的体验。如:一节创造性的授课,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与同事的一次成功能够合作

  …

  2)教师的良心:

  ①定义:

  教师的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核心。是指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道德心理的内在评价机制,也是教师进行自我道德调控的精神力量。

  ②作用

  :对于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成为一种习惯的道德能量,可以随时引发教师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和有机调控,从而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始终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

  ③表现:具体表现在教师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如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和团结协作等。

  ④意义

  :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遵守工作纪律,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不敷衍了事,不误人子弟;教师的良心还促使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促使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成长;教师良心往往贯穿职业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教师思想情操的重要支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的最强大的内部动力。3)教师的义务:

  ①含义

  :教师的义务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必须遵循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自觉意识到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并把自觉遵循这些合理的道德要求作为自己内心的一种习惯意愿,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通常指第二方面含义,即教师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并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

  ②目前存在的几种教师道德风险,即违背教师的义务要求,教师面临的“风险”和危机。P25

  a、缺乏敬业精神。如:不思进取,混日子,莫不关心等。

  b、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如:备课不认真,辅导不及时等。

  c、主次颠倒,无心教学工作,热心于社会兼职或第二职业。

  e、不履行教师的“育人”职责。对违纪等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及时教育。

  4)教师的公正:

  ①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正直无私,不偏不袒地处理各种业务关系,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全体合作者。

  ②范畴:

  a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平等施教、体贴爱护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内容。)

  b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互相理解,互助互敬。)

  ③意义:

  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同事关系,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这种条件下,大家心情舒畅,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都会顺利进行下去;教师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就会使教师在学生中间树立起威信,获得学生由衷的尊敬和德赞扬。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道德品质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师道德观概述

  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家经典语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欲正天下之心,须顺天下之受。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王夫之

  2、孔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称之为春秋末期的

  “显学”

  。同时,孔子还是创办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教师鼻祖,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⑵、师德观:

  ①、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的境界;他认为谦虚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来进行教育;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热爱学生、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热爱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育学生不应该存在偏见。

  3、孟子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名轲,邹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使儒家学说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

  ”。

  ⑵、师德观:

  ①、热爱教育事业。----他高度赞扬教师职业,他说:“

  君子有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②、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以师礼相待,有问必答,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大丈夫

  ”的理想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③、教育者要具备德与才两方面的素质。----即:“入则孝出则悌”;“

  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道德修养和知识修养。

  4、韩愈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说》集中反映了他的师德修养的观点。

  ⑵、师德观:

  ①、教师的任务:-----

  传道,即儒家仁义之道;授业,讲授儒家经传与古文;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②、求师标准:----学有所成,合乎儒术可以为师。他提出“圣人无常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求师标准。

  ③、师生关系:----可以互相为师,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蔡元培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

  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⑵、师德观: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曾经在北大组织“进德会”,要求教师“

  不嫖不赌,不要妾”

  。他认为要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必须具有谦虚、正直、爱国、爱生和知识渊博等品德,具有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

  6、鲁迅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1909

  年留学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⑵、师德观:教师应该成为“后生的模范”

  ;要从人格、道德及精神气质上来影响学生;要有善于向自己学生学习的精神,要善于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7、陶行知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他毕生致力于大众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他一生都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⑵、师德观:

  ①、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十分强调教师民主素质的培养。他号召教师“

  和人民站在一条战线上,争取真正民主的实现”

  。他认为教师要实现民主教育,就要首先进行自我教育,树立民主作风。他主张教师应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他指出教师的理想和使命是

  “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后代”。

  ②、他认为教师应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主张生活即教育。

  ③、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他主张“教学相长”。

  8、叶圣陶的教师道德观

  ⑴、生平简介:是我国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解放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语文教育部主任等职。

  ⑵师德观:

  ①、核心即情感教育,尊重教育。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是“

  认真当教师的人的起码条件”;提倡“爱的教育方式”,即所谓情感教育。

  ②、他认为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公民。

  ③、他人为,教师的教育工作可分为“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与“言教”相比,

  “身教”更可贵。

  第三章国际组织与西方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特征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师德规范的有关论述

  ⑴、师德理想:

  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而制定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

  “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⑵、师德规范:P57-58

  ①、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②、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适当注意对教育活动有特殊要求的儿童;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2

