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精选(九篇)

  第1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一、加强交通管理道德工程建设,实现诚信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为基础,加强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内容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包括道路交通的文明建设和交通参与者的道德养成教育。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多年来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成员的交通道德水准和文明交通意识,并收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积极成果,但是加强交通管理道德工程建设,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和认真做好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民众性的工作。

  首先,重视社会公德教育,营造文明交通环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求全社会常抓不懈,共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强调社会公德教育,是因为社会公德在道德范畴里,是靠先进文化、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公共活动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诚信与亲和、公正与正义、规范与协调的具体体现,它所调整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总则当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社会成员单位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具有对所属人员和社会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正是把交通出行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摆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价值的突出地位,倡导运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的方法,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调整作用,把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交通出行矛盾调节到合理的限度内。通过树立交通文明典范,大力宣传和培养交通道德理念,提升全体交通参与者的道德素养,并转化为参与者自觉的交通文明行为,克服人们不良习惯和习气,减少和降低建设安全、畅通、有序、文明道路交通的负效应,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文明的交通环境和亲和的人文环境。

  其次,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守德”体系建设。党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机动车驾驶人员以及与机动车相关的各类人员是交通参与者中最大的专业性群体,也是维系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自我完善并能自律、自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贡献。

  我们倡导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具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当前,应把“守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守德”就是要求我们从业人员讲德、施德、用德。强化“守德”体系建设,重点要强化“守德”教育和“守德”监管,对于驾驶人及机动车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围绕“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强调职业态度、社会责任、劳动贡献,包括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贡献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无旁贷有监管和教育的责任,相关行业和有车单位(含私车)同样有对驾驶人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共同目标一致,相辅相成,进而优化行业环境,优化交通环境,优化社会环境,保证自身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相互融合,各得其所、进步繁荣。

  二、加强交通管理法治工程建设,实现安全和谐

  第一,交通管理法治工程需要宣传交通管理法规作先导。交通法规的普及是人们对交通法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所决定的。从现阶段开始,要在创新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上下大工夫,坚持求“量”,求“质”,求“新”,求“精”。

  一是增强宣传的生动性。交通出行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法规宣传要赋予生活的趣味性、情理性,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帮助人民群众在自觉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交通法规知识,并有效地支配其交通行为。

  二是增强宣传的指向性。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知法的兴趣和守法的自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交通法规的宣传重点放在人们的权利观念上,即从维护公民权利和权益的角度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如果我们从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自身权利的观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不停顿的宣传教育。久而久之,它会使人们把交通法规看作是自身的需要、生活的必备和护身的法宝,交通安全就不再是人们的一种期待,而成为一种现实。

  三是增强宣传的目的性。宣传交通法规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人们的交通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宣传交通法规也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研究和分析全体交通参与者现代的、现实的心理意识结构,选准切入点,不盲目、不盲从,进行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宣传,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公安队伍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警察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公安院校作为预备警察培养基地,在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必须以思政课为主导,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同时把加强警务化管理与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搭建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最终在警务实践中不断强化警察职业道德。

  关键词: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更加凸显和复杂。在此新形势下,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公安队伍建设,特别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预备警察的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政治上坚定可靠、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公安预备队伍,直接关系到今后公安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一、新形势下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以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类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自身在公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状况。[1]公安工作中权力腐败、暴力执法、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的存在,说明了部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缺失。在此,公安院校应全面发现并深刻分析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学效果欠佳

  首先,公安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设置上来讲,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在公安院校没有专门的课程,一般都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学时较少,且缺乏警察职业道德实践训练课程。短时的课堂讲授不足以让学生内化于心,更谈不上外化于行。其次,一些公安院校在警察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仅仅是对内容进行讲授和灌输,教学内容也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没有与伦理学、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没有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导致课堂空洞乏味,没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一些公安院校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过分注重意识形态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致使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过于生硬,缺乏感性的引导。再次,公安院校承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缺乏实际的公安工作经验,对公安业务内容、公安实际工作情况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

  (二)市场经济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经济实现迅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蔓延,同时也滋生了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受到这些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况下,难免会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腐蚀。因此,一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认为德育教育不符合社会现实,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不认同,甚至反感。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也涌入中国,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态。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尚未树立坚定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奢靡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其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部分大学生选择公安院校的动机就是为了享受警察职业带来的特殊权力,或者认为警察作为国家公务员是一个收入稳定的职业,而不是出于对人民警察这一神圣职业的职业认同。这种功利性价值取向必然使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事倍功半。

  (三)网络信息大传播的负面冲击

  网络信息大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文化信息。网络没有边界,全世界不同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里大聚集、大碰撞。公安院校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辨别能力弱、缺乏抵御力,必然受到大量负面网络文化信息的极大冲击。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力、犯罪、体育竞技、奢靡生活等不健康信息,大学生极易在网络文化中迷失自己,并逐步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恶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诽谤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缺乏信息研判能力的大学生,减弱了大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导向,使大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怀疑和动摇,导致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四)警察就业体制的严峻挑战

  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推进的关键时期,为了选拔优秀的公安新生力量,人民警察选拔录用体制也进行了改革,由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大学生双向选择体制代替了原先单向分配的就业体制。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才能正式进入公安队伍。这就导致其中有一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直接进入公安机关工作,就业的不稳定导致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因此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就业产生了消极态度,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弱化了自身与警察职业和职业道德要求的联系。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包括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基本知识以及警务技能等理论知识的考察和体能测试,而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等内涵素质却无法准确考察。这就使得大学生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由于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竞争激烈,滋生了就业过程中送礼、托关系等不正之风,对公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策略

  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培养的预备警察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要以国家主席和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针对当前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出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策略。

