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Reading Challenge 阅读书单
是Reading Challenge的第二年!
踩着尾巴来做一下总结:
前情提要:
1)2020年 Reading Challenge 阅读书单
2)2021年网文阅读List
年初立的Flag:一个没有倒的flag
以下是年底的回答:
Reading Challenge一向是我用来拓展领域的,换句话说,就是吃安利吃安利和吃安利的。从朋友们那里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书,非常nice。明年还会继续在朋友们那里买安利的!
虽然很希望自己能什么都去尝试一下,但是现实往往骨感,限于心力和精力,这次的reading challenge还是有着明显的偏向。
和上一年相比,中国古代的分量肉眼可见增加了很多,因为这一年几乎都在写论文写论文和写论文,被英文折磨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我那位用法语肝论文的闺蜜也一度沉浸在《东京梦华录》,我们说这叫做“母语的慰藉”,每次看论文写论文搞秃头的时候,来一段张岱东坡司马迁,整个人就焕然一新。感谢各位陪伴了我最艰难的那段写论文的时光和最痛苦的改论文的时光。
今年还勇敢地迈入了俄罗斯文学的领域,比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我还是更喜欢屠格涅夫。可能是我骨子里对于略带疯狂的事物的抵触情绪,任何容易滑入扭曲和癫狂状态的可能性,总让我心存畏惧,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跟随陀老的感觉。当然,不排除是因为读得太少,所以感觉会有所偏差。
1. 【An Author You Love】—— 张岱 《陶庵梦忆》
很多时候,结束一整天的慌忙,匆匆投入到书中之时,我方能长舒一口气,满目氤氲着江南的春色,是碧波水岸,桃花山寺,亦是嶙峋山石,翠竹松柏;整个人浸润在南方迷蒙充沛的水汽之中,从干瘪的状态中慢慢舒展开来,张开双臂,仰躺着坠入这片字句铺就的花海之中,呼吸间,肺腑间,都充盈着流淌字句带来的芬芳。如同山间清溪,濯洗去一日疲乏与尘俗。
读书笔记 in detail: 《陶庵梦忆》
2. 【Local Author】—— 苏轼 《苏轼词集》
许多作品在不同年龄段,在不同环境当中,总能读出些不同的意味。
读书笔记 in detail: 《苏轼词集》
3. 【Classic read in High School】—— 《古文观止》
读的时候时不时能回忆起那些第一次诵读它们的场景:坐在拥挤教室里,隐在堆满课本的书桌后,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用五颜六色的笔在语文书上勾勾画画,时不时还会从书页间掉出几周或是几天之前默写填空的卷子,卷子上面有蓝黑的字迹和红色的改错,再和同桌笑说几句背诵默写里的谐音笑话。不过,读完一篇,从回忆里抬头,又难免会暗笑自己确实上了年纪,能够熟练地忆起往昔显然意味着那往昔的岁月已经长到足够从中随意抽取一段而不显得捉襟见肘。书中的文字,年少的时光,当下的感悟,三者在阅读过程中纠纠缠缠,有着奇妙而难以言喻的感觉,像是香水一般,有着前调、中调和后调,最后融化为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味道。
读书笔记 in detail: 《古文观止》
4. 【Set in the 1920s】—— 《流动的盛宴》
如果曾在巴黎生活过,那么读这本书就会感到异乎寻常的熟稔。1920年代的巴黎似乎与2020年代的巴黎依旧有众多重合。
读书笔记 in detail: 《流动的盛宴》
5. 【Genre You Don't Usually Read】——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里的世界是感受不到这种边界的,如果不是作者停笔不书,这个世界永不会终止,还有无数的景色在书中的世界铺展开来,也还有无数形形色色的人亟待相遇。
读书笔记 in detail: 《猎人笔记》
6. 【Borrowed from a Friend】—— 《印度札记》
作者兼具外交官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我尤其喜欢他外交官视角下的印度,即以冷峻的笔锋剖析印度政治与宗教的纠葛,政党与地方势力之间的利益纠缠,以及一些政治人物的宗教倾向与他们施政纲领之间幽微的关系。但是,作者作为诗人的一面也很出彩,有两三章专门赏析印度的诗歌——一个我从未踏足过的领域。印度的诗歌非常有趣,作者特别提出了印度的情欲诗,即使是经过翻译,也许失掉了些许真味,但是完全不妨碍诗歌中迸发出的热情,印度的诗歌就像它的雕塑一样,直白,热烈,具象化。
读书笔记 in detail: 《印度札记》
7. 【Bestselling Memoir】—— 《椰壳碗外的人生》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标题,事实上,整本书确实都是关于如何跳出“椰壳碗”,在学术的层面是如何越过学科之间的藩篱,在思想的层面则是如何超越狭隘自大的民族主义,在更广阔的尺度上重新审视自己与他者。
读书笔记 in detail: 《椰壳碗外的人生》
8. 【Bottom of Your To-Read List】—— 《疾病的隐喻》
疾病的归因被指向了患者。无论隐喻是“好的”——如,肺结核让人更有艺术创造力和贵族气质;或是“坏的”——如,艾滋病意味着性混乱性倒错,违背公序良俗,其最终意义都在于切断自身与患者,自己所在共同体与患病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寄希望于摆脱死亡的阴霾。所以,归根到底,这些隐喻都意味着将疾病与死亡等同在一起。而之所以这些疾病与死亡等同在一起,是因为对于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源于某一些疾病的成因复杂,不知道诊治,没有特效药等等。
读书笔记 in detail: 《疾病的隐喻》
9. 【A Book About Technology】—— 《第三次浪潮》
这是一个鼓舞了一代人的信念。站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设想中的“第三次浪潮”看起来一定像是科幻故事,但是站在当下,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已经近在眼前了。
读书笔记 in detail: 《第三次浪潮》
10. 【A Book About Books】——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不想面对日增五万十万病例的时候,怎么办,打开一本小说吧;不想面对lockdown时候漆黑的傍晚,怎么办,打开一本小说吧;隔离又复隔离,待在狭小房间里快要形成刻板行为了,怎么办,打开一本小说吧。总之,打开一本小说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我的肉体虽然还禁锢在现实中,但至少灵魂可以放飞片刻。
读书笔记 in detail:《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1. 【Published in the 1800s】—— 《白痴》
在烈火中燃烧的钱,那一瞬间感觉整个故事都被点燃了,愤怒的复仇女神从火焰中诞生。
读书笔记 in detail:《白痴》
12.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特权》
无论是能力、经验还是“任何时候都轻松自如”的态度,是环境赋予的,而非天生的。对个人能力经验态度的着重强调,是在掩盖社会性的不平等。
读书笔记 in detail:《特权》
新的一年,2022,去迎接新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