  关键词:职业;职业伦理;教师职业伦理;个人德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3-03

  一、职业伦理与个人德性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相联系,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没有专门的社会分工,就没有专门的社会职业,也就没有了相应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的规则和要求。职业作为一种伦理关系,是社会主流伦理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反映了一定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不同的社会分工下对不同职业的有着不同的伦理要求,即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在传统社会中,职业道德往往是一个人作为一种身份角色的个人道德,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国王、贵族、农民或者手工业者,那么判断个人德性的基本依据就是他是否履行了作为其角色的特定职责,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相统一;而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职业一般是一种谋生手段,人们进入一种职业领域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履行职业道德仅仅是职业规则的需要,而并非个人德性的自我展现,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呈现剥离趋势。从职业道德和个人德性的关系来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角色使一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其次,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与义务,造成人们不同的职业良心和角色心理,这种不同的利益与义务,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道德信念及用以评价其行为的道德标准。第三,不同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有不同的要求。柏拉图认为作为王者的哲学家的德性是智慧,城邦的守护者的德性是勇毅,而工艺人的德性是节制。在柏拉图看来,智慧是最高层次的德性,而节制是较低层次的德性。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对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社会管理者的道德要求较高,而对以农民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道德要求相对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了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较高,一方面也暗含了从事该职业的个人应具有较高的个人德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劳动之一,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人们就对其有很高的道德要求,把教师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规范和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传统社会将“师”与“天地君亲”并举,说明了对教师尊贵地位的认可。将“师德”上升到“劝君臣、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成为了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往往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个人德性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都标示出一名教师不仅要在学问上精通,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个人德性上做学生的典范,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已经超出了作为一个谋取生存条件的职业的范畴,而作为一个典范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生活方式、举止风度等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所体现出来的“善”来教育和影响被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上述所说的职业伦理与个人德性的关系及不同职业对其从业人员不同的个人德性要求,在教师这一职业上有着特殊表现。首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将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统一起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单要作为一名职业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也要作为一名角色人在社会不同角色群体中体现出良好的个人德性水准,另外,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使教师职业对从业人员表现出更高的个人德性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更高,教师也应具有更高的生活目标和道德理想。

  三、教师个人德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职责,是否能教好书,育出什么样的人,是判断一名教师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在传统社会中,把精神道德价值看得比物质功利价值更高,“重义轻利”是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强,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相冲突。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观念,道德底线遭受着功利主义的冲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下的个人德性的需求与社会功利化的趋势产生了矛盾。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将职业道德与个人德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教师的个人良心也遭受着煎熬。因此往往“奉献”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可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普遍功利化的条件下,只讲奉献是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指出,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理性求利观,树立‘德才兼备’的职业道德观”。除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外,还应注重寻求教师个人德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观念的结合点。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出人的物化关系在伦理精神上就形成了人的功利主义观念,功利主义就成了一种社会历史必然现象,但是功利有善有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善恶的判断标准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在对教师个人德性评价时,也应该把握这一功利善恶的评判标准。例如,教师教书授课,是为了传授正确的知识还是仅仅作为生存手段;教师做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是为了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是为了个人荣誉。同时,在评价教师道德时还应注意到“一方面,教师道德的要求应该与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取得平衡;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个人道德的自由与平等的问题,因为教师的个人道德并不见得比普通人的道德具有优先性,因为任何人都是道德上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可能是一个已经成熟的道德完人。”教师在职业范畴中的行为目的是判断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德性的主要标准,而在非职业范畴中的个人行为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是教师个人良心成熟的标志,也是个人德性善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

  [3]杨克平,等.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4]王世忠.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师职业伦理观[J].高教探索,2008,(12).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这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则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广大人民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内容。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左右着整个社会,各种职业思想和规范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现。教师道德也不例外,就其本质而言,教师道德乃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化,正因如此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道德和其他一切社会的教师道德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崇高的境界。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悠久。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存亡的事业,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职业活动历史悠久,教师道德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而且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做出了极为宝贵的建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这些教育伦理思想和道德要求,不仅受到孔子弟子们的衷心拥护,而且对后世教师人格的形成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层次较高。教师道德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的品格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因为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的一代,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典范性强。教帅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学生多是青少年,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以师长为自己的楷模,因此,要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就得有道德高尚的教师作示范。

  (四)影响广泛深远。所谓影响广泛 是说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亲友,整个社会。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到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新型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就是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就是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就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纵观历史,教师道德尽管从整个体系来说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具体内容是前人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思想光辉。因此我们对教师道德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今天所需要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因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渗透在教师道德中,在封建社会,教师对学生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是金钱关系,教师与学校经营者之间是雇佣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体现在教育领域中,就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充分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改革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改革的封闭状态为开放状态,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4