  (一)以思政课为主导,贯穿各学科全过程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公安院校要十分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的素质。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修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引进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一支意志坚定、专业扎实、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同时要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师和公安机关一线业务骨干的双向学习交流机制,引进公安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思政课警察职业道德教学中,除了警察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教师可将公安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案例中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自然而然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警察职业道德的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知识的灌输,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如组织讨论法,教师可以就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也可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对公安工作、社会实际生活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践调查,并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展开有效研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也能更好地联系学生未来工作实际,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思政课教学,在学生的所有课程教学全过程中都应贯彻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二)加强警务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公安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察的基地,要严格依据《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以“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为方针制定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条例,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道德品质。加强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需要。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中,对内务、仪表仪容、队列训练、请销假制度等进行严格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同时,要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园、教室、食堂、学生宿舍,通过横幅、广播、板报、电子屏等形式宣传国家相关理论政策、警察职业道德知识、先进人物事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基本的警察职业道德。警务化管理对学生而言是强制性的纪律规定,要想让学生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并内化于心,必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要始终以人为出发点。[2]公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时,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注重学生情感的需要。在学生遇到心理或情感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灵抚慰,为其分析并解除困惑。在学生违反警务化管理规定时,不能单一地采取惩罚措施,要将情感教育、说服教育与惩罚教育有机结合,使其从思想深处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从而进行调整。

  (三)营造校园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要以“忠、真、智、勇”为核心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信仰、“唯真、认真、求真、鉴真”的价值观念、“理智、明智、机智、睿智”的工作原则、“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英雄情怀。[3]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公安院校要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来营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公安院校要建设校史纪念馆、榜样人物雕塑、大型事件纪念碑等基础设施,把前辈的先进事迹作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楷模。同时,公安院校要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的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警民共建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活动等,让学生深切地参与和体会警察职业的崇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陶冶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

  (四)搭建网络平台,拓展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公安院校要搭建专门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在网络平台中要设置专门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板块,结合当前国家的政策精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推送有针对性、理论性、时效性、趣味性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未来警察职业在国家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性质和功能,了解警察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从而逐渐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将警察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山西警察学院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三晋警源”和“山西警院思政部”,通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增加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热爱和荣誉感,从而使大学生养成基本的警察职业道德,并能够在未来工作中积极主动履行警察职业道德的要求,成为一名严格执法、道德高尚的人民警察。

  (五)加强警务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随着公安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警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警察预备力量,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公安院校大学生虽然有系统的课程学习、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但由于其生活阅历浅,缺少警察职业的实践过程,对警察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可以说是在纸上谈兵。因此,要想真正使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警务实践,践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强化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磨练警察职业道德意志。公安院校要加强与公安各实战部门的交流与学习,建设校外实习训练基地,让大学生在具体岗位实践工作中对警察职业道德进行直接而深刻地感知和强化。比如,侦察专业的学生在公安机关担任实习侦查员,参与案件侦查,协助民警进行现场勘查、技术分析和案件研判,在实践中更加热爱公安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作者:白月娇 单位:山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杜晋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17.

  第3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把握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同努力,既有个人的道德约束,又有社会的强制规范,同时加大对网络资源的把握,只有这样,一个洁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可能出现。唯其如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更富有成效。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形式,而且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精神世界。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互联网发展迅速,知识面拓宽,信息量扩大,这有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网络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比如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起到反面导向作用。再比如,人们在缺乏道德约束的、虚拟的网络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我们能否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构筑一个洁净的网上道德精神家园。培根在他的《论园艺》中谈到:“布置一个雅致的庭院,是人类最高尚的娱乐之一,是陶冶情操的绝妙方式。’那么我们如何构建一个雅致而健康的网络环境呢?在这里,我们将立足于网络资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出建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既需要网络主体的的自身努力,也需要网络环境外部的管理和规范。同时,我们还应当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改造和开发,丰富正向的、积极的网络道德资源,减少负向的、消极的网络道德资源,以此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1.网络主体的自我改造与自我把握

  马克思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变化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可见,马克思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它说明一方面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过程。一句话,人在环境面前有主观能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筑是由一个个网络主体共同完成的,只有切实提高每一个上网者的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有可能一片洁净的晴天。

  1.1网络主体要自觉学习和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培养网际德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并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使用网络的主体本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期望人们能在网上成为一个好的网民,必须要让他知道一个好网民的标准是什么,他应掌握并吸收什么样的网络道德规范。部分网民忽然置身于广阔的网络空间中,认为找到了自由翱翔的天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不必履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其实不然,人们的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的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应该是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合乎现实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因此,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宣传力度的同时,必须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由于其操作性较差,更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上网者可以摆脱他人或舆论的要求和指责,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空间自由翱翔。在各种具有现实约束力的外在行为规范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上网者的随心所欲将会带来普遍的网际德性的缺失。这就要求网民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1.2网络主体要学会进行自我判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

  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相比较,网络道德规范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不受时空限制进行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网上信息的超地域传播,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因此网民必须学会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根据所处的情境做出自己的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耍进行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向人们灌输国家规定普遍性道德规范,并要求人们去遵守。在虚拟社会中,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些模糊,因为在网络时代,价值更加多元化,思想观念更加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更多更便利的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说,教育对象有着更广泛的可以供选择的教育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上网者如何痴迷于网络世界,一旦下了网,它还得生活在现实空问中,因而传统的道德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甚至应该说是很重要,因为大量的网络道德问题其实都是现实问题的延伸。所以,假如现实空间是道德秩序良好的,人们都按照现实的积极的道德为人处世,那么我们可以设想网络世界也应该是蔚蓝洁净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

  1.3网络技术人员的道德自律很重要

  通过道德教育使一个社会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空间是我们人类的理想与之职责。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网络道德教育相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更加重视人的道德自律及网络主体的道德共建。随着互联网的从事这一行业的技术人员也日益增加,而这些人员往往容易走向犯罪,或者由于防范意识不强,或者管理不善,黑客往往会从他们那里获得由价值的信息,从而非法进人公司的电脑系统。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在美国发生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中,70%是内部人作案。我国公安机关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网络犯罪案件牵涉到内部人员。这就要求网络技术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玩火自焚。

  2.网络环境的外部约束与管理

  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环境,面对庞杂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加强自律固然重要,但是,对信息源头的治理与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

