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考博要考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应该怎么复习?

  如题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 形象性

  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中国美学十分重视“传神”。不但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造型艺术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另一些艺术门类,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因素之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二 主体性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使得作为生产主体的人能够从中直观自身。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使得艺术成为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辩证统一。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打上了各自不同的主体性烙印。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由于欣赏者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艺术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主体性贯穿于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意味着创造性与创新性。

  三 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为艺术品。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艺术又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化“真”为“美”。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化“善”为“美”。生活中“丑”的东西,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有了审美意义。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 艺术起源于“模仿”

  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确实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不是目的。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悠闲。

  二 艺术起源于“游戏”

  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经被许多人所信奉。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只有通过“游戏”,人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席勒进一步认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活动中,人的过剩精力得到了发泄,从而获得快乐,亦即美的愉快的享受。斯宾塞又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的过剩精力。“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无非也是一种“游戏”,美感就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快。谷鲁斯认为,游戏活动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过剩的精力来从事“游戏”,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三 艺术起源于“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列夫·托尔斯泰就认为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苏珊·朗格才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艺术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

  四 艺术起源于“巫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文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更是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弗雷泽认为,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这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五 艺术起源于“劳动”

  普列汉诺夫进一步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原始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劳动实践,才逐渐锻炼出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头脑,形成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完成了一个异常漫长的自然身心的“人化”过程,形成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包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ine),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巫术礼仪活动,同原始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群体交往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渗透到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各个方面的原始文化,艺术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 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一方面是文艺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社会生活知识。由于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又表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还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二 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艺术具有以情感人的巨大力量。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三 审美娱乐作用

  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使其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艺术欣赏同样也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欣赏艺术作品时,读者、观众或听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方面,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工作。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寓教于乐。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狭义的含义、是艺术教育主要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广义含义,是要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而且使用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和谐全面发展。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750年由鲍姆加通建立,而美育由席勒提出来。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是王国维,真正实施美育的是蔡元培。

  一 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席勒认为,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需要通过审美教育,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办法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感性冲动”受感性需要的支配,“理性冲动”受必然规律的限制,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在近代文明社会中,被分裂开来了。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类游戏,而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二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另一方面,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加重了人的精神压力,人们被分工所束缚,被物欲所淹没,人们渴望超出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三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 文化与艺术

  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精神文化中包含着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从人类文化的大系统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

  二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能够准确和有力地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文化可以从艺术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和“认识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都是深嵌在那一个民族文化或时代文化的框架之中,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殊方式,传播和体现一定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哲学产生影响。

  一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各种艺术思潮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相联系,具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

  二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文艺、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主义、“黑色幽默”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

  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和绝望,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

  有一定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就会有相应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渗透,不仅体现在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思潮,而且包括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反过来,艺术也扩大和深化着特定的哲学流派和思潮的影响。

  一,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影响到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

  三,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潮流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一 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贝尔认为,艺术与宗教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科学则属于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因此,他强调“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确实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艺术与宗教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为参与宗教活动。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

  艺术与宗教二者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宗教作为鸦片麻痹人的精神,艺术却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必要手段。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文艺的发展。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三种观点:一种观点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另一种观点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容会损害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的联系,同时又承认二者的根本区别,用寓教于乐取代道德说教。

  一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一,道德影响艺术。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

  任何艺术,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因此,艺术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内容,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来反映人们的道德面貌。

  二,艺术影响道德。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们

  三,道德与艺术的区别。从评价标准来看,前者常常以“善”为唯一标准,后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标准,并非一切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道德内容,具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也就是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化善为美,才能使艺术作品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艺术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却是以形象来具体地描写、刻画或表现这种关系。

  二 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道德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也必然会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一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1,第一个辉煌时期,是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

  2,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宗教传说,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第三个辉煌时期,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艺术已经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类历史上这三次科学与艺术结合特别紧密的辉煌时期同时还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更是人类艺术繁荣昌盛的时期。

  这三个辉煌时期的出现,就不是偶然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时期。

  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1,从本质上讲,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2,从目的上讲,科学求真,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它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

