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剧本写作问答 | 陈秋平
第三种,即5分钟以下的“微电影”,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短作品更加难以结构,主要的难点是要在极短的篇幅里迅速吸引眼球,并在结束时震撼观众,至少,结尾不能让人失望,还得留下鲜明印象。具体要求:1.开门见山,直接呈现故事,即一开场就引爆主角的行动;2.误导,即朝错误的方向引领观众的注意力和期待(挖坑让观众跳);3.抖包袱,即短促、果断地抛出意料之外,让观众大跌眼镜,恍然大悟;4.戛然而止,即在高潮时断然终结故事。
人物塑造
新编剧:微电影因为篇幅短,很难交代人物的来龙去脉,也无法铺垫和追述人物之间的前戏,这样就造成了观众对人物的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顾得了事件的讲述,就顾不上人物的刻画;照顾了人物的讲述和交代,故事就难以展开。请问,微电影里应该如何塑造人物?
陈秋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大前提,就是在微电影这样的短故事里,我们是无法熟识剧中人物的。打个比方,电影或电视剧,就像我们的老朋友,发小,大学四年的同学,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甚至去剖析他们,全面地评价他们。但微电影,就像我们参加一次夏令营,甚至一次周末的聚会,遇到的人,就是泛泛之交。虽然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去揣摩和猜度他们的前史和性格特征,然后对他们做出判断和评价。故此,在微电影中,与其我们要去刻画或塑造人物,还不如说需要我们对人物有鲜明而强烈的设计。
第一,人物性格要极致化。曾经有一个高速公路公司的新编剧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如何在他们单位征集的微电影剧本中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当时我给她的建议是,写“奇葩”!写“极品”!就是找那些性格奇特的人物来写,或者设计出性格奇特的人来做故事里的主人公。只有极致性的人物,才有故事。也只有极致性的人物,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
第二,为人物设计危机。刚才只说了一半,我当时给那位新编剧的全部建议是,写“奇葩站在风口浪尖”。奇葩,就是具有极致性或极端性人格的人物。怎样才算“奇葩”?我们如果在对某个人进行描述的形容词前面加上三个副词“非常”,例如:这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地“一根筋”;那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地贪财,等等。这样还不够,因为非常怎么样,必须用形象化的东西来表现。在微电影里,我们无法静态的来刻画人物,只能将他扔到危机中去。无论这个人具备怎样的性格,都要用危机来考验和激活。要表现他勇敢,那就得设计危险的情景;表达他乐观,就要设计他面临挫折和灾难。让性格在危机中考验出来。
第三,人物之间性格的对比与反差拉大。这里指的性格,不仅限于心理学上的那个性格,不仅仅是内向外向,急性子慢性子那个性格,而是人物的特点和综合属性,包括高矮胖瘦、东西南北、贫富贵贱、工农商学、古今中外、城乡官民、男女老幼等等。对比与反差,指的是人物A和人物B,人物B和人物C之间的差异性、不协调性、对立性和冲突性。有差异性,才有戏剧性,尤其在短作品中,更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在设计人物关系时强化它。人物之间的冲突中,自然完成了性格的塑造。
第四,人物性格和故事相互促进。在微电影中,不可能用很多篇幅去静态地塑造人物性格,也不必苛求编剧去塑造传统理论中的那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为环境的营造需要占用篇幅。所以,我们强调:1.人物性格就是故事,就是看点;2.人物性格导出故事,即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引爆故事的发生和发展;3.故事的演进和结局定格了人物性格。
感动与感染
新编剧:我们看到许多泰国拍的公益微电影,拍得非常好,很温暖,很感人,他们是怎样做到的?一部微电影怎样提高情感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写煽情戏在剧作上有哪些要注意的?有什么诀窍?