  2.1从技术支持角度,加强网络监控

  我们可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信息过滤软件、“防火墙”等先进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杜绝负向的道德教育资源进人网民的视野,并对重要的机密性信息采取保密性措施,依法保证信息的安全,防止被篡改和破坏。假如一个国家利用高技术破坏或扰乱他国主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足以使该国的指挥系统失灵,由此可见,从技术上加强网络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2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在一个近乎真空的网络世界中,立法是非常重要的制约机制,它树立了人们必须依之行事的准则,使人们由于畏惧受到惩罚而遵守之,由于惩罚越轨者、威慑非法之徒而是善良之辈安心,这样,社会才可以走向稳定和有秩序。法律带给我们有规则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才能听从内心的道德召唤,从而自由而规矩地为人处世。然而,互联网这一人类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创造之一,正在给我们带来一个弱规则和缺乏规则的环境。我们感到在获得的同时将失去一切,因为没有了必要的约束,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位网络空间制定规则已是非常紧迫的议程。由于网络传播环境与传统环境大不相同,传统的传播法规已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所以世界上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在对旧的传播法规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法规条例以保障网络信息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克服网络信息传播的负向影响。网络社会的活动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其中最普遍的、最突出的是社会信息关系,也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共享、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有些是不需要法律调整的,有些未超出传统法律的调整范围;有些赋予传统法律关系新的内涵;有些是全新的社会关系,原有法律难以调整,需要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网络冲击所导致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势必对网络立法提出强烈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因此制定保障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对各类计算机信息网络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对采用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选择、玩络管理机构和网络安全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之行等做出规定,把行之有效采用安全技术和实施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并强制性地执行。这样,通过法律的手段,为网络空间撑起一片“有情天”。

  2.3加强网络的安全机制建设

  互联网虚拟社会的诸多不可控制因素导致了网络立法的艰难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复杂性。首先是网络信息施受双方合法性地位认定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教育者的合法性地位是确定的,很难想象一个贩卖自由化思潮的人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那怕是一席之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性地位,而且互联网固存的互动性也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地位不断地发生互换,角色的主导性优势弱化,加上互联网的远程性与间接性,导致对信息施受双方的合法性地位问题难以认定与控制,从而使网络空间中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问题的认定,成为当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其次是网络信息内容与传播方式的不可控性。各类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大量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和应用面的扩大,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害信息或不良不健康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内容与传播方式呈现着不可控性。为了削弱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数字化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的安全机制建设,提高网络的管理水平,促使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网络时代。

  3.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信息背景,把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网络世界中其实有着大量可供利用德育资源。其中一些正向的德育资源本身就是良好网络环境组成部分,而且一些负向的德育资源可以通过管制来消除,也可以进行转化,使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1充分开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宝库,运用权威网络的现有资源是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红色网站是正向德育资源的突出代表,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对红色网站的浏览不够,网络主体认为其教育内容呆板,表现形式单调、枯燥,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对于红色网站这样的正向德育资源,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出其应发挥的作用。红色网站之所以不太受欢迎,主要是其保持浓重的说教色彩的老面孔,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呆板。因此我们必须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红色网站的名称宜采用中性的,政治色彩淡化一点;又比如把德育内容进行适当的移并和拆分,有计划地、系统地融人其它生活娱乐板块。网络资源的正向开发很重要,以公益广告为例,公益广告的宣传意图主要是为了推销观念,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符合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某种社会风范,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教育意义,网络公益广告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和覆盖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3.2积极而稳妥地处理负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

  第4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禁娼;性传播疾病;法;伦理

  性传播疾病是一组以性活动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传染性强,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艾滋病的传播,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是严重的全球化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可以从生物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开展研究,本文选取的研究视角是法律和伦理的相关性,采取的方法是历史回顾,分析的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通过禁娼有效遏制性传播疾病的成功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禁娼、防治性传播疾病的基础性工作。

  1 建国初期禁娼、防治性传播疾病的历史考察

  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杜绝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方法。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新中国建立后,这个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一起严峻地摆在党和政府面前。当时,党和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摧毁娼妓制度,封闭妓院,解放、教育、改造、安置的工作,在以后的几年里逐步消灭了娼妓现象。新中国一方面用法的力量利用国家权威封闭妓院,严惩妓院老鸨、管家,强制收容;另一方面用伦理的力量教育、感化,通过法与伦理结合的合力作用,改造,唤醒她们的政治和阶级觉悟,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她们由旧社会的被剥削者脱胎换骨成为了新社会的主人,为我们今天根治现象、预防性传播疾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1.1 用法的力量废除娼妓制度,打击

  1.1.1 政府强制封闭妓院或限制妓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在完成政权接管的基础上,迅速开展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其中包括禁娼。当时的禁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北京等地为代表,在短时间内摸清妓院的有关情况,集中力量一举将全部妓院封闭。二是以天津等城市为代表,采取“寓禁于限”的方针,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取缔妓院。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量――法律来实施。

  以北京等地为代表的具备禁娼条件的城市采取的是“北京方式”,即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采取果断措施,将全部妓院封闭。“天津方式”则是先采取包括政治上的高压、揭露妓院老鸨对血淋淋的剥削、揭示传播疾病等多种措施限制娼妓的进一步发展,即采取“寓禁于限”的方针,由政府出台法律法规,对妓院采取了“有计划的限制和逐步取缔”的方针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待时机成熟时封闭妓院。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在这些城市掌握政权后仍面临着复杂敌情及繁重的政治、经济任务,倘若仓促取缔妓院,势必会出现大量的及附属行业从业人员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给政府财政会增加更大的困难。

  政府在采取强有力手段限制公开的妓院、发展的同时,严查各地大量存在的不登记、不领证的私娼,令各地公安机关着重打击幕后操纵、胁迫私娼的私娼业主,对私娼采取驱赶、警告和收容。如1950年9月,上海公安局制订了《目前处理私娼办法》,重点打击私娼主、台基主;当年底,上海共查出私设妓院主、台基主627人次,处理私娼和嫖客7667人次。

  政府通过法的强制力量,有效地遏制了妓院和的发展,为其后进一步查封妓院、改造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其他各种严重的、亟待解决的各种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

