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法老十篇
古埃及法老篇1
“谁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降临他头上”。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卡塔爵士挖掘了埃及第18世王朝图塔卡蒙国王的陵墓,出土的文物宝藏因其数量之大、价值之高而轰动了整个世界。墓中,卡塔发现一个用黏土做成的匾额,刻有“谁触犯法老,灾难就降临”的咒语。51个月后,21名直接或间接参加挖掘和参观陵墓的人,都先后奇怪地死去了。于是,上流名人们自然地想到了那块匾额上的咒语,惊慌迅速传开。这时,开罗博物馆主任梅菜兹先生向记者宣布:“我就不信这个邪。我跟陵墓和法老的木乃伊混了一辈子,不是还活得挺好吗?”可是,一个月后,身体健壮如牛的梅菜兹就死去了,时年不足52 岁。据医生判断,他是因罹心脏病而死。在他去世的同一天,曾有一队工人来到开罗博物馆,以便把一批图塔卡蒙国王陵墓出土珍贵的文物打包装箱。更奇怪的是,梅赫莱尔死的这一天,也正是图坦卡蒙受到扰乱的日子……
皇室血统猜测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他于公元前1361年接过太阳神阿蒙的权仗,年仅九岁就登上了法老的宝座。与此同时,八岁的前法老阿肯那顿安克珊娜门成为他的皇后。围绕着图坦卡蒙的谜团,首先从他的身世开始。古埃及王朝一向沿袭血亲婚姻,但是图坦卡蒙究竟是谁的儿子呢?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他身上一定有着皇族的血液。猜测有很多种。
第一种猜测:他不是前法老阿肯那顿的亲生儿子。阿肯那顿法老打破了法老血亲婚姻的传统,将叙利亚公主纳菲尔缇缇立为正妃。这位远道而来的皇后有着旷世惊人的美貌,她的名字纳菲尔缇缇,意思就是“美人来了”。她为阿肯那顿法老生下了六个女儿,却没有儿子。有人猜测,她的女婿图坦卡蒙法老是阿肯那顿法老的侄儿,也就是说,图坦卡蒙迎娶的皇后是自己的堂姐妹。
第二种猜测:他是法老阿肯那顿的亲生儿子,但是生母不详。有一种研究认为,由于王后一直没有生下儿子,阿肯那顿便纳了偏妃――甚至有人认为这位偏妃就是阿肯那顿已经长成的女儿之一。因此,图坦卡蒙既是纳菲尔缇缇的女婿,也是她的继子,更是她的外孙。三千多年前的深宫秘事,至今众说纷纭,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恐怕就是给这几位历史人物的木乃伊做个DNA测试啥的吧。不过,图坦卡蒙真正广为人知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身世,而是他被发掘时保存最为丰富和完好的陪葬品,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神秘故事――法老的诅咒。
法老的诅咒
少年法老图坦卡蒙仅仅在位九年,就在十八岁时忽然猝死。他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从此隐入黑暗,沉睡了整整三千二百七十四年。直到公元1923年的2月,一个不远万里而来的不速之客,打扰了他的安眠为止。这位不速之客是埃及裔的英国人,名叫霍华德?卡特。霍华德?卡特从小就对古埃及的历史极感兴趣,一直梦想能够由自己发掘一座法老陵墓。而且根据他多年的深入考察,他发现充斥世界各国的埃及出土文物中,一直都没有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物品。所以他认定,图坦卡蒙仍旧隐身在帝王谷的某一个角落里。1915年,卡特找到了一个愿意赞助自己挖掘经费的人:英国海克利尔城堡的主人、探险家卡那冯伯爵。经过七年的发掘寻找,“好运气”终于在1922年的11月4日早晨光临了卡特:一个为发掘队送水的工人无意间发现了通向地底的石梯―――这石梯将人们引向了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1922年11月26日,卡特的挖掘工作抵达了陵墓的前厅。里面堆放着大量的财宝,有两座高大的雕像把守着这座大厅,在它们的背后,写着第一个警告:我是图坦卡蒙国王的护卫者,我用沙漠之火驱逐盗墓贼。卡特没有把这句诅咒放在眼里,他继续挖掘。
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1923年2月17日凌晨,一条眼镜蛇游进了卡特的住宅,将他的幸运鸟金丝雀绞死了。传说眼镜蛇是古埃及法老的守护者,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兴高采烈的卡特没有被这条蛇吓住,当然,现在收手也不可能了。几天后,法老陵墓的内室被打开。这天的现场如同一场盛大的聚会,达官贵人和游客坐在陵墓前的藤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现场。卡那冯伯爵对身边的人笑道:这就像是在观看一场墓室中的音乐会。在场的埃及学家亚瑟?威格尔被这放肆的玩笑震惊了,他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尊重死者的真正考古者所能说得出的话,他对身边的人低声说:“如果他以这种态度进入墓室,我打赌他活不过六个星期。”图坦卡蒙国王的内室被打开了,人们都被那巨大的黄金圣坛所倾倒,他们三人一组依次进入观看,谁也没有在意内室前方一块小小的碑记。几天后碑记的内容被翻译出来,那是第二条令人恐惧的诅咒:“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
诡异的病情和死亡惨景
在此后的清理发掘中,卡特又发现了两条诅咒,警告不敬的人放弃这座陵墓。然而卡特和卡那冯都毫不在意。送走了狂热的人群,他们开始准备开启灵柩。就在这时,一只蚊子在卡那冯伯爵的脸上叮了一口。这一小口似乎使得卡那冯受到了极度的惊吓,他病倒了。发起了高烧,牙齿也陆续脱落。3月初,卡那冯脖子肿胀,得了肺炎。3月下旬,卡那冯的高烧直升到四十度,而且持续了12天。据医生说,是伯爵在刮胡子时割破了一个伤口造成了感染。但是他解释不了,为什么发着高烧的伯爵一直不停地呼叫:“我听见了他的声音,我要随他去了。”然后,就是4月5日的凌晨两点,突然整个开罗都停了电,这座城市陷入了如同三千年前一样的黑暗夜晚。一片静寂中,57岁的卡那冯伯爵去世了。与此同时,他远在英国的爱犬也猝死。这诡异的病情和死亡情景,让很多人满腹疑团。一时间,“法老的诅咒”成了所有人最热衷的话题。
但是这并没有阻吓卡特的好奇心,他坚持开启石棺。秋天到来的时候,年轻法老的最后安息地终于被暴露在世人的眼前。图坦卡蒙的棺椁分三层,最里面的一具居然是按照人体的形状用纯金打造成的。打开这最后的豪华棺椁,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它覆盖在木乃伊的面部。这副金面具,也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焦点,并从此成为古埃及文化的代表作。它那双历经三千余年,依然灼灼逼人的黑色眼睛,仿佛要一直看进盗墓者的灵魂深处。说卡特是盗墓者,其实一点也不冤枉他。为了想要得到紧贴在木乃伊身上的珠宝,卡特和一位名叫道格拉斯?德里的医生居然将保存得那么完好的法老木乃伊切割成了三块,而且手法粗糙,对万人敬仰的法老不恭已极。但是就在切割过程中,德里医生也同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木乃伊的左边脸颊上,有一个生前溃疡形成的伤口――与卡那冯伯爵受蚊子叮咬的伤口在同一位置。这似乎成了印证诅咒的重要依据。
在往后的几年间,有数十位跟图坦卡蒙扯上了关系的人,先后猝然死去。其中有发掘者,还有参观者以及研究人员。一时间,关于“法老的诅咒”之说,轰动了世界。当然,关于古埃及的咒语之说,在古代的典籍中比比皆是。很多埃及人也对此深信不疑。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科学家和爱好者却一直在不断地追寻。让人对“诅咒”之说觉得不可靠的最关键因素,就在霍华德?卡特身上。这个打开图坦卡蒙陵的第一人、挖掘王陵的始作俑者,在发掘图坦卡蒙陵后,又一直平平安安地活了27年。更何况在这27年里,卡特还再接再励,又发现并挖掘了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图特摩西斯四世的陵墓。以他的工作成就,一只金丝雀就能为他换来这么长的寿命,法老王们的怒火也太容易消了吧。但是,法老的诅咒能够被如此大范围的人们相信,确实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早在图坦卡蒙墓被发掘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一系列与古埃及遗迹相关的死亡事件。
死于非命的大人物
都是哪些有影响的人物因为与木乃伊或图坦卡蒙扯上关系,而死于非命的?