  [关键词]高校德育 维度整合模式 生态链

  [作者简介]沈革武(1973- ),男,湖北孝感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研究与舆情分析。(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45-03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与时俱进,整合创新”应是21世纪我国德育模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德育模式创新要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相整合,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相整合,与经济全球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相整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高校现代德育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现代德育“生态链”,对德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德育范式的转换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合高校德育资源,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要创设整体育人环境,形成德育“生态链”。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首先是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内容、实践等层面上进行整体建构,营造以人为本、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格局。要构建齐抓共管的德育网络,增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观,这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密切相连。德育工作还要不断创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完善高校德育新体制及运行新机制,从而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一、维度整合模式研究与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德育范畴内,维度整合模式是一种德育资源整合的实施体系或操作样式,包含原则要求、策略方法和途径渠道等内容。如目标主义模式指施教者把人类积淀下来的道德品格整合提炼成德育目标并传给下一代,具有目的性、长期性、系统性等优势,以日本等国为代表;全面主义模式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注重整合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西欧国家多采用此模式;混合模式注重德育基本目标与内容的整合, 结合学生的多样化特点, 将德育寓于日常教育之中,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高校德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并建立了完备的指导组织机构,配备有专职教师。国内的德育模式注重马列思想指导,强调社会、家庭、学校合力育人,通过教育管理手段达成德育目标。基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高校德育模式尚待优化,尤其要从不同德育维度着手对德育成果进行鉴别性继承, 适时整合模式,并结合时代要求与学生特性来创新德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优化性格、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整合的德育“生态链”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重大突破,注重对德育生态环境的再塑造,遵循德育规律,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二、从德育的多维度探讨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的整合

  整合创新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都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其内容、目标、形式和内化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实施中考虑整合是必要的,当然这种整合是适当的、合理的融合和互动。

  1.站在多维度的视域看待德育整合研究。整合是按照一定目的,对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和调整,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化活动。对德育维度的整合,就是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稳定的体系,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2.根据德育外延与内涵的不同界定,这三者之间既交叉又融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德育内涵的夯实需要拓展德育外延作为支持和保障。新形势下,要在正视德育特殊使命、科学把握德育特点的基础上,重构德育外延,发挥德育过程的开放性和可控性,以充分拓展与提升德育的功能领域。从德育外延上讲,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益补充。德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好的人才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有培育良好品德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渐趋完善。在尝试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融合中,德育将会发挥心理咨询功能。依托心理教育开展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结合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德育内涵上讲,职业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继续延伸。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职业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就业前后的教育工作,内容涉及职业素养、生涯规划、良好行为规范、团队协作精神等。从对象上说,职业教育属于高校德育的范畴,但从作用和阶段上讲主要是“后高校德育”,是步入社会后的德育延伸。

  系统性是德育的重要特征,高校教育和德育过程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各个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德育整合是对德育资源进行系统搭配,从而保障德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活动。解决德育资源与德育效益的矛盾,关键在于资源各要素的合理搭配。

  三、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与职业教育合力育人研究入手,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

  1.从价值意义上看三者育人的研究。德育的整体优化性体现了德育整合的实效价值,德育持续发展过程中德育系统的内在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外部相互作用,使系统趋于优化。树立系统功能观,要充分考虑德育整合的连续性。在塑造完整人格体系时,要注重品德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寓于价值取向和引导,让学生心理趋于良性发展。

  2.从过程与功能看三者育人的发展。从德育过程上讲,教育者根据一定需要,通过调节社会影响和组织有效的德育活动,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适应社会要求,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和综合素质,这是一个系统运行过程。德育过程的起点不是唯一的,必须利用不同的途径促进德育范畴向综合动态性发展,使多种品德心理特征、职业公德意识、德育构成因素在德育过程中相互作用。从德育功能上讲,德育是品德目标培养,心理教育是品德个性优化,职业教育是品德发展规划。德育离不开感情基础,师生在德育工作中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相互体验而形成吸引或排斥的心理状态。师生心理相容,能保证双方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进行教与学。德育离不开职业教育,它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体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3.从三者合力育人研究来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现代德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德育主体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和发展只有在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才得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和高校德育在原则、内容和方法上有相通之处,三者的“整合”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优化了内在心理生态,还与高校德育交互融合,提升德育效果。这种整合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向施以影响,也不是用某一方的方法去解决其他二者的问题,更不是用其中一方的功用去替代另外两项的价值,关键在于三者的有机结合,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取长补短,发挥协同功效,实现人才培养价值的最大化。按照生态框架布局,通过进一步诠释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德育生态环境,整合三者的功能,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这既符合时代要求,也对德育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作用。德育范畴内的生态概念是指将高校德育工作置于高校内外部环境的联系中,这个环境不仅是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也是自然的。因此,应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和职业教育维度整合的视域出发,以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根本,创建适合大学生成长的德育体制,利用以人为本、性格优化、和谐氛围、公平基础、同伴关怀(集体协作、团队荣誉)、社会责任(适应社会)、通识教育等途径构建现代德育“生态链”。