  3,从思维方式上讲,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

  4,从具体操作来讲,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它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

  5,从成果上讲,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一,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们比起从前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闲暇、更多的资金运用于艺术,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

  第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十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艺术家内部的分工:

  1,行当与职业的分工。

  2,一次性生产和多次性艺术生产的区分。

  3,有的艺术生产可以独立完成,有些艺术产生必须由群体共同完成。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有核心地位。

  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二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汲取的生活经验。

  一般来说,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直接体验是基本的,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简介体验是必要的,是艺术创作的补充。从创作客体来说,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影响来。艺术家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熔铸到艺术形象中。艺术既是再现,又是表现。

  艺术作品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艺术再现和表现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课题,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主体、客体这两个方面,艺术家都和社会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 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所谓“眼中之竹”,是艺术体验活动。所谓“胸中之竹”,是指艺术家有了艺术体验和创作欲望后,正式开始了在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是艺术构思活动。所谓“手中之竹”,是艺术传达活动。

  一 艺术体验活动

  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感性积累,常常成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的内在心理动力或诱因。如果艺术家表现历史的评价标准和道德的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往往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二 艺术构思活动

  艺术构思是在艺术家他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而以后的艺术传达活动这是把这种意象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或产生这种审美意象。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审美心理因素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想象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想象在艺术构思活动中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想象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除了想象以外,情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如果说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艺术构思的动力。尽管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但它们都是在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下发挥作用。

  三 艺术传达活动

  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艺术传达更需要艺术家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融入创作主体的生命和心灵,寻找到独特的艺术传达方式,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者始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在创作中完全是统一的。对于所有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创作活动中,体验、构思与传达都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艺术创作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

  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

  一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的特点:

  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

  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也是形象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

  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侧重于理论研究与逻辑推理。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都离不开抽象思维活动。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的出现与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与自觉的显意识活动的长期积累紧密相关。

  二 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指人的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认为无意识就是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本能冲动和欲望,被意识所压抑着,只能在暗中活动。无意识犹如藏在水下的冰山的大部分,占有主要的地位,科学、宗教、艺术等活动都受到无意识的支配和影响。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它是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在无意识领域的总和,其核心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生的本能中主要是性本能;第二层叫“自我”,它同“本我”相对立,因为本能冲动在人类的文明社会中是不能够肆无忌惮。“自我”犹如一个看门人,专门控制和压抑各种不合现实标准的本能冲动;最高一层是“超我”,它是道德的、宗教的、审美的理想形态。“超我”对“自我”起监督作用,“超我”又与“自我”一道,从道德理想的高度来管制“本我”的非理性冲动。

  在艺术创作中,无意识与灵感、直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作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然而,在艺术创作中又确实存在着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活动,成为激发顿悟、灵感的契机,艺术家的大脑皮层暂时从紧张的创作状态中得到放松,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突破了常规思维的局限和束缚。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一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

  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第一,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它来源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独特性,同时又凝聚着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的客观社会因素。第三,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着不同艺术风格的形成。

  2.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艺术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民族风格或时代风格,体现出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它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一道,共同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使艺术风格既有多样性,又有一致性。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基础。艺术的民族风格又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艺术的民族风格就是要体现出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体现出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体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艺术风格的时代特色,是指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二 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被后世归纳为特定的流派。艺术流派的出现常常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

  三 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则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却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分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

  第一阶段文化上以现实主义为典型特征;

  第二阶段文化上以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

  第三阶段文化上以后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现代主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从哲学基础看,如果说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要是康德的批判理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等,那么,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则主要来自存在主义、非理性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现代主义更倾向于尼采哲学的“日神精神”,后现代主义更倾向于尼采哲学的“酒神精神”。

  第二,在人的主体性这个问题上,现代主义文艺具有鲜明的自我中心特色,强调弘扬个性与表现自我;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却突出自我怀疑,强调主体丧失,反对一切中心。现代主义的反叛表现在“上帝死了,只有人的主体存在”,那么后现代主义的反叛表现在“主体也已经死亡,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