陈秋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不是微电影的问题,是所有电影或电视剧都要重视、关心和研究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课题。只不过,在感动和感染方面,微电影做起来更困难,更艰巨。因为篇幅有限,铺垫很少,要让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把一个故事写得感人,没有什么诀窍或秘诀,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积累、美学修为、价值判断、哲学思考和心灵感知。这其中可能多少有一点技巧,可以尝试探索一些规律,一些经验。以下,是我给大家提的几点建议。
首先,感动来自于善良。几乎所有打动我们心灵的作品,都离不开善良。这是一个伦理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问题。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善良?我不是专家,不打算做准确的定义,也没有必要咬文嚼字地去讨论和抬杠,就我自己的体会,有几个要素:1.利他(与利己相对应,而不是绝对对立);2.包容(面对攻击、打扰和伤害的反射;与反击、报复、记恨、对抗相对应);3.公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优先);4.扶弱(这是人类的理性与文明,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对应);5.责任(个体的自觉,义务,使命感)。还要补充一点:善良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普世价值,超越国家、政治、种族、阶级、宗教、意识形态等,善良就是善良,你在故事中表现得越纯粹,越强烈,就越感人。
第二,感动来源于大爱。有人说,爱是感人的。对,但不准确。正如我们常说的,有些爱是自私的。恋人之间的爱,是排他的,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爱;爱子女,相对于家庭内部,相对于夫妻之爱,相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感人的。但离开了家庭,相对于别家的子女,家外的情感,它就是狭隘的和自私的。比如饥荒年代,手里只有一个红薯,面对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家的,另一个是别人家的,你把红薯给自己的孩子吃,让别人家的孩子饿肚子,这也是爱,也无可厚非,但是不感人。所以,我们有一个方向,假如爱有两极,一端是小爱A(自私的爱),另一端是大爱B(无私的爱),当你写的爱越靠近B,就越感人。无论你写的是男女之爱,父爱母爱,兄弟之爱,同胞之谊,手足之情,在如此种种的爱中,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无私,但离开私心私利越远,越具有感人的力量。
第三,感动来源于超乎常规的克己、付出、奉献,甚至牺牲。这个属于利他和善良的范畴,但表现上更多一种主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可以做到的是,当与自己的利益和安危不冲突时,做出某种付出和奉献;一旦与己冲突,肯定先顾自己。不是说这样做就一定错——是的,这没有错。个体的生存与自卫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但感动我们的,却正是这个尺度:委屈自己,牺牲自己。
第四,感动来源于不离不弃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我们把感情分为这三种,并把它们比喻成金矿。假如有一个道德的天平,把这三种矿拿上去称一称,会发现友情最重,亲情剧中,爱情最轻。为什么呢?因为这三种“矿”中都含有一种叫做“私”的杂质(私利、私心、私欲等),友情含的杂质最少,而爱情所含杂质最多。无论这三种“矿”的杂质多少,只要上升到“不离不弃”,基本上对于主体而言,杂质基本上丧失干净了。举例,一个人对于重病在身的朋友、家人或爱人不离不弃,说明他已经对他们无所求,唯独剩下的就是责任与付出。写出极致性的不离不弃,一定打动人心。
第五,感动来自于感同身受的悲伤。人类天然拥有同情心,文艺作品,正是激活了这种人类的本能,才有了“移情效应”。其实这种移情,在动物身上多少也存在,成语“兔死狐悲”,“杀一儆百”等,都是形容这种同情心,同理心。如何让悲伤与悲痛打动观众呢?只要做到两点:真实性和细节。一部戏里的人物哭得死去活来,观众却“冷漠”、“冷静”到无动于衷,问题一定不在观众身上,而是作品中的悲伤不真实。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凭大家的经验推测,都觉得不合理。这个时候,无法感动人。要增加真实感和合理性,首先要做好逻辑推理,让所发生的事情,人物所遇到的悲惨事件,要观众觉得合情合理。然后,就是细节。只有充满细节的东西,才会给人真实感。真实才感人!
第六,感动来源于细致入微的关怀。前几天我在微信上转发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母亲乘坐飞机去另一座城市为自杀的儿子下葬,因悲伤、无助和虚弱在飞机上感到不适。一个男空乘发现了她在哭泣,走上前去关心她,耐心安慰她,向她提供服务。下飞机时,空乘递给她一张纸,道别。事后这位悲伤的母亲打开那张纸,发现里面写的是一封温暖人心的安慰信。她感动之余将信的内容发到网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争相转发这封信,并寻找那位空乘小哥。这个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因为他关注了细微末节,付出的是无微不至的关爱。
让人感动的技巧:
1.强化对比:所有的情感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恨,就没有爱;没有富,就不知道什么是穷。为了让你的感人情景更加强烈,需要千方百计地在剧本中形成,并强化各种对比因素。
2.营造氛围:触景才能生情。为了煽情,你必须做相应的铺垫和说明,甚至需要为塑造一个完整的环境和背景。
3.折射反应:在看影视作品时,我们有一个经验。镜头画面里出现了人物哭泣的情景(有时人物也没有哭),这时我们没有哭。但当我们看到旁边的人流泪的时候,我们开始流泪。所以我们常用折射的方式写感情戏。
4.反向施压:我曾经提出过一个“压弹簧”的理论,就是当你想要一个什么效果(包括情感喷发的效果)的时候,你就朝着反向使力。比如你想表现善良,那你就用邪恶来欺负善良,让多数人误解这个善良。当矛盾解决,就像是弹簧放开拘束,反弹回来,自然产生一个很大的力量。你想要的效果也强烈,你施放的压力就要更大。
5.抑制隐忍:许多时候,我们看到银屏上的人物放声大哭,我们反而不哭了,似乎是感到他已经施放了情感,我们也轻松了。相反,当我们看到剧中人物隐忍、受委屈、压抑,甚至是控制自己的情感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任凭泪水长流。