  4.德育生态环境与德育“生态链”。新形势下德育环境更趋复杂,道德评判标准也更趋多元,德育范畴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各种社会思潮交叉挤压,德育生态和空间呈现立体化、多维化格局。社会发展带动德育不断创新,必须保证和促进新时期德育走向综合化,应对复杂环境,解决复杂问题。德育环境恶劣会导致德育危机,德育的实效必须有良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发挥德育实效就必须创新手段、净化环境,形成优良的德育生态互动“场”,发挥德育整体运动优化率,使效率最大化。“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传统德育方式,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德育活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双向互动中有一个理想的生态‘场’。”德育生态环境指以德育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思想品德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转化而产生的,具有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其内部各因子的有序组合。在德育生态环境中,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可或缺。平衡、和谐、融洽是高校德育“生态链”的主要特征,它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全面发展的需要、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在德育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新型模式。

  为什么要将生态思维引入德育和整合模式范畴?在此可以引用生态学的理论。汉斯?萨克塞在《生态哲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关联的学说”。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关联的学说,其思维向度和价值重心是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单个事物的绝对价值。它要求观察事物之间的关联,最初起源的方法论基础是一切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生态的基本理性内涵是实体或整体的观点,但生态理念的根本精神是以内在有机关联和生态因子间平等互动为基础的实体取向或整体取向。“生态思维”以生态为取向,而且是以“生态”为核心和品质的广义概念。整体性是高校德育系统的基本特性。德育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和空间,具备生态的相关要素。研究德育的生态环境是突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诸多因素之间协调整合关系的动态研究。高校德育系统的各要素优化决定德育系统的功能优化,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链。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德育活动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组成了生态环境。德育“生态链”是对德育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多元的生态系统。

  四、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的现实意义与优化思考

  创新现代德育的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对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从主体性原则出发,高校德育“生态链”结合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特点和时代要求,把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注重德育生态环境塑造。现代德育“生态链”注重以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为导向,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具有基础性、务实性的特点,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大学生丰富的道德需求、完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效引导。“生态链”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可持续的成长环境,它注重环境的创设、主客体互动、隐性载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德育自组织的建构。它强调主观能动意识,唤醒学生的自觉能力,有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持续发展过程。第二,从系统性原则出发,德育“生态链”是以促进思想品德社会化并制约和调控其发生、发展的多维度循环系统。它以促进德育生态环境平衡为目的,置其要素于和谐状态之中,通过主客体循环、功能转换、信息交流等过程,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和复合网络。

  德育整合模式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输入为德育整合模式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同时系统的输入又反作用于环境,使德育整合模式运转更富有生命力。其优化性表现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有机联系,并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佳效果,这也符合“协同导致有序”的管理原则。德育活动组织者在这条“生态链”上占据关键一环,如果运行机制和方法得当,可促成各系统间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高校德育“生态链”这一概念聚焦的是高校德育生活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高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德育系统。整合高校德育“生态链”,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现代化,将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德育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转型产生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德育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但不断变化的高校德育生态状况往往被忽略,从而使高校德育生态范畴内的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生态因子处于失衡中,进而导致正常循环的“生态链”断裂。同时,德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弱化了高校德育功能。新形势下,高校德育要担负起育人的使命,就必须树立新的时空观,实现多维度整合,达到价值共识,在形成合力目标下调配“大德育”系统内各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分在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为实现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多维度形成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钭晓东.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2]樊浩.伦理―经济生态: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5(4).

  [3]邱霁扬,焦翔.整合视野下的现代高校德育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邱哲.论德育生态互动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6).

  [5]沈革武,杨爱霞.解读德育生态论的学术迁徙[J].学术界,2008(3).

  [6]邢彦明.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场”效力[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4).