  第三,如果说现代主义致力于建构,崇尚结构主义,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致力于解构,崇尚解构主义。现代主义认为世界还是一个整体,而且现代主义当初的反叛只不过是以他们自己的新秩序来取代陈旧的秩序。但是,后现代主义却力图打破整体性观念,以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不确定性来取代整体性。在这种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后现代主义首先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其次消解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最后更是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

  第四,如果说现代主义文艺作品大多晦涩难懂,富有哲理性,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却是一种平面感,反对文艺向深度开掘,主张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文化游戏,使得文化进一步向世俗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商品文化发展。

  第五,艺术的特征本来就在于第一无二的创造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众传播媒介,突出“复制”的作用。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日神精神,抵抗悲剧 酒神精神,过把瘾就死

  表现自我 自我怀疑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哲理内涵 平面文化

  独创 复制

  第一,消解了艺术的门类

  第二,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第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通俗文化的界限也正在被消解。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使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艺术语言自身也具有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线条、色彩、声音、画面等。

  二 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他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三 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作品都具备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但只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艺术意蕴。

  第一,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有限的艺术作品应当体现无限的艺术意蕴。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艺术意蕴的作品,常常达到了“终极关怀”的高度,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

  第五,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的。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一 典型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艺术典型的个性,就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独特的行为、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且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感情、独特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典型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偶然性中,又常常体现出特定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揭示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就必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深刻矛盾,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二 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典型则是重再现、重写实,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意蕴。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意境的实的部分存在于画面、文字、乐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而虚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范畴‘意境’即是人通过艺术对世界本体的体悟。世界本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非虚非实、即虚即实的存在。

  第二,意境是一种由无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中国古典绘画追求画外之情,都是要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深山藏古寺”,根本看不见崇山峻岭之中的庙宇,只画一个在山下小溪边舀水的小和尚足矣。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素朴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在客观意象中体现出主观情感,在艺术形象中蕴含着艺术意蕴,它是凭借艺术家的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情与景契合无间、高度统一,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典型更多的是强调人物形象,已经更多的是塑造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文艺理论史更多研究典型,中国文艺理论史更多研究意境。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一 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相当于西方哲学中所谓本体论、宇宙论、自然观。天、人统一于“道”,这个“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

  汤一介先生认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讨论的根本问题都是‘天人关系’问题。“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规律,人也应当服从这种规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通过世间万事万物的现象去体认宇宙生命本体的“道”,从有限到无限,正是意境的关键与核心。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气”是对艺术家生理心理因素与创造能力的总的概括;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气”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气韵”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禅宗——人与人心的和谐,即心即佛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一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第三,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二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一,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三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艺术之所以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等许多不同的门类,满足人们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多样性要求。然而,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鉴赏者,常常表现出某种共同的或一致的审美倾向。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由于人的审美心理具有前后相贯的连续性。人们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总会按照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图式去“同化”作品,使之适应自己的欣赏习惯或审美趣味,呈现出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同时,人们鉴赏心理中的变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审美心理图式又具有“顺应”或调节的功能,它不断接收着新的信息,改变着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欣赏习惯图式,表现为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和发展性。保守性和变异性都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

  四 鉴赏社会中的美术

  由于美术距经济基础较远,所以美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或者说自律性。自律性既体现在美术由于自身的一些材料和形式规律而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上。它还可以反映政治、法律、道德的意识形态,以及宗教、哲学等其他特殊意识形态。简单来讲,美术能反映人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相应地,它可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承担起不同的社会功能,服务与巫术、宗教、认识、教育、审美以及确立某种阶级的意识形态中。所以,在美术鉴赏中要认识到美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广泛联系,要关注、研究美术与社会的连接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件美术作品。

  五 作为一种美术接受方式的美术鉴赏

  首先,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有意无意地关注美术接受的问题,艺术品在构成时就会考虑到接受者的视野与感受。美术接受 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中。

  其次,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本质有内在联系。当我们以功利、欲望的态度去关心艺术品价格时,这件作品就是商品。

