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 | “回忆杀”为何总能击中人心
前段时间,一场“湾区升明月”电影音乐晚会受到广泛关注。不少老牌港星出场献唱大家记忆中的影视金曲,冲上热搜的同时,也让网友们感叹“爷青回”。
这几年,一阵“怀旧风”吹得猛烈。无论是去年的张国荣线上纪念演唱会、崔健线上音乐会等,引发了一次次全民情感共振,又或是今年周杰伦、五月天、刘若英等一众歌星在全国多地陆续开唱,很多人不远百里甚至千里奔赴而去,只为圆一场青春之梦。“怀旧”,成了大家共同的主题。
一波又一波“回忆杀”高频来袭,不禁令人好奇:它究竟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从何而来,又带给我们哪些启迪和思考?
6月29日,“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香港举行 图源: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
一
“回忆杀”是人们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饱含着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一首歌、一部动画片、一部影视剧,甚至一个老物件,就会撩起一片回忆的涟漪。
比如,对摇滚爱好者来说,每一次《海阔天空》响起,都让人不禁感怀泪目;曾经,每到暑假,电视里总会准时开播《西游记》,如今一听到它的片头曲,大家一下子就能被拉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还有风靡一时的《双截棍》《江南》《黄昏》等等,曾经青涩的少年或许已经人到中年,但留在脑海中的旋律却总能超越时间,打开尘封的记忆。
和歌曲一样,儿时看过的那些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也是让人能一秒回到过去的“时光穿梭机”。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漫《秦时明月》甫一出场,就触动了不少动漫迷的DNA。这部诞生于2007年的国产动画片,以春秋战国历史为背景,凭借浓郁的中国风“圈粉无数”,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童年神作”。
《秦时明月》主题表演秀 图源:玄机科技
这几年,不少综艺节目也抓住了“回忆杀”这个流量密码。音乐类节目《声生不息》,以不同年代的港台音乐作为竞演曲目,既打情怀牌,又有创新演绎;室内综艺《王牌对王牌》则邀请原班人马“复刻”《西游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喜剧之王》《武林外传》等影视剧,深深戳中了观众的泪点、笑点。
与此同时,很多品牌也是靠着回忆和情怀“出圈”,用“更懂你”的产品和创新营销方式,与消费者共鸣,不断变“潮”。童年的辣条、金属青蛙、大白兔奶糖等,都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今天的商品列表中,吸引着不少人为“情怀”买单。
二
在知乎上,有网友问,“为什么人们喜欢怀旧?”有回答写道:“因为人们习惯在回忆里寻找逝去的青春。”
当下,“回忆”“怀旧”已不再是中老年群体的专属名词,“80后”“90后”甚至“00后”也纷纷开始加入到队列中来。一项针对“80后”的调查显示:有43.7%的人偶尔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
“回忆杀”这股风,从网络端吹来,从大街小巷吹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下一下敲击着我们的心。那么,它为何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或许,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互联网的盛行,让怀旧风潮愈演愈烈。伴随着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崛起,众多活跃在70至90年代的文化形态、文化记忆得以重回大众视野,并经由互联网文化的二次解读与演绎,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十几年前的歌曲重新翻红。自从有歌手在某综艺节目中演唱了《快乐指南》后,全网很快就掀起了“快乐指南舞蹈挑战”。要知道,这首歌最开始发行于1999年,如今借助短视频又重新火了一把。
还有的短视频博主模仿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方式,梳着中分的发型,骑着老旧的自行车,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邓丽君的歌声......这些视频之所以能够一跃成为网络平台的“新宠儿”,道理也是如此。
其二,“回忆杀”正在日益成为社会新型社交方式。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提出,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获得他们的记忆的。这意味着,记忆本身就离不开社会情境。当一群人共同拥有某种回忆,或者陷入同样的回忆当中时,这一共情与共享的过程,将在无形中大大拉近彼此的距离。
也正因此,在一些初次相识的场合,共同回忆某位歌手、某段岁月,总是更容易打破初识时的尴尬。
其三,“回忆杀”成为现代人的“情绪出口”。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回忆可以带来快乐并储存正能量,由此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特别是随着“90后”“00后”走入社会、进入职场,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更加渴望通过熟悉的事物找寻过去的舒适感和美好记忆,用温暖回忆来治愈心灵,为自己打打气、充充电。
很多时候,触发“回忆杀”的开关是相同的,打开的回忆却是每个人专属的。就像在手机拍摄早已十分普及的今天,许多人偶尔还会怀念那个用胶卷相机的年代。
其实,每个人心里难以忘怀的,正是那卷胶卷当中记录着的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或许这就是“回忆杀”能够穿透人心的密码。
三
如何辩证看待“回忆杀”?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回忆杀”不能变成“杀”回忆。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持久地留在人们心中,是因为它们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满足了个人的情绪价值。“回忆杀”是一张好牌,一次两次是致敬,可若是批量产出,过度消费,把什么都当成“回忆杀”,回忆恐怕迟早会“贬值”。
在从“回忆杀”中感受美好体验的同时,还要警惕掉入“贩卖情怀”的陷阱和套路。特别是某些商家为了赚快钱,针对那些明明不能够带来实质性情感共鸣或价值的回忆,强行来一波“回忆杀”,结果反而“翻了车”,毁了经典也毁了记忆中那份曾经的美好。
一时的“流量密码”不是永久的“成功秘诀”。近年来,各种经典作品翻拍成风,以《射雕英雄传》为例,从1976年第一版出现在观众面前算起,到今天已经翻拍了7次,其中尤以83版的最为经典。到后面再重新翻拍时,观众的评论已经呈现两极分化,不少人表示反感,认为反复翻拍只会“毁经典”。
“回忆杀”灵,但不是永远灵。随着时间流逝,边际效应很可能会迅速递减。更不消说,大量的翻拍、炒作,容易造成审美疲劳。退一万步讲,哪怕是“老调重弹”,也要弹出新的表达或内涵,挖掘经典沉淀下来的动人底色,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情怀,套上回忆的外套,让观众来买单。
回忆过去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回忆杀”的盛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优质文化产品的欠缺,同时更彰显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好的内容可以超越时间限制,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回过头去看,能被我们留在记忆中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凭借过硬的质量。而那些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忽略大众接受度的“快餐式内容”,褪去流量泡沫,很快就无人问津,迅速被人遗忘。
似水年华可追忆。回忆中的人和事,都在不期而遇中成为了珍贵时光。正如歌词中所唱的,“无论相遇还是不相遇,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这或许就是“回忆杀”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白月光”的原因。
潮流总是暂时的,对往事的追索,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本能。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杀”,我们拿什么留给未来,始终是一个值得思考和重视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