  [7]叶海芹.论高校德育创新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8]杨实俊.社会转型期“整合”德育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5(4).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5

  如火如荼的高职课程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最为热门的话题,从教学分管院长到一线的普通教师,广大高职教育战线教师纷纷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然而,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是,在这场日益推进和深化的课程革命中,分管学生工作的思政方面的院领导却普遍感到了自己的落寞,仿佛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高职课程改革仅仅是教学范畴内的事情,和学生思政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恰恰反映出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但是笔者认为,正是高职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机遇。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含知识、态度)和高技能。高素质也包括态度方面的要求,态度要求就是有关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内容,有时候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生将来人生发展的成功与否。这种态度的培养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课程把德育工作一般都是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把这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部分内容贯彻进来,那么必然要求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

  二、高职课程设置中德育课程的开设

  德育课程我们将它分为二类,通常,我们将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德育方式称之为显性德育,而将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德育方式称之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的,凡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形式直接的德育方式,都属于显性德育的范畴;而其他能产生德育效果的教育方式,即统属于隐性德育范畴。

  1.显性德育课程

  显性德育课程包括认识性德育课程和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所谓认识性德育课程是指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知、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1]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势是明显的,从其教学内容看,它具有系统性、教育性的特点。它传递的道德知识是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能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从效果看,它不仅仅解决个体在道德上知与不知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在个体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通过逻辑论证和个体领悟,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矛盾和道德冲突中,发展个体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和选择力,从而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提供认识基础。[2]什么是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我们认为活动实践性德育课程是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感性活动组成的旨在增进学生道德理智和实践能力,改进学生道德生活的课程。[3]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是体现一个主体性,开放性及自主性。因此,我们认为仅有道德认知开启的学校德育课程是不完备的。从国外的教育现状看,他们普遍重视实践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他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例如,日本的一些中小学流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的活动,让学生到生活艰苦的岛屿、农村、边远山寨去,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情民俗教育与环境教育,使学生经受苦难生活的磨炼;又如,在美国的大学中,50%以上的研究生到有关机构或社区从事过社会公益服务,如到孤儿院义务教书,为老年之家做家务等。[4]以上种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德育的实践环节、活动环节是比较薄弱的,这是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一直无法让人满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具有强烈实践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当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范畴。显性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显然不能等同起来,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仅在于使个体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杜威语)换句话说,不仅仅要使个体知道善恶、美丑、是非,更重要的在于使个体行为表现真、善、美,即使个体思想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高职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范畴,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上贯彻这部分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开设一些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的活动性实践德育课程,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实训课中进行,这在课程评价中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2.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教育性的原理,认为没有脱离教学的教育,也没有脱离教育的教学。各门学科——不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都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蕴含其中,但是这些因素都是“潜隐的”,需要教师用心地、自觉地挖掘、提炼。在学校升学、考试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一部分科任老师往往把传授本学科知识作为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忽视学科教学的育德任务。因此我们主张应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全员德育观,不只是德育教师、班主任要抓德育,其它科任老师也要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应自觉地挖掘专业教学中的育德因素,结合学科、专业教学,应用巧妙的方式实施德育,但也应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使显性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专业科学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的各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它的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格。”[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改革要注重高职德育课程的设置,高职德育课程设置方面亟待解决和反思如下问题:如何在高职课程设置中体现现代高职德育理念?如何定位高职德育教育本质及制定专业培养中德育目标?如何进行德育课程设置专业分析和建立长效德育评价机制?如何解决高职与中职、高职与高中及与普通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方面的联系问题?如何选择德育课程模式和调整德育课程内容?如何改善师资德育素养等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等等。

  三、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注重高职德育课程的设置,在设置德育课程的时候,要充分体现高职德育理念,树立长效性的育人观;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观,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观;树立环境育人观和树立全员育人观。更要结合高职教育本质,在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突显德育目标,建立长效的德育评价机制。除了显性课程的设置外,还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展,更多地开辟德育途径,更好地落实德育内容和实现德育目标。隐性课程通过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实训制度、校训、校风校纪、课堂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德育活动。隐性课程所传递的德育信息主要通过个性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几个途径来获得:

  1.正规课程实施中渗透德育内容

  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正规课程,而正规的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组织,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态度。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

  (3)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这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方面,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来得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是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沦为一个真正的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是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结晶、文化氛围以及承载着这些成果的活动形式。包括校训、师生共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文化意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这各个层面的内容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所有的校园文化作用在全校师生上产生一个共同的精神实体,这也就形成了该校的校园文化的特色。

