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 要:伟大的思想千古流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形成的背景、德性观的内涵,核心思想和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德性缺失和道德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34-02
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只把人看作一种自然的存在,他们研究宇宙,却并不关注人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职责渐渐确定,哲学家开始由关注自然向关注人转变,开始了对“人”的讨论。经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及其生存意义的论述日益增多。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伦理学之父,对此有相当多的论述。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想主义“德性即知识”,即恶行是由于无知与思考错误,行为不正常来自“无意”或非志愿或被动,人并没有明知故犯的道德缺点。第二种是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人为一切存在事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讲道德,人是指一切人,不论贵贱一律平等。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伦理学上自愿与非自愿的区别,强调了意愿的重要性,这为他的道德学说建立了基础,从此伦理学从有赖于理性和知识,开阔到有赖于意志和意愿。
一、德性的内涵
德性一词是古希腊伦理学体系中的根本性词汇,其原意是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起初,亚里士多德也如当时其他希腊人一样,把德性的概念广泛用于所有的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如刀的德性在于它可以把东西切割开,衣服的德性在于它可以蔽体和御寒,马的德性是善于奔跑。“德性是使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现实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1]26随后,亚里士多德又认为,人和其他无生命或有生命的物种都不同,有生命的物种千千万万,但是大都不具有用头脑进行思考的能力,尤其是不具有理性。人则是有理性的,所以人特有的活动就在于他的灵魂中有理性的那部分物质的活动。
灵魂可以分为有逻各斯和没有逻各斯的部分,即理性的部分和无理性的部分,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和伦理两部分。首先,理智德性是理性活动上的德性,是理性将其发现真理的能力发挥出来以达到完美的境地,是“为求知而求知”的纯思辨活动的能力。由于理性又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思考的对象是原因和本质不变的事物,另一部分思考的对象是可变的事物,因而,理智德性又可以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亚氏说,智慧是理论理性的德性,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最高等的德性。明智是实践理性的德性,是一种可以通过教化学习而得到,又在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形成的德性。其次,伦理德性是理性控制情感和欲望,使行为合乎中道的品质。伦理德性会通过摸索、学习、训练而得到。根据《尼各马可伦理学》,诚实、勇敢、节制、正义等都属于伦理德性。
二、德性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核心是“中道”。类似于儒家的“中庸”,“中道”即是中庸的状态,介于两恶――过度和不及之间。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检验是否为君子的一种标尺。“中道”也是这样,他认为适度是德性最大的特点,过度和不及就是恶。亚氏认为,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要追求幸福就要尽量扩充理性,扩充理性就要使行为举止合乎中道。所以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中道。中道是“最高的善”,即至善,至善就是幸福。
如何达到至善?亚氏提出三条途径:第一,在过度和不及这两个极端或者说两种“恶”之中,避免距中道最远的那个极端。例如,奢侈与吝啬都处于极端上,其中奢侈离中道最远,应先纠正,而后逐渐纠正另一个极端即吝啬,以此来实现“中道”。第二,如无法避免“过度”和“不及”,就应选择离中道最近的那一方。节制是美德,若实现不了节制,则应在奢侈与过于俭朴这两者中选择离中道更近的后者。“与其奢也,宁俭”。第三,要特别注意克制人类天然的倾向。如“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但求乐可能引发超过限度的想法和行为,不加节制就容易导致恶。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道德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它就存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之中。对道德的追求也并不在于要达到举止不凡或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而是在日常活动中能按照“适度”的原则,恰到好处地行事。
在此也可以看出“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理解透彻却困难。困难之处不在于能否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而在于如何精准地评估习惯的重要性。究竟重要到了什么程度,亚里士多德早已给出了解释:因为品质、德性关乎习惯,它们是在行为中形成的。
三、德性的目的
