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反攻不利,与俄激战2周,装备折损达2成,西方已经不耐烦

  图为俄乌前线

  乌军反攻遭到了重大损失,先进武器折损严重,西方阵营内部渐生嫌隙。美国媒体《纽约时报》15日发文,披露了来自俄乌战场的重要消息,根据美国和欧洲官员透露的信息,乌克兰大反攻在前两周就遭到了重大挫败。到什么程度呢?在仅仅两周时间内,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已经有20%损坏或者被摧毁,包括先进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竟然有20%的武器被损毁,这个比例“令人震惊”。可能是为了保存实力,乌军调整了进攻策略,开始使用火炮和远程导弹,而不是直接冲击俄军防线。虽然装备损失率因此下降了,但《纽约时报》也指出,这个“好消息”实际上掩盖了严峻的现实,那就是乌军反攻的力度已经减弱,在一些地方甚至已经陷入停滞。

  图为泽连斯基

  “反攻失败”也得到了其他消息的侧面印证,比如泽连斯基也承认,反攻因为弹药和装备的短缺陷入暂停,并且呼吁西方国家加快运送速度。而白宫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援助乌克兰集束炸弹,这本身也说明美国军火储备面临的挑战。

  由此可见,北约虽然屡屡刷新底线、升级对乌克兰的援助,但是先进装备并没有在战场上创造奇迹。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俄军在新占领土地上构筑的防线是颇为有效的,其铺设的地雷、构建的坦克陷阱和战壕起到了明显作用。瓦格纳集团在巴赫穆特与乌军缠斗的同时,俄罗斯正规军并没有闲着,极大地巩固了对所谓“新领土”的占领。

  图为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

  战场失利也刺激了西方阵营内部的怨念。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在北约峰会期间,说出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心里话,但却引发了乌克兰的激烈回击。华莱士提醒乌克兰,要对西方国家的武器捐赠表示感谢,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武器。讽刺的是,华莱士还称西方不是乌克兰的“亚马逊”,不是网购平台。他回忆自己去年开了11个小时的车访问乌克兰,结果就拿到了一份乌克兰列的武器清单,其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图为F16

  众所周知,华莱士一直是乌克兰的铁杆支持者。英国是乌克兰的第二军援大国,同时也是第一个向基辅提供主战坦克、远程导弹和F-16战机培训的国家。五角大楼的泄密文件还显示,有大约50名英国特种部队人员在乌克兰。因此,华莱士此番发言更说明,乌克兰对先进武器的索求无度、以及反攻的停滞不前,让一些西方战略精英越来越感到不耐烦了。

  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很少有西方政客敢劝乌克兰重返谈判桌,更不敢提“以领土换和平”之类的倡议。保护乌克兰、惩罚俄罗斯的口号谁都会喊,但如果在西方不断升级援助的背景下,乌克兰依然无法收复领土,那未来究竟如何解决俄乌冲突。很少有西方政要对此做出具有远见的思考,更没有人愿意付诸行动去促成谈判。正是华莱士即将卸任英国国防大臣一职,同时他接替斯托尔滕贝格出任北约秘书长的计划,也因为美国的反对,基本已经泡汤。因此,华莱士才有胆量公开发几句牢骚,但也是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