  3.环境建设方面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进行德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比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方面。

  4.社会实践活动方面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开放办学思路的确立,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而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比如:

  (1)社会考察。学生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活动,塌实青年学生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

  (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科技、教育、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工业生产环节的改造,举办各种形式的辅导班等。

  (3)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学生按照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参加美化校园、寝室的活动,参加其他公益性劳动。他有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增进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4)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劳动换取一定报酬来自助完成学业的活动。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两种。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一般指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校园的文明值勤、楼道管理、清洁卫生、工作助理、实验室管理员等,在贫困生中招聘录用。校外勤工助学一般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开展电器维修、家教等活动。

  (5)青年志愿行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并在全国广泛开展的以青年志愿参加为基本特征,以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团中央推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青年工作的新发展,是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是青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新课堂。它有益于倡导时代新风,有益于培养青年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6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他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又决定着他能教出怎样的学生。由此看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同时照亮自己,情感和道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教育就是唤醒”,唤醒不是喋喋不休,不是传达公告,不在言辞中。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一声呼唤,不期而至,甚至违乎意愿。”潜移默化是情感和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一段故事、一分交往、一次参观、一次劳动、一个习惯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并抓住这些瞬间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往往比说教更能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在情感和德育教育上,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教师应注意从点滴做起,在细小之处关爱学生,为学生情感和道德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要立人。”思品课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才是我们课堂的精神所在。所以我们要不断进取,教师的职业道德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变化。

  目前,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很好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继续教育的培训当中来,从中受到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尤其要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学校主管教育教学的领导,特别是主管继续教育的领导,一定要组织好本校的全体教师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道德演变集中地反映了时代变革的要求,是衡量历史发展的重要标杆。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的一切变革都必然会引起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变革,而这些社会变革必然要影响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并渗透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不断地更新和拓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适应学校培养现代化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道德演进更要借助于学校的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育人效应,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新一代,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可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源于社会变革,又服务于社会变革。所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得与时俱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发展的范畴。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英额布镇中学)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7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谈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概念,大多数人并不会陌生。通常情况下我们称之为“高职”,这是教育界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知之者却甚少,即使是作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也莫衷一是,各持己见。虽然《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政策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与性质有了一般意义的界定,但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并没有得到深入阐释。

  在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之前,首先要看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高中全称为职业高中,属于中等职业教育范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全称是高等工程教育,属于普通教育体制,而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影响着它的长远发展。有两个概念必须首先界定: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保持或改变其职业资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某种技术,掌握手段和方法来完成所需的技术,以满足专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在两者的整合,通过以上分析和现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职业可以定义如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技术技能培训,为社会实践目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及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通过分析,它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职业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它以社会需求以及岗位需求为基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少走弯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岗位为导向、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技术教育。

  (2)实践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培养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科研训练、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与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国家历年都重视高职教育教育理念的更新,1985年7月,国家指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理论基础外,还应加强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实践和各种实习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和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3)外语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就是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因为这些院校,我的职业市场才得以欣欣向荣,国人整体的劳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到提高。时至今日,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依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他们的发展,很多类似院校在办学,以及促进人才就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笔者认为,当前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主要面鉴于以上原因,为了尽快摆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才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职业院校(这里指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应采取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不拘一格的培养模式

  在市场调研、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同时对各个专业具体分析归类时,依据不同专业性质、行业要求、课程状况、培养目标等确定培养模式,学制、时间分配不同,培养模式理应有所差异,办学模式也应该不拘一格。

  1)“一体两身”培养模式

  “一体”是指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题模式,也就是派大学生去大型的国有企业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见习、课程实践,融学校、岗位、生产车间、工厂于一体,不断拓宽学生教学实践和就业创业的渠道;“两身”是指融教??、校外导师于一身;融学生、学徒于一身。深入市场调研,设置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制定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实现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订单培养模式

  按照具体教学部门与用人单位发生联系的方式不同。订单培养可以分为:直接订单培养和间接订单培养。

  直接订单培养是指各教学单位与用人单位直接签单的订单培养。

  间接订单培养是指招办、学工部招生就业科与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签单后并告知相关教学单位的订单培养。

  订单培训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它作为一种新的模式,一旦提出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迅速发展到全国。对于学校来说,培养的顺序将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来把握学校的方向,调整专业设置,使之更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技能。对于企业而言,订单的培养,能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稳定的骨干队伍。对于学生来说,订单培养是学生开始能识别自身的目标,调动学习目标的积极性,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2 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模式