在阐释了德性及其内涵、分类和核心之后,亚氏描述了快乐、友爱和幸福。其中,幸福是德性的终极目的。幸福是个热门话题,几乎每个学术流派都对它进行过探讨。亚氏认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的善是就幸福。“与所有其他事物相比,幸福似乎最会被视为这样一种事物。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因它自身而从不因他物而选择它。而荣誉、快乐和每种德性,我们固然因它们自身故而选择它们,但是我们也为幸福之故而选择它们。却没有人是为了这些事物或其他别的什么而追求幸福。”[1]18作为至善的幸福,应该具有不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被剥夺的性质。处于这一事物之外的某些条件如果发生改变,幸福就不存在,这幸福就不可能是“至善”。亚里士多德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1]20。对具有功能、活动能力的所有事物都一样,善或好等就应当存在于功能或活动中,某物的幸福或善就在于它完满地履行了它所有的功能。而人的功能是“灵魂的一种合乎逻各斯的实现活动或实践”。所以“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1]20。
亚氏将幸福通俗地表述为,幸福就是生活得好和做得好。德性影响行为,主要是靠促使人们养成合乎德性的习惯。德性影响生活,主要是让人们对财富的认识符合德性的标准。德性对这两方面的积极影响可以增加人们对幸福的体验。
如何实现幸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终章,亚里士多德说,属人的幸福应当是符合伦理德性的实现活动,多数人只要关心自己的内心,通过努力完善自己,就能获得幸福。同时,他还传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幸福不是偶然得到的,要靠努力。只有人的全部灵魂,尤其是灵魂中的欲望部分也符合德性,人才能获得幸福。幸福不在于那些外在的、不确定的事物;不在于行为偶然与德性符合;而在于实现真正幸福的过程中不停歇的努力。
四、亚氏德性观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氏的“德性”观已经深入到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思想和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他的理论对于教育在物质生活丰富中成长起来、精神生活却日渐匮乏的当代人,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1.“回到亚里士多德”是解决当代社会道德困境的途径。当代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多,人们或许终于感觉到是在生活而不是为了吃饱饭维持生存,人们热衷于购买、浪费,美其名曰追求生活的品质,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这种不带有高尚目的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人们浮躁的态度和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当代人似乎处在一片物质丰富的精神荒岛上,除了物质,没有其他什么值得为之付出热情。
基于这种情况,凭借道德规范来引起人们对道德问题的重视,似乎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如麦金太尔所言,现代伦理学以外在的规则为中心,并未观照人的内心。无论道德规范被设计得多么严密,都无法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对于毫无德性意识的人来说道德规范只是一纸空文,只有那些本身就有德性的人才能发挥道德规范的约束性。面对这样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回到亚里士多德”意味着重塑德性的权威,通过德性来理解道德规范。亚氏认为,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并不是看他有没有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而是看他选择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不是出于德性。德性也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念,使人接近或达到高尚的生活目标,提升幸福感。
2.培养德性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强调道德规范的作用,没有从道德主体的自我出发,反而使规范流于形式,成为异己的力量,限制人类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受中国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习惯于用宣讲、背诵道德规范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中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也多是基于家庭和血缘关系,道德教育更多是基于维护“家国共同体”的秩序的需要。如今,对国民的道德教育仍然是要求其遵守社会秩序,完成本职工作。这快速构建起社会秩序,但会把道德教育变成一种抑制性的力量,使人被传统束缚,无法发展道德。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特别强调人的特殊性,认为人与其他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都不同,人会思考,有理智,具有“逻各斯”,逻各斯是能动的。在亚氏的道德哲学体系中人存在行为的多样性,而动物不具有这种特色。因此作为有逻各斯的人“应当在逻各斯的指引下去寻找适当的真实”。《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氏谈到知识,知识可分为使人生存的知识(如今天的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和使人有德性的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后者不能带给人任何直接的财富,但是会教导人怎样成为有德性的人,怎样生存才幸福。做到这一点才是道德教育的成功。
一些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会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公正、实践、快乐和幸福等人类一直关心的重大问题的思考水平并不比今人低,甚至更有智慧。亚里士多德作为“伦理学之父”,他的理论如今看来仍然非常精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吴培红.中庸和中道之比较[J].文化论坛,2009,(18).
[3]袁涛,刘水静.《尼各马可伦理学》与《道德原则研究》伦理思想的几点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