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卜天: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才最现实
“我是早就定位清楚了,翻译是我第一重要的事。”坐在桌子对面,张卜天边说着话边低头注视自己搁在桌面上的双手。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媒体面对面的采访。这位“希望尽可能隐藏起来”的资深译者有一张比实际年龄更显年轻的明净面孔,回答任何问题都诚恳而坦然。
“不被关注挺好,在翻译很多书的同时,大家不知道我是谁,甚至以为这个人已经死了,是一本本遗著被整理出来,我挺享受这种感觉。”他这样说完又立即补充,“其实骨子里还是在乎自己声名的,达不到真正的无欲无求,只不过喜欢以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昭示自己、刷存在感。”
交谈间,他几次提起最钟爱、也受其影响至深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他说:
“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划所强加的任何限制。”
大学毕业时,张卜天把这些句子作为临别赠言写给同学,“我太喜欢这段话了。”
张卜天的部分译著。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转载于公众号:学术那些事儿
作者:王京雪
张卜天
他时间的95%,都被翻译占据,
却并不想被人称为“翻译家”。
他历时多年,苦心孤诣,逐步在国内建立起西方科学史译著的一块高地。
在他看来,“我研究科学史不是因为喜欢科学,而是因为科学对于理解世界太重要、太基本了,你不可能抛开科学来谈几乎一切事情……”
但更深层的原因却在于,他一直认为,“科学”跟西方文化的联系尤其紧密。离开了土壤,科学将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空壳。
因此,翻译科学史,真正的目的在于扎根于大地,寻回自身存在的家园。对他来说,研究西方,是为了回到中国。他希望通过中西比较,在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数千年文化传承的脉络,为自己也为国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土壤。
归根结底,对张卜天来说,无论是“出发”还是“回归”,都是为了探寻“存在”这样的终极问题,为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小编整理了一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卜天译作已经达到了36种,分享给大家。
//////////
?
张卜天,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与哲学史翻译。
从2001年、22岁着手翻译柯瓦雷的《牛顿研究》起,他再没中断学术翻译这项枯燥冷清、报酬并不丰厚的工作,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尽数投入。至今,40出头的张卜天译有50余部著作;20年寂静光阴里,这位年轻学者如埋头修行的苦行僧,以平均每年两到三本的速度,把古希腊至科学革命后科学发展的诸多经典陆续引介。
多少了解学术翻译是怎么回事的人,都难免为之惊讶。有人称赞张卜天以“一己之力”为学术传播做出重要贡献。有人说张卜天关注的东西不够现实,他微露笑意,“天天忙挣钱、忙各种世俗的东西就叫现实吗?突生重病和临终时的人最清楚什么东西真正现实,最现实的是跟人的生命离得最近的那些事。”
张卜天译作推荐
“汉译名著” 11种
《生命是什么?(外一种:心灵与物质)》
《天球运行论》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牛顿研究》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几何原本》 (介绍详见“其他单行本”) 《科学史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生命是什么?(外一种:心灵与物质)》
《天球运行论》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牛顿研究》 (介绍详见“科学史译丛”)
1.《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外一种:心灵与物质)》
[奥] 薛定谔 著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关于科学与人的思考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的两篇著名演讲
《生命是什么》&《心灵与物质》
《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
《心灵与物质》是薛定谔另一本哲学论著。在这篇演讲中,薛定谔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占据着什么位置,以及人的心灵发展在道德问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薛定谔结合东西方古代哲学思想对此作了常识性的回答,大胆新颖且颇具启发性。
2.《天球运行论》
[波兰]哥白尼 著
与《物种起源》《释梦》并称为
“导致人类思想革命的三大经典作品”
近代科学革命的开山之作
对西方近现代世界观的形成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尼古拉?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1473年出生于波兰。40岁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 《天球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曾长期被教会列为禁书。这部伟大著作,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3.《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著
物理学科中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介绍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