  1.1.2 凭借法的威慑和警示作用,严惩妓院老板、领家和鸨母

  在逐步封闭妓院的同时,政府对罪大恶极的妓院老板、领家和鸨母进行了严厉惩处。如上海,由公安局逮捕、法办妓院老板920名,成立审讯委员会,集中所有妓院老板、领家加以审讯和处理。如北京,对于拘押的妓院老板、领家进行严厉的处理,共收案363起,结案356起,处死刑2人,10年以上徒刑者19人,5年以上徒刑者74人,1年以上徒刑者260人,课以罚金与劳役者4人,缓刑、警戒教育释放者20人,没收房间89处,财物202件。在天津,1950年12月8日至1951年10月间,先后将恶贯满盈的数十名恶霸妓院老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将他们压榨所得财产全部没收。再如云南省,在解放初期依法逮捕并严惩了41名罪大恶极的鸨母,其中2人被判处死刑,39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政府的严厉惩处起到了威慑和警示作用,使许多处于观望状态的妓院老板看到妓院的取缔已是大势所趋而不得不停业,已转业或歇业的也不敢再重操旧业。

  1.2 用道德的力量教育改造、安置

  解决问题,法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效果显著,但是彻底解决问题仅仅靠封闭妓院、打击罪恶妓主还不够,还必须与对的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法与伦理的合力,把们从娼妓制度和封建意识下解放出来。如果说借助于法的国家强制力量救们出火坑是第一步,是去除了娼妓存在的社会形式的话,那么改造、教育,帮助她们恢复身心健康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才是最为重要和彻底的解救方法,只有把数量庞大、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们改造成社会主义新人,才是解决娼妓问题、消灭社会现象、遏止乃至消除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所在。当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2.1 建立妇女生产教养院,收容

  随着对妓院的封闭,教育和改造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如旧日的不能改变观念、不能投入新的生活中,就不能达到对她们的根本解救。当时,政府在各地成立了妇女生产教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集中改造。为彻底消除社会对旧日的歧视,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做帮教工作。在教养院里,工作人员称呼旧日为“学员”,积极宣传、解释党和政府对待她们和对待妓院老板、领班截然不同的政策,坚持对她们热情感化,耐心教育。

  1.2.2 关心被收容的身心健康,既治心病又治身病

  为使旧日相信新政府、认识新社会,丰富她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她们重新做人的信心,妇女生产教养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北京的教养院聘请田汉、赵树理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看望、慰问学员,和她们交谈,倾听她们的心声,送给她们进步图书、文化和生活用品。全国妇联和北京市妇联的领导同志也到教养院看望、开导她们,使她们逐步感受到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她们这些在旧社会最被人瞧不起的

  “下”,今天都受到了社会的尊重,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同时,教养院积极联系卫生部门为旧日们医治疾病,戒除烟毒等。这些工作在促进改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北京市政府责成卫生局从全市各大医院抽调60多名思想好、医术精的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对教养院学员进行普查。对患病学员,医疗队精心制订治疗方案,医务人员怀着对她们的深切同情,满腔热情地为她们治疗,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大量心血。仅在短短的突击治疗期间,就为她们注射了13000多支治疗性病的特效药物,平均每人超过10支。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百废待兴,财政非常困难。为了迅速医治她们的疾病,北京市政府拨出大量财政经费为她们治疗。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许多人的疾病很快痊愈,严重的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心、爱护的旧日们激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谁会拿这么多钱为我们治病!在旧社会多少姐妹病死、烂死也没有人管,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

  1.2.3 以多种方式教育启发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

  政府在对改造工作中通过学习、个别谈话、组织讨论、召开对旧社会及妓院老板和老鸨的控诉会等方式,提高她们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通过这些工作,使她们逐渐认识到她们与妓院老鸨是被剥削者和剥削者的关系,认清了封建剥削制度的罪恶和自己所受欺辱的根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才能使她们得到彻底的解放。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教养院以《北京妇女》、《模范妇女》、《白毛女》等书刊为教材,为她们宣讲新中国《婚姻法》,并结合娱乐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她们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戏剧。教养院的同志还热心帮助学员们学习文化,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许多原来不识字的学员甚至能写信、读简单的文章了,这对于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旧日们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觉悟不断提高,打破了宿命思想的束缚,对新社会逐步有了深厚的感情。

  1.2.4 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往往有着各不相同的或根本对立的人生观。人生观所表达的是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旧日们长期受着封建制度的剥削,也形成了畸形的享乐主义人生观。过分看重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特别是追求感性的、肉体的享乐。这种人生观常常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理想追求的所谓自我陶醉,因为无力或不敢追求远大理想、高尚目标,只好以贪得眼前的享乐借以,起到逃避现实、削弱斗志的消极作用,最终往往走向了悲观主义。因此,改造旧日,必须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时,党和政府在提高旧日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她们认识到劳动和创造社会价值才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帮助她们彻底清除贪图享乐和不劳而获的腐朽消极思想,鼓励她们树立劳动自给的信心,通过改造成为新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针对一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工作人员们一方面对其进行劳动光荣教育,使她们明白妇女只有参加劳动才能解放自己的道理;另一方面根据她们的健康状况、年龄大小组织她们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聘请一些从事手工业的师傅手把手教会她们基本的生产技能。教养院还请有关方面的领导为学员讲课。如北京市领导就亲自给教养院的学员们上课,讲解《婚姻法》及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鼓励她们通过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新人,对促进她们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坚信能够胜任社会劳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1.2.5 帮助旧日找到生活出路,让她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经过系统的帮教,旧日们的精神面貌和劳动能力彻底改观。教养院结业前,政府对学员们作了妥善的安置。部分学员由父母带回家乡参加生产劳动,部分人统一安排经营小商摊,部分人进入工厂做工人。在北京,1200多名学员得到了妥善安置。从教养院出院后,有近1000人结婚或被亲人领回家,有60多人参加了剧团和从事医务工作。200多不能结婚或回家的,政府专门为她们购置了80多台机器,办起了新生棉织厂。在上海,自1951年到1957年先后收容的7500余名,至1958年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回原籍安置的2400多人,到国营农场就业并带去家属的2500多人,进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1100多人,留在民政局福利工厂的600多人,去外省参加建设的300多人,由救济机关、养老院安置的200多人。各地在安置工作中,按照《婚姻法》,本着婚姻自由的原则,通过妇联干部和介绍人为她们介绍对象,感情成熟后自由登记结婚,组建家庭随后,妇联干部们还经常与一个个新家庭联系,鼓励她们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彻底屏弃旧思想意识。

