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的秘密,全在这了
经典并非是不容颠覆的。
1995年,周星驰另辟先河,将孙悟空塑造成遁入尘世,执迷于爱恨痴嗔的至尊宝。
《大话西游》公映后,引来频频非议,其中影响最甚者,莫过于章金莱(六小龄童)坚持不懈的猛烈抨击:
让孙悟空和妖精
成为五百年前的恋人
人妖不分,是非颠倒
这样的一些内容
尤其对我们年轻观众不利
如今《大话西游》成为公认经典。
谁在颠倒是非,想必已有结论。
但,由《西游记》改编引发的各种争执,似乎从未烟消云散。
2018,据我私人猜测,章先生在这个新年,恐怕又要被填上一把堵。
因为这次,唐僧也恋爱了——
《西游记女儿国》
作为一个西游全系列迷,看《女儿国》的感受,真个是爱恨交加。
爱,是爱它舍旧求新的设定。
关于这段故事的“旧”,我们先看看原著怎么写:
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人种……种马?
说白了,在原著里,唐僧来到女儿国,就相当于一个清纯少女,意外走进了美军基地。
面对花式逼奸,唐僧毫无动容,使尽浑身解数力图逃脱:
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
等到86版《西游记》时,则给唐僧填了一丝人情味。
他的人物不再那么古板单一,面对国王的引诱,不禁虚汗直流。
你说四大皆空
却紧闭双眼
要是你睁开眼睛看着我
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
可直到蝎子精捣乱,唐僧也没敢直视国王。
注意我的用词:没敢。
没敢,并非不想,并非不愿。
只是为了取经回唐,为了天下众生的利益,压抑了自己的真实内心。
用20年前的流行歌唱:唐僧心里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在唐僧心里,自己的感情,国王的欲望,都压不过那秤砣,因此必须泯灭掉。
为了百姓人民,完全牺牲个体,这是那个时代主流的集体主义。
不论86版唐僧,还是流行歌《清官谣》,亦或者《芳华》里的刘峰,其实都暗中贴合那个时代的主流观念。
今天,自由人文主义盛行的现代,《女儿国》完全摒弃了旧式的设定。
唐僧的“劫”,不再是被逼奸,也不再是雷锋附体,为了集体而泯灭私欲。
而是一见如故,两心相悦,四目传情。
唐僧(冯绍峰 饰)和国王(赵丽颖 饰),不仅三观暗合,还携手打怪闯关,品尝到“共患难”的世俗真情。
不是被人逼,而是自己内心放不下。
在我看来,这才真正算是「情劫」。
可惜……浪漫就一时而已。
短暂的浪漫之外,是大量的尴尬。
由于女儿国先祖有言“普天之下,唯男子最狠毒”,师徒四人被国师(梁咏琪 饰)关押。
国王对祖训存疑,便去营救唐僧。
另一边,悟空(郭富城 饰)施展神通,正准备撞门逃跑。
撞开门的一瞬间,国王被门猛然拍倒……
没错,这正是《大话西游》二十年前的老梗照搬。
之后,女儿国四个少女,与师徒四人分成四组单独谈话。
谈话内容,毫无意义。
全程脱离主线,只是为了尬笑。
有多尬?
看视频——
?我猜——
本片的创作者,或许也知道这段无意义,只是为了制造“春晚”气氛,迎合媚众而已,所以才在正片公映之前就放出这个片段。
可,恰恰是这种媚俗迎合,打乱了影片的浪漫基调,以及所有良好的设定。
师徒四人逃出监牢后,不慎饮入子母河河水,致使三人怀孕。
以往版本中,唐僧怀孕后,都是又恐又急,害怕男人生娃乱了伦理。
这部中,周围的第一反应,却是这样:
恭喜诸位
诸位有身孕啦
这又是个极其现代与戏剧化,令人眼前一亮的设定。
怎么讲?
得知还有落胎泉,悟空便去取泉水。
到达落胎泉后,悟空遇到如意真仙(潘斌龙 饰)。
如意真仙对他说:
你说你去西天,是为了普渡众生
可这腹中胎儿,何尝不是众生?
腹中胎儿,何尝不是众生?
这句话,让我从尬笑引发的睡意中猛然醒来。
上世纪晚期,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大量胎儿被迫流产。
没人会意识到,堕胎的罪恶性,包括86版《西游记》在内的所有相关影视作品都没意识到。
事实上,佛家有云:众生万物,皆为平等。
人的生命,鸟的生命,虫的生命,花的生命,同等重要。
唐僧,唐代玄奘大师,怎可能会不懂得,胎儿也是一条生命?
继《西游伏妖篇》质疑传统尊师论,让长辈勇敢向晚辈承认过错后,《女儿国》也从人文和佛学角度,思考了堕胎的不正当性。
之后,如意真仙告诉悟空:
落胎水其实就是我的泪水
你必须用真情打动我
让我发自内心流泪
你才有可能拿到它
于是,悟空说出西行之事。
说出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定护送师父,完成师父普渡众生的伟大理想。
这段情节的含义是:
堕胎本质上是错的,除非你是意外怀孕,并且有相当无奈的理由,我才能考虑接受这个请求。
将落胎水送给悟空后,如意真仙点燃长明灯,为胎儿照亮黄泉路。
这是对待生命,以人为本的尊重。
两个字:感动。
然而,短暂的感动过后,又是难咽的尴尬与不适。
因为,如意真仙长这样——
“你好帅哦!”