1823年,意大利考古学家贝尔萨尼。他是一个与木乃伊为伍的古埃及考古专家,当他在这年春天,率领一支队伍前往非洲的途中,也患了像卡那冯伯爵那样的怪病,长期高烧不退,整日胡言乱语,经常喊着“死神的手已经抚摸在我的身上了”。就在这样令人摸不清头脑的呓语中,他死在了这年的12月3日,享年45岁。1832年,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他从小就迷恋古埃及文化,并且在19世纪20年代成功地破译了古埃及文字――诡异的是,在他破译古埃及文字的同时,他曾经连续五天昏迷不醒,口中念叨着几位法老的名字。1827年,法国政府派他前往埃及探险,从事金字塔的研究。当考察结束,他于1832年返回法国之后不久,突然去世,当时42岁。1862年夏天,德国科学家比哈斯――时任埃及学会的副会长。由于工作关系,他领着一位来埃及访问的公爵夫人,参观了卢克索和“国王谷”的金塔,就在访问结束,返回开罗的路上,他就突发高烧,昏迷不醒,医生怎么都查不出他到底患了什么病。两星期后,他死了,年仅37岁。
同样是德国的杜米切恩教授,他也是一个沉迷于古埃及的专家学者,而且也同样热衷于第一手的资料。因此,他经常出入于古埃及的遗迹当中,主要当然是有文字留存的金字塔和神庙内部。一段时间以后,他疯了,不停地描述着一些古代城市的情形。不久,他在狂乱中死去。
1941年,英国考古学家菲林德尔?皮乔。他在完成一系列考古工作后,由开罗取道耶路撒冷回国,谁知就死在了那座圣城。
1942年,美国教授乔治?雷斯勒。他是第一个在金字塔里向人们进行无线电广播的人,也是埃及法老胡夫之母哈太普?福尔丝墓穴的发现者。就在这年春天,他突然在工作中倒在金字塔内,从此就再没有清醒过来,最后死在塔外摆放工具的帐篷里。
古埃及法老篇2
在长剑尚未普及的年代,克赫帕什镰形刀成为古埃及军队普遍配置的作战武器。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克赫帕什镰形刀最为流行,同时也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随着长剑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近战中,克赫帕什镰形刀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退出战场,但它作为权力、地位的象征却并未失去。
古埃及的法老作为奴隶制社会的专制君主,掌握着全国的军政、司法和宗教大权。其作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对臣民来说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诸多描述古埃及法老的文献中都提到他们所拥有的克赫帕什镰形刀,有的甚至已经在其陵墓中找到了实物。例如,在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墓葬中,出土有一把克赫帕什镰形刀,其由青铜制成,现珍藏在巴黎卢浮宫内。在法老图坦卡蒙的墓葬中,也出土有两把克赫帕什镰形刀,它们现在收藏在埃及的开罗博物馆中。作为陪葬品的克赫帕什镰形刀,多数未开刃,有一些在刀身和刀柄处进行镀金或雕花处理,使它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说明克赫帕什镰形刀在古埃及并非只是作为战斗的兵器存在,其同时也是一些重要场合的仪仗用品或持有人权利地位的象征。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在位)在位67年,其执政时期是古埃及新王国最强盛的时代。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拉美西斯二世曾经发起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古埃及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战争,双方在公元前1274年发生一次著名的战役――卡叠石战役。此次战役以及最后合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细亚)为了争夺彼此国境之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中。这也表明在公元前1270年代,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
图坦卡蒙(Tutankhamun)出生于公元前1341年,死于公元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他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在位时间不长。图坦卡蒙为现代人广为熟知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坟墓在3 000多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考古学家和埃及学先驱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发现,并从图坦卡蒙墓中挖掘出大量珍宝,其中有一支克赫帕什镰形刀,此举震惊世界。可以这样说,图坦卡蒙并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卓著的法老,但他墓葬的发现则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顶峰,他也因此成为比较著名的古埃及法老之一。
古埃及法老篇3
占地52000平方公尺,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在胡夫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尊狮身人面像守卫着法老们的陵墓。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古埃及法老篇4
[关键词]古埃及 装饰 艺术 风格
古埃及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令无数致力于艺术研究的人们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它,它虽然距现在已有5000年的时间,但对今天的艺术仍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如金字塔、神庙、宫殿以及依附于他们的雕塑、绘画等是古埃及艺术精神所在,在世界装饰艺术中独具特色,魅力无限。而这些特点的产生是与古埃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泛神的分不开的。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最早步入人类文明的古国之一。古埃及的尼罗河是产生古埃及文明的渊源,尼罗河每年随季节的变化有规律的泛滥,使古埃及人感到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日升日落,星辰运转的自然现象又给古埃及人以极大的启示,从而使他们坚信在自然的背后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着这些现象,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就是神。于是产生了古埃及的宗教,他们崇拜、信仰神灵,相信“灵魂永生”,认为人在死后也会像太阳一样,会有日出日落、周而复始的现象,认为人是会复活的,只要肉体不腐烂,灵魂就会永远存在死者的遗体中。正因为这样才会产生“木乃伊”,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存放“木乃伊”的金字塔。而古埃及的装饰艺术,也是围绕着陵墓建筑展开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埃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许就不会产生“灵魂不死”的,也就不会产生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安全坚固的“金字塔”陵墓,也就不会产生独特的古埃及装饰艺术风格。由此可见。埃及的自然环境、和艺术创作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为装饰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内容,同时激发了埃及人的艺术灵感,激活了埃及人的艺术热情,他们不厌其烦地去描绘、装饰死后的生活场所,从而产生了古埃及的装饰艺术风格。古埃及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古埃及的艺术具有装饰化、程式化、写实性的特点。