  新的工作使旧日踏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到五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延绵了二千多年的娼妓被彻底禁绝,人民政府领导的禁娼斗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禁娼工作是新中国建立后辉煌的历史篇章,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段历史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性传播疾病的社会防治比医学上防治更彻底,因此也更为重要;二是在社会防治中法与伦理须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2 法与伦理结合禁娼、防治性传播疾病的内在规律

  新中国通过禁娼有效遏制性传播疾病的成功实践提示,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治理丑陋社会现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个基本规律。

  法治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如法院、警察、监狱、军队等)起作用,属于强制性的。道德建设主要依靠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起作用,注重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属于非强制性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表现为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合力作用。强有力的禁娼、强制性改造与深入人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耐心细致的帮扶有机结合,才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1 法与伦理互为基础,互相促进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对损害他人、损坏社会行为的惩治需要法律,社会道德尊严和道德秩序需要强制力量维护,法律承担着维护社会真、善、美良好风尚的责任,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基础。道德也是法律的基础,法律体现道德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是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据。道德对法律起着引航作用,背离道德的法律只能是“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同与自觉遵守的。

  法治能够促进道德进步。先进的法治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给予道德行为以有力支持,可使得社会道德义务的普遍履行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道德秩序获得制度性保障。先进的道德同样能够促进法治建设。法律是建立在人们对法律规范普遍认同基础上的,而“对法律规范的普遍认同”在很大

  程度上是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与法律相比较,道德发展于前,法律相随其后,先进的道德观念为法治建设导向。

  2.2 法与伦理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法治建设的效应与道德建设的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先进的社会在于建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和谐发展、相互转化的体制和机制。一方面,将成熟的、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反映社会道德需求,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法律,让法律、法规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自觉行为。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转化机制为法的力量与伦理的力量良性互动循环提供了保障。

  社会进步需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立法机构、法治教育机构与道德教育机构在职能上分工明确,但由于在终极目标设计上的一致,二者不仅相互支持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包含,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这种规范社会秩序、教育大众的合力作用,无论是单一的法治教育还是单一的道德教育都不能启及。

  3 法与伦理结合禁娼、防治性传播疾病的基本经验

  3.1 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须加强法治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果断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封闭妓院,解放、教育、改造、安置的工作。其中,强有力的法治是首要的、有效的。这是一个基本经验。

  当时采取的一系列强制手段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封闭妓院、严惩恶贯满盈的妓院老板、遏止行为等。如1949年11月21日北京出动2000多干部和民警,分成27个行动小组,到次日凌晨,全市224家妓院全部查封,1268名获得解放,454名妓院老板、领家被逮捕审查。北京市封闭妓院的成功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随后,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如青岛、长沙等地也都纷纷效仿北京,在较短的时间内封闭了妓院。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2月份,天津市公安局就开始对全市妓院、开展调查;8月18日,市公安局颁布了《管理乐户及暂行办法(草案)》,限制乐户营业范围,只准收缩,不许扩大;11月11日,市政府制定了对“加强管理,鼓励转业,逐步消灭”的方针,结果,天津市当年有114家妓院停业,570多名脱离妓院。

  政府通过法的强有力的规范力量,适时把握时机,果断迅速封闭妓院,处理嫖客,收容,集训严惩老鸨、管家,这是彻底取缔娼妓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重要、必要的第一个环节,严惩了罪恶妓主,把深受迫害的从封建社会遗留下的娼妓制度中解救出来,隔断了性传播疾病的社会传播渠道。

  3.2 道德建设可以巩固法治的成果,是治本之策

  建国初期,禁娼、遏制性传播疾病的另一个基本经验是,道德建设紧随法治建设之后,巩固禁娼、遏制性传播疾病的成果。人的道德品性可以由恶变善,也可以由善变恶。应当说,建国初期的一系列强制手段在禁娼、遏制性传播疾病的同时,也为新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但法治建设毕竟不是也不能替代道德建设。要使法治规范的内容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自觉行为,还要靠道德的力量。

  道德教育是培育理想人格、造就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时候,道德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要。没有道德教育,任何一种社会道德要掌握社会生活都是不可能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政府首先以强制的手段禁娼、遏制性传播疾病,树立了先进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接着,开展了控诉、感化、改造等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使先进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深入人心,牢固建立起来。

  人民政府在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对的感化、教育和改造。建立妇女生产教养院收容的同时,及时组织她们回到已封闭的妓院取回财物。当她们看到自己的所有钱财原封不动地摆在原处,激动地说:“共产党真是讲信用,说到做到。要是的兵进了妓院,不抢光搜光才怪呢!现在我们放心了。”通过对的道德教育过程,使她们认识到了罪恶的封建剥削制度,认识到了妓院老板对她们的剥削。在妇女生产教养院里,工作人员组织们召开对妓主的控诉会,开展对旧日老板面对面的控诉。觉悟较高、受苦较多的学员在小组会上诉苦,讲自己的痛苦身世,讲领家、老板怎么虐待她们。诉苦的人哭了,听的人也掉下眼泪。诉苦的从一个到几个,最后形成了大家争相诉苦的局面。诉苦会变成了针对领家、老板的斗争会,控诉领家、老板的罪行,让们认识到受苦的根源。对以热情感化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的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数思想觉悟都有了较大提高,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重新走向社会,成为了新社会的主人。

  3.3 构建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社会防治体系

  第5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一年来,在县局领导和学校班子关怀引导下,在学校同事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从大局出发,积极工作,认真履职,在本人分管的安全、德育、后勤及考勤等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寻求突破,全力配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教育扶贫、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开展。经过一学年的工作,学校安全环境持续稳中向好,学生德育取得成效,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管理规范有序,为学校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结合实际,就分管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潜心抓安全,提升师生生活安全感

  安全是学校办学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工作中,我本着“管安全,抓好安全是主责;管安全,不抓安全是失职”的工作思路,在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下,我始终坚持把提升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感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岗位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不断提升师生和家长对校园安全的满意度。