  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去接受艺术品时,这件作品就是艺术品。

  再次,美术接受也是美术重返社会的必经之路。艺术家创作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也是为了改造社会生活。通过美术接受活动,美术才能完成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使人类更加幸福的任务。

  六 美术接受活动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准备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会对将要接受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期待。在此后的阶段中,心理定向和期待任然一直潜在地存在。

  2,初级阶段:主要发挥效力的是知觉——对于美术而言主要是视知觉。接受者更容易主义甚至喜爱有一定陌生感的艺术品但是对超出期待太远的陌生,又会产生排斥。

  3,高级阶段:理解、体验、回味。在体验中,接受者将全部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地运用于艺术品中,达到了与之相融合的同一关系。而回味是接受者会将最打动他的作品放进回忆中并回想。

  首先,接受者对艺术品的理解总是建立在他对过去的理解、甚至对整个文化的理解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所谓的“前理解”基础上。如果在理解过程中美出现一点超越前理解的内容,美术接受就会索然无味。

  其次,我们总是要通过理解部分来理解整体,同时又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真正把握部分。这就是“理解的循环。”我们会发现艺术品自身的部分和整体间,艺术品与整个历史文化间,艺术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间,艺术品和人类历史所有艺术品间,都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就存在这理解的循环问题。美术接受者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理解循环问题,从而真正理解一件作品。

  再次,美术接受希望能还远当时所处历史环境或艺术家的原初意图,这种努力极有价值。然而,我们美术品的理解总建立在“现在”的基础上,因而总是不能真正还原一件作品的“原义”,总存在误解。误解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时又很有价值。因为历史本身具有意义生成功能,现在会赋予过去新的意义。站在“现在”基础上的误解,从另一角度说是产生新意义的契机。

  七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

  美术鉴赏在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之间。美术欣赏不需要太多的美术知识。美术鉴赏包含了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比欣赏有更高要求,比美术批评要低一些。美术批评则更加系统、权威,针对的对象更广泛。或者,三者几乎等同。

  八 美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首要特性是“非功利性”。而将功利的领域——无论是个人私利还是社会功利——排除在外,我们才能摆脱现实带给我们的种种限制,于现实中的自我拉开距离,进入审美自由的艺术世界。

  二,在审美体验中,由于远离了现实性,注意力就会脱离其他事物而集中在对象自身,这就是“凝神观照”。在这种状态中,主体把注意力固定在审美对象上,所以共时性地对其他事物的联想和历时性地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都被认为不属于这个状态。

  三,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象自身,意味着主体不会将对象与其他事物进行分类区分,也不会将对象置于其他事物想联系的因果链条中。

  四,审美体验关注的知识审美对象的表象。

  五,尽管审美的凝神观照总是被描述为入迷的状态,但仍要明确自己面对的始终是艺术品。

  九 美术鉴赏与审美再创造

  一件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总要面对不同时代的鉴赏者。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领悟。这是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说的“历史视野与现代视野的融合。”美术鉴赏者对艺术品的坚实总带有他所处时代的视野,与以前的鉴赏者相比,他会以新的眼光去鉴赏艺术品。不断更新的现代视野与 过去时代的每一代人的历史事业相融合,总会使接受者对同一件艺术品产生新的认识、理解、创造,也就带来了新的鉴赏。

  同时,艺术品也不是封闭的,艺术家不能决定艺术品的全部意义。艺术品的意义是无限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以及艺术品本身意义的无限性都决定了美术鉴赏具有无限的创造性。

  在美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中应注意:

  1,美术鉴赏的再创造与美术创作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鉴赏对象而随意地创造,鉴赏者仍要密切地根据原作进行拓展、延异或深化地再创造。否则鉴赏者就会陷入过渡解释或主观臆造。

  2,美术鉴赏再创造的结果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强求不同鉴赏者得出统一结果。

  总之,在美术鉴赏的再创造中,鉴赏者应该藏原作出发,以不同的鉴赏方法和鉴赏角度对原作进行再创造性的认识、批判、赏析和创造。从而在使原作产生新的艺术价值的同时,确立与体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肯定与满足。所以,美术鉴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

  十 美术鉴赏的方法论问题

  1,鉴赏学方法

  2,材料技术学的方法

  3,风格学的方法

  4,图像学的方法

  5,传记学的方法

  6,心理学的方法

  7,文化学的方法

  8,社会学的方法

  十一 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美术鉴赏者

  1,我能讲这个艺术品与艺术史上的其他艺术品联系在一起吗?我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关于创作这件艺术品或是进行这次艺术行为的艺术家我了解些什么?对该艺术家的了解对我的美术鉴赏有帮助吗?