一、古埃及的艺术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装饰即修饰、美化的意思,具有极强的条理性、规律性和独特的审美视觉感受。古埃及艺术,无论雕刻还是绘画,在造型与装饰上都很注重平面化的表现手法,对各种形象进行归纳化、条理化处理,对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形象加以概括,以符合装饰形式的需要。在构图上不受自然景象的限制,服从视觉的美感。画面强调结构美,将整齐、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要素融汇到点、线、面和色的构成之中,具有独自秩序的造型规律。在古埃及最早出现的加工精良且极具装饰意味的石工艺作品――“化妆石板”,在上面雕刻有各种精美的装饰纹样,以及大量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如:作为纪念性功用的化妆石板名作《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在这块盾形石板上,前后两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现了美尼斯王统一埃及的各种形象。画面中的鹰及人物皆采用侧面影像效果,有一定的装饰性,其中人物头部呈侧面,身体呈正面的表现方法奠定了古埃及“正身侧面律”的艺术风格,又如: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大量石工艺运用到建筑的装饰上面,装饰内容多为宫廷生活及神话故事,它的构成形式完美,具有浑厚古朴的艺术特点。作品《王后化妆》、《持莲花的少女》等,具有严整、工细和装饰性的特征。古埃及人深信文字的魔力,有许多壁画还用象形文字装饰画面,古埃及装饰艺术的彩绘,也运用了装饰色彩,突破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不把固有色处理得太死,色彩的置换服从画面的需要,赋予情感。用色大胆、强烈、概括,以简练的色彩达到饱满丰富的艺术效果,因此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如一般男的肤色设赭红色,女的肤色设黄色,头发、眉毛设黑色,嘴唇、眼睑等涂以红色,衣服为白色,设色技法也是平涂,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用这样简单的几种颜色,以平涂勾线的方式形成若干色块,构成十分明朗单纯、和谐优美的色调关系。如古王国时《门考拉夫妇像》及《哈托儿女神保护着塞提一世》等作品体现了古埃及传统的审美意识和严格的艺术格式。古埃及艺术在构图上有平面排列的特点,他们把画面用横带状排列构图,用水平线来划分画面,形成平面的排列效果,使画面内容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古埃及的人物刻画通常是根据人物的地位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法老的尺寸最大,随从仆人的尺寸较小,并且安排在画面相应的地方,还用许多精美装饰画边和象形文字这样安排以填充画面空档,能更好的突出法老的尊贵,使画面充实、饱满、美观,富于变化,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二、古埃及艺术的程式化
程式化是一种模式,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埃及当时社会稳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类型。对某一程式的分析,可以找出其中最基本的几个元素,以及对这几个元素最完整的表现来说明。古埃及装饰艺术风格中最典型、最稳定、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表现在“正身侧面律”的运用上,这是古埃及艺术形象刻画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古埃及艺术的特征和传统。人物出现在画面中,无论哪一种姿势。始终是给人一种正面的视觉效应。具体地说,就是脸是正侧面的,显出额、鼻、唇的轮廓:眼是正面的,有着完整的眼角:胸是正面的,显出双肩和双臂:而腿和脚是侧面的,充分画出由脚趾到脚跟的长度,仿佛有意给人一种呆板而机械的气氛,从而造成一种神秘的环境。无论是动物、植物、人物,还是绘画、雕刻均是这样。如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老瑟特莫斯王后的石棺线刻就是一幅全侧身的女人跪坐像。现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的一幅古王国时期的人物头像(局部),即可看出,人物的身躯是正面的,而人物头像则是正侧面的,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神圣、庄严、肃穆的感觉。古埃及艺术风格程式化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国王面部的刻画的无表情特征,缺少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示,显示出一幅超然神态。他们的姿势也是固定的形式,比如,法老的立像常常是左脚在前,双手或屈或置于胸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身体没有丝毫转侧。这种固定的格式,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国王那高贵的身份和威严的神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这种程式化的语言运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如左基国王坐像及第四王朝国王阿门荷太普和他妻子诺弗尔特公主的雕像等都显示出这一特点。
三、写实性
古埃及的艺术形象在题材选取和表现方法上更多的是以写实手法为主,人物的比例、动势、解剖、细节刻画都比较准确、更加真实,富于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人像头部结构、五官比例极为准确,即使用现代肌 肉骨骼解剖图去对照,也相差不多,这显示了古埃及艺术家扎实过硬的艺术根底和非凡的造型能力,无论坐姿还是立势,全身像的人体比例一般都很得当,很少有比例失调者。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古埃及艺术的功能性决定的,即艺术必须为宗教服务。古埃及人认为国王是神的化身,一般人必须依靠国王的恩典才能生存。国王死后,为了让国王灵魂方便得找到他的躯体。返回躯体,死而复生,就要对死者进行写实性的描绘。比如古埃及人用石膏裹以亚麻布制成的木乃伊面具,上面镀金,描绘死者头部的形象,佩戴在死者的头部,其作用是保护死者面部特征不受损坏,并且在死者头部损坏或丢失时作为替代品。更有甚者,为了更安全起见,确保灵魂有所依托,还雕塑了材质应用巧妙、形象酷似真人的雕像,放置墓中。有的直接做成人形棺材,如第十八王朝国王图坦卡曼的《黄金王棺》,是古埃及金属工艺品最典型的代表,这种雕刻精美、装饰华贵的人形棺,其形象是按照图坦卡曼王本人的相貌创作的。不仅人物如此,对动物、植物的表现也遵循严格的写实风格,古代埃及人是一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的神多半是以动物来作为死者灵魂的守护神,如鹰神和蛇神是古代上下埃及分别信奉的守护神。是法老王权的守护者,因此。动物、植物也必须是写实的。绘画和雕刻的题材内容上多是反映生活场景,题材非常广泛,从法老贵族的征讨狩猎到祭神仪式,甚至有农耕、渔猎,歌舞宴乐等等。古埃及人深信图画和文字的魔力,他们在墓室墙壁上精心地描绘美化,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绘画和雕刻来寄托对来世生活的永恒追求和梦想。
通过对古埃及装饰性、程式化表现手法的研究,可以知道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装饰艺术的功能性的缘由,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出于帮助灵魂辨认死者的目的,从而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写实特征。
古埃及法老篇5
有人说:不去巴黎,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之都;不去埃及,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之源。要去非洲,埃及大概就是最好的选择。埃及!一个旅者心仪的旅游梦土。金字塔的雄姿风华,伴随着沙漠中不断传出的骆驼铃,虽经历了自然与文明巨大的冲击,依然震慑着我们。何不让我们一起聆听着尼罗河女儿的呢喃,走入法老王的金色秘境,寻访北非失落的古文明,展开一段精彩绝伦的埃及风情……