“突然有一种好幸福的感觉!”
看到潘斌龙男扮女装,接连口吐无意义的恶心台词,任凭多少感动都会烟消云散。
这就是《女儿国》最大的弊病。
它从立意上,其实不像前两部那么商业,打打杀杀圈一波眼球就够了。
实际上,它的风格偏文艺,甚至有些想法堪称深刻。
可是,为了迎合春节的“喜庆”,它不断加入低级过时笑料,从而造成一种半雅半俗的「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同样出现在反派的人物线。
古代神话记载,忘川河位于黄泉路和冥府之间。
人死之后,想过忘川河,就得放下执念,喝一碗孟婆汤。
饮毕孟婆汤后,人们纷纷将执念倒入河中,由此便产生了执念的载体:忘川河神。
二十年前,国师与忘川河神,只因灵魂产生奇妙链接,就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相爱了。
一个人,爱上一条河。
这设定,够浪漫吧?够高大上吧?够柏拉图式吧!
少女国师站在山谷,感受另一端河流情感涌动。
一山一水,风景极美,颇具东方玄妙之意境。
可,既然河神是反派,总得让他和悟空打一架吧?
否则想看“大场面”的大量群众,也不能乐意是不是?
或许怀着这样的心理,《女儿国》的创作者又妥协了。
国师为了国家使命,毅然全心投入工作,从此再不来山间感受河流。
河神,苦苦等了她二十年。
二十年后,彼此再见时,画风变成这样——
这审美,这反差……真叫人大开眼界。
理论上,国师保护国王的使命,和她与河神相爱这两件事,其实是可以兼得两全的。
但,为了引发“终极大战”,创作者强行让国师扮黑脸,不知为何就要彻底激怒河神。
当国师喊出“你去找你的大海吧!”时,先前所有诗意浪漫,又都烟消云散。
“终极大战”的特效诚然顶级,却使人觉得突兀,没什么快感。
那种感觉,像梁祝刚要化茧成蝶,却突然杀来一只哥斯拉,硬生生扭转了画风。
大战过程中,我身旁的小学生异常兴奋,我则再次昏昏欲睡。
大战结束后,小学生感到无聊,便开始玩手机。
这时,河神已被如来拍死,画风又突变回来了。
面对女儿国满目疮痍,唐僧心生悲悯。
面对被拍死的河神,唐僧心生悲悯。
面对昏迷的国王,唐僧心生悲悯。
唐僧发现,这悲悯的重量是相等的,并不因女儿国人多而加重,也不因国王仅仅一人而减轻。
正如同前面的情节,唐僧决定生下孩子时,却被悟空施展定身术,强制喂饮落胎水。
胎儿堕掉后,八戒号啕大哭,思念夭折腹中的孩子。
唐僧则欲哭无泪,产生同样的悲悯。
胎儿是众生;国王是众生;河神是众生。
众生是众生,我亦是众生。
因此,超度河神时,唐僧顿悟道:
爱一个人
和爱众生
没有分别
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世界。
腹中胎儿,取经大业,同等重要。
爱一个人,与爱集体,没有分别。
这样的理念,倘若放到2、30年前,很少有人能理解。
倘若放到4、50年前,则可能直接被打成个人主义反革命。
只有放在今天,这样的唐僧才会显得不迂腐。
只有懂得爱护并尊重个体生命,文明才算是真正进步。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颇具创意的改编。
总的来说——
《女儿国》烂,但没那么“烂”(豆瓣4.8,我个人5.8)。
因为,它敢颠覆旧观念,甚至戳中了以往版本《西游记》的一些不足(我知道以往的创作者有时代局限性)。
当然,它也称不上“好”。
因为,在创新哲思之外,它为了迎合低俗大众,用一半的时间制造尬笑。
结果,造成故事反复脱节,让观众的情感无法延续。
截至目前,它的票房已达5亿。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故意媚众才赚到的奖励。
我只想说,这种大量背离初衷的创作,恐非长久之计。
毕竟,除了票房以外,电影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价值——艺术生命。
倘若《女儿国》能坚持自己的文艺初衷,我相信它会拥有更强的艺术生命,被观众长久铭记。
可惜,它的创作者们,创意有余,格局不足。
最后,还有两点,细思极恐——
唐僧决定生孩子,却被悟空强制喂饮落胎水。
唐僧懂得“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之后,想要留在女儿国,却被国王推走。
世上没有两全法,所谓尘世苦海,就是命由天定。
你以为你有很多路可以走,但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见的墙,你只能在墙缝中被挤压着,走一条被规划好的路。
影片结尾,唐僧与国王离别之时,国王问唐僧:你会记得我吗?
唐僧深情款款,说:
如有来世
如有来世?
多年以后,唐僧抵达西天,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
他化身成为冰冷的佛像,永恒伫立在大雷音寺,从此再无来世。
西游,走到最后,终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