  3,这件艺术品是何时何地制作发生的?当时这个世界还发生了什么?艺术品产生于斯的当时当地的文化是怎样的?

  4,这件艺术品是否描述了审美特别的主题?如果的确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得到了什么样的处理?

  5,这件艺术品唤起了我什么样的感觉或记忆?艺术家是否也是这么觉得的?我是否感到了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

  6,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材料对于这件艺术品的表现方式和整体效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一 注意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既不会因距离太近对审美对象采取实用功利态度,也不会因距离太远对审美对象漠然视之。

  二 感知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当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算起。鉴赏主体以往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经验,都会对审美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形状一旦被人所感知,都是被知觉进行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

  三 联想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生活经验越丰富,认识能力越深刻,内心情感越炽烈,联想力也就越强。

  四 想象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是运用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对艺术形象进行着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把自己的独特个性融入想象活动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对于鉴赏主体来说,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良好,文化层次愈高,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满,所得到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也就愈强烈。

  五 情感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艺术鉴赏中的情感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并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里表现理性,在理性中沉淀感性。人的情感还有道德感、美感、崇高感等,表现人的情感是艺术家的追求与目的。

  六 理解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表现为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艺术鉴赏中的理解多以直接理解为主。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艺术审美心理的基本因素——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的一种动态的艺术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一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指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直接性。直观性,就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必须亲身去感受。直接性常常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在审美直觉中,还存在通感。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王维的诗歌中能够看到生动的形象和如画的意境。

  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中,想象和联想最为活跃。审美体验中,情感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鉴赏者)与客体(艺术品)的浑然合一,发生了共鸣与顿悟。既不能依靠直觉,也不能依靠体验,甚至不能依靠单纯的理解。直接把握作品最内在、最深刻的艺术意蕴。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物我两忘。共鸣的产生原因也应当是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在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同形同构”。

  第四节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 艺术批评的作用

  艺术批评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批评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

  艺术批评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 艺术批评的特征

  一方面,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作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艺术鉴赏中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艺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

  考试重点与策略:

  一,书的结构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

  艺术的起源:模仿、巫术、表现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

  艺术的种类:1,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点: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2,造型艺术(雕塑、绘画、摄影、书法)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3,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点: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

  4,综合艺术 (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点: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

  5,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点: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艺术家的才能与文化修养

  创作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真题)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

  传统艺术的精神: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禅宗——人与人心的和谐,即心即佛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鉴赏的审美过程: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二,各章的考点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时候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二,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1,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2,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三,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德国哲学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艺术起源于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6,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

  二,艺术起源的归结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使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美育与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普及艺术的基本只是,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5,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

  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阿拉伯园林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

  2,表现性与形式性

  3,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造型艺术

  中国画的特点:

  1,工具上,用中国特质的毛笔、墨、颜料在宣纸、绢帛上作画

  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 透视的束缚,采用散点透视,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3,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三,艺术创作的心理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艺术语言

  任何一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这门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就是艺术语言

  二,艺术形象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文学形象

  综合形象

  三,艺术意蕴

  是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这里、诗情或神韵,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着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身心请探究。是艺术品具有不朽魅力的原因。

  四,典型和意境

  1,典型

  2,意境: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不设不施的自热美

  五,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从根本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1,需要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2,需要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需要一点点历史、文化知识

  4,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在这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感知、联系、想象、情感、理解

  五,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审美直觉

  2,审美体验

  3,审美升华

  六,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更多资料请移步到我到专栏

  艺术类考研考博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