古埃及人很有艺术才华。他们在城墙或庙顶上涂满文字,绘满彩图,有些经过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看起来栩栩如生,令人感叹于古文明的发达。
埃及国王椅子
这把金制的王座被发现在古埃及法老Tutandhamun的墓穴中。这把椅子是专门在召开国家会议时使用的。椅背上是一幅国王与皇后的画像。椅子的扶手是带有翅膀的蛇的形象,他们带着皇冠保卫着国王。整张椅子由动物腿的造型支撑着,并且装饰有动物的头像。
相框
此款相框以双鹰相托而出。在古埃及,鹰是众神中重要神灵之一:鹰神(HORUS),王权的守护者,外形幻化为鹰;为奥西里斯与伊西斯之字。此款相框的设计,也就是出于想借神鹰守护者之名,来守护相框中的你。
手握镜
镜子的边缘镶有红蓝水晶,突显了这个手握镜的独特之处,其闪耀的光辉使追求独特的你不由驻足观赏。
双翅人
Isis(爱西丝)是冥神Osiris的妹妹和妻子,天神Horus的母亲,地位等同于大地之母,是诸神之后和婴孩的保护神。据古埃及的说法,任何深爱丈夫的女子皆是Isis的化身。Isis总以戴着兀鹰头饰的服饰出现,在一对角的中间镶嵌这太阳圆盘,有时以双手张开的一对翅翼之面貌出现。
玻璃香精架
老鹰在天上展翅高飞,比所以人都接近太阳,所以老鹰成为太阳神雷(Re)的化身。具有鹰翅的太阳成为古埃及最普遍的神符。
金字塔扑满
金字塔是天堂的阶梯。迄今为止,在埃及境内有发现80多座金字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古埃及时代建造来作为皇室成员的坟墓。尽管为什么埃及人要以这种方式建造坟墓仍然是个迷,但是人们相信这可能是让死后的法老的灵魂可以通往天堂的阶梯。
古埃及法老篇6
我向往的地方是古埃及,我的心目中,那是个虽森严冷酷却又美好的地方。
最开始接触古埃及这一词是在看漫画的时候,里面有一集名为死者遗书,就是以古埃及为背景,发生在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身上的故事,漫画里的故事自然是假的,但因为好奇,我特地上网在百度上查找这个名字,在里面知道了克丽奥佩托拉七世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后便对克丽奥佩托拉七世的强势与高傲深深折服,自然地对古埃及也发生了兴趣。
然后慢慢在其他书籍中看到了摩西出埃及记,奴隶制度的森严,名为努格白的服饰……对古埃及的兴趣便愈来愈大,不可截止。不断地查阅着资料寻找着书籍,迫切地想要了解古埃及。
使我最感兴趣的无非是埃及埋葬方法以及埃及人们奇特的穿着打扮。
他们将尸体泡在碱粉里七十余天,再将尸体清洗干净,用长长的细麻布从天到脚裹起来,再在外面以树胶替作普通胶水涂上。而他们将尸体作成木乃伊的原因便是他们对神与灵魂近乎痴迷的信仰,他们恐惧着死亡,却相信来世可以或多或少地将这种恐惧减少,因此他们在埋葬死者时进行了精心准备,随着法老时代的来临,等级制度的扩大,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企盼更加迫切,慢慢地竟形成了对死者尸首的崇拜感。他们认为,如果以可辨认的形式保存着尸体,人身上的灵魂就会回到死者的躯体,如果躯体完整且不腐烂,灵魂和躯体再另一个世界可以生活,而尸体腐烂时,灵魂就不复存在,人们就真正的死去了。所以为了死者来另一个世界更加安详美好的生活,他们精细完好地保存着死者尸体。正是这样的信仰,他们对于木乃伊的制作上几乎到达绞尽脑汁的地步。在埋葬死者时,往往还会放上一本书,或是放在特制的小匣子里,或是放在尸首身旁……那是保障死者在阴间安全必要时引导死者返回世间的亡灵书,亡灵书里通常是赞美太阳神拉的句子以及“阴间安全手册”。
而古埃及的打扮更是奇特。
古埃及法老篇7
西谚曾说:“人类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并不需要仰视繁星密布的无限苍穹,只要看一看早我们几千年前就存在过,繁荣过,而且已经灭亡的世界古文化就足够了。而作为世界古文明之一的埃及文明无疑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它以它的古老和神秘而遐迩,怀着对这种文明的崇敬与向往,我们走进了探索埃及文化神秘而神圣的知识殿堂。也许正是它散发出的那种不可抗拒的引力使我们小组如中了法老的咒语,着了魔般的开始了对这个话题的探讨。
近代以来,世人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大体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古典作家的著作;二是考古发现;三是埃及学的兴起与兴盛。
埃及,拉丁语意为“尼罗河的礼物”。公元前五世纪,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但是,埃及古文明不仅仅是尼罗河的赠礼,它更是古埃及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创造。尼罗河浩浩荡荡,奔腾桀骜的性格,给埃及人艺术创作以极大的灵感,他们把尼罗河看作一切生命的源泉,看作象征两性兼备的神而对它崇拜。在茫茫沙漠中,人们只能依水而居,古埃及文明就这样发祥于尼罗河两岸,尼罗河定期的泛滥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埃及的艺术,也与这种信念相关并且一贯保持了冷峻的独特面貌,被人称之为“静穆的伟大艺术”。艺术创作遵守“长存秩序”与“恒定的伦理”形成了独特的“为来世而艺术”的风格。
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那数不胜数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浮雕、绘画以及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虽经岁月磨蚀,仍然绚丽多姿,魅力无穷,令人不得不去赞叹那些默默无闻的古埃及艺术师们的精湛技艺。古埃及艺术主要为建筑及雕像和壁画雕塑。绘画和石砌建筑是古埃及艺术的精华和瑰宝。
当世界上许多民族还处于蒙昧的原始时代,古埃及艺术家已经能熟练的运用现代造型“黄金分割”的法则剖析人体结构的比例,坚硬的材质在古埃及雕塑家手中变得十分得心应手。那些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和谐统一等形式法则,总是让二十世纪的艺术家驻足沉思,给今天的人们无限启示和灵感。
埃及美术气质,不像克里特美术那般玲珑轻巧,也不像希腊美术那般端庄典雅。但埃及美术巍峨雄伟,壮丽华美,沉重而稳定,具有压倒一切的气魄,是世界美术中罕见的巨擘。它的工艺品又是异乎寻常的精致。它的风格是古代现实主义的杰出范例,与希腊美术相比,各异成趣。
说到古埃及艺术,我们不得不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和分析古埃及文化。人类初蒙时期的社会都是通过宗教来维系的。宗教信仰的先天性倾向是人类心理中极其复杂而有强大的力量。人类文化的起源自然也只能是宗教,没有宗教,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判断是根据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成就了舞蹈,音乐和诗歌的源泉。
古埃及的宗教,是古埃及人的“集体观念”,即当时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感觉的总和,在古埃及文化的构筑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许多学者尽力全面细致的阐述古埃及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当时主要的神祗、宗教中心、神庙、宗教活动,直至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中心还是研讨古埃及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由此再去观察他们的创作,理解和分析占据古埃及社会文化主要脉络的时间和空间的突出组合:建筑、雕塑、绘画等各艺术门类,可以对古埃及文化的特点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容易探明古埃及文化形成的规律。
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漂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就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的建造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心尸体的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以便保存下来;国王死后也要享受在人间世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神庙中艺术作品则是为了取悦于神。如果不把埃及神祗的外部形象视作神的容貌,而看作是埃及神祗的性质和作用的表现形式,那就不会觉得埃及神祗丑陋不堪入目,反而会赞叹古埃及任用具体图像表达抽象、复杂概念的不懈追求和高超技巧。