  (一)开拓工作思路,营造安全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制度(利用每天放学、周未放学、节假日放学前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安全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学校利用微信、QQ平台,在各班建立“安全教育联络群”,同时我积极推进“微信公众号”运营,及时推送学校要求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加强强家校配合,引导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安全教育;三是深入推进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普及安全常识与技能,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治安、消防、禁毒、防溺水、防地震、防拥挤踩踏、防传染病、防极端恶劣天气、防校园欺凌、校园集体活动安全、法治、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开展好“安全教育日”“安全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的专项话动;四是进一步规范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推进学校演练常态化开展;五是定期举办安全管理相关人员、教师安全培训活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六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七是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净化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八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极大的增强了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师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严格责任追究,形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为了让学校安全管理达到权责分明,权责一致,规范高效,我积极主导推进完善学校事故管理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失职追责”安全责任体系。学校层层签订“校园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下,安全副校长主管,政教处主抓,班主任包班级、老师包学生的“网格化、网络化、全覆盖”的监管机制,做到业务、安全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考核。

  二、用心抓德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为培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我带领德育教师队伍积极探索,以“红军纪念馆”为依托,以“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基因”为切入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宗旨,力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德育育人氛围,陶冶师生情怀,促进学校内涵式和谐健康发展。

  (一)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德育规范开展。为了统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我主导强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支由德育职能部门政教处、团委工作人员、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音体美教师以及少年宫辅导员组成的思政教师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极大地保障了德育工作常态化,实效性推进。

  (二)精心部署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主导在全校强势推行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关细则,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点上,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上,力促做到正确引导,点滴渗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第6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一、认真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贯彻落实各项守则和规范。开学第一周是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周,并结合学生文明礼仪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校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校长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德育主任、后勤主任、年级组长等组成。学校开学前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例会,研讨学校新问题,分析情况,提出对策,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同时,学校还注重与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把学校周边的新问题与家长及社区领导和负责学校的法制校长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育人无声胜有声,环境建设人文化。

  学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每寸地方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学校走廊里的名人字画、学生作品、干净的地板、清洁的墙壁、碧绿的草坪到处都显得清静、高雅,将学生的道德和情感融合,将学生的心灵和情操陶冶,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在环境的细微之处达到了人文与环境的统一,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育人契机,从而影响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初步的形成。

  (三)注重师德,全面提高教师育人素质。

  1、学校领导严以律己,争做教师榜样。

  2、努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校班主任自身素质。

  3、开学第一周,学校领导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值勤教师会、学生会、学生值勤会、学生干部会、安全保卫会等,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开学工作的顺畅。

  二、加强安全管理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第7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一、贯彻会议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在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法制教育机构建设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我校健全了法制教育组织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文件精神,抓好每一细节,保证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为把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将组织少先队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广告栏等宣传途径,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力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组织能力强、知识扎实的政治教师担任法制辅导教师,并有组织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校活动为主体。以学生的法制教育为主体,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来激励号召学生,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我校将紧紧围绕“依法治县,依法治校”的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每周安全教育班会课班主任都对学生进行安全与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活动”、“反渗透、去极端化知识竞赛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反渗透、去极端化系列活动;重点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拜城县“六。五”普法,“一月一法”考试活动。

  四、继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并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让家长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和正确手段教育孩子,懂得了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也使家长与学校有了及时的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抓好其子女的法制教育。

  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建起普法平台

  1、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黑板报、广播、放电视录像或放碟片等对全校师生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发挥黑板报这一主要宣传作用,规定班级每月出一期内容丰富翔实的黑板报。充分发挥学校广播设施的作用,利用周一课间操国旗下讲话,每节课前三分钟任课教师讲道德、将法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每学期法制副校长都进入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专题讲座。

  2、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讲道德故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班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加强团委组织建设。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发挥团员的主人翁作用。学习全国优秀团员的先进事迹。

  第8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道德及公民教育在各历史时期

  均占有重要一席

  1889年,平民联盟了帝国,废黜了佩德罗二世皇帝,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初期,巴西政府着重于重建公立学校体系,各级公立学校有了较大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巴西现代教育制度的结构。小学开设公民学、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基础知识等课程,中学阶段开设有社会学和伦理学课程。共和国时期,巴西教育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巴西的实证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影响。巴西在1871年就成立了实证主义协会。早期的共和主义者开始信仰实证主义,以“秩序与进步”为座右铭。巴西的实证主义者主张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取代枯燥无味的哲学和形而上的思考,培养注重现实生活问题、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培养在教育思想上具有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思想上能顺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能力上又能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毕业生。学校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制命令式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

  1930年,以瓦加斯为首的自由联盟在巴西开展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武力夺取政权。瓦加斯执政时期,教育政策的一个明显倾向是关注广大的民众教育。一些杜威教育思想的追随者,在巴西开始建立杜威式的“新学校”(Escola Nova)。这一举动得到了教育与卫生部长坎波斯的支持。1937年,巴西国内政治气氛激烈,破坏活动以及武装斗争频发,再加上以德意法西斯思想为指导的巴西整体主义行动党的猖狂活动,瓦加斯被迫解散国会,实行独裁统治。1937年的《宪法》相关条款规定:体育、公民教育和体力劳动教育是所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必修课程,不按照这一规定,学校就得不到承认和批准;国家要建立有关机构,或对由社会创办的机构提供帮助和保护,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是组织青少年每年定期下乡劳动和到办公室劳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和体格训练,以此来培养青少年履行国防和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瓦加斯政府使用了强硬手段在学校推行劳动和纪律教育,目标是培养“新国家”模式下的人才。

  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开始了长达21年的军事独裁统治。这一时期巴西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不讲民主,依靠镇压手段逼迫人民远离国家政治生活,强调国家安全,发展民族主义。“民族”“祖国”“社会融合”“传统”“律法”“劳动”“英雄”等概念,不仅要成为《道德及公民教育大纲》的中心内容,也要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甚至是其他领域工作的思想指导。社会政治组织课程开始成为道德及公民教育的内容之一。

  巴西教育部成立于1930年。20世纪70年代初,巴西教育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后的教育部主要有三部分机构组成:集体决策机构和直接帮助教育部部长的单位;负责行政、计划、经费的机构;具体事务、各级教育、辅助项目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集体决策机构和直接帮助教育部部长的单位中设有“全国道德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委员会”。在教育部的各单位中,联邦教育理事会的职能非同一般。联邦教育理事会是制定全国教育系统,包括公立、私立、宗教与世俗、各级各类所有的教育规范的最高机构。

