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保育:促进耕育伦理与三生产业和谐发展
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速度加快,造成的空气、水以及土壤等污染逐渐引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历史上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误区已经让人类自食了苦果。1962年,美国的卡逊女士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被认为是现代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起。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自然本来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大自然自身不需要保育,大自然是生态的修复师、保育师。人类来自于自然,本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以智能动物优势自居,自以为是。习惯了控制,主宰世界的一切,致使我们脱离了自然,打破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不经意间我们成了自然生态的破坏者之一,和自然形成了对立关系。我们急功近利的发展忽视了生态保育。致使出现了一系列与生态不适宜问题。往往失去了才知道珍贵,破坏了才知道保护。尽管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人类的危机仍然是人类科技无法重建多种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其实古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比我们理智和智能,不仅能够长期使用栖息地资源却能保持自然资源的平衡,主要是非破坏性采集利用,以及运用神话、乡规民约、传统文化与禁忌等作为告诫子孙尊重大自然的生活方式,使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间达到动态平衡。现代技术可以创造科技奇迹,但是解决不了自然问题。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为了我们的子孙和人类的未来,为了重现大自然的美丽,我们应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践行三生保育措施。
一.三生保育理念及其溯源
“三生保育”是新时代“耕育三生”和“生态保育”理念与耕育文化、耕育伦理道德在生态自然环境保育领域的融合应用。“三生保育”是生生不息、持续更新提升的耕育理念,“三生保育”伴随着“耕育三生”理念的发展,三生的内涵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原、老、新三次更新。第一次是2500年前创立的“原三生”,是“三生万物、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理念。第二次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新世纪”,生产、生活与生态融合的“老三生”。第三次是进入新时代融合的生物、生存、生命“新三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破坏的速度明显加快,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在过去短短数十年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我们古人在道德经和中医中药理念中,都能找到与生态保育、资源伦理的理念。天人需要合一,天地人生生不息的和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三生养息”,具体天是大自然要“休生养息”、“地”是土地要“休养生息”、人是人类要“养生休息”。基于保育伦理、道德,号召生态志愿者面对目前的生物多样性的危机,通过参与当地保育行动,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危机。保育伦理要求我们为了子孙后代,要把人类活动破坏了的大自然修复作为我们的义务及责任,确保这项义务落实实施。
二.传统保育理念及其延伸
1.传统的保育理念
传统的保育理念是指对幼儿的身体方面进行保护和照顾,“保”:保护,幼儿身心尚未成熟所给予的保护,让其能自由发展;“育”:生育、养育、教育。现在保育已经延伸到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生态保育是“保护与复育”,保护是针对生物物种与其栖息地的保存与维护,复育是针对濒危生物的育种、繁殖与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改良和重建工作。以生态学的原理,监测人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包含对于生态的普查与监测、野生动植物的饲育、自然景观生态的维护工作等,并协调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以达到保护地球上生物物种与不同生物群落所依存栖息地的目的,维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永续维护。
生态保育从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群体所依存的栖息地,以至整个生态系统维护,以及原住民文化维护的学科。生态保育主要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其它学科的技术已进行对于生态系统的维系,由于生态保育关系到人类对于生物行为、食物链乃至整个栖息地环境的了解也关系到人类在环境经营上的模式与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因此生态保育需要诸如生态学、生物学、土壤学、地理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等领域知识支撑。
