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北尖岛守兵曾将计就计抓获境外情报员

  资料图:驻守在南沙岛礁的海军战士在升国旗

  资料图:驻守在南沙岛礁的海军战士在升国旗

  特约记者 李华敏 通讯员 杨小刚 谭昌训

  出珠江口,过伶仃洋,北尖岛如“烽火台”一般伫立在海上,迎着南中国海万顷波涛。它扼守着太平洋、印度洋进入珠江口的两条国际航线的咽喉,守卫着海上进出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的门户。

  59年来,驻守在这个面积仅3.4平方公里的孤岛上的广州军区某海防连官兵,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连队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被广东省军区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09年,连队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战备执勤不辱使命

  盛夏的北尖岛,湿热难耐。一场近似实战的防敌登岛袭扰演练在岛上悄然拉开战幕。“敌”方袭扰兵力多少、何时登陆、在哪儿登陆,一概不知。

  连队发动全体官兵研究制“敌”之策,决定引“鱼”上钩设套伏击。在几处常规登陆点,他们布岗设哨日夜巡逻,营造重兵把守的迹象。连长则带着精干分队来到岛上的两处偏僻陡峭山崖设伏。

  3天过去了,白天烈日暴晒,晚上蚊虫叮咬;5天过去了,水喝完了,干粮也见底了,官兵们仍坚守战位,没有一人退却。

  在潜伏的第七天,狡猾的“蓝军”小分队终于上钩了。晨曦微露,一条精心伪装的渔船绕开码头,在一个隐蔽地点悄悄靠岸。这个训练有素的小分队一登陆就被连队官兵发现,不到10分钟,偷袭的“蓝军”就被全部抓获。

  潜伏对抗七昼夜只是北尖连官兵增强战备意识的一个缩影。连队地处南海前沿,担负着封控航道、海域警戒、观察报知、海岛执勤和要地防御等任务。按照能应对战争危机、能处置突发事件、能组织海防执勤的要求,连队先后修订了近岸海域封控、防小股敌人登岛袭扰、反空降、反偷渡等10多种战备方案,并贴近实战反复抓好针对性训练。

  为更好地发挥“耳目”作用,连队不断完善观察信息系统,加强对相关海空域的观察和警戒,并建立和完善与周边驻岛海空军观通站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拓宽了情报信息来源。据统计,近两年来连队及时搜索查证目标105个,收集、上报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情报信息。

  2006年5月,一名自称北尖连退伍老兵的人给连队来电话,要带两万元上岛慰问。时任连长黄强敏锐地意识到事情蹊跷,第一时间将情况逐级上报。经查,打电话的是境外的情报员,企图以慰问为名收集我方情报。连队将计就计,将这个4人团伙引上海岛一举抓获。

  提高核心军事能力

  这是一段令北尖连官兵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一年,某型火炮列装。接装那天,全连官兵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列队迎接。但由于炮阵地没有整修,加上该型火炮训练组织协同复杂,火炮对海上运动目标射击训练一直未能展开。当年上级组织海上射击比武,北尖连无奈尴尬退出比赛。

  这次失利让官兵们寝食难安。作为担负重要任务的海防前哨,没有过硬的核心军事能力,履行使命就是一句空话。官兵们明白,现代海防已经从单纯的岛上迎敌向防敌特偷袭和远程精确火力打击转变,从单一的火力封控向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海防执勤作战能力转变,因此,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形势异常紧迫!

  官兵们在连队训练场的挡风墙上写上了“你准备好了吗”的大红标语,时刻警示着连队官兵一刻也不能松懈。

  2004年以前,某新型火炮对海上运动目标射击训练一直未列入连队训练课目。连队经过研究攻关,较好地掌握了对海上运动目标的射击要领。该课目正式列训后,他们参加广东省军区组织的实弹射击考核,夺得了第一名。

  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他们把炮兵训练的重点从昼间射击转向夜战,充分利用配发的夜视瞄准仪、新型雷达等装备提高夜间作战能力,并利用技术嵌入、系统整合等方法,完善了射击指挥数据网,有力提高了火炮精确打击能力。

  2008年秋,广东省军区组织海防部队进行炮兵实弹射击年度考核。就在考核前的20多天,上级临时决定参加考核的连队采用某新型炮兵快反系统进行射击指挥。

  这一系统刚配发不久,连队立即成立攻关小组,对该系统训练重点难点进行研究攻关。不到20天,官兵就掌握了该系统的使用操作。

  “东南方向搜索目标、速度200、短点射,放!”随着连长射击口令的下达,各操作手迅即按下操作按钮,炮响靶落,从发现目标、发射到消灭目标仅用了几十秒,比《大纲》规定的优秀标准快了许多。随后的8发炮弹也发发命中。

  近5年来,北尖连每年都参加广东省军区炮兵实弹射击考核和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成绩均为优秀,连队先后夺得团以上比武竞赛金牌25枚。

  扎根海岛锻造忠诚

  今年7月3日,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林润生走出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门,来到北尖连报到。刚放下行李,指导员卞秋阳便拉着他来到小岛一处高地上的一座烈士墓前,卞指导员娓娓讲起一段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北尖岛上进行坑道施工,用砂轮切割岩石,突然发生局部塌方,巨石瞬间将广东中山籍战士程华森掩埋,这位19岁的战士从此长眠在北尖岛。

  烈士虽逝,英魂长存。多年来,连队官兵把程华森烈士墓亲切地称为“老程墓”。每逢清明、八一等节日,连队官兵都要前往祭扫。每次连队获得了荣誉,大家都会到墓前告慰烈士,而一些官兵有苦闷,也会到墓前向烈士倾诉一番。

  看完了“老程墓”,卞指导员又带林润生来到岛上国防公路旁一块巨大的岩石边,仰首望去,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归”字。

  “这个字的来历也非同寻常。”卞指导员说。那是1997年6月香港回归前夕,原指导员李昭湖突然收到老家急电:父病危,速归!

  手攥电报,李昭湖心急如焚。但他清醒地知道,香港回归在即,连队战备任务繁重。于是,他将电报悄悄塞进口袋,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很快,父亲病逝的噩耗传来,李昭湖一个人来到海边,朝着家乡的方向,长跪祭拜。打这天起,每天操课一结束,他就拿起钢钎和铁锤来到岩石边,在石头上用力凿着。随着香港顺利回归,岩石上一个大大的“归”字映入官兵眼帘,它像一颗跳动的红心,面向香港、面向祖国……

  多年来,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上岛,连队都要组织官兵瞻仰“老程墓”,品读“归字牌”,参观“扎根树”,树立扎根海岛,献身使命的精神。

  代理排长、“老海岛”罗正林,从新兵训练结束就上了北尖岛,一干就是13年。团领导几次想给他调到条件好的地方,都被他谢绝了。

  这样的“老海岛”,在北尖连数不胜数。仅近3年间,就有25名调出北尖岛的官兵,经过反复申请又重新回到连队。正是一代又一代北尖连官兵用忠诚守卫海岛,用热血完成使命,形成了“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北尖精神”,它激励官兵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执勤和保障任务,创造了连队组建近60年无事故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