  独裁味道浓厚的道德及公民教育引起了部分学校校长及教师的抵抗。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巴西教育界就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展开了广泛争论。但与此同时,之前独裁政府颁布的法律依然有效,初等教育依然必修道德及公民教育、巴西社会政治组织两门课程,高等教育仍然开设巴西问题研究课程。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巴西吸取了以往教育发展中的教训,重新确立了21世纪末至22世纪初巴西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是要解决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为具体落实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巴西政府已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制定和实施了在巴西教育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影响的计划,例如“全民教育十年计划(1993-2003)”“学前教育扩展和改进计划”“印第安人教育计划”等。“学前教育扩展和改进计划”由巴西教育部制定和实施,该计划提出的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是:幼儿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交方面的发展;按照友谊、自由、合作、尊重的价值观,促进儿童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学前教育机构应以儿童是公民为基点,用教育目标来指导其工作;学前教育课程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应考虑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文化和社会上的差异。

  1996年1月13日,巴西颁布了新的《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规定巴西教育的目的有:了解个人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公民、国家和其他社区组织的权利和责任。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的课程是由共同核心课程和多样化课程两部分组合而成。巴西联邦教育理事会规定,共同核心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均为必修课程,以保证全国的统一。道德及公民教育和巴西社会政治组织两科目均包括在共同核心课程之中。

  巴西各时期主要的教育法均对道德及公民教育的目标和课程开设有所规定。例如,1961年的《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提出,理解人、公民、国家、家庭和社会其他团体的权利和义务,谴责各种由于哲学、政治、、阶级或种族偏见产生的歧视是全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工作资格、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潜能。1971年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指导方针和基础法》规定,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中必须包括公民道德教育。1996年,《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提出,基础教育教材内容应宣传社会利益的根本价值、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和遵守民主秩序,还指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进行公民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开始了解和履行公民的义务,掌握履行公民义务所必须的社会历史知识。不难看出,道德及公民教育始终存在于巴西的教育体系中,只是教授方式与价值观概念随社会政治理念及国家统治力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道德教育政治化的现象始终存在。

  宽容的宗教及印第安人教育政策

  彰显多元化价值观选择

  巴西是一个混血民族,历史上多次的移民浪潮促使巴西汇集了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民族的融合对巴西的语言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巴西,天主教、佛教、非洲人的原始宗教以及印第安人的土著宗教并存。多民族、多种族的融合,相互宽容的气氛,是巴西文化发展的鲜明历史特征。

  1549年,耶稣会开始在巴西建立学校,耶稣会传教士成为巴西的首批教师。之后,耶稣会传教士逐渐向巴西内地扩展,垄断巴西的教育达200年之久。在教育方面,耶稣会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施教育、逐步扩大其影响:第一,建立教堂,宣传教义,吸引印第安人到教堂来接受他们的宗教教育;第二,为上层阶级的子女建立学校,主要招收葡萄牙人的子女以及葡萄牙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种人的子女;第三,为印第安人创办学校,深入印第安人部落,学会当地语言,传授葡萄牙语、基督教教义,争取改宗的信徒,同时也教授印第安人最简单的识字和算术。耶稣会的教育是专制教条性的,采取死记硬背和百科全书式的学习。这种教育并不能推动社会前进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其目的是提高上层阶级地位和声誉、永葆巴西殖民社会的精英文化价值。

  1822年9月7日,巴立,建立帝国。该时期巴西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主要是运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了教育分权制,设立教育总督导处,建立了师范学校、小学、中学、农校、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专业学院。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巴西宗教在各个领域均已失去了原有势力。共和国时期,巴西的各级各类教育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教育仍然十分落后,教会仍有一定的势力。许多教会学校、私立学校都掌握在私人手里,许多州还没有国立或州立学校,私立学校仍实施宗教教育。该时期巴西的实证主义者坚持宗教与教育分离和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主张在公立学校实行免费的和世俗的教育,禁止在公立学校开设宗教课,要用实证主义的哲学来对抗教士们的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要用实证主义来取代宗教思想。20世纪70年代,巴西小学课程分成公共核心课程、非核心必修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三大板块,宗教课属于小学课程的非核心必修课程,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己决定选修何种宗教课程。

  1996年,《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规定,宗教教育作为选修课程,作为公立基础教育学校设置的正常课时课程,不得增加国库负担,教育要符合学生或其监护人所表达的宗教倾向,其性质为:1.教会的,应符合学生或其监护人的宗教选择,由有关教会或宗教组织培训或选派的教师或宗教指导员主持;2.多宗教的,由各不同的宗教组织互相协商,按制定出的规划进行;由教育系统与宗教组织联系,确定宗教教育的开展以及选派教师或指导员等事宜;对未挑选宗教教育课的学生,应保证他们能参加其他替代活动,以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正义感、人类同情心、遵守法纪和热爱自由的品德。

  巴西政府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选择的包容,不仅体现在其宽容的宗教教育政策上,在对待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上同样可见。尽管印第安人只占巴西人口总数的0.2%,然而巴西现行教育政策非常注意保护印第安人的少数民族特殊性,令印第安人的习惯和传统很好地传承下来。

  1991年2月,巴西教育部承担了印第安人正规教育的责任。在基础教育司和印第安人教育委员会的协调下,在印第安少数民族代表的积极参与下,巴西教育部制定了全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和计划,旨在建立专门的印第安人学校,混合不同文化,提高印第安人对母语和双语的掌握能力以及为印第安人制定一种完整的教学过程。印第安人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印第安人的教育以使印第安人的社会、经济、文化自主,形成具有印第安人特色的教育为目的;第二,印第安人学校应尽量满足各团体的需求和愿望,尊重少数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特点;第三,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以促进理解非印第安人社会的过程中,应加强民族尊严及其文化价值观的培养;第四,制订课程计划应包括正规的教育内容,同时,适当考虑各民族、文化、语言的特点。根据巴西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基础教育发展总目标强调:应根据印第安人的特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方法和策略。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充满着人文价值,对母语教育的肯定和加强意味着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巴西,似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与集体之间能够很好地相互沟通。巴西教育课程去统一化,无论是对公民的还是少数民族教育,均给予充分自由选择,在全国形成宽容、多元、民主的价值观选择氛围,促进该国多元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使其国民学会与持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友好相处。