深入浅出地讲述精彩的科学理论
多年来一直印行不辍
4.《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
[奥]埃尔温·薛定谔 著
薛定谔阐释其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思想的最著名的讲演集
在《自然与希腊人》中,薛定谔对20世纪的科学世界图景做了全面的历史论述,从现代科学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最早阶段;在《科学与人文主义》中,他提出了几个基本问题,如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现代科学成就如何影响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等。反映了一位大思想家的深邃思想,直到今天仍不过时。
“科学史译丛”20种
第一辑
《文明的滴定》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新物理学的诞生》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牛顿研究》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文明的滴定》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新物理学的诞生》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牛顿研究》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第二辑
《西方神秘学指津》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西方科学的起源》 (第二版)
《炼金术的秘密》
《西方神秘学指津》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西方科学的起源》 (第二版)
《炼金术的秘密》
第三辑
《重构世界》
《世界的重新创造》
《无限与视角》
《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
《近代科学的建构》
《重构世界》
《世界的重新创造》
《无限与视角》
《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
《近代科学的建构》
第四辑
《希腊科学》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希腊科学》
5.《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澳]彼得·哈里森 著
首部深入研究现代科学的产生及其复杂的神学背景的著作
“这是我所接手的最难翻译的书之一(张卜天)”
本书显示了16、17世纪研究自然的新方法如何受到了关于人的堕落以及心灵和感官所受破坏的神学讨论的直接影响。本书认为,科学方法最初被设计出来乃是为了减轻人的原罪所造成的认知损害。现代科学在诞生之初被理解成一种重新获得亚当曾经拥有的自然知识的方式。神学上的考虑对于新科学方法的构建至关重要。
6.《无限与视角》
[美]卡斯滕·哈里斯 著
把视角当成视角来思考
就意味着一种超越,一种无限,一种解放
只有理解了现代世界的正当性
我们才能开始理解和面对其非正当性
人们往往把现代世界的兴起与科学态度在16、17世纪的出现尤其是哥白尼联系在一起。然而,要想理解现代世界的兴起,就必须理解它在中世纪的开端。全球性的现代文化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自我演进的一种产物,其先决条件是人的自我理解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与对上帝、上帝与人、上帝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理解密切相关。
文艺复兴时期对透视法的兴趣是理解这种发展的一把钥匙,阿尔贝蒂的《论绘画》对此作了简洁表达。但与此兴趣密切相关的是关于上帝无限性的神学思辨,库萨的尼古拉的工作特别清楚地反映了这种关联。现代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on)必然笼罩着虚无主义的阴影,后现代思想已经对现代世界的发展提出了质疑。然而,只有理解了现代世界的正当性,我们才能开始理解和面对其非正当性。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本书最后呼吁一种或可称为后后现代的(post-postmodern)地心说。
7.《世界的重新创造:现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
[荷]H.弗洛里斯·科恩 著
2008年科学传播最佳著作奖
——尤里卡图书奖
本书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即从“亚历山大”到“亚历山大加”或“实在论的-数学的”自然认识、从“雅典”到“雅典加”或“运微粒的哲学”、从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到“发现的-实验的”系统研究、用微粒扩充数学自然认识、培根氏混合和牛顿的综合,从而解释了现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问题,观念令人耳目一新,论述极具说服力。
8.《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
[美] 理查德·韦斯特福尔 著
一部科学史经典
论述了在机械论哲学的影响下
各门科学在17世纪的发展概况
本书通过两大主题的互动,简明扼要地叙述和分析了17世纪科学革命: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传统以几何方式来看待自然,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构起来的;而机械论哲学则设想自然是一部巨大的机器,并试图解释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机制。科学革命的完全实现要求解决这两种主导潮流之间的张力。
9.《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
[美]爱德华·格兰特 著
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
看中世纪如何孕育科学?