埃及艺术不仅受限于宗教思想,也服务王权。可以说,宗教规定了艺术,而并非决定艺术,它规定的是艺术的形式。固守成业的艺术法则除了与古埃及人宗教思想有关,与坚持传统和保守僵化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政策也密切相关。国家颁布法令,对雕塑和浮雕艺术品的创作法作出明确规定,这势必限制艺术的发展,根据艺术本质论中艺术的社会本质我们可以得出:宗教和政治虽然对古埃及艺术影响巨大,但真正决定艺术其发展的是当时古埃及较为低下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埃及宗教、艺术和政权三者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特殊的经济基础才决定了古埃及的宗教与政权比其他国家对艺术的影响更加巨大。
古埃及的最高神是太阳神“瑞”,因为太阳是万物得以生存延续的根本――《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中所描绘的洪水淹没地球,诺亚造方舟的神化,不就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恐惧?统治者利用人的宗教性,把自己奉为上帝的使者,把民间对上帝的崇拜转为对他个人的崇拜,所以宗教又是与政治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古埃及艺术是在提供无限丰富资源的尼罗河两岸的自然环境,支配着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及奴隶人民的绝对王权等条件下繁荣起来的。
埃及艺术又是理性的艺术,奴隶制社会的古埃及艺术家总是冲破受命创作的局限,千方百计地向人们展示理性的觉醒,总有一些心智和火花从他们的作品中抽象出来。一些著名的学者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古埃及的石雕像几乎是相同姿态,无明显个性,但它恰恰显示了比人个性更有威力的性格,古埃及的绘画总是不论高低线条,一律清晰,勾勒分明,似乎很自然主义,不给观众一丝一毫的想象余地。但它正是对某种信息的抽象传达。”(汉尼尔.朱域烈《古埃及文化求实》)
古埃及法老篇8
这里有众神的庙宇;
这里是耶稣的避难所,也是摩西接受上帝十戒教诲的地方;
神奇永恒的尼罗河千年不息;
阳光亲吻下的地中海蔚蓝宁静;
法老的金字塔守护着悠久的国度和人民;
埃及,古老神秘的文明所在。
在遥远的史前文明时期,天地尚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始创之神“拉”(Rah)决心开辟这个世界。他缔造了空间之神“休”(Shu),让休去开天辟地,并把休新开辟的世界命名为mood。拉将一片干涸的大地改造为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壤,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伟大辉煌的埃及文明。
到埃及旅游,注定要和神秘、古老、文明、探险这样的字眼相遇。逝去的文明总是带给人无尽的感叹。在绚丽的红海之滨,在浪漫的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他们灿烂的文化。埃及,这个拥有着5000年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给每一个人带来终身难忘的体验。
开罗
开罗,是游人来到埃及的第一站。开罗拥有千百处历史遗迹,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这是众多的法老们安息的殿堂。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建立了首都孟斐斯城,古埃及许多代王朝都以此为统治中心,并在附近修建金字塔和大批陵墓。公元696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该城附近建立新城,命名为开罗,即征服者、胜利者之城。1805年,?阿里成为埃及的统治者,开罗成为埃及的政治中心。
作为中东艺术的发源地,开罗密布着众多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贩卖香料的古老集市和伊斯兰建筑。
尼罗河悠然地穿越过这个埃及的门户之城。每当夜幕降临,开罗的灯光在尼罗河上辉映,似乎在上演着永不落幕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吉萨金字塔
埃及以金字塔闻名世界,全国已发现的金字塔有110座。吉萨地区拥有全埃及最出名的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吉萨地区的金字塔具有4600年历史,总共有9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是全世界最高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胡夫王用了10万工人历时20年才建造完这座金字塔。为何切割得如此精确,古埃及人是怎样搬运石头的,是否有神秘的力量参与,都给后人留下难解之谜。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像风化严重。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人面狮身像。第三座金字塔属于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纷乱。这3座是保存最完好的大金字塔,此外还有6座为皇后和公主盖起来的金字塔。
埃及历史博物馆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每一座金字塔去探寻木乃伊的秘密,但是在埃及历史博物馆这所埃及最大的博物馆,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来自金字塔内部的珍贵宝藏。这里专门展示古埃及法老时代的文物,15万件珍宝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年轻的法老王图坦卡蒙所有的陪葬品、重242磅的图坦卡蒙纯金面具和黄金棺材、宝座等等都在博物馆内展出,其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还可以看到很多法老王的木乃伊,拉姆西斯二世是木乃伊馆内最有历史价值的一具。
萨卡拉阶梯金字塔
在距离开罗30公里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有一块4000多年前法老时代的皇族坟墓区――萨卡拉。这里有哲瑟王所建的阶梯金字塔,阶梯金字塔呈6层阶梯塔状,高约60米,因此得名。这座金字塔历史为4700年,是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修建的陵墓。
孟斐斯
拥有5000年历史的孟斐斯(Memphis)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古都,由埃及第一个法老王密那在5200年前建立。法老时代,这里一直是全国最神圣的宗教首都。如今,孟斐斯已经成为拥有1500万人口的现代都市开罗的一部分。
曾经作为全埃及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孟斐斯保存有许多古迹,包括著名的“躺在地上的拉姆西斯二世”巨像和全国第二大狮身人面像。
苏丹哈珊清真寺
考古学家把苏丹哈珊清真寺称为“伊斯兰文明的金字塔”,它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苏丹哈珊清真寺由苏丹哈珊在1375年建成,是一座综合性建筑,除了作为主体的清真寺外,里面既有神学院、医院,也有学生宿舍。建筑采用了绚丽多彩的各种阿拉伯文化风格,使这座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文明骄傲的代表作。
汗?哈利里市集
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市场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素以店面古朴、货物齐全深受外国游客喜爱。要想感受到埃及人真正的生活,就到这里来逛逛。市集上出售各种工艺纪念品,可以享受到讲价的乐趣。或者坐在埃及的茶馆,看看开罗新旧交替的面貌也是不错的选择。
卢克索