  佩洛塔斯地区的公民教育

  佩洛塔斯位于巴西南部边境,由于历史上曾有大批非洲劳工输入,该地区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根深蒂固,不平等现象严重。佩洛塔斯的公民教育改革较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公民权”重点诠释。首先,公民权定义并不局限于个人权利,而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公共价值观、公共行为。为摆脱独裁主义的阴影,市政教育秘书处把政治参与作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公民的必要组成部分,为了不将公民教育局限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范围,佩洛塔斯并未单独开设公民教育课程,而是将公民教育渗透到社会学、哲学等具体课程中。其次,公民权包括尊重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意志的权利,应积极提倡观点的差异性和多元化。佩洛塔斯非洲后裔较多,这些人大都生活水平低,政治生活参与少,因此在该地区种族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再次,公民权是基于反抗权威价值观之上的一种政治实践。巴西漫长的独裁史在人民当中营造了一种顺从的氛围,以至于巴西人民只是善于服从上级,从教育部到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上令下从。市政教育秘书处主张营造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氛围,社会主体可以对价值观、规范和道德权利等进行讨论,公民教育既可以培养出遵纪守法、循规蹈矩的“顺民”,又可以培养出创造历史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民。第二,佩洛塔斯在公民教育改革中,既不强调世界公民认同,又不突出发展国家认同和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而是强调地方问题。通过开设佩洛塔斯的历史、地理、艺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和地方认同感。

  第9篇: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范文

  我院是1995年被金台区委区政府批准为文明单位的。近年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以育人为中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各类教育活动。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坚持群众路线,动员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积极开展“创佳评差”等系列创建活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台阶、上质量、上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目前我院呈现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氛围,初步形成了文人相亲、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其乐融融、共图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全院以发展为主题,以质量和效益为基点,以项目为依托,以招生为龙头,以责任制管理为机制,以创建省内一流教师培训基地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深入人心,初见成果。学院连续三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和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治安模范单位,2006年被金台区命名区级花园式单位。今年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及园林式单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望一举成功。

  现将近三年来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工作情况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领导是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根本保证。为此:

  (一)反复学习动员,不断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我们着力引导师生员工结合我院的实际,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首先思想认识必须到位。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才能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创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认识的提高无论对领导班子还是师生员工都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为此,始终坚持把学习、邓小平、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和“三个代表”、“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总书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放在创建工作的首位,组织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反复学习,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深入讨论,提高了对创建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一是认识到创建“文明校园”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校是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精神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传播者、创造者必须首先以身示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认识到创建工作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市”建设目标和“三创”的具体行动。学院的创建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四市”。动目标经织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民等建设特别是建设文明城市最现实的贡献。三是认识到创建工作是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夯实基础,三个文明同步发展,我院才能跟上我市加快发展的步伐。在目前教育市场激烈竞争中,我院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如何使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抓拄了精神文明建设就等于抓住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因此创建工作也就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年来,学院党政领导带头宣讲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意义,逢会必提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院上下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我院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责任更加重大,意义尤其深远。每年有教师万余人次要来我院进行培训,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承担着教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育教学和管理的工作,每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所在单位的育人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育人的质量和水平。通过连续不断地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为群众性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明确创建指导思想,制订总体工作规划

  我院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制订了《创建市级文明校园规划》,明确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以及市、区文明办的具体要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育人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广泛开展群众性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不断促进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上质量上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三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贯穿两条主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德育教育);抓好三个活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活动,“一言九鼎、诚信宝鸡”的实践活动和以“严格校风、文明执教”为重点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现三个突破(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新突破,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校园文化建设新突破)。

  (三)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建立创建工作机构

  学院党委加强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群众密切配合,各部门分工合作,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每年将教育教学等目标任务与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为加强对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领导和协调,经院党委研究,专门成立了××××学院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院长)××*(副书记)

  成员:××*(副院长)××*(副院长)××*(工会主席)(以下为党支部书记或科室主要负责人)

  党委分工党委副书记××*同志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常务工作。

  创建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面组织实施学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创建日常工作,由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使学院的创建工作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一是统筹策划,安排布置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分解到科室和每个工作人员。三是定期督促检查,抓进度,抓落实。

  二、坚持抓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放松,全力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

  (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近年来,我们把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始终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文件作为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印制下发各类辅导资料,分类推进,抓好落实,力求学深学透,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和“学深学透、干对干好”的要求,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坚持周三下午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党员党日活动制度不动摇,坚持学习检查和考勤不放松,保证了学习任务的落实。坚持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资料、有场地、有检查、有记录。通过举办学习会、报告会、交流会、看录像、作辅导、搞演讲等形式,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是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的实效性。我院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坚持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普遍学习与专题讨论相结合,专题辅导与观看录像相结合,记笔记与撰写体会文章相结合,督促检查与考试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今年上半年组织全体党员瞻仰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组织全体教职工参观东岭集团。在普遍学习的同时,重点抓了中层以上干部、党员特别是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党委中心组一般每月集体学习一次,每年不少于12次。有的同志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数万字。

  三是认真抓好“两课”教学,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暑期职工学习会,进行集中教育。去年年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今年,我们紧密结合学院实际迅速在全院开展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提出了“强化市场意识,拓宽办院思路,实施人才战略,推进人本管理”的办院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学习,全院师生员工和离退休同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了新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了新的成效,增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立足本职工作,着眼学院发展,为开创我院工作新局面而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二)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注重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师德师风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和纪律教育整顿活动,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坚持每年集中开展一到二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提高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师德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贯彻《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通过召开动员会、辅导会、讨论会、师德演讲会等形式,引导教职工找准抓住师德师风和职业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实际,对照检查,深入剖析,从严要求,积极整改。活动的开展教职员工强化了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纪律,提高了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觉性,营造了“校园处处是窗口,职工人人是形象”的育人环境,提高了为学员服务的意识,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方针,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两个文件的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结合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日常管理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了学员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把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效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运用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良性互动,采用组织学习讨论、举办讲座、观看影视片、学习宣传模范人物等方式,充分利用节庆活动等时机进行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最近专门在职教部和附中学生中开展了“关爱父母”的教育活动。对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