  1)构建整体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1)建章立制,制定德育工作的措施。依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完备的制度体系,规范教育行为,推进学院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德育与各学科的融合,把社会实践和劳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范畴,加强师德建设。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文明向上的新风气。

  (4)树立典型,用先进事迹导航。及时发现教育活动中的好典型,在校内外广为宣传,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其次,针对不同时期的形势要求,阶段性地集中开展形势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2)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水平

  (1)强化两课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

  (2)加强专题研究,切实解决大学生新时期的思想道德问题。

  (3)发挥各方作用,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内涵

  中职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较之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二字的加入,这就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要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教育者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中职的德育教育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德育

  “德”古语解释为“今俗谓用力徙前曰德。”,就是“直行”或“行直”会意。“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教育中的“德”包含为品行、信念、恩惠三个意思。“育”包含为教育、培养;教育活动两方面意思。“德育”一词字面意思为进行品行、信念、感恩的教育、培养及组织的教育活动。广义地理解为就是全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指的就是学校德育。

  二、学校德育的本质

  学校德育是德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等的政治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品德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法制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根据学校德育概念的界定,按照哲学矛盾的辩证统一观点,学校德育的组成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教师――德育教育的传授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者。这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因此,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地学习,视学习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政治思想、法律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就是学校德育的本质。

  三、中职学校德育的特性

  学校德育是以人为本,道德的目标指向是学生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内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宗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幸福生活。中职德育教育是在学校德育教育大的范畴下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教育的受体均是学生,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内涵上有着一致性。另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 ,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不以普通教育的升学为目标,中职德育教育具有艰巨性、职业性、岗位性、先进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内涵又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职德育具有艰巨性

  现代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当前社会受经济至上、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在此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大学的扩招,大多数家长选择让孩子上高中,到职业学校来的生源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不自信;又因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缺乏理想、自我中心、自控力差、是非观念淡漠、不爱劳动、不懂得礼仪、不知感恩、心理障碍、家庭信任度低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职业教育专业众多,给德育教师带来很大挑战,给学校专业环境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针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要求企业人员参与学校德育教育,但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并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制要求等众多因素,给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造成不可避免的艰巨性。

  (二)中职德育具有职业性

  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学前教育专业与会计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

  (三)中职德育具有岗位性

  职业是一个大的范畴,在这个大的范畴下包含不同的岗位,岗位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也就不同。例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涵盖了经济社会市场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成为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行业。在这个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应运而生。而物流这个职业,岗位分工十分明确,包含有仓储岗、运输岗、信息管理岗、理货岗、客户沟通岗等多个不同的岗位。因此,中职德育强调岗位特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岗位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四)中职德育具有时代性

  中职教育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生产一线所需的劳动者,是随着时代岗位的变迁而发生着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许多新兴行业、新工种人才奇缺,甚至有些技能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岗位人员出现断档,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根本保证,就要求中职德育教育目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中职德育教育必须跟上时展的脉搏,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

  (五)中职学校德育具有实践性

  中职德育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表现在生活即教育、工作即教育、学习即教育。是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作用的。因为道德表现出在日常行动中,它的本质是实践的。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也是在实践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

  相对于成年人,中职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方式是不确定的,他们的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道德的判断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的摔孩子、公交车上杀人、挖孩子眼睛、父子在公路上为泄愤而撞车、李天一事件等表现出来的社会道德缺失,告诉我们,德育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因此,中职德育教育是要创造教育的机会、情景、内容、氛围、时效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道德认识是发展的有阶段性的,并不是唯一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形式和层次发展,特别是引导学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领悟生活的意义,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对生活的反思和感受,形成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的道德关怀。

  (六)中职学校德育的价值性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促进他们树立尊严意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道德教育对中职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管理。中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浓厚的价值性,无论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还是社会目的,无论是教育内容的开发还是更新,无论是师生的主观意识还是师生之间的全面交往,无论是教育的方式还是教育的评价,到处都可以感觉到教育的价值性,没有价值性的教育,很可能就是失败的教育。

  四、中职德育的内涵

  针对于中职学校德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造成中职德育教育势必要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这也使中职德育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一)中职德育引导性的丰富

  中职德育引导性表现在,一是引导从普通教育中升学失败的受教育者的自我重新构建,是一种价值引导;二是引导中职学生遵循社会化道德标准,是一种规范引导;三是引导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种职业引导。