如果说开罗的金字塔刚刚为游客打开了古埃及文明之门,那么卢克索的神庙则讲述了更多法老时代的秘密。卢克索位于尼罗河上游,距开罗670公里,是古埃及帝国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公元前1570年左右,底比斯人赶走了西克索人,以此为中心重新统一了埃及,建立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领土南接苏丹,北达叙利亚。这个帝国维持了1500多年,在此建造了众多宏伟壮观的神殿及王家陵墓,因此成为古埃及遗迹的宝库,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帝王谷
早期的法老把自己的坟墓放在金字塔里,后来的法老王们则把自己的陵墓都修建在了埃及南部帝王谷的地下。
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古称“宁静之谷”,这里是法老王永恒之地。只有皇帝才能葬入这座安宁的山谷,其它任何阶级的贵族都无权在此地埋葬。
这里共有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0余座法老坟墓,其中只有17座开放。其中最主要的有拉姆西斯二世、托托木斯三世、拉姆西斯六世,以及著名的图坦卡蒙王。帝王谷的坟墓,都筑成地下长形的地洞。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虽然古时候被盗墓,但是墙壁和天花板仍然布满鲜艳的壁画,装饰华丽。
哈采普苏特陵庙
哈采普苏特陵庙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哈采普苏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女王。她注重贸易,通过和现在的索马里地区的贸易来获取香料。这些场面都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画上。
作为女法老,哈采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
卡尔纳克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整个建筑群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晚上有声光表演,用五彩的灯光变幻映照着遗址,配有解说词和音乐,向游客叙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阿蒙神庙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这里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17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共有10座巍峨的门楼、3座雄伟的大殿。
阿蒙神庙的石柱大厅最为著名,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神庙,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它具有令人惊叹的雄伟气势,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置身于其中使人暂时忘却时间的流逝,神思万千。
这里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18朝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6尊他的塑像,现存3尊。庙内原来有两座尖方碑,其中一座被?阿里送给了法国,现在巴黎协和广场。
门农巨像
门农巨像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后来的法老拆掉了神殿,用作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巨像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罗马统治时期,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亚历山大
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埃及,建起了亚历山大城,在这块北非大地上留下了希腊文明的影子。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临地中海,是被誉为“地中海新娘”的避暑胜地,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
罗马博物馆
这所博物馆拥有4万件藏品,虽然面积和古董不如埃及历史博物馆大,但是这座博物馆是埃及唯一展示希腊罗马时代文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大帝、埃及艳后、凯撒大帝时代的遗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卡特巴城堡
前身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于1435年地震中完全毁坏。1480年用其石块在原址修筑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模型、壁画、油画等,介绍自一万年前从草船开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
夏宫
即蒙塔扎宫,座落在市东部,密林环绕,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花园。1952年以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现海滨向游人和垂钓者开放。园内有法鲁克国王行宫(现为埃及国宾馆)。王宫不对公众开放。
夏宫的建筑装饰中有许多主题字母F出现,据说一个报喜人告诉福阿德王,字母F将给他的家庭带来好运,从此他和他的儿子法鲁克给他们的子孙命名都以F开头。1951年法鲁克与娜瑞曼结婚,却没有更改她的名字,1952年1月他们的儿子诞生,他为他取名阿赫迈德?福阿德,字母F被放在第二位,6个月后法鲁克被废黜。
阿斯旺
阿斯旺(Aswan)是阿斯旺省首府,是埃及街道最清洁、最漂亮的城市,冬季干燥温暖,是疗养和游览胜地。它位于东南部尼罗河第一瀑布下的东岸,距开罗900公里,是埃及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镇,也是通往苏丹的门户。
阿布辛贝勒神庙
阿布辛贝勒神庙(Abu Simbel Temples),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公里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
由于神庙设计者精确的设计,每年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这两 天,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身上。而且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全身上下遍布霞光,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
阿斯旺水坝开始动工修建时,这里的努比亚古迹面临着永沉湖底的厄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了拯救努比亚的呼吁,51个国家作出了反应。1960年至1980年,专家们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古迹活动。22座庙宇经过测定方位和计算,拆散后化整为零转移到安全地带,以旧貌重建。
阿布辛贝勒神庙也被原样向上移位60米,以确保不会被水淹没。但是尽管国际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人员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测算手段竭尽一切努力,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错位而挪后了一天。
尼罗河
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二条最长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长约3000公里。它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和埃及九国。
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可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根据尼罗河流域九国签订的协议,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