本书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
(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
(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
(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
10.《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识》
[美]玛格丽特·J.奥斯勒 著
概述了近代早期欧洲人的
自然认识发生的巨大转变
展示了古代的瓦解
历史上的过去是异国他乡。我们这里不是要追溯过去以寻找现代科学的起源,而是要寻找近代早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是要发现自己所关注的事物在过去得到了哪些扭曲反映,而是要试图理解这个异国他乡的居民的语言和习俗。
然而近代科学并没有立即跟上所有这些发展,尽管学者们用“科学”一词来描述任何个别学科,但他们尚未用“科学”这个一般范畴来涵盖所有这些东西。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新的自然哲学和获取知识的新方法都取代了亚里士多德主义。
历史上的过去是异国他乡。我们这里不是要追溯过去以寻找现代科学的起源,而是要寻找近代早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是要发现自己所关注的事物在过去得到了哪些扭曲反映,而是要试图理解这个异国他乡的居民的语言和习俗。
然而近代科学并没有立即跟上所有这些发展,尽管学者们用“科学”一词来描述任何个别学科,但他们尚未用“科学”这个一般范畴来涵盖所有这些东西。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新的自然哲学和获取知识的新方法都取代了亚里士多德主义。
11.《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
[美]戴维·林德伯格 著
首先文字的发明是古代世界能够发展出哲学和科学的先决条件。
其次,哲学和科学在古代世界的繁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字系统的有效性(拼音文字比所有其他文字更有优势)和传播范围。
本书是论述近代以前西方科学的权威教材,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学史读物。 它结合欧洲科学传统的哲学、宗教和体制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晚期各个方面的科学成就,竭力避免从今天的科学观点出发来理解古代成就。1992年本书第一版问世后好评如潮。2007年,作者对该书做了重要修订扩充了大量内容。本书根据新版译出。
12.《炼金术的秘密》
[美]劳伦斯·普林西比 著
研究炼金术史的世界级权威
劳伦斯?普林西比的最新著作
为你揭开西方炼金术的神秘面纱
为了破解古代炼金术文本的秘密
作者亲自做了许多实验
完美再现了古人的炼金术过程
追溯了炼金术从希腊、阿拉伯时期、
中世纪、现代早期直至现代的完整历史
该书考察了炼金术从希腊化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炼金术在科学以及文学、美术、戏剧和宗教等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现了许多著名配方,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炼金术的实际工作。
13.《西方神秘学指津》
[荷]乌特·哈内赫拉夫 著
国内引进的首部系统阐述西方神秘学的著作
被誉为“图书馆必备书目”
灵知主义、炼金术、占星术、
魔法、玫瑰十字会、唯灵论……
被主流科学、哲学、宗教的正统所排斥的知识
现代学术研究中最大的未知领域
牛顿,作为物理科学领域的巨人,曾投入了近30年的时间,从事长生不老药和贵金属提炼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留下的有关炼金术的手稿竟超过100万字。
事实上,神秘学传统可谓西方思想文化中足以与“理性”、“信仰”三足鼎立的重要传统,与科学技术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了解神秘学传统,我们对西方科学、技术、宗教、文学、艺术等的理解就无法真正深入。
——张卜天(译者)
14.《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荷兰]爱德华·扬·戴克斯特豪斯 著
享誉世界的经典科学史名著
曾获荷兰国家文学奖霍夫特奖
钩沉从毕达哥拉斯到牛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
大部分内容不为国内学界所熟知
对科学史和哲学史研究极有价值
自然科学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科学的世界观并不总是符合人对自身生存的理解。 戴克斯特豪斯极力倡导用科学史来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
本书以机械论观念的产生和对自然的数学描述为主线,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了从古希腊到牛顿两千多年的数理科学思想发展,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使经典物理科学得以产生的各种思想脉络和源流。
15.《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美]埃德温·阿瑟·伯特 著
科学思想史领域的经典名著
既是科学史著作,也是哲学史著作
为什么认识论问题会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近代思想的主流是这个样子?