2.生态学和保育生物学发展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在微观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生态学是向研究宏观方向发展的分支,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整个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近年来,生态学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分析三个过程。引入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作出研究的学科,目的是要保护各种生物物种、栖息地和整个生态系统,避免灭绝的威胁。保育生物学重视对于生物行为、生物活动情形与生物栖息地之间长期交互关系的监测工作。其认为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不仅会造成特定生物物种的消失,当特定物种消失时,其所生存所在之同栖息地里的相关生物都会受牵连,甚至随之遭受更大的环境压力,这当中可能是受食物链、共生关系或是其它特定关系的影响。因此人类在渔猎活动、森林采伐、农耕开垦、屋舍构建与湿地的利用等都应以维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为重要基础。
3. 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生态保育的迫切性
大自然维持着多种生态系统为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约五成地球生态系统生物自体再生的能力限制。我们大部分人口居住在生态负债的地区环境中,这个地区对自然的消耗力已经超出其生物承载力。经济全球化使得部分地区透支其他地区的生态资本上,来维持他们的生活和经济增长方式。自然保育者必须以合乎科学性及道德性的方式维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的天然灾害虽然可怕,但几代内都有机会复原,然而现今不生态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花费几百万年的时间难以恢复过来,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子孙是不可能原谅的。在自然状况下,某种物灭绝的过程要历经数千年至数百万年。同时一种生物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慢慢演化成新的种类,甚至在不同的环境中演化成几个不同的种类,没有人类的干预,地球上的生物是应该由少而多的。然而自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界物种绝灭的速度,远超过物种演化成新种的速度,且减少速率随着经济发展而与日俱增,人类可能造成的第六次和最大的前所未有的物种灭绝时代,灭绝速度可能比天然灭绝速度高出约数万倍。而这些陆上动植物、海洋中的鱼类及各种重要的生态体系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形成了对生物多样性,引发疾病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后果不可承受。我们新时代的人类,对祖先与子孙的幸福与生存,负有道德上的义务,不能因过度享受而切断子孙生存之路。自然保育包括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存、维护、利用、复原及改良。目前地球是唯一已知可以维持生命的地方,人类的生命是依赖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生存环境中之矿物而生存。然而,由于人囗与消费不断增加,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了自然界维持人类生命的能力。本世纪世界人囗的增加使得每人平均享有的生物资源比起上世纪要少了许多。这对人类末来的幸福及可持续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人类生存、幸福与繁荣,从事生物资源的生态保育,刻不容缓。
4. 耕育体系是三生保育的保障
发展是手段,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保育是目标。生态学当中关于环境复育有一特殊的学科称为恢复生态学,期待拯救已经受损伤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人类的发展,要建立在原有的文明基础之上,前人一些原本的优良的文化不能完全抛弃。放弃了根本,也就根基。同理,抛弃古人一些原有的风土民俗精粹,只会是粗暴的替代。耕育体系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保留原有的一些优良质量,培育新的或更进一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耕育文明。在土壤耕作利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良保育土壤,以确保土质不会在连续利用中退化,令土地更能发挥、保持其自然的生态功能,包括为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净化空气和储存生物基因,从而改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质素。换句话说,保育内含了变化(或演化)和改进的意思,也包括让保育对象可以舒展和释放其自然所能容许的全部潜能。从这角度理解,保育也就是发展。自然生态保育良好的田园,风光壮丽与朝气蓬勃,从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鸣声、空气的芬芳、食材的可口都能丰富人生,启发灵感。
三.三生保育是新三生理念的升华
人是自然生态的一员,是自然保育的受益者。生产、生活、生态相对层面的分别是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及自然层面三个方面,经济面上增加当地的经济活动;文化面保护和传承原产地的生态文化;自然面上保育原产地的自然资源。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能保育土壤资源,也需要较大的生态志愿者共同参与,而农社对接的合作有利“生活”,保障生态农业产品的销售。而且生态农业能防止化学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食物链,为人类健康服务,对“生态保育”有更大的贡献。该体系在保持居民较好的生活水平下,保持对原产地的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共生共荣、缺一不可。