开罗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览两岸旖旎风光,又可观赏船上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拥有世界第一大的沙海,景色变幻莫测。埃及西部沙漠有黄色沙丘细致如粉,黑色沙丘漠色黑如墨,也有白色沙漠雪白如银,是整个撒哈拉沙漠中景致变化最丰富的一段,可说是撒哈拉沙漠最璀璨的一道边缘线。旅客在银蓝色的皎洁月光下,宿营白色沙漠中,奇异景色让人终生难忘。西部的沙漠也是古代名将亚历山大大帝的命运之路,当他走到西瓦绿洲,追求并获得太阳神的支持后,亚历山大大帝的帝王事业和统治之路从此一片平坦。埃及艳后用此地的温泉滋润肌肤,保养身材,也为原始的沙漠增添了无比浪漫的色彩。
小贴士
货币:1埃及镑=100皮亚斯特,支票和信用卡(如万事达卡、维萨卡、美国运通卡等)在大饭店和商店都可使用。
电压:各大城市的交流电压为220伏特,一般的电源插座是圆孔插头。
饮水:酒店的自来水不可直接饮用,且没有饮用热水供应,如习惯饮用热水,请自备热水器用品。
购物:主要纪念品为埃及纸草画、铜盘等。在大商场是固定价格,但在市场里就要认真砍价,一般是先砍一半。贵重电器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入关时要提前申报,不然会招致交税等麻烦。
小费:埃及人认为向接受服务的游客索取小费是真主的旨意,所以游客需尊重这样的风俗习惯。所有服务都要付小费,在服务未完成前不要支付。
气候:埃及早晚的温差相当大。开罗6月的气温在17~34摄氏度之间,夏季宜穿薄棉布衣服,衣服尽量穿浅颜色,以反射阳光,而且洗后容易干。带旅游鞋,最好穿过膝长裤,不要穿短裤、短裙。衬衫要遮住肩膀和上臂。
古埃及法老篇9
一到达喧嚣杂乱的开罗,出租车司机就微笑着用“Sabah el ward”(阿拉伯语“早上好”)来招呼我。好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阿里阿德涅线团一样,这3个阿拉伯单词将我带上了在法老领土上的一次寻芳之旅。
香水的研究者们以一种不眠不休的探索热情,揭示了一个受到人们忽视的事实:尼罗河畔的底比斯(Thebes)地区是香水的发祥地!在女王哈兹赫普撤特(Hatshepsut)的神庙里面有一系列的壁画描述了3500年以前,一个古埃及的船队到“彭特之地”(Land of Punt)去寻找一种叫“没药”(Myrrh)的香料的故事。没药(Hyrrh)是从没药树上收集的胶状物质,现产于阿拉伯、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很早以前它的重要地位就不只体现在香水上,它还有药用和防腐的功效。其香味颇似凤仙花,而且留香持久。除此之外,这些古埃及人还搜寻其他类型的神秘植物,比如那些散发着浓郁异国情调的芬芳气息的植物。据说古代最大宗的香料植物“没药”和“乳香”(Frankincense)(从阿拉伯南部和索马里地区生长的一种小树上得到的胶状物。从古代开始就是相当重要的香料,至今还在应用)只生长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索马里,所以人们深信在经历了数十日航行,穿越了红海之后,传说中叫彭特的香料之地就会出现。经过考古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埃及的船队沿着尼罗河航行,到达了比原先人们所认知的更加遥远的地方。船队确实在阿尔伯特湖边找到了彭特之地,但是这里却不生长“没药”和“乳香”。这样看来对香水历史的研究似乎又进入了另一个泥潭。或许本该如此,就如同香水的名字(香水的英文Perfume源自拉丁文中的Parfumare,即经过烟熏之意)总会散发着那么一点神秘而奥妙的味道。
Louqsor以南120公里的Ddfou,有一座神庙遗址,那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露天博物馆。墙上布满了叙事绘画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整个神庙由长达137公里的围墙围绕着。在多柱式大厅的西北面,隐藏着一个狭小的房间,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通风设备。这里就是香精实验室,乍一看,这里像香料储藏室多过像个实验室。可是墙壁上的象形文字,小心翼翼地记载着世代精心保存下来的香精和香脂配方。从原料、重量、加入顺序、加热和浸泡的时间、所需器皿,一直到成品的重量都有规定。
虽然这一种芳香的仪式的最初含义已经流逝在时间长河中,但今天还是能在埃及找到这种仪式的痕迹。在科普特教会,高级神职人员一直都承担着圣油的调配和祝圣工作。调配工序十分复杂,只有当上一次的成品用完才能开始下一次的制作。每次开始于封斋期的第六个主日的晚上,结束于复活节前的星期四。调配是在Wadiel-Natroum地区的圣比硕修道院进行的。那里的门房内科丹(Necodeme)神甫接待了我。他带领我穿过迷宫般的几个小礼拜堂。最后我来到了这里最神圣的地方:一个得用两把锁开启的配药室。里面有各种小锅、滤锅、天平,装着香料的小瓶子。两种圣油,myron和ghalilaoun都保存在这里。调配完成后它们先是被储藏在大塑料瓶里,然后被分装在有“十”字标记的小瓶子里送往世界各地的科普特教堂。
不光在礼拜仪式必不可少,香精也是和埃及社会各个阶层都息息相关的日用品。卢浮宫古埃及馆馆长日内维尔夫·皮埃拉认为,香精被视为偷悦的代名词,纯净的象征。不管是平民用的没药花或是凤仙花的香精,还是富人用的蓝莲花或百合花香精,都可以清新空气,柔软皮肤,治疗疾病和用于庆典祭奠。
神秘的“西腓”纳芙蒂蒂的香水
在弥漫的熏香中,祈祷者的精神得到抚慰,嗅觉得到愉悦,身体得到放松。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西腓”(KYPHI)香,“西腓”是一种香味浓郁的混合香料,在日落时分的庙宇和深夜的宅院里,静静地燃着。
尼罗河畔艾德夫神殿斑驳的墙壁上象形文字诉说着当年制作“西腓”的过程:神秘的古埃及人运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植物经细心辨别挑选后,选取其中的几样,再经过不可思议的多道工序加工,制成了实心的香油球——“西腓”。除此之外,位于阿斯旺水坝附近的菲莱神殿则以图像直接勾勒出了香油的多种妙用:埃及人经常将“西腓”香油球置入发中,这样可以让“西腓”随着体温和外界的高温慢慢融化蒸发而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同时融化的香油可以让人感觉芬芳清凉,达到了避免阳光直射的目的。此外,“西腓”也被广泛运用于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之中,因为香油是古埃及葬礼必备的祭品。一种说法是埃及人相信,涂了香油之后,可以提高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魅力。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埃及的统治者相信,人死后有再生轮回,若能使尸体保持完整无缺,当轮回再生的时候,就可以再用其生前不坏的躯体了。据说在1922年,当考古学家打开埃及第一位统治者图坦卡门的墓穴时,“西腓”的香味就迎面扑来,而这一木乃伊在那里已沉睡了长达三千年之久,可见特制的“西腓”的香味可以说是永恒的。这更体现了这种神秘香油的魅力!此外,“西腓”作为气氛香油还被用于法老的宫殿中。
近来,法国博物馆中心的研究让“西腓”这种古老的神秘薰香油得以重现。经过了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这种神秘的薰香油被香料专家桑德琳·维多尔(Sandrine Videault)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重新完美地合成了出来。桑德琳·维多尔和她的研究小组起先把研究对象瞄准了拿破仑攻打埃及时带回的香油瓶,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搜罗到了这位将军1789年攻打埃及时劫掠的成百上千个香油瓶。不过由于年岁久远,油瓶中的油脂多与空气接触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并不能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况,得不到有用的数据资料。桑德琳·维多尔和她的研究组转而投向了香油配方的搜索,在翻阅了数千卷书之后,终于在普鲁塔克的著作《从艾西斯女神到欧西里斯神》中找到了重要线索,书中描述了“西腓”的制作配方,为了考证配方的准确性,工作小组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与试验,并将研究心得和埃及两个神庙壁画上以图像记录的配方进行对比,最终找出埃及香油调配秘方。