  (1)价值引导。中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处于自我认识还不清晰的学生,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于中考失利的打击和来自社会、家庭、朋友等多方面的压力,难以承受,在学习上形成反正我也不会、我不如别人、破罐破摔的心理。因此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循序渐进、成系统的开展“成功”教育。中职学生虽然在文化基础方面薄弱,但他们动手能力强;中职学生虽然自我约束能力差,但他们适应新环境、新变化方面强;中职生虽然不能如愿升入高中,但他们接触专业早,可以为家庭解决困难。从原有对学生单一性的、定性的成绩评价,转化为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发展全过程来评价中职学生。

  通过一次次“成功”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正确认知,我是能够成功的,我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正能量的不断正向强化,逐渐使学生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正常的水平。

  (2)规范引导。一个国家、社会,科学的、正常的向前发展,是在各个层面遵循着良好的社会道德、法制标准、行业准则的。

  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要求,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以全力打造具有深厚思想内涵和高尚精神品味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法律法规等的遵守程度没有明确的思想意识,有时为了朋友义气或是临时冲动有可能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精神文化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校园物质环境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软监督,行为规范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保障。开展法制教育、遵章守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使法制意识、行为习惯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逐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职业素养引导。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素养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职业性丰富了德育教育途径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升学教育目标完全不同,而是与职业的联系密切相关,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标准,标准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中职德育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德育活动、学校文化、校企合作都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要了解不同专业的职业道德;专业课、实习实训中职业素养的渗透;学校德育活动要开展与职业对接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文化的创设也要包含职业道德的内容;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人员对学生身体力行的教育,意味着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不断丰富,使整个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在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中。

  德育教学改革紧随社会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改革也在进行。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增加现代企业文化、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等新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级进行与行业对接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学校内就接纳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会达到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工要求之间缩小差距。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或者零培训,就可以上岗实习。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引进企业文化开展学生德育,要让学生熟悉企业,不能关门搞德育,要把那些职场能手(尤其是自己的毕业生)请回来,现场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研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不断丰富中职学校德育内涵,创新德育途径,完善德育体系,最终完成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篇9

  关键词:师德 高校教师 价值 培育 文化 制度

  一、师德的内涵

  教师这一职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表现。随着人类职业的分化,社会就需要一系列的规范来调整不同职业者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文化与制度作为这其中两种主要的机制便应运而生。文化与制度同属于规范的范畴,在社会关系的调节上互相补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在表现形式上,制度属于硬规范,文化属于软规范;二是在作用的依据上,制度依靠外在的强制,文化依靠内在的自觉。相对而言,文化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人们对文化的定义数以百计,这些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中义和狭义等三个层次。广义的文化观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中义的文化观指的是制度与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观念仅仅指精神层面。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都说明不了”。因此,本文持狭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仅仅包含着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价值,“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师德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人类文化在教师这一职业上的具体体现。

  师德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师德所包含的内容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因而不同时代师德的内容会有所变化,有些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隐退,而有些新的内容却会逐渐凸显出来,但其中的一些素质却是一脉相承、亘古不变的,这些内容便构成了师德最基本的内容。概而言之,师德最基本的内容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建立在期待学生知恩图报的理性计算基础之上,而纯粹是一种情感的发生。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第二,学高为师:教师的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一项主要职责,孔子说“学术有专攻”,如果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在广度与深度上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无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第三,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认真严谨、不偏不倚。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对师德极其精练的概括。

  二、师德在高校教师工作中的价值

  (一)师德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工作,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学生专业知识进步的根本保证。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途径主要是制度化的途径,如学校定期开展对教师教案、多媒体课件的检查;组织教学督导组到教室听课;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组织学生每学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分;等等。这些制度化的措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临时性。临时性是指这些制度化的措施并非一种经常化的举措,不可能实施到教师的每节课之中,如果一名教师缺乏师德的自我约束,那么,他可能会在检查与评议前后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但在这之外就疏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主观性。主观性指的是监督与评价主客体之间专业、水平的差异问题,如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专业差异问题,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主体适格问题,如果因此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失公允的话,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上述这些制度对教师的约束都是来自于其外部,但是人的理性并不是充分的,制度的设计者也并非具有完全的理性,即使是设计得最严密的制度也会留下真空,如果一个教师基于一种“理性人”的立场来开展他的教学工作,那么,制度化的措施对他的约束也是极其微弱的,他可能会在授课时采取“出工不出力”的消极策略。因此,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