“新三生”是在生活、生产与生态“老三生”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和要求,不断融合和提升,逐渐演变成为新时代的生物、生存、生命“新三生”。新三生不是替代,而是兼容和并举,新三生、老三生以及原三生(三生万物)共同组成了“耕育三生”大家庭。“耕育三生”从定义到内涵和外延分成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以“三”为轴线延伸出三个主题。第一个层面,是三生理念创立发展的3个阶段:1.“原三生”,是二十一世纪(新世纪)前,依托2500年前古文明的道德经“三生万物”、“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理念基础上建立原生概念;2.新世纪“老三生”,倡导生活、生产与生态的“三生共赢”;3.新时代“新三生”,是现今生物、生存、生命“物命存生”。第二个层面,是三生理念与耕育融合的3个阶段:1.耕育田园、耕育农法、耕育康养(健康与素养);2.耕育文化、耕育文明、耕育伦德(伦理道德);3.耕育农业、耕育美膳、耕育足迹(大足迹);第三个层面,是三生理念在农文康旅领域扩展和延伸的3个发展阶段:1.生态食材、中医农业、有机质农业;2.农耕文化、生态保育、文旅地标;3.生态餐饮、耕育食德、美食地标。
四、 三生保育目标与水资源保育
1. 自然资源分类与保育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三类:一是不竭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空气、及风力等,它们不会因为人类的利用而减少;二是非再生资源,如矿物、化石燃料等,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三是可再生资源,如水、土壤和生物资源,它们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现代人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享用自然,必须认识到资源及生态足迹包容量均有其极限,并将子孙后代的需求纳入考虑,因此必须考虑生态保育,对资源作适度合理的安排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目的。
生物资源是自然环境中具有再生能力的有机物资,人类所需的能量除取自生态体系外,有一大部分得仰赖农林牧副渔产业的生产。中医药以及现代医药对动、植物中药材的依赖甚重。世界上近半数处方含有天然药材与植物、微生物或动物。
2. 自然保育目标
生物资源除直接和维持人类生存活动有关外,它在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森林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大气、防治污染等维持环境的稳定上贝有重大功能,这些价值也大于直接产品的价值。而动物在植物的播种、分布及病虫害控制上也都有重要的功能。
(1)维护土壤循环利用需要发展有机质农业保护,各种生态体系内养分之循环使用,以及水之正常循环与净化,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生态系的生产力,不仅需依赖土壤质量来维护,同时亦有赖于益虫与其他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诸如传播花粉的动物,以及害虫之天敌与寄生动物。然而大量使用杀虫剂已伤害其他非防治目标的物种。森林除供应木材产品外,也维持当地及区域性气候的正常运作,并确保河川的清水常流以提供人类所需的水源,维护生态系的正常运作,对粮食生产、人类健康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全世界优良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殆尽,而且现有良田又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被不可逆转的占用。如果土地侵蚀仍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给人类带来危害。土壤的流失,而土壤是维持生态体系极重要的成份,大量粮食生产赖于此。在有植物保护覆盖下,侵蚀的速率是有限的,自然有冲刷,但也以相同的速率再生。一般而言,即使在有植物覆盖的自然状态,大自然亦需一百至四百年或更长的时间,形成1公分的厚表土,因此土壤一旦冲失将是永久的丧失。
(2)人类赖以生存的各项农作物、家畜与微生物、科学与医学均有赖于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存遗传因子之多样性,乃为永续性改进农林牧副渔生产所必需,并为未来的各项发展可持续利用预留后路。有许多生物,今日我们无法预知它对我们的益处,但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医疗剂等重要产品,因此基于人类长期的利益,应确保所有物种的生存。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树木、家畜、水生动物及微生物,以及他们的野生亲缘种中所含的遗传物质,对于育种非常重。育种使得产量、营养质量、滋味、耐久特性、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及对各种土壤与气候之适应性与其他质量上的改进得以达成,然而这些特性罕有长久性者。
(3)确保生态系或物种的利用,对人类长远的生存,非常重要。目前,人类对大多数的水生动物、陆上野生植物与动物、森林及牧地的利用都不具可持续利用能力。
对于生物资源不加利用或不充分利用,并不一定能使资源量增加,而过度又会使资源枯竭,因之要知道如何以有科学依据的资源管理方面,使生物产量达到最大,又不危害持久利用,即所谓最适宜可持续利用量。在人类的生产史中,有很多过度使用生物资源以致于使资源面临减绝或密度过低而不能利用的实例。世界上的植物与动物只有极少数曾被作过医药及其他药物价值的研究,但现代医药对其依赖甚重。有些正在消失中而且显得无关紧要的物种,可能突然变成有用的物种。
3. 水资源保育
水资源保育是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从水生态环境修复、水生态环境保育的经济发展、水生态环境保育的管理等系统,延伸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并维护水系自然生态机能。水资源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及国人生命健康密不可分。水资源保护除水量涵养外,水质品质与水源地管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