本书对 哥白尼、开普勒、 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吉尔伯特、波义耳和牛顿等16、17世纪“哲学家-科学家”的方法和形而上学预设做出了精彩的分析,解释了近代世界观的成功和局限性。
16.《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澳]彼得·哈里森 著
研究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顶尖学者彼得·哈里森
带你考察圣经在科学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深入理解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在这本书中,作者考察了圣经在自然科学的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示了圣经的内容,尤其是它被诠释的方式,对公元3世纪到17世纪的自然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新教处理文本的方法有关,这种方法宣告了中世纪象征世界的结束,为科学地研究自然和用技术开发自然确立了条件。
17.《新物理学的诞生》
[美]I.伯纳德·科恩 著
科恩从力学、天文学等几个主要方面勾画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到近代物理学的转变,在同类著作中纲目最为清楚。
——陈嘉映
1543年往往被视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年。那年出版的两部重要著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一本是波兰教士尼古拉·哥白尼所著的《天球运行论》,另一本则是荷兰人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它还会落回来吗?”这幅取自笛卡尔通信的古老木版画,展示了伽利略的同时代人和梅森神父所提出的一个检验落体行为的实验。
最古老的行星符号的起源已不可考,但通常的说法均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
18.《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
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
一部充满常识却不卖弄学问、清晰却不过度简化的作品
柯瓦雷是科学思想史领域的泰斗级大师,在本书中以宏富的学识刻画了人类一个基本观念的转变过程。
——陈嘉映
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曾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最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19.《牛顿研究》
[法]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
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
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
亚历山大·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牛顿是无与伦比的科学巨人,同时,正是经由牛顿,近代科学从根基上与哲学离异。柯瓦雷的这部著作深入刻画了思想史上的这一巨变。
——陈嘉映
我们所有人,或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把牛顿的世界机器当成了宇宙的真实图景和科学真理的体现,这是因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近代科学以及经过启蒙时代洗礼之后人类的共同信条和常识。
对于同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后世来说,牛顿似乎是一个超人,他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宇宙之谜。
我们所有人,或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把牛顿的世界机器当成了宇宙的真实图景和科学真理的体现,这是因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近代科学以及经过启蒙时代洗礼之后人类的共同信条和常识。
对于同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后世来说,牛顿似乎是一个超人,他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宇宙之谜。
20.《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美]I.伯纳德·科恩 著
科学革命的一个成果是:
人们开始设想一种研究政府
个体行为和社会的社会科学
其运作方式能与新兴的自然科学相媲美
以科学史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了现代自然科学在概念和方法上对社会科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引发我们思考二者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李猛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医学一直在为政府研究、宪法分类和社会分析提供类比。
人们认为,方法有一种共通性,在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中一直管用的方法也能把社会科学推向前进。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医学一直在为政府研究、宪法分类和社会分析提供类比。
人们认为,方法有一种共通性,在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中一直管用的方法也能把社会科学推向前进。
21.《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澳]彼得·哈里森 著
“科学”与“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
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
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
“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
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根本上是无神论的,但科学为什么偏偏从基督教笼罩的欧洲诞生?科学发展与宗教和道德原来千丝万缕地编织在一起。
——陈嘉映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尝试系统地描述世界,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为宇宙中运作的原因提供自然主义解释,但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过去的做法与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似性微乎其微。
……17世纪的自然志和自然哲学负有一种使命,要为新的命题式宗教提供一些一般理由。
对于文化的演进,一种常见看法是,宗教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原始阶段,注定要被一个更加开明的科学时代所取代……现在,“科学”成了社会自然进步所指向的目的或目标。
本书是科学与宗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极富原创性地分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
22.《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英]李约瑟 著
一次影响世界的自问自答
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问题”的回答
“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以及“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荷兰著名科技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评价说,在20世纪的学术史上,鲜有一个朴素的问题能够引出如此壮观的成果。
中国人天生就倾向于场论,这种偏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关于海潮原因的正确观念。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距离物理接触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中国数学的思想和做法永远是代数式的,而不是几何式的。
公元8世纪初,当一行和梁令瓒第一次发明这种时钟时也有同样的情形出现,这比带有立轴横杆式擒纵机构的第一批欧洲机械钟早了6个世纪。
那么,李约瑟本人对于这个思索了一生的问题给出了何种答案呢?可以说,他对此问题的最完整表述都包含在了这本《文明的滴定》中。
23.《希腊科学》
[英]杰弗里·劳埃德 著
一本勾画希腊科学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剑桥大学著名科学史家杰弗里?劳埃德爵士讨论希腊科学的两部经典著作《早期希腊科学》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科学》的合订本。
《早期希腊科学》通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学派、柏拉图、公元前4世纪的天文学家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追溯了希腊科学的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科学》利用亚里士多德之后更为丰富的文学和考古资料,继续讨论希腊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科学史译丛19种套装 一键购买?