“西腓”由16种原料组成,并通过6道中间工序被熏蒸而成。这16种豪华配方包含了菖蒲(含有一种麻醉及迷幻的物质:细辛醚)、薄荷、香桃木、柠檬叶、莎草、番红花、桂皮、甘松、肉桂及杜松等,加上蜂蜜、葡萄及红酒一起浸泡制成。“西腓”薰香油并不能直接涂抹在身上,而得放在炭上燃烧,头香闻起来像柠檬草与薄荷的味道,这归功于柠檬草和薄荷成分,继而是杜松与肉桂的味道,同样原料中也有这些成分。等浓郁呛鼻的味道充斥房间后,就会被皮肤与头发慢慢吸收。“西腓”薰香油具有催眠功效,并被埃及人拿来当作药物使用,它还可以作为外伤及皮肤感染用药。
叹为观止的古埃及香妆术
从古埃及神殿沧桑的壁画上,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古埃及的香妆术。在古埃及,不论是男女老少,也不论官员还是平民,所有的古埃及人都有化妆的传统习俗。从一个人的妆面上便可以读出他的社会地位,不同的妆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等级。令人惊讶的是,通过对现存的古埃及长颈瓶中的残余物质的研究,表明古埃及人对于矿物质和有机物进行了成功地利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合成物质的秘密,通过合成化学物质,制造出和现代化妆品原理相似的化妆用品。
法国博物馆中心在研究出了“西腓”配方的同时也成功地揭示了古埃及人的某些习俗和当时的种种化妆方法。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古埃及法老时代的眼影,这些古老的化妆品沉静地躺在同时期的芦苇编制、石制、瓷制和木制的瓶瓶罐罐里,他们也是拿破仑攻打埃及的战利品之一。研究小组同样进行取样并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眼影含有以铅为主的滤渣,其中一些成分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如羟氯铅、角铅和氯化铅。于是,研究人员由此得到结论,即古埃及的化学家已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合成所需的物质易如反掌。这一结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诸多文献中同样得到了证实。
研究还意外地发现,古埃及人不同于现代人对色彩的敏锐,他们不喜爱艳丽缤纷、活泼明快的色彩,而对于绿色、灰色以及黑色这类暗色系却情有独钟,这与人们印象中的古埃及化妆形象(如埃及艳后)大相径庭。而同现代化妆一样的是,古埃及的化妆也有自己的时代潮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古代帝国时期(公元前2600年一公元前2200年),当时的埃及人喜欢用绿色线条或黑色线条来妆扮自己的眼睛,这有点像今天我们使用的眼线,但线条更粗更浓,且一直延伸到太阳穴,整体效果如同今天的烟熏妆,非常有趣。而在随后的历代王朝里,修饰眼睛的线条则越变越细越加延伸,并和两鬓的头发相连。
香料是埃及化妆术中另一个颇受瞩目的领域。埃及人很早就懂得如何用指甲花(Henna)来染脚底板。不仅如此,那时的埃及人还已经掌握了用油脂吸取香味的技术了。他们把干净的猪油加热,再将香料放置其中,等猪油吸饱了香味时,将其取出。冷却后的猪油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乳霜了。
由于难以残留成分,给再现古代香料带来了困难。研究人员根据残存在神殿的绘画和有关文献等,逐渐破解了制造法,并成功再现了使用16种香料的焚香。这种焚香不使用酒精,而是通过燃烧释放香气,与现代焚香完全相同。焚香的原料,采用了薄荷、柠檬草、肉桂天然材料等。
古埃及法老篇10
埃及的首都大开罗市是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的,它也是整个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位于埃及之北,是尼罗河注入地中海的入海口。埃及的大部分城市都是沿尼罗河形成的,其中开罗的历史最悠久,长达五千年。开罗是当今世界上罕见的遭受战争破坏最少的古城,再加上历代王朝和政府不断修缮和扩建,才形成了今天这个古今辉映的宏伟城市。
尼罗河畔古迹寻踪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的大部分城市都沿河而建,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开罗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的船只修造成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览两岸旖旎风光,又可观赏船上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生和死是以尼罗河为界的,太阳每天从尼罗河的东边升起,又往西边落下,尼罗河的东岸代表生的希望,而尼罗河的西岸则代表死亡,所以古埃及人一般住在尼罗河的东岸,西岸则是陵墓聚集的地方,像帝王谷、王后谷、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等都在西岸,而膜拜各种主神的神殿则建于东岸。
在尼罗河沿岸不计其数的神殿中,卢克索神殿保存相对完好。卢克索神殿也有一个狮身人面像,殿内有一只圣船,圣船会在每年的祭典活动中运载巨型神像到殿里。殿外的拉美斯二世雕像高近20米,非常雄壮,殿内的巨柱在经历了数千年风吹雨打后依然精美。
卢克索神殿外的两千米处是卡纳克神殿,卡纳克神殿有136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神殿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兴建,其后30个法老都不断地加建神殿,以示地位及身份。神殿主要供奉众神之首的太阳神阿蒙,门外有一排狮身羊面像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看起来颇具王者风范——这就是埃及唯一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哈特谢普苏特神殿坐落于山谷之中,三层柱廊式的建筑气势不凡。哈特谢普苏特认为自己是神之子,建造这座神殿宣扬她远征其他国家的伟绩。
金字塔
开罗之所以有“千塔之城”的美誉,除了因为拥有众多的宣礼塔,还因为有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相传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基座为正方形,四面则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整个金字塔形成一个方锥体。因为金字塔的侧影类似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称之为“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最有影响力和持久的象征之一。
在开罗西南方向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上的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后,顶端已经被剥蚀了将近10米。胡夫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令人惊叹以外,还因为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闻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即使已历时数千年,人们也很难将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这座金字塔才能历时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另外,在胡夫金字塔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就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则均匀分散了这巨大的压力。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确实十分了不起。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就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哈夫拉金字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除了狮身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所以就雕凿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卫门户。
坐地铁去汗哈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