2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荷]H.弗洛里斯·科恩 著
一部系统考察科学史家
关于科学革命观点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本书是唯一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权威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书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
“世界科普名著译丛”5种
《从一到无穷大》
《物理学的进化》
《生命是什么?(外一种:心灵与物质)》
(介绍详见“汉译名著”)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现代数学的概念》
《从一到无穷大》
《物理学的进化》
《生命是什么?(外一种:心灵与物质)》
(介绍详见“汉译名著”)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现代数学的概念》
25.《从一到无穷大》
[美]乔治·伽莫夫
世界科普经典著作
领略科学奇迹奥秘
探索宇宙总体图景
将现代科学中最有趣的事实和理论收集起来
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将今天科学家
所看到的宇宙的总体图景展现给读者
主题简要地涵盖了整个基础科学知识领域
没有留下什么死角
即使外行读者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
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未来。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26.《物理学的进化》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波]利奥波德·英费尔德 著
面向普通公众
避免使用任何数学公式
清晰生动解释物理学基本观念
堪称爱因斯坦最优秀的科普著作
《物理学的进化》介绍了物理学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到现代场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发展演化历程,引导读者思考其背后涉及的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它面向普通公众,避免使用任何数学公式,对物理学基本观念的解释非常清晰和生动。
27.《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美]爱因斯坦 著
《我的世界观》续作
爱因斯坦眼中作为科学家、哲学家和人的自己
这是一本能够给人带来灵感的论文集,收录了爱因斯坦从1934年至1950年间的文章共59篇,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与生活”“名人”“我的民族”等六个主题,展现了作为科学家、哲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爱因斯坦对科学研究、宗教、教育、自由、相对论、物理学、战争、犹太民族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文集由迄今为止尚未发表的讲演、论文、书信、呼吁等各类文章组成,原书成书时几乎未做任何编辑上的修改,力图保留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满怀良知、思想深刻且富有同情心的人的点点滴滴。
28.《现代数学的概念》
[英] 伊恩·斯图尔特 著
领会数学的本质
数学并不容易,但却值得学
数学领域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丰富得多
无需任何高等数学背景
便可读懂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这不是一本“现代数学手册”,而是对现代数学的目标、方法、问题和应用的描述,是数学家的日常工具箱。
当读者读完这本书时,会对现代数学家如何看待数字、函数和公式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并懂得对“新数学”背后思想的牢固掌握将如何影响对数学本质的真正理解。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经典中,著名英国数学家斯图尔特用清晰流畅、幽默风趣的语言阐明了群、集合、子集、拓扑、布尔代数等“新数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理解这些概念是把握数学真正本质的好途径。此外,作者还对函数、对称、公理学、计数、拓扑学、超空间、线性代数、实分析、概率论、计算机、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主题作了发人深省的讨论。
读者无需任何高等数学背景,只需对代数、几何和三角学略知一二,便可读懂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读罢此书,你会更清楚地理解现代数学家对图形、函数和公式的看法,以及“新数学”的基本思想如何有助于领会数学的本质。
“科学人文名著译丛”1种
《天球运行论》
(介绍详见“汉译名著”)
《天球运行论》
(介绍详见“汉译名著”)
其他单行本8种
《我的世界观》
《长青哲学》
《西方的智慧》
《心灵和宇宙:对唯物论的新达尔文主义自然观的诘问》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第四版)》
《金花的秘密》
《几何原本》
《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
《我的世界观》
《长青哲学》
《西方的智慧》
《心灵和宇宙:对唯物论的新达尔文主义自然观的诘问》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第四版)》
《金花的秘密》
《几何原本》
《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
29.《我的世界观》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著
1934年首次出版
先后再版数十次
修订经爱因斯坦本人首肯
著名学者张卜天翻译
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宏伟深邃、令人敬畏,但正如他自称“实在是一个孤独的过客”,他的内心世界却少有人理解。这本小书讲述了爱因斯坦关于人生、科学、宗教等问题的见解,带我们近距离了解这位科学伟人那同样宏伟深邃的内心,揭示爱因斯坦是如何既对人类整体怀有深切的同情,却又始终保持适度的疏离;既对宇宙充满敬畏,却又坚持自由的反叛精神。
30.《长青哲学》
[英] 阿尔道斯?赫胥黎 著
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长青哲学”是人类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一种贯通物理、心理、伦理、哲学的综合学问一种贯穿古今、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学问
《长青哲学》是一部神秘主义经典选集,融合了各家各派的观点,书中摘录有埃克哈特大师、鲁米、老子以及《薄伽梵歌》、《西藏度亡经》、《金刚经》、《奥义书》等选段,作者按照若干主题将这些经典选段串在一起。作者认为,“长青哲学”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传统知识中,其成熟的形式则出现在每一种较为高级的宗教中。
在这本《长青哲学》中,赫胥黎旨在揭示为一切信仰所共有的“神圣实在”,他以惊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考察了大量信仰形式,包括禅宗、印度教、道教、基督教神秘主义和伊斯兰教,研究了各种宗教传统中的精神信仰,并解释了这些信仰是如何统一在人类渴望体验神性这一共同的愿望之下的。
31.《西方的智慧》
[英]罗素 著
一部导论性的哲学著作
叙述了从泰勒斯
到维特根斯坦的西方哲学
并介绍了其中所涉的历史背景
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精美的图片
涉及到书中所讲述的人物、地点和文件
并尽可能选自所属时代
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如作者伯特兰·罗素所说,本书是一部不同于其名著《西方哲学史》的全新作品,其问世出于两个理由:一,为读者提供一部兼顾简明和全面的哲学史著作;二,心怀敬重地回到哲学史中去,回顾往昔那些大思想家们赋予我们的思想恩惠,借以把握今天的哲学问题。
32.《心灵和宇宙》
[美]托马斯·内格尔 著
从心灵到宇宙中间隔着多少个达尔文主义?
当代杰出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的心灵哲学经典力作
作者用看起来精短的篇幅讨论了一个科学哲学中最基本而又繁复的大问题——人类的心灵,或者我们日常所讲的“主观世界”,所有的情感、思想、道德,与之相关的感受力、判断力、思辨力,其“起源”究竟是什么。
33.《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第四版)
[美]约翰·洛西 著
为科学哲学的不同观点
提供了历史阐述
围绕“如何正确评价科学”
给出精当的陈述和分析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为科学哲学的不同观点提供了历史阐述,特别是围绕“如何正确评价科学”这一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对不同历史时期、派别的重要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观点给出精当的陈述和分析。此新版结合科学哲学的当代进展,包含了关于理论评价、实验活动、科学实在论争论以及生物学哲学的新近工作。
34. 《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
[瑞士] 荣格 [德] 卫礼贤 著
荣格说
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
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
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35.《几何原本》
[古希腊]欧几里得 著
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
深刻影响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巨著
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欧几里得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
36. 《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
[美]迈克尔·弗里德曼 著
审视了20世纪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分裂
1930年代以来,哲学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传统和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欧陆传统。本书通过一个关键性事件考察了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达沃斯,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争论。参加这一分水岭事件的还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作者解释了哲学分歧是如何与政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海德格尔和卡尔纳普都将他们的哲学努力与个子的激进社会观相联系。卡尔纳普属于左派,海德格尔属于右派,而卡西尔则属于自由派的共和主义者。
扫码购买以上好书
end
每